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随缘 发表于 2005-5-1 00:16

理念的较量,资本的较量--从海螺水泥谈起

海螺水泥]海螺水泥]海螺水泥]海螺水泥业绩大幅下降,股价提前在去年就已见顶回落。随着消息公布,股价也屡创新低。充分揭示了周期性行业其业绩与景气度的高度正相关规律。

同样现象的还有长材类钢企和机械工程类企业。市赢率5倍仍然新低不断,因为市场对其动态市赢率的预期随着行业景气度的走低而不断提高。

板管类钢企及石化类企业景气峰位虽未最后确认,但市场已明显提前趋于谨慎了。同样情况将很快(或已经)出现在电力,煤炭,运输。。。等等行业上。
这就是股市晴雨表,市场总是提前预报气候的变化的。
市场既然总能提前预告,我们只要能跟随市场,也等于提前知道了,还需要自己再来预测吗?所以预测派和跟随派,这是理念的较量。

海螺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出了中国股市的两项新记录:1。首家A股价格长期大幅低于同股同权的H股价格。2。首家被QFII大幅增持的带H股的A股。中国股市在与国际接轨的长征进行曲中,海螺奏响的却是国际倒挂的小调。

海螺的硬着陆过程,国内基金的大规模离场无疑是决定性的因素。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何QFII同时却大幅增持呢?总不能说他们连景气度都不懂吧?这仅仅是理念的较量吗?不,这更是资本的较量。

对国内基金而言,继续持有业绩大幅下滑的股票无异于自杀(想想博时一路持有上汽,长安的困境吧),而海螺的中期走势也证明了基金的胜利。那么QFII大量增持的理由何在?他们在找死?在股市这种混沌系统中,思维恐怕不能如此线性。

QFII看中的是中国的长期城市化进程,进程最后可能出现的石灰石资源的短缺,海螺无可比拟的行业龙头地位及其拥有的大量石灰石资源。QFII目前是输家,长线又如何?当年中兴通讯]中兴通讯]中兴通讯]中兴通讯的结果呢?争的不是一时一地之得失,这就是资本的较量,是战略的较量啊。

再联想QFII长期大量持有短期小盘封闭基金,可转债,及拥有矿山资源的新钢钒]新钢钒]新钢钒]新钢钒和厦门钨业]厦门钨业]厦门钨业]厦门钨业等,我们在研究技术,走势,理念,人性的同时,是否也要把一只眼睛放在资本意志上呢?我们在锤炼自己的战术素养时,是否也要培养战略胸怀呢?

我们到底能从这样的思考中得到什么启示呢?我无意用自己的结论影响别人,毕竟这是每人必须独立完成的作业。但我敢说,经过这种深层次的,严肃而非急功近利的思考,无论结论如何,投资功力都会大增。

主流资金的意志你有去读吗?读懂了多少呢?游资,私募,券商,基金,保险,社保,企业年金,QFII,这些当前和未来的主流资金,各有其水火不相容的意志。有志于在资本市场成功的投资者,请你去读一下这本大书。在精通了技术,感悟了人性的基础上,再读懂资本意志,如同接通任督二脉,资本市场再没有神秘可言,一切变得简单,流畅,天地豁然开朗了。

书以自励,并与有缘共勉。

有诗为证:

指点江山意气豪,天下英雄备与操?何当百战不解甲,直捣黄龙志未消!

[ Last edited by 学海无崖 on 2005-5-1 at 01:08 ]

学海无崖 发表于 2005-5-1 01:10

鼓励原创,送上几分表示谢意。

凹凹凹 发表于 2005-5-1 01:20

学习,谢谢!

天堂小组 发表于 2005-5-1 01:43

淡雪 发表于 2005-5-1 10:10

谢谢好文

两室一厅 发表于 2005-5-1 10:35

特色的旗帜,特色的理念,特色的投机,需要话语权。先进的终将是先进的,时间会证明。

融者胜 发表于 2005-5-1 10:43

技术到底是反映基本?还是基本暗示技术?

