搜索
查看: 14343|回复: 4

[板块交流] 我的2008年投资策略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9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2008年投资策略 转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砸锅卖铁炒股 浏览:14343 回复: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的2008年投资策略
2007-12-07 17:20:12   宁静致远

2006~2007全年来看,最佳的策略就是选择金融地产行业中的龙头个股,长期持有不动,或者在2007年初以重兵把守有色金属股票,重仓持有9个月左右则可获得丰厚的回报。在这两年中,如果是金融地产和消费类龙头公司,都非常适合“长期投资”。
展望2008年的A股市场,我认为从重点跟踪的48只股票的PE值来看,金融地产和消费类龙头公司的股价涨幅加权平均大概在50%~60%左右,上涨空间不是非常大,但有些个股因业绩的提升迅速,可能会获得较佳的表现机会。


政策方面分析


由于200~2007的大牛市,中国A股已经从998点上涨到5000点的水平,总体来看估值有些偏高,但还算合理。但这种巨大的涨幅已经引来政策层面的关注,由于进入股市的投资者和基民数以千万计,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的城市居民都参与其中,为了防范风险,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繁荣,我预计管理层不太能容忍股市继续06~07年的升势,2008年的A股市场应该是慢牛,而且上涨幅度可能有限,大概在40%~50%之间。不管0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在什么位置,我预计上证指数08年的高点大概在7200点至8000点的范围内,而低点则可能在5000点至5600点之间,大部分时间可能在6300~6800点之间波动。


2008年的政策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需要关注:
一、加息
由于国内通货膨胀因素的存在,银行存款负利率会迫使中央银行不断加息,直到存款负利率现象消失。而加息的滞后反映可能在09年中稍后显示出来。


二、加大国债发行力度对冲流动性过剩
预计2008年第一季度此类消息会不断出现并影响股市的短期走势,造成震荡。


三、房地产调控政策并不明朗,未来的政策取决于管理层如何解决房地产内需和外需的问题,取决于是否区别对待。
如果国际资本加速流入中国并布局中国A股或H股,甚至有国际资本加速抢购中国大陆的商品房作为投资赢利,则可能引发更大强度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但也可能因为住房保障和商品房政策分离而使商品房的调控政策趋于减少。


四、银行信贷规模的控制
现在还不知道中央银行是如何应对此问题的,如果央行强力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收紧市场的资金,则可能对银行股和地产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这将大大抑制刚性需求和投资需求。但这么做的风险也很大,可能会造成较多的银行呆账,相信央行会谨慎行事,在一定的规模控制中寻求平衡,同时商业银行基于自身的风险控制和发展也会灵活调整自己的信贷规模。


五、加大蓝筹股市场供应和构建多层次投资市场交相辉映。
2008年的中国股市,注定是难以平静的一年,管理层不仅需要加速国企改革,还要深化资本市场对国企的改革助力,以便使国营大中型企业能顺利发行新股,为了该目的的实现,预计管理层不太愿意看见一个萧条的中国股市,因为股市萧条,最大的受益者国营企业将难以顺利发行新股和进行股份制改造。
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市场在某一时间段内处于极度不安定状态中,多空搏杀将非常激烈,在此期间,还是空仓以待良机为好。
创业板的推出将成为2008年股市中的又一盛事,预计创业板将造福一批人,同时在1~2年后,也使一大批参与创业板的股民深受其害,大多数人可能均被美丽的谎言造成的高股价套牢,除非创业板的某些公司在极低的位置具备巨大投资价值,否则机会不太容易得到。
QDII可能引导了部分资金投入到H股市场中去。
“港股直通车”再受关注,但具体时间表是否能在2008年推出还是个问题。

从供求关系上来分析,2008年的政策面是紧松有度的,管理层希望在一个比较合理的估值水平上保护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管理层希望市场保持一定的活跃度和流动性,以便各种改革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如果政策层面的决策能够逐步转向重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能够下大力气改革新股发行方式,则有利于打新专业资金流向二级市场;另外,政策层面的决策若能切实维护相对和谐和稳定繁荣的宏观经济局面,多方面出台措施服务企业和为上市公司创造良好的盈利环境,则将有利于上市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增长,这些苗头已经在证监会主席的谈话中显示。我认为关键的还是服务上市公司和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并举,努力使上市公司在制度上和机制上做大做强,回报股民投资者,这是长远的利好。
以上的政策因素分析,都决定了2008年的A股市场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许期间会有几次比较大的震荡,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政策面的变化和对应的股票估值水平。我应对政策因素的策略是:只要政策不是恶意要打压市场的,只要持有的股票估值是合理的,则放心持有,如果政策是负面因素居多并影响深远的,则需要及时清仓离场,等待一切风平浪静后并看到政策出现修正错误时再进场。


