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wwkkcc 发表于 2006-4-20 08:29

kutn 说得好!

雨下走好路 发表于 2006-4-20 08:38

其实....

天威上涨的大局已压不住了!

雨下走好路 发表于 2006-4-20 08:41

一波力度较强的拉升已经开设!

拭目以待!

oliveguy 发表于 2006-4-20 08:54

原帖由 kutn 于 2006-4-20 08:11 发表
看了一些关注550的论坛,发现许多人对550的增发价格十分敏感,我到不以为然。

我觉得,就550目前的状况而言,尽快增发,降低它的负债,让项目尽快开动起来,是它的主要任务。因此,什么价格增发,怎么增发,都 ...

我认为就丁强等管理层的一向“表现”来看,应该不会拿出一个明显“掠夺”流通股股东的增发方案。

yhohnsm 发表于 2006-4-20 08:55

海外太阳能股大涨,其实也是油价因素,油价一天涨一元,猛啊!!如果你错过了有色金属期货大涨所带来的投资机会,现在千万不要错过这次油价上涨所带来的机会!!

mdf 发表于 2006-4-20 08:58

QFII抢筹开始!2美元的价格,是砖头还是黄金?

mdf 发表于 2006-4-20 09:06

天威自三月以来公告不断,出一次公告涨一天然后回一周,当你自认为把握了他的节奏后,接下来你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了!
珍惜手中的筹码,不要把成本越玩越高!

雨下走好路 发表于 2006-4-20 09:14

我一再强调天威的增发是有备而来!

那么增发具体的落实可能会有出人意料的措施相配合.同时我想再强调一点,市场环境和公司环境都逼破天威净早的增发!一但再融资开启,天威将成为前列!

雨下走好路 发表于 2006-4-20 09:23

增发是利好!

拭目以待

yhohnsm 发表于 2006-4-20 09:25

我以为增发远没有英利IPO重要!现在最缺钱的还是英利!

雨下走好路 发表于 2006-4-20 09:31

原帖由 yhohnsm 于 2006-4-20 09:25 发表
我以为增发远没有英利IPO重要!现在最缺钱的还是英利!
呵呵,那还远点,是远景!目前应关注最近会对股价刺激的因素.

yjg0133 发表于 2006-4-20 09:42

原创---pv行业估值理论初探

我在研究pv行业的时候,一直想解答自己的一直疑问,就是说,为什么国际上投资者可以给40-80倍静态市赢率,这样的投资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近日读--伯顿·麦基尔:中国股市将迎来“黄金时代”一文,感觉找到了可以作出解释的理论依据。



文中,在谈到中国市场的估值问题时,麦基尔引用了PEG指标(市盈率/业绩增长率),他介绍说:“美国市场现在PE*平大概是二,即美国现在的市盈率水平是公司盈利增长速度的两倍。但现在中国的A股、H股以及美国存托凭证里面的中国公司PE*平大概差不多在一左右,相对于其增长而言,这也就是中国证券市场具有投资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peg这个指标用在pv行业,和其他行业对比。我心中的疑团可以解开了

假设我们可以预计pv行业在未来几十年中保持30-40/100的增长速度,这个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就应该可以在60-80倍。

用林奇的比率来衡量,如果行业盈利的增长幅度平均比其他行业高出50%,那么这个行业的市盈率也可以比其他的高高出50%。

雨下走好路 发表于 2006-4-20 09:50

大盘近乎疯狂,短线的大跌会在近几日再次重现!

又一批强势股回在短期的大跌中显现!

yhohnsm 发表于 2006-4-20 09:56

原帖由 雨下走好路 于 2006-4-20 09:31 发表

呵呵,那还远点,是远景!目前应关注最近会对股价刺激的因素.
增发最多就是改善550的财务状况,对其业绩提升没多大作用,而英利IPO直接体现业绩的提升,现在PV行业是快鱼吃慢鱼,英利三期投产越早越好,如果让其他PV企业赶在英利之前海外上市,那对550会很不利,所以英利IPO不能把它作为远景,应是越快越好,如果拖的太久,那它的盈利预期也会下降!