海杉 发表于 2005-5-1 10:44

股市下半年以来的大调整,可以说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按说在经过两年残酷的熊市洗礼之后,无论从时间周期、技术面、政策面、机构散户想赚钱的心理面来分析,来一次小牛市也是情理之中的。就说让股市人谈之色变的全流通吧,经过大的阵痛,应该说再出台利空政策的可能性也不大。可是股市的做空的力量竟然从来没有停止过!4月份井喷行情,留给股民的是更长久的痛。近期部分主力的咨意砸盘,更是让人惨不忍睹。

海杉 发表于 2005-5-1 10:44

 但是冷静下来,对今年以来的走势进行认真思索,特别是结合近期盘面表现出的一些特点,却让我们多少理出一点头绪,看到市场的本质。


  首先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今年上半年做多的主力称为多方,将今年以来做空的主力称为空方。这样划分之后,我们看到,市场多空双方的较量,竟然从来没有这样激烈,这样势不两立,这样“针尖对麦芒”!


  多空双方为什么要这样较量?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发现,这不仅是多空双方简单的较量,而是两种投资理念的较量,是价值投资与概念投资的较量,是传统思维与新思维的较量,是市场转型期、磨合期带来的必然阵痛。

海杉 发表于 2005-5-1 10:45

  所以我们看到,当上半年,一批大主力发动大盘股、绩优股行情时,许多股票选择了下跌,选择了往下做。近期在1300点以上,当上半年的主力再次启动二次行情时,上半年那股往下做的力量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疯狂渲泄。这其实是一种不满,强烈的不满。


  其实多空双方心里都明白,如果哪一方获胜,获得市场的认可,就意味着对方的彻底失败。而股市上的失败,就意味着实力的大幅度削弱,意味着后人一步,意味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被动。


  如果说空方力量今年没有建仓,也不符合实际。部分小盘股、科技股、以及前一阶段比较活跃的H板块等,都有资金活动迹象。尽管不能肯定一定是空方资金介入,但也没有理由否认这样一个现实:即当某些以概念为主的板块准备发动行情时,迎接它们的,是另一些主力不停的泼冷水。而近期一些包括基金重仓股在内的股票预亏时,股价即大幅下挫,其实也在强化着同样的理念,其目的恐怕不仅是做空。如果说大主力想消灭一部分小主力的话,其用意未免过多。不过空方反抗的力量,也肯定远远超出多方的想象。

海杉 发表于 2005-5-1 10:45

  向上有打压,且不易获得市场的认同,于是部分主力最终选择“钻地洞”的做法也就不奇怪了。空方的目的应该很明确,那就是将股价往下做,做出差价。做出差价的结果是:一部分逆市而动的股票,股价将高高在上;而所谓的“概念”股,价格却越来越低,在一定程度上,多方的股票已经处于风口浪尖上。


  这种血的洗礼是广大散户不愿意看到的。但市场的转型,必然需要一部分利益集团付出代价。痛已经够深了,如果在这种市场转型中,我们都能有一些新的感悟,并且将这种感悟付诸行动,疼痛之后,也许还能迎来抚慰。

如临深渊 发表于 2005-5-1 14:14

Originally posted by 聚散随缘 at 2005-5-1 00:16
海螺水泥]
好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哈哈哈.........

凹凹凹 发表于 2005-5-1 15:05

Originally posted by 海杉 at 2005-5-1 10:45
  向上有打压,且不易获得市场的认同,于是部分主力最终选择“钻地洞”的做法也就不奇怪了。空方的目的应该很明确,那就是将股价往下做,做出差价。做出差价的结果是:一部分逆市而动的股票,股价将高高在上;而 ...
发人深省!

我酷我酷 发表于 2005-5-1 15:21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发现,这不仅是多空双方简单的较量,而是两种投资理念的较量,是价值投资与概念投资的较量,是传统思维与新思维的较量,是市场转型期、磨合期带来的必然阵痛。

不错.

