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g63 发表于 2006-7-21 17:04

d

psg63 发表于 2006-7-21 17:05

d

良风 发表于 2006-8-7 18:27

半年报点评

hedgepig 发表于 2006-8-7 20:59

其实现在正是买入时。

价值投资理论 发表于 2006-10-19 15:26

原帖由 hedgepig 于 2006-8-7 20:59 发表
其实现在正是买入时。


是的,现在买入风险很小,回报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超出预期。

huaihuashi 发表于 2006-10-19 20:15

可关注

guoffit 发表于 2006-10-19 20:29

好久没见这帖了,可能该轮到表现了

价值投资理论 发表于 2006-10-20 15:13

华泰的成交没有美利和凯恩活跃。

价值投资理论 发表于 2006-10-22 17:59

证监会高官:2007年半年报将实行新会计准则

证监会明确推行新会计准则不晚于2007年半年报

将考虑制定新的信息披露规范 推行新准则最迟不晚于2007年半年报

  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小雪日前表示,目前,证监会在修订现有信息披露规范的基础上,也在考虑根据市场需求和监管需要制定新的信息披露规范。他还建议应尽快出台新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

  中国证券报报道,李小雪在"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暨中国注册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强调,为尽可能降低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空间,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强新准则实施前后的监管。证监会初步计划在新准则实施前以通知形式明确提出对上市公司在新准则实施前后的要求,明确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如禁止在2006年底突击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等操纵利润的行为等。

  新华网报道,同时,证监会也将通过相关监管指标的认定和考核,对诸如非经常性损益、公允价值变动等方面的问题做出配套安排。

  他指出,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必将对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特别是财务信息披露产生深远影响,客观上要求对现行信息披露规范进行修订。

  他认为,信息披露规范的修订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受新准则变化影响较大的财务信息披露规范,如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非经常性损益、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以及特定行业的财务信息披露要求等,需要修订的内容相对较多;另一个层面是综合性的信息披露规范,如年报和招股说明书准则等,其中的个别财务信息披露要求可能也需要修改。

  他还指出,证监会要求按新准则调整的2007年期初数要经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阅。证监会还计划鼓励上市公司的2006年度财务报告在按照原准则编制的同时,披露按新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为便于操作,在具体形式上也可以考虑采用编制净资产和净利润调节表的方式,同时按照新会计准则的口径重新计算年报中的相关财务指标。

  他还说,"为保证公司做好新准则实施过程中的财务信息披露工作,必要时建议适当推迟2007年按新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披露时间,最迟不晚于2007年半年度报告。"

  李小雪提出,证监会计划从10月份开始,分批对全部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和财务经理(或具体负责操作的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培训重点将结合新准则执行中的具体操作性问题,围绕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进行。另外,还计划组织针对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培训。

证监会目前正在抓紧制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义务人及相关主体的行为,促进资本市场和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是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21日在深圳介绍的。

  范福春在此间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虚拟经济研讨会上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制建设和诚信建设不断推进,已形成以《证券法》为主体,相关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据介绍,证监会将采取新措施进一步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使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更便于投资者阅读和理解;证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执业行为的监管,督促其勤勉尽责,提高执业质量,以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证监会还将加大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造虚假财务信息和交易信息,利用信息披露误导市场和投资者等违法违规行为。

  范福春表示,中国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到今年7月,中国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累计筹资超过1.5万亿元。这些资金加速了产业升级,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市公司作为一个群体,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最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第四届虚拟经济研讨会是由南开大学、深圳市政府、深交所联合主办的.

wlmlxy 发表于 2006-10-22 22:04

是个好股

jsb6688 发表于 2006-10-22 23:00

我也在两年内看好该股,确实不错的,因该有些耐心,谢谢。。

价值投资理论 发表于 2006-10-22 23:01

价格下跌新闻纸遭遇市场寒流

新闻纸曾是纸业盈利能力较强的品种之一。但是,这个不同于大路货的另类纸种,今年一开始就遭遇寒流:价格下跌,从去年6月每吨5500元高位掉呀掉,掉到了现在的4800元!有分析人士预计,新闻纸价格颓势到明年才会得到缓解。


新闻纸,高贵的纸类"公主",一直受众人追捧,如今倒成了越来越贱的柴禾妞儿,是哪儿出了毛病?






