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elephant 发表于 2006-7-8 00:14

那对于地方政府扶持本地企业的问题是存在的。

而且我认为国家对于太阳能发电的定价问题,应该是地方在国家大框架下的自主定价的。

相应的就会存在地方之间的差异,导致企业发展差异。

如TOP资料是准备的,YINGLI迁往滨海,到是一步好棋。可是保定会放吗!呵呵

franklyer 发表于 2006-7-8 00:17

据说迫于无奈天威英利已经用其公司周边的一座现有厂房作了紧急调整用作新增100兆瓦的建设,以达到顺利上市的目的。
------为什么我说天威对英利的发展是正面的,也说明天威的人不糊涂,是善于解决问题的人-----前期买凯华公司,这个厂房就是买的凯华的,

youxian551 发表于 2006-7-8 00:45

这是3期500亩的工地外景

shine2008 发表于 2006-7-8 01:25

1803楼引用的传言和关于问题已经解决的信息也有些时间了----所以有人说保定在最后时刻还是不糊涂的,500多亩,地址在保定朝阳北路与外环路之间,偏东南吧,上面那张照片应该就是这个地点。
当然,如同550变压器布局有保定、秦皇岛、合肥等地一样,虽然这次三期还是在保定,英利布局今后也不会一成不变的。

franklyer 发表于 2006-7-8 09:43

中电光伏难以重演施正荣传奇
[□本报记者 李小宁] 2006-07-07 00:00
【字体:大 中 小】 【论坛】 【博客】
--------------------------------------------------------------------------------

   
  笼罩在高科技和环保光环下的光伏产业备受追捧 资料图

  □本报记者 李小宁

  

  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下称:中电光伏)刚刚获得9980万美元的融资,并称力争明年赴纽交所上市。但是据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该公司的创建者赵建华很难重续施正荣身价暴增的传奇。

  中电光伏的创建者赵建华与无锡尚德掌门人施正荣师出同门,而且他还是施正荣实验室领导兼光伏行业世界纪录持有人。手握多项世界纪录的赵建华也很希望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在多方探求后,他被中电电气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陆廷秀相中,双方共同投资组建了南京中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中电光伏的前身)。

  中电光伏正式成立于2004年7月31日,赵建华出任总经理,陆廷秀出任董事长。一期投资2680万美元,注册资本1080万美元,其中中电电气以现金形式出资550.8万美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51%,赵建华以现金和技术出资529.2万美元,持股49%。

  但是,记者调查发现,上述的持股比例很快就发生了变化,中电光伏随后增添了4名个人股东:张凤鸣、杨怀进、王爱华、TED.SZPI-TALAK4人。这4人都或多或少拥有即将被注入中电光伏的澳大利亚太阳能技术股权。又因为该太阳能技术和专利是澳大利亚太阳能技术团队整体拥有,所以赵建华要以技术入股,还需要整个团队的支持,于是整个澳大利亚团队将入股的技术重新进行了评估和分割。

  根据连城资产评估公司的报告,澳大利亚太阳能技术团队所拥有的技术从135万美元升值为216万美元,溢价60%。在重新分割的216万美元的技术资产中,杨怀进获得59.4万美元,比例为27.5%;赵建华获得43.2万美元,比例为20%;张凤鸣获得43.2万美元,比例为20%;王爱华获得27万美元,比例为12.5%;TED.SZPITALAK获得43.2万美元,比例为20%。

  随后澳大利亚团队就将无形资产投入中电光伏作为认缴的注册资本。2004年10月29日的一份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表中,除了赵建华另外投入了7.99万美元的现金外,其他人全部以无形资产作为出资。

  中电光伏的股权名单因此发生了变更,中电电气出资550.8万美元,全额认缴,持股51%,为第一大股东,杨怀进持股14%,为第二大股东,赵建华、张凤鸣、TED.SZPITALAK持股10%,王爱华持股5%。当期除了赵建华现汇出资79980美元外,其他全部以技术入股。

  不过因为王爱华是赵建华的爱人,所以赵建华还是实际第二大股东,但仅比杨怀进多1%股权而已。

  法资投行ADV总裁林国栋认为,从这些股权比例看,赵建华无论如何不可能重演施正荣式的财富故事,因为施正荣在无锡尚德的持股比例是46.89%,远远超过赵建华夫妇的15%,而且这次引进风投,个人股东的比例肯定被摊薄。


  同门兄弟成商业“冤家”

  □本报记者 李小宁

  

  中电光伏和无锡尚德,同省之内,兄弟竞争,瑜亮情结难免。

  双方履历显示,赵建华和施正荣都是出自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门下,而且赵建华还是施正荣所在实验室的负责人。