估值因素分析


指数主要取决于影响指数比较大的大盘蓝筹股的动态PE水平,我预计08年银行股的动态PE25~35倍之间波动,而中型银行股的PE30~45倍之间寻找平衡点,而地产龙头和一线地产股可能在35~45倍之间波动,二、三线地产股的PE值可能在25~35倍之间波动较为合理。总体来看,沪深300指数股的平均PE值可能会围绕08年业绩对应的30~40PE值进行波动,对应的09PE值大概是20~28倍之间。
由于政策层面希望防止股市大幅波动,管理层是不愿意看见股市大起大落的,所以,我预计刚进入2008年的时候,股指可能会走得比较温和,上涨和下跌回调都是小步的,但主力思维和市场的贪婪,可能会使股指在某个时间段走出比较急躁和疯狂的上涨,而震荡也随之加大。由于人性的弱点永远存在,最后股指可能在市场的疯狂中进入加速上涨,即使管理层三令五申可能仍然难以抑制疯狂情绪,其实每次牛市都是一样的,不管是96~97的大牛市,还是2000年的大牛市,还是最近两年的大牛市,每次都一样,人们总是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在疯狂的市道中,管理层很可能又会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抑制过于疯狂的气氛,最终又会导致市场集体转向,股市又再次给人崩溃的感觉,最后,市场又完成一个轮回,指数从高位回到相对的低位,而大多数沪深300指数股对应的09PE回归到18~22倍的位置时,指数也随之企稳并平静下来。


2009年重点行业和重点上市公司的赢利增长前景决定了2008年的股市高度。


如果2008年的宏观经济决策过于从紧,则对2009年上市公司的赢利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因为企业在高利率时代,意味着财务费用高企,同时整体市场资金供应偏紧,投资和消费都将转弱,若宏观经济较为温和宽松,则有利于上市公司自身按行业规律自然发展。总体来看,机构投资者对2009年的重点上市公司的盈利预计将决定了2008年股市的高度,因为股票投资是投资公司的未来,而不是投资它的过去和现在。2008年中期以后的股票价格,将决定于这些股票09年的业绩,再由业绩决定现在的估值。如果2009年沪深300指数股的利润增长仅增长20%或者更低,则2008年中期以后的整体股市估值水平仅能到达2009年业绩对应的20~22倍左右的动态PE值。对于90%以上的上市公司来说,2008年中期以后的确是需要严重回避的,而对于龙头上市公司来说,由于增长依然保持在35%或以上,这些公司的估值将有望保持在高位,但受整体股市估值的预期回落,相信届时也会回落显著。


我在2008年对应估值因素的投资策略是,将高成长股和龙头股的动态估值进行列表跟踪,以合理的和相对保守与乐观并存的PEG估值进行长期跟踪研判,只要接近或达到PEG0.8或以上时,分批卖出,达到1时全部清仓。7300点以上逐步分批卖出直到清仓,然后耐心等待市场回落到5600~6000点区域内再择机入市。以动态的上涨潜力和确定性来进行轮换投资,结合一定的技术指标进行“波段操作”。在一季度后注重防守,同时讲究资产配置,尽量均衡配置地产、银行、保险和消费类股票。


重点跟踪的投资标的(不是建议买进,不看好地产的别买,风险的确很大,但你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也可能会获得一定的高回报,世界是公平合理的):
地产——万科A、保利地产、珠江实业、昆百大,深天健、华业地产
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
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

消费——贵州茅台
参与人数 1奖励 +18 时间 理由
股董天地 + 18 2007-12-9 20:07 帖子很棒,加分鼓励,期待您更多优秀帖 ...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先顶后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忘记,股票是变动的.

比如保险里面的太保.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9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19*: :*19*: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7-12-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好贴好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22 04:32 , Processed in 0.029499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