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舟 发表于 2005-1-9 15:36

2005年1月10日周一看盘说股《茶馆〉,欢迎大家参加

明天事情可能比较多,提前开一贴,欢迎大家讨论.

先起个头,周五尾盘在600028,600019的带动下,指数一度上涨8点,气死人了,对于这个现象,有两个观点:
1,基金和机构准备好了,准备做多了...
2,宝钢在周三要增发...
到底是什么原因,上面的两点不过一笑而已,但这样明目张胆的拉动指数,大家有兴趣讨论不?

我酷我酷 发表于 2005-1-9 16:31

基金重仓股加速补跌 掉入深渊还是加速探底?


中新社   
  《中国证券报》7日刊载评论指出,2005年的前三个交易日,大盘“日日出新”———沪综指五年半以来的最低点位纪录每天都被刷新,前天市场收出的光头阴线也再次把这一纪录改写为1234点。“日日出新”意味加速探底?

  基金重仓股加速补跌

  文章指出,前日开盘,超跌股、科技股的反弹行情并没有延续,热点的缺失使早盘市场在很长时间里维持弱势整理。在石化股和汽车股尚未止跌的情况下,更多蓝筹股加入补跌行列,使得股指再次选择了向下突破。前期领跌品种扬子石化再次大跌4.24%,对市场人气造成较大打击,中国石化、中国联通等权重指标股也失去了稳定军心的作用,而钢铁、银行等对市场影响较大的板块纷纷成为新的做空动力。

  文章称,从基金、券商的投资策略报告中可以看出,周期性行业已经成为大多数机构看淡并减持的目标,因此“五朵金花”的凋零不应被看作是市场出现了新变化。但从昨日市场来看,加入补跌行列的基金重仓股显然超越了周期性行业的范围,其中中金黄金下跌7.97%、中远航运收盘下跌7.04%、国电电力创多年新低。此外,中海发展、铜都铜业、东方钽业等基金重仓股也都出现了明显的破位下跌走势。

  文章还称,基金重仓股的加速下跌使得盘中做多动能受到了极度压抑,有分析师表示,基金重仓股补跌表明基金对于目前市场许多关键问题的预期并不明朗,与国际接轨的估值压力和询价制度下的扩容预期,始终是制约基金操作的重要因素,越过年终评比大关后,基金必然会加快仓位结构调整的动作。

  寒风中也有希望

  文章指出,即使市场“空”气弥漫,但仔细观察盘面可以发现,仍然有一些品种在默默地走着独立行情,房地产板块就是其中之一。昨日上海新梅逆势涨停和金地集团的放量拉升很容易引起市场注意,但应当看到,目前万科A和招商地产等地产股都在悄然筑底向上,其走势稳健,形态良好,相比之下更像是主力机构的操作方式。基金重仓的上海航空、中原高速等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征。

  文章还指出,IPV6龙头股道博股份、数字电视龙头东方明珠、网游龙头海虹控股、3G龙头大唐电信等也都在大盘弱势中维持着强势。这些个股是否能够成为市场新的希望,我们拭目以待。

  掉入深渊还是加速探底

  文章提到,个股板块的起起落落是市场运行的必然结果,旧的市场机会消失,新的市场机会就会出现,多空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会使市场稳定在相对有限的范围内。进入2005年以后,指数快速下破前期低点1259点,从技术角度来讲,大盘已经掉进了五年多的市场深渊,在点位上几乎无险可守。而即使在1250点之下的绝对低点,萎靡的市场成交量也表明目前点位依旧没有足够吸引力,场外资金依旧保持观望。

怎么啦 发表于 2005-1-9 16:43

宝钢在周三要增发?