金融帝国 发表于 2005-5-1 16:27

我来说说我对资本的意志,这个话题自己的看法。(不知道我们说的,是不是一回事)
      这个问题,以前我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可惜最后没有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我只能将这个答案归结三种可能:资本意志的愚蠢(自信的过渡膨胀);要不就是我们根本永远都不知道资本再赌什么(也许大资本失败之笔,我们永远不能明白其中的操作目的);再或者说资本的获利模式我们并不清楚。不论怎么解释,这都是一个不解之谜。哈哈,现在对于我来说,都没有研究清楚的信心了。我始终告诉自己,不要奢望猜出资本的意志。不要奢望弄清楚市场中的所有事情。
      很多大资本的投资行为,即使当时我们觉得很荒唐。但时候看来,绝对是非常出色的妙笔。但是还有很多的大资本的行为,最终也无法用人的意识来解释。这就产生了很多,不解之谜!!
      第一,st银山之谜:由于我现在看不到该股的走势,只能凭借回忆来说明。st银山在2002年初退市,但是退市前的走势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他从最低点上涨两倍,在7元以上退市。这肯定会释放很多套牢盘,或者说庄家被迫吃进更多的筹码。我本以为该股虽然退市,但将来必定重组成功。可事实上,现在该股在三板的价位大家有目共睹。也许当时,庄家的拉升可能会吸引我这种思路的人买进。但是要知道,那时在绝对的熊市氛围中!!似乎这样不可能成功!何况我这种思路的人很少!据说,当时的st银山有人想用郑百文的模式重组,但被庄家拒绝了。
       第二,新股高价定位之谜:比如用友软件上市首日定位在100元。那么我相信中签的散户必然抛出,事实上巨大的换手率肯定了这一点!但是,买盘是谁??似乎不会是中小投资者,那么买盘是谁呢?牛市末期和熊市初期很多这样的新股。当时我在大户室,我深知中小投资者当时的思路。但是无法解释“庄家“的行为。
      第三,基金湘证之谜(现在的基金裕元):当时正值中期熊市的末期,也是上个世纪爆炒封闭式基金的最后时刻。那时股票机会很少,反而小盘基金在大大高于净资产的情况下大幅上扬。该基金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在上交所上市当天。以2。45元的高价开盘,振荡上扬一上午后。在下午发力拉升到10元不可意思的天价。。。。。。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那么庄家的目的是什么?当时我持有蓝天基金,正是因为感觉这种疯狂不可能继续,所以当天全部抛出。事实上,从此以后国家对小基金进行整顿,从而结束了小盘基金的行情。难道,主力就是为了逼国家制裁小盘基金投机吗?这似乎不合情理。后来我觉得有一种可能相对合理的解释:该基金上市前庄家仓位巨大,同时成本很低。庄家在当日上午3元附近的,大举放货。利用股票不能t+0的游戏规则,下午拉升到10元。而上午的购买者并不能抛出。。。。。。即使这样,我们仍然解释不通,下午拉升的目的。庄家筹码不可能放干净,必须参与高比例配售。那么庄家的目的是什么?
      第四,强庄股跳水之谜:2000年科技股的疯狂,最后扩展到所有小盘股的疯狂。这些股票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上海梅林、综易股份、中关村等。他们的拉升并没有到达散户惧怕的程度,所以高位有放货的可能。同时他们早早的见顶回落套牢抄底盘。所以这属于正常(高明)的坐庄思路。第二,亿安科技等。我想他虽然涨到大家不敢买入,但是也并无道理。亿安科技的庄家不赚亿安科技的钱,而是协助同类股票的放货。同时他也早早的开始下跌,在跌到20元的时候。我想因为牛市氛围还在,所以成功骗取炒底盘应该没有问题。这是成功跳水出货的经典案例!第三,自弹自唱的疯庄股。我不明白的是:他们为什么不早跳水??!!因为越早跳水,放货的可能性越大!放货的价位越高!他们为什么死抗??原因是什么?抗到最后的结果,难道在他们想象之外吗?为什么不用亿安科技的方法放货?
       第五,600745之谜:该股在99年后的大牛市中升幅并不大,根本没有到“出不来“的地步。可是他为什么,拒绝和大盘一起下跌而是死抗到02年8月才开始下跌?要知道随着熊市氛围的越来越浓,庄家的仓位肯定是越来越重!高位实现放货简直是天方夜谭!我肯定最后庄家必然无法出逃,那么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个事例让我明白:庄家也会犯愚蠢的错误,也是会死人的!
       6。24行情也有奇怪的地方,只不过后来我明白这里的奥秘了。6。24行情当天,中小投资者追高买入的极少,逢高卖出的众多!后来一段时间,我真的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这些问题我很早以前就思考了。应该和缘兄说的是一回事。看来我和缘兄一样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后来我还是找不到答案。现在我已经不思考这些问题了。只是相信走势说明一切!不再奢望弄清出大资本的意图。不知缘兄如何看待此问题?