农民伯伯进城 发表于 2006-4-20 10:11

对于PV中的优势行业,市盈率应当高于平均水平

回0133的帖

农民伯伯进城 发表于 2006-4-20 10:13

对于具有明确的高速成长中的新兴行业,该给予什么样的估值。

以前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当时我是这么认为的,如果目前价格是合理的话,那么市盈率完全可以等于业绩增长率(也就是相当于一倍,没敢想两倍哦),因为这个业绩增速是很确定的能连续几年快速增长的。如550目前可以看得到的是可以达到三年连续增长100%。刚好前几天看到老哥贴的“伯顿·麦基尔:中国股市将迎来“黄金时代”一文,使我豁然开朗,找到了估值的理论依据。

雨下走好路 发表于 2006-4-20 10:14

原帖由 yhohnsm 于 2006-4-20 09:56 发表

增发最多就是改善550的财务状况,对其业绩提升没多大作用,而英利IPO直接体现业绩的提升,现在PV行业是快鱼吃慢鱼,英利三期投产越早越好,如果让其他PV企业赶在英利之前海外上市,那对550会很不利,所以英利IPO不能把 ...
呵呵,如果对近期都不能了如指掌,远期对你有何用呢????要知道越远的变数越大,与其想象远的,不如先把近期的明明白白!

农民伯伯进城 发表于 2006-4-20 10:19

伯顿·麦基尔:中国股市将迎来“黄金时代”