新闻纸曾经的春天2004年6月30日,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美国的进口新闻纸仍然按照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9年第4号公告的征税范围和税率,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这样,新闻纸有了10年的自我发展空间。90年代末直到2005年,恰逢我国平面传媒--被称为最后一个可以产生暴利的地盘大力扩张,新报纸诞生源源不断,报业广告收入蒸蒸日上,发行量猛涨。这是一个版面迅速增加、报纸越来越厚的时间段。外边不让进,里面需求旺盛--新闻纸陡然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香公主。各大纸厂看准机会,纷纷上马新闻纸。


2005年9月,河北泛亚龙腾纸业33万吨新闻纸项目正式运营生产。


2005年10月,停产长达3年之久的吉林晨鸣,在晨鸣纸业入主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年产10万吨新闻纸生产线开车成功。


2005年12月,华泰投资建设的全球最大的40万吨新闻纸生产线正式试车投产。项目总投资22.8亿元,同时,公司第二条40万吨新闻纸生产线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公司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产能将达到80万吨 /年,占国内三成,成为亚洲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商。


在建项目,广东广纸年产17万吨生产线,计划于今年二季度投产;吉林晨鸣(原吉林纸业)2006年投产年产18万吨新闻纸生产线。


2006年,计划开工的两个项目将新增产能80万吨,分别是,山东晨鸣(寿光)年产40万吨生产线,计划于今年年底投产;山东华泰年产40万吨生产线,预计2007年投产。


2006年,拟建新闻纸项目3个,年产能106万吨,分别是,广东广纸年产40万吨生产线;上海泛亚潜力年产33万吨生产线;福建南纸年产33万吨生产线。


新闻纸生产如此大动作,还没有算上前些年开张的新闻纸生产线呢!湖南、广西、广东……遍地开花。


平面媒体遇寒流新闻纸业受牵连春天风光虽好,毕竟有个期限。2003年,我国为减轻基层和农民订阅报刊负担,对报刊体制进行改革,其中停办报刊有677种,仅停办的县级报社就有200多家,其每年减少的用纸量约相当于20 03年用纸总量的4%。


去年,报纸广告增长率从持续了20年的高位跌落下来,还伴随年轻读者的流失和发行市场的萎缩。2005年 3月,报业广告的月增长率开始同比增速下滑,6月的同比增幅已不到3%。上半年,全国报刊广告额平均仅增长了7.08 %,首次低于中国GDP的增幅。而在过去20年间,中国报业广告营业额平均每年递增33%。


《中国报业年度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全国出版各级党报438种,党报成为我国为数最多的单一品种报纸;晚报都市类报纸有285种,在全国报纸结构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党报。数量众多的都市报以"厚"见长,很多定价仅为 0.5元左右。有些一百版以上的报纸价格仅为0.4元。而100版的报纸卖到废品收购站也能值0.65元。新闻纸不如白纸成了都市报这种厚报的现实困境,靠广告反哺无济于事,何况广告额还在跳水!在整个报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形下,厚报在 2005年下半年开始了"瘦身"运动,减刊减版成了报纸走出严寒的应对之举。


传媒竞争最激烈的广东,《信息时报》最早从大报变小报;《南方日报》把对开变成了瘦形,从《粤港信息报》改名的《民营经济报》成了4开小报;最早彩报的《新快报》也坐不住了,彻底改成小报……广告少了,读者少了,平面媒体瘦了薄了,可新闻纸的生产"胖了"可不是说瘦就瘦下来的。


业内人士认为,新闻纸价格的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产能扩张快,总体供给过度。2005年下半年,多个新闻纸大型项目投产,新增产能达到73万吨左右,且新闻纸的产能在2005年第四季度集中释放。2006年,新闻纸产能将达到420万吨,而新闻纸消费量则约为395万吨,市场出现供略大于求的局面。


新闻纸产能集中释放和平面媒体遭遇寒流在2005年不期而遇,供大于求自然被放大,导致今春新闻纸售价跌入寒冬,就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