  不过有意思的是,两家公司关系却颇为微妙。尚德基本不提中电光伏,而中电光伏方面对外界所说的“做无锡尚德第二”颇为不满。

  虽然两家公司都不愿谈及与对手的关系,但是记者还是获悉:在中电光伏成立之初,中电光伏从无锡尚德挖走两名骨干。

  据了解,被挖走的两名骨干就是中电光伏的两名股东:杨怀进和TED.SZPITALAK。1985年,杨怀进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贸易经济专业,1994年,从澳大利亚麦克利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而后曾在澳大利亚南方阳光国际有限公司任董事经理,在无锡尚德任市场销售部经理兼总经理助理。

  TED.SZPITALAK1972年在新南威尔士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1980年开始,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太阳能特别研究中心工作,因为TED.SZPITALAK与施正荣都在太平洋太阳能公司工作过,所以TED.SZPITALAK也成为无锡尚德的创始人之一。

  资料显示,目前中电光伏已有3条生产线建成投产,产能达100兆瓦。今年年内再上3条生产线,其中有一条生产线已在安装中,新增3条生产线全部建成后,公司太阳能电池年产量将有望达到200兆瓦。快速增长的势头已经对无锡尚德构成压力。

  更重要的是中电光伏为国有控股,地处南京,更有优势。南京的“十一五”规划已经把光伏产业列入重点扶持发展产业:以中电光伏为龙头,打造国内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力争到“十一五”末,南京市光伏产业规模达到120亿元,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两家公司的竞争对江苏来说也是好事情,但是也有不利因素。”江苏省政协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律师:中电光伏明年难上市

  □本报记者 李小宁

  

  中电光伏对外宣称,计划争取在2007年年初,成为第二家到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

  不过,一位律师认为,中电光伏按照项目的实施进度来看,2004年7月开始订立合同和章程,资金到位要到10月,购置设备要到11月,安装调试在12月,正式投产在2005年3月。基本上2004年虽然公司成立,但是没有生产销售,所以当年报表很难产生利润。

  该律师还认为,纽交所规定,外国公司在纽交所上市,必须在最近3个财年里连续盈利,而且在最后一年不少于250万美元、前两年每年不少于200万美元,或者最后一年不少于450万美元,3年累计不少于650万美元。这样中电光伏想在2007年纽交所上市,恐怕时间上有很大难度。

franklyer 发表于 2006-7-8 09:46

虽然两家公司都不愿谈及与对手的关系,但是记者还是获悉:在中电光伏成立之初,中电光伏从无锡尚德挖走两名骨干。

  据了解,被挖走的两名骨干就是中电光伏的两名股东:杨怀进和TED.SZPITALAK。1985年,杨怀进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贸易经济专业,1994年,从澳大利亚麦克利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而后曾在澳大利亚南方阳光国际有限公司任董事经理,在无锡尚德任市场销售部经理兼总经理助理。

PS:从尚德走的主要是这2个人,带走的下属哪?

franklyer 发表于 2006-7-8 09:48

中国IPO搅动世界
2006年07月05日 14:37:58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Email推荐:    】


    未来“A+H”发行模式将会成为大型国有企业的上市潮流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IPO(首次公开募股)的焦点。

    6月21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一份全球性报告“加速增长——2006全球IPO趋势”中指出,2005年中国(包括香港地区)共发生IPO活动114宗,集资总额为213亿美元,比2004年高出51%,仅次于美国的210宗IPO活动,居亚洲榜首、全球第二位。

    6月23日,中国央行首次发布年度国际金融市场报告《2005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披露,2005年中资企业海外直接上市规模刷新历史纪录,筹资额占从1993年有统计以来全部筹资额的37.17%。

    热潮

    2005年全球5宗最大的IPO活动中,中国占得3个席位。其中,建设银行以92亿美元的筹资额拔得头筹,也成为2001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IPO。神华能源和交通银行则分别以33亿美元和22亿美元的筹资额排在第4和第5位。

    内地资产第三大的建设银行在香港的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一项重要突破,投资者对建行的追捧表现出对中国金融改革的认可,修正了外界对中国国有银行偏负面的形象,推动其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亚洲已经从资本净进口地区成为净出口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大量的外汇储备投不出去,不得不把钱放在美国国债,亚洲自己的资金造就了亚洲资本市场的兴旺。”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股市上,中国民营科技公司的表现同样震惊了华尔街。2005年8月百度登陆纳斯达克,上市首日上涨高达354%,创下五年来美国股票市场新股当日涨幅最高纪录。

    博客网董事长、互联网评论家方兴东曾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百度上市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传递出一个信号,投资中国市场有巨大回报,这种回报率在硅谷也是很少见的,会有更多风险投资把资金投向中国。”