2006-4-17  张汉青 闫蓓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这是一位国际级投资大师,当他放言中国A股市场将会迎来两位数增长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怀疑:因为他强烈看多中国,手里还捏着中国公司的股票。
    他就是闯荡华尔街30余年,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化学银行总裁、美国一家投资额达2000亿美元的保险公司的财务委员,曾任美国总统经济咨询委员会委员及美国金融协会主席的伯顿·麦基尔。
    有评价认为,麦基尔比“投机大鳄”索罗斯更擅长理论教学,比“股神”巴菲特更看好中国。受他经典著作《漫步华尔街》的启蒙,无数有志青年步入华尔街这个金融人的“梦想圣地”。
    日前麦基尔带着中国投资者的最新身份标签,以执笔《漫游长城》的名义再度访华。
左拥尚德 右抱博时
    麦基尔教授坐在记者面前,面对众多复杂的难题,他往往能够化繁为简、化险绝为神奇。麦基尔应答着汹涌而来的问题,还没忘了时不时给坐在旁边的妻子送上一个狡黠得意的微笑。
    麦基尔在采访中透露,他本人投资了一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无锡尚德,还买了博时基金旗下的封闭式基金——裕元。
    面对尚德股价从20美元到80美元的疯长,麦基尔并不急于出手,沿袭了他一贯“放长线,钓大鱼”的沉稳原则。“对于中国的上市公司,我认为是一个长期往上走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买入和持有是一个相对正确的选择。”他表示,用林奇的比率来衡量,如果中国企业盈利的增长幅度平均比美国公司高出50%,那么中国市场的市盈率也可以比美国市场高出50%。
    麦基尔承认,尽管中国上市公司每年都有较大的盈利增长,但并没有反应到相应的股价增长中去。他认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下降得非常多。现在中国A股的市盈率水平达到比较正常的世界水平,以后中国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也会反应到股市的股价回报水平上,这也是他对中国股市比较乐观的原因。
    在谈到中国市场的估值问题时,麦基尔引用了PEG指标(市盈率/业绩增长率),他介绍说:“美国市场现在PE*平大概是二,即美国现在的市盈率水平是公司盈利增长速度的两倍。但现在中国的A股、H股以及美国存托凭证里面的中国公司PE*平大概差不多在一左右,相对于其增长而言,这也就是中国证券市场具有投资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按照麦基尔的投资经验,他更倾向投资中国的封闭式基金,他认为,其价格表现实际上比上海和深圳的指数都要好,有些基金的折价率已经超过了40%,这就产生了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同时,这些封闭式基金也都是多元化的组合投资,较好地分散了风险,同时价格也非常合理。
中国股市——巨变中的快车
    就在国内多数投资者患上A股“恐高症”的时候,麦基尔却语出惊人:“中国市场应该是全球最好的投资成长型公司聚集的地方,要想取得两位数以上的收益就要去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
    “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中国股市综合预期回报水平将达到9%。”麦基尔说,衡量股市的回报水平可以用两部分看:即股市的红利回报水平及所预期的长期增长速度。从长期来看,在美国基本上可以维持在7.5%的股市回报水平,股市的风险溢价大概在5%左右。但是在中国,即使持较为保守的态度,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中国股市的综合预期回报水平也将达到9%。中国目前的国债水平基本上维持在2%至3%的水平,此时中国股市的投资风险溢价大概是6%的水平,这比美国股市要有吸引力。
    麦基尔同时相信: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来说,每年大概会有3%左右的升值,在这种情况下,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外国投资者会有更大的动力投资中国股市,而不是美国股市或者别的市场。
    麦基尔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每年的实际增长率维持在9%左右,这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所没有遇到过的。反过来看,如果美国GDP能够取得5%增速的话,可以说整个美国市场实在是太好了。因此,作为全球化的投资,一定要把中国市场加进去,因为现在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快速的增长过程。
    “我想,如果能够投资类似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我愿意付出更多的市盈率倍数,因为我看好这个市场的前景。”麦基尔由衷地说。
    对中国资本市场整体建设,麦基尔开出了“药方”。就国有股的减持问题,他认为比较好的做法是政府制定一个比较长期的规划,同时定期少量减持,而且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表,让市场非常明了政府的减持措施和时间,这样市场会有一个很好的预期,也会有一个相对积极的反应。
    对于当前中国投资者面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困扰,如国际油价高企不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通胀压力等,麦基尔说,在我的投资生涯里,进入市场的最好时期就是弥漫了很多不稳定性因素的时候。我拜访过很多投资公司的董事,他们对中国的胃口很大。而我管理的资产有很大一块收益就来自亚洲。所以,我直言不讳,我对中国很有信心。中国目前的投资者是处在一个很长的隧道里,但光明很快就会来到。“如果你跟我一样,相信中国在未来同样会有很多增长的时候,你就不要介意这些不确定性因素,而应该现在就介入。”
从“漫步华尔街”到“漫步长城”
    很难想象,麦基尔的《漫步华尔街》在历经七次再版,发行了33年后,依然魅力无限,被奉为美国MBA学生的必读教学参考书。
    “30年后的今天,我甚至比当初更加坚信我先前的观点,而且此刻,在我身后还有一个六位数的收益在有力地支持着我。“他举例,1969年初拥有一万美元的投资者购买了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与此相对照,另一位投资者以相同的金额购买了普通管理基金,两者的结局有天壤之别。截止到1998年6月30日,指数投资者的回报比基金投资者高出14万美元,共得到311万美元,整整是其初始投资的31倍。而且这一收益是在扣除了通常的指数基金交易费用(20个基点)后的纯利。”
    如今,他再次定位研究坐标,以中国股市为蓝本,开始《漫步长城》的写作。麦基尔介绍,《漫步长城》的主题是中国股市,与中国专家合作写书。基于《漫步华尔街》的成功,麦基尔信心十足,“不论对国内和国际的投资者都将非常具有吸引力。”
    麦基尔建议,中国的很多上市公司应该在境内外同步上市。他说,“这样的话,就会使A股市场的估值跟国际有一个接轨的过程。目前来说,A股市场的估值是相对独立的,它的很多运行规则和估值水平就会显得与众不同。如果把一些市场连接起来,因为有了不同市场上的同样公司的上市股票,就会产生很多套利机制,而套利机制也是市场的重要措施。”
    在沉迷于对中国经济深入研究的同时,麦基尔对中国美食的热爱也无法自拔。熟知他的密友爆料,麦基尔现在最热衷于开车去普林斯顿大学旁边的一家中餐馆,木樨肉和糊辣汤是教授的“必点餐”,有时甚至是一日三餐都吃。
    也许很多人会误解这样一位“出得课堂,下得市场”的奇才教授是个古板而缺乏情趣的“呆头鹅”。其实,现实中的教授却是个浪漫花招迭出的多情教授。“她给了我一生都不敢企及的幸福。”他甚至在书的前言中也不忘盛赞爱妻。

zhuyl88 发表于 2006-4-20 10:24

成长股的peg一般在0.5---1之间。peg的理论不是什么新东西。

zhuyl88 发表于 2006-4-20 10:26

举例6550。现价19元,p/e=61,g=100,peg=61/100=0.61
页: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次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