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只眼睛在注视自己?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mting
浏览:4507
回复:1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十兵卫。
当年,柳生拜师宫本。学艺时,向宫本说:“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答道:“最少也要十年吧!”柳生说:“哇,十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了。”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日以继夜地苦练呢?”宫本答道:“那你必死无疑,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
柳生非常吃惊:“为什么?”宫本答道:“要当一流剑客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永远保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反省自己。现在,你两只眼睛都只盯着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柳生听了,满头大汗,当场开悟,终成一代名剑客。
这是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则小故事,个人非常喜欢。
如果说股票本身是本,带来的金钱是末,那么大多数人都是在舍本逐末。我常常在想,股票的核心是两方面:一是股票代表的企业本身,二是市场先生。市场先生的情绪是非常冲动易变的,归根到底,市场先生的情绪源自每个投资者的贪婪和恐惧。而如果,一个投资者对金钱看得越重,那么他必然会被盈利的贪婪和亏损的恐惧所逐渐影响,直至无法自拔。因此他也越容易陷入同市场先生一样的情绪漩涡中。
总的说来,股票的名利,是大多数人很难割舍的。赚钱了就洋洋自得,把功劳全部揽在自身,恨不得告诉每一个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亏钱了就闷不作声,装作没有看见,内心就想赶紧捞回来。被称赞几句“高手”、“老师”,便以为自己真是股神转世,中国的“巴菲特”了,对颂美赞扬的话洗耳恭听,对质疑责问的话,则视而不见。
这样的情形,实在太多,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
真正在股市上成为“大师”的,对于股票本身的专著远远超出对金钱的追逐。索罗斯投资工作之余在潜心研究反射性哲学原理以及和金融投资结合的问题;巴菲特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沉醉于寻找优秀的企业。他们的生活都非常俭朴平淡。相反的例子就是livermore,尽管他被称为天才,但对于金钱的欲望太过于强烈,也许正是这一点导致最终他的天赋消失了,最终摆脱不了可悲的结局。
而要求对于股票本身的专著,必须需要对于投资/投机的高度热情。这种热爱是发自内心的,对于投资/投机过程的享受。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热爱股票,并且将其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才能激发无穷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很喜欢蒙牛的牛根生写的一篇文章《一生只做一件事》。他说,他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种草,养牛,挤牛奶。他这辈子就喜欢做牛奶,不管是当年在伊利做总经理,还是在蒙牛创业,他都在干这一件事。
当年他从伊利出来创业的时候,真难想象牛根生在伊利做高管那么多年竟然会几乎没有太多积蓄!这种人根本就是为牛奶而生的。这样的人如果都不能成功,那还有谁能成功?
因此不管你在外面如何风光,如何披上光环,回到股市上,你需要面对的,始终还是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多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到底在追逐什么?反思自己的眼光都放在哪里?
有感而发,不管是在macd,还是在闽发等论坛上,反思自我的帖子极少,而听得见别人质疑责问的,就更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