    2005年12月,无锡尚德登陆纽约证交所,成为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民企。有投行人士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透露:“真正按照纽交所的条件无锡尚德是不符合的,这次是纽交所总裁出面特批。”

    近年来,大多数交易所正转变为盈利机构,其财务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其吸引亚洲优质企业IPO的能力和股票交易量,中国企业IPO就成为国际证交所之间角力的重要前沿阵地。

    过去的一年里,在各类资本论坛上,记者总能碰到来自各大交易所人员的身影,他们的任务就是向中国企业伸出橄榄枝,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造成企业对资本的巨大需求量,两者一拍即合。正如安永在报告中指出的:“IPO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全球经济的变化模式,中国的增长及西方市场的成熟。”



ps: 2005年12月,无锡尚德登陆纽约证交所,成为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民企。有投行人士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透露:“真正按照纽交所的条件无锡尚德是不符合的,这次是纽交所总裁出面特批。”

----其实,真的不要把神话里的人物当神的,

the_top 发表于 2006-7-8 10:08

YINGLI 不走出保定, 不走向藍色,不走向海洋,是沒有廣闊前途的
我的這番話,以後會明的

我說過,作為地陀,天威不可能搞不掂征地,但如果還被地域束縛著手腳不能不說是一種短視
未來幾年京津產業走廊的發展是國家重中之中, 千載難逢的機會失去了就不會再有

在和上海,江蘇,深圳的同業競爭中,YINGLI不再做些脫胎換骨的動作,失去的將是災難性的
(我不是危言聳聽,但對於如此的市場面,YINGLI 的優勢會慢慢失去)
如果YINGLI變成美國上市的第三,第四,想想結果會怎樣

the_top 发表于 2006-7-8 10:19

STP 的問題再大,也沒有看到或者聽講美國的投資人去法庭告的
STP 特批? 天大的笑話,以為是中國,美國是要講法律的,講程式的
(應該理解為路演,公關做到位了,被投資人追捧是真)
老拿STP的不好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搞好自己的YINGLI 吧,三期不還是個“空”字
今年上市不也是個“空”字
明年,天知道2007年1月1號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資本市場千變萬化,失去的先機是追不回D

franklyer 发表于 2006-7-8 10:19

这是真实的感言
其实这也是我们希望公司能够意识的问题
就象天威把变压器基地放在秦皇岛一样

尽管保定到北京和天津的陆路都很近
但研发中心等这样的机构
或许离开保定更好
制造部分放在天津也不错

the_top 发表于 2006-7-8 10:24

YINGLI 想做天下第一,
看看增發的不歡而散
再看看被極盡渲染的三期
我們要的是結果,不是表面文章
我也說了,市場反映一切,不要總是抱怨為什麼被人忽略
真的天下第一,江湖都知道的

franklyer 发表于 2006-7-8 10:27

STP 特批? 天大的笑話,以為是中國,美國是要講法律的,講程式的
----
纽交所规定,外国公司在纽交所上市,必须在最近3个财年里连续盈利,而且在最后一年不少于250万美元、前两年每年不少于200万美元,或者最后一年不少于450万美元,3年累计不少于650万美元。

按05年尚德的情况,符合这个规定吗?

franklyer 发表于 2006-7-8 10:30

老拿STP的不好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
你看好再多的股票
老拿0550的不好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再拿0151来贬0550就更显得无聊

shine2008 发表于 2006-7-8 10:42

高盛瑞银承销--Reuters报道天威英利IPO最新进展

路透社7日报道Yingli Solar计划在纳市上市募资4亿美元。Yingli Solar是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天威保变的子公司。承销商为高盛(GS)和瑞银(UBS)。同时提到尚德最初准备纳市上市,后来转换为纽交所,似乎暗示对Yingli Solar可能也存在这种情形。
另外的报道则提到时间可能是07年初。

China's Yingli Solar eyes Nasdaq IPO -sources
HONG KONG, July 7 (Reuters) - China's Yingli Solar, a solar cell maker, plans to raise about US$400 million in Nasdaq's largest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by a Chinese firm, sources familiar with the situation said on Friday.
The firm, also called Tianwei Yingli New Energy Resources Co. Ltd., a subsidiary of Shanghai-listed Tianwei Baobian Electric Co. Ltd. , has hired Goldman Sachs and UBS to handle its offering around the end of this year, the sources said.

The deal would surpass Focus Media Holding , which raised US$197 million in Nasdaq's biggest Chinese IPO so far.

Yingli, based in the northern city of Baoding, aims to follow the successful listing of China's Suntech Power Holdings Co. Ltd. , whose shares have more than doubled since it raised US$396 million in a New York listing last December.