金融帝国 发表于 2005-5-1 16:58

我说了这么多,想阐述的结论是:
      第一,资本的意志有时候也是会出错的。甚至这种错误在中小投资者看不到目的的情况下,是非常荒唐的错误!与庄同在并不完全等于与胜利同在!
      第二,资本肯定是有其意志的,但是很多意志并不是我们能够完全解释的。比如,海螺水泥qfii的意志你能解读,但你不可能解读所有资本的意志。甚至qfii也只不过是一个玩家,这和输赢没有绝对的关系。
       万科b股的价位高于a股,我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何在。也许就是缘兄所谓的资本意志的不同决定的吧。如果以我的习惯来说,强就是有强的道理,弱也有弱的理由。海螺水泥的下跌,我认为说明一种问题。所以我不会买入。。。。。。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我上面的那么多例子,事实是在自己否定自己。st银山的强劲并没有带来强的结果。也许有强的原因,只不过这种原因失败了。600745的庄家也可能对股市的未来,以及对重组的预期产生严重的错误。。。。。。强也没有形成,支持继续走强的原因。
       也许股市就是这个样子,没有必然的真理。我敢于承认自己理念的缺陷,我也心甘情愿承受这种缺陷。哈哈,走势能否说明一切。这也许是永远不会有答案的思考。

华@哥 发表于 2005-5-1 18:10

Originally posted by 金融帝国 at 2005-5-1 16:27
我来说说我对资本的意志,这个话题自己的看法。(不知道我们说的,是不是一回事)
      这个问题,以前我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可惜最后没有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我只能将这个答案归结三种可能:资本意志的愚蠢( ...

  技术走势大多能说明公司背后发生了什么?或者说庄家准备说怎样的故事给散户听,股市中充满了欺诈,也是一部兵法。有的是围魏救赵,有的是暗渡陈仓,疯狂地拉升小盘股,牺牲小盘股是为了在相关的大盘股身上得到回报;龙头树立的偶像作用,但不一定能赚钱,他成了一面镜子,照亮了牛市前进的路;崩盘的庄家在崩盘之前是不会想到有这么一天的,他们或者是对大势的前途出现了判断上的失误,或者是由于资金链出现了断裂,当初之所以没有选择下跌是因为上涨的目标还没有达到,但是熊市来了,而熊市的长度出乎了他们的预测和想像,如果能重新来一次,他们也会选择下跌,而不是死扛,但做股票跟摄影一样,都是遗憾的艺术,错过了就错过了,永远不会重来,机构也是人,也会出现错误,世界一流的投资大师在演讲的时候也坦言自己:不断出错,也会失误。
  还有就是故事编得再好,还要有人听,如果失去了听众,就是讲故事人的失败。

lylwwf 发表于 2005-5-1 19:22

强庄股跳水之谜:
因为强庄认为维持股价对他有利。
    当年的德隆和长春长岭等为代表,股市做庄,股票抵押融资,国债市场套利,因此并不急用钱。(崩盘源于国家政策朝令夕改,导致国债市场崩盘,拖累券商倒闭,强庄跳水。)

聚散随缘 发表于 2005-5-2 00:10

看了众多回帖,精华汇聚,首先谢谢各路英雄捧场。

看来我这次是惹火烧身了:这个主题完全是个哲学命题,悟者自悟。否则任尔舌灿莲花,不如佛佗无语。

哈哈,因由我起,果需我收。兄弟勉为其难,尽力而为吧。

先把主帖主线理清如下,否则讨论离题,非我原意也(随后在深入交流时,对偏离主线的话题将另帖处理,不在本帖展开):

一。“人”和“资本”的对立统一关系--资本处于主导地位:

1。理念的较量,主要是“人”的较量。资本的较量,主要是“非人”的较量。
(比比荣辱之争与利益之争的残酷程度的质的不同)。
   
3。资本意志凌驾于人的意志,人处于从属地位。(想想战争吧,现代战争由人还是由资本发动?战争机器一旦开动,还有“人性”立足之地吗?再想想期货多空之战?)

4。读懂资本意志,便能解释和预知其行动。但不能预知其结果(输赢)。(比如基金为何要1/9?QFII为何把风报比和战略放在第一位?游资为何短平快?保险,社保如何及将要如何行动?这些都由资本决定,并非由人决定的)

5。我们研究并解读了资本意志,投资功力会突飞猛进,从而跟随获利,并过滤风险。(并非必赢,但赢面大增)

6。本帖并非贬低技术和理念等等素养,而是要更上一层楼。

先作这样一个提纲,下面逐楼回应。

聚散随缘 发表于 2005-5-2 00:26

Originally posted by 学海无崖 at 2005-5-1 01:10
鼓励原创,送上几分表示谢意。
谢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理念的较量,资本的较量--从海螺水泥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