部分专家对后市不悲观新闻纸不是生活用纸,其市场需求和我国政策法令、宏观调控息息相关。我国不允许私人、外资控股办报,媒体的兴旺与决策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每逢整顿一次报刊市场,就有不少媒体关门大吉。再说,近年来全世界的平面媒体遭受新兴媒体冲击,发行量下降,利润被分切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人数达到1.11亿人,比2004年末增加了1700万人。人们对平面媒体的兴趣渐渐转移到了网上,年轻人尤甚。


但是,业内专家指出,我国人均报纸消费额不到发达国家的1/15,未来报纸出版业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报纸用纸量一直占所有出版物(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用纸量的56%-68%,报纸用纸量一直在以13%以上的增长率大幅提升。以此计算,今年我国新闻纸消费量为350万吨,2010年消费量将达到645万吨,新增产能会被新增市场需求所消化。


新闻纸行业的生产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造纸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决定其发展是阶梯式的,项目投产初期,产能释放一步一个高台阶。而新闻纸下游市场的报纸消费量的增长是渐进式的。两者发展节奏的不同决定了市场会出现暂时的不平衡。一些新闻纸厂家价格下调,有的是恐慌心理所致,害怕被市场吞没。当然,由于新闻纸的激烈竞争,在产能集中释放后,利润平均化是必然趋势,意味着毛利率超过30%的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


在众厂家争上新闻纸生产线的热闹中,也有一个冷静的,今年初,G岳纸终止与香港佳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合资建设12万吨/年新闻纸生产线的合作,缩减了约30%的新闻纸产能,却大幅增加了市场竞争相对缓和的热敏原纸、轻涂纸产品,是惟一的例外。

Gentry 发表于 2006-10-23 15:05

Thanks

价值投资理论 发表于 2006-10-24 17:12

统计局:前三季全国工业实现利润增长近三成                           2006-10-24    中新社

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统计信息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一万三千零一十九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九点六;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一百八十六点四五,比去年同期提高十六点九六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五百万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所进行的调查,前三季度,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实现利润五千七百七十八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点一;集体企业实现利润三百八十八亿元,增长百分之三十一点一;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六千九百九十四亿元,增长百分之三十一点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利润三千六百四十三亿元,增长百分之二十七点七;私营企业实现利润一千九百三十三亿元,增长百分之五十二点五。

  从三十九个工业大类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增长百分之一百零五点九,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百分之五十二点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百分之五十二点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百分之三十五点五,电力行业、电子通信行业、煤炭行业、化工行业、钢铁行业利润也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但是,石油加工和炼焦业亏损。

  此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达九千六百八十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三点三。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税金总额五千四百八十八亿元,增长百分之十八点八。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二十二万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六点三。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七万两千五百五十三亿元,增长百分之二十点三。

richwood 发表于 2006-10-29 11:55

该股应该要等很长时间
主流基金不会轻易介入.需要较长的建仓和洗盘.
正如提供的资料所说.
市场竞争激烈.
毛利率从.2005年的.31.98下降到26.67
现金流出现下降.
|主营业务收      |          |          |          |          |
|入增长率(%)       |22.16   |7.95      |64.51   |20.35   |
|营业利润增长率(%) |8.21      |6.52      |32.68   |13.28   |
|税后利润增长率(%) |11.79   |22.68   |19.96   |18.82   |
|净资产增长率(%)   |8.31      |12.95   |10.71   |16.32   |
|总资产增长率(%)   |44.16   |53.51   |15.94   |22.89   |
└─────────┴─────┴─────┴─────┴─────┘

业绩出现增速减缓.不符合,欧奈尔大牛股的标准.

良风 发表于 2006-10-31 15:35

近期的研究报告和点评

roi3_4 发表于 2006-10-31 15:39

谢谢提供

良风 发表于 2006-11-1 12:53

补充

良风 发表于 2006-11-2 14:58

长线看好华泰,外国券商对07年新闻纸行业的分析

价值投资理论 发表于 2006-11-2 15:37

2006年11月1日公告,公司高级彩色胶印新闻纸项目于06年10月31日一次性试车成功。该项目主体设备造纸机、脱墨浆线、打浆设备、辅助设备等全部从国外引进,为国际一流水平的造纸生产线。目前该项目第一批下线的新闻纸产品经检测全部合格,产品质量完全与国际接轨。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对华泰股份基本面的个人分析,并求华泰股份最新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