Suntech originally planned a Nasdaq listing, but was wooed to list on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instead. Several exchanges globally are vying for listings from China.

A handful of Chinese companies in the renewable energy sector are expected to seek funds overseas.


对于英利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国内PV而言,在未来的2年内,谁不能把规模做上去,基本是死路一条,IPO也一样在赛跑,英利身边身后,晶龙、天合、林洋、中电......只争朝夕。当然,对老PV Fans而言,还是把IPO当Bonus好了。

the_top 发表于 2006-7-8 10:56

如果以為我是來貶低0550的,那就錯了
如果我是那其他的同業來比較,說直接的是告訴各位現在的競爭環境
我沒有言之無物,很多是直指YINGLI 的問題所在

無數的人說德銀是承銷商,看看我的發言,我說一定不是DUTCH BANK
再說透點,如果增發就有主流的投行,你自己想想結果是怎樣
當然不排除YINGLI股權再次洗牌的局面(我想你更明白過我)

周医生 发表于 2006-7-8 11:13

口水真多

franklyer 发表于 2006-7-8 11:45

做私募的和承销的,不可能是一家
这2类的职能投行按道上的规矩,是不能兼顾的
所以,我也从来没有把那些媒介的推测当真

不过,爱之切,恨之深
我也一样

franklyer 发表于 2006-7-8 11:48

增发的问题,公司是错了
因为他们不懂证券市场

可是已经发生了,我们又能怎么办?

shine2008 发表于 2006-7-8 12:11

原帖由 franklyer 于 2006-7-8 11:48 发表
增发的问题,公司是错了
因为他们不懂证券市场

可是已经发生了,我们又能怎么办?

如同我以前形容过的,洗牌,发牌,将就这么看吧,毕竟长远看,公司的发展好坏还是最主要的。
这次风波带来了不小的换手,另外一个意义上也不是坏事。

kutn 发表于 2006-7-8 12:13

看了老半天,除了地域上151有优势外,151和550还有什么差别呢?

就说两个公司的管理层吧,你至少还知道550的丁和苗,知道一点他们以前干过些什么,知道他们和集团公司之间的关系。151呢,它的老板是什么来头,他以前有何作品,行事处世的风格如何,151是他说了算还是他的上司说了算。给我的感觉好像是上海市政府在操作151似的,就像是当初上海市政府发言人焦杨一句“上海正在考虑申请建迪斯尼乐园”,836立马飞上天一样。

上海有优势,也有不足之处。上海的领导多数是唯唯诺诺的,三天打个报告,两天开个会议。上海的上市公司我接触过不少,从公开的资料就可以看到,上海的上市公司表面上喜欢搞大集团整合,搞整体上市,背景都是所谓的市政府大力支持,实际上是这些上市公司的老总自己一没有发言权,二他也不愿意去创新。搞好了他继续做老总,搞不好是市政府的事,与他无关,他换个地方再做老总。只求平安,但求无过,这是上海官场的普遍心态。这么多年了,上海的上市公司有哪家去主动投资过一个什么新行业大项目?

生产型的企业在上海也是不适合的,尤其是那种一旦成熟了门槛不太高的企业。上海的劳动力成本会拖垮它的。以前的轻工业和电器产品,最终不得不搬出上海。目前的汽车工业上海也是勉力维持。所以,550要走出保定,未必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保定和上海差别,一个是观念,一个是信息,一个是人才。观念上和信息上保定肯定无法和上海相比,这是天威管理层应该花费大力气解决的事。但这并不是说保定一定无所作为。02年天威便投资太阳能,已经把太阳能当作产业来做,这就已从观念上信息上略胜上海一筹。人才方面可以完善股权激励机制,有了股权,即便是香港老爷也可以让他窝在小小的保定里。

好在这次550的天威风电采取购买“大脑”的形式与英国公司合作,是不是就是天威管理层回避地域劣势的一种举措啊?

无论是550还是151,尽管眼前的股价互有胜负,但能否最终为世界接受,为市场接受,真正创造出效益,为广大股民造福,还要看它们的产品是不是优秀。

151目前是市场冲动期,就如同2005年的550,等这一时期过去了,市场会对它提出比550更高的要求的。能够在今年4月慧眼识星,买入151的,那是天人,你不服不行。假语村言,那个老假就是这样一个人。能够在这次13、14元买入151的,确实也很有眼力。但水平上和今年一季度12、13元买入550的,已没有什么区别了。个人感觉,151目前可能是二楼上三楼的阶段,550也可能是三楼上四楼的阶段。各人的操作,各取所好吧。
页: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太阳(600550 G天威&PV风投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