我酷我酷 发表于 2005-1-9 17:24

下星期一就知道结果了。哈哈,我是中线不看好石化。

飞舟 发表于 2005-1-9 17:33

北京银行(原北京市商业银行)昨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更名揭牌仪式暨行庆九周年庆祝活动。北京银行董事长阎冰竹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该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工作进展顺利,不少于两家的外资金融机构将取得该行不超过24.98%的股份。
    此前,汇丰银行和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曾与北京银行就入股事宜进行谈判。阎冰竹表示,具体名单暂时还不能披露,但是引入外资的工作一定会在今年内完成。
    此外,今年北京银行还将开展上市前的筹备工作,并且在未来几年内力争达到银监会有关跨区域经营的标准,将经营范围拓展到北京以外的地区。(北京晨报)

搭车的不少啊。

我酷我酷 发表于 2005-1-9 18:37

加强监管 中资保险公司面临全面审计


2005年01月09日 10:31北京日报张迪
  自称是“审计出身”的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将在今年“重操旧业”,联合国家审计署对保险公司内控结构进行严格审查。在昨天召开的全国保险工作会上,吴定富还特意圈出一个审查重点———国有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管。之所以将此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吴说,是因为“绝大多数公司都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台下就座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一位高层,一笔一画地将吴主席这句话记录下来。几天前,海外媒体曾爆出美国证交会对中国人寿首次公开募股(IPO)正式调查的消息,中国人寿随即发表公告予以否认。据悉,中国人寿原有的审计队伍现在已扩容至700余人———昨天,这被吴定富当作保险公司加强内控的正面教材所肯定。

  但是,这番夸奖没让与会的中国人寿高管感到脸上添彩。另一家参会的保险公司管理层告诉记者,不管美国证交会对人寿调查与否,审计署对其母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涉嫌各类违规资金54亿元的审计结果是“现实存在的”。

  中国人寿现在占据着全国寿险市场近60%的份额。在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这家公司的一举一动都会对金融市场的稳定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2004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以集团形式在境外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也使在境外上市的保险企业数量由二变三。记者了解到,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方案也已获批,目前正在抓紧实施中。

  “上市不等于转制,国有保险公司的内部治理仍有不少问题。”保监会副会长李克穆说,“管理部门还要加强对国有保险公司机构改制的监管。”

  “问题往往不会出现在企业外部,主要原因还是在内部。”吴定富说,明年将着力优化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鼓励保险公司引进境内外投资者,同时逐步理顺国有独资控股公司与股份公司的关系,“希望这些都能得到各家公司的积极配合”。

  据悉,在公司治理监管上颇有经验的国资委,已接到了保监会的“邀请”,两部委将共同对保险公司内部体制、机制和资产分配进行联合调查。在审计行业有实战经验的吴定富还说,审计离任制度正在加紧制定中。

飞舟 发表于 2005-1-9 18:49

煤炭板块全面下跌,
兖州煤业形势也走坏,
想修复,
很难,
极具蓝筹做空代表性.

雅铭 发表于 2005-1-9 18:59

从历年大底看行情调整深度

http://quote.hexun.com/158/gif/min/1A0001.gif
周五虽然收出一根带上影的小阳,但是第39周的周线依然是一根周阴线,周四大盘指标股狂砸指数,周五则是以煤炭板块为首的二线篮筹股领跌大盘。牛市末端有“鸡犬升天”之说,莫非熊市末端也相应有“精英坠地 ”?近期多空双方就市场调整空间争得面红耳赤,熊市之末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歧义,只是在到底市场的调整空间有多大上有很大的分歧。数据胜于雄辩,笔者带着这个疑问,对深沪大盘14年以来的超级大底、大顶作了统计,统计的结果让我们看到的不是“无底洞”,而是正在缓步向我们走来的巨大投资机会。

雅铭 发表于 2005-1-9 19:00

  以下是1994.7.29以来重要市场转折点的平均股价分布:

  1.1994年7月29日的325低点,当时共有个股102只,流通盘加权平均股价为3.96元;

  2.1996年1月23日的512.93低点,当时共有个股303只,流通盘加权平均股价为5.01元;

  3.1999年5月17日的1047点低点,当时共有个股842只,流通盘加权平均股价为9.04元;

  4.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高点,共有个股1096只,流通盘加权平均股价为14.97元;

  5.2002年1月28日的1339低点,共有个股1129只,流通盘加权平均股价为8.80元;

  6.2003年1月3日的1311低点,流通盘加权平均股价为7.87元;

  7.2003年11月13日的1307低点,流通盘加权平均股价为6.86元;

  8.2004年9月14日的1259点,流通盘加权平均股价为5.66元;

  9.2005年1月7日收盘,深沪两市1349只个股的流通盘加权平均股价仅为5.45元;

雅铭 发表于 2005-1-9 19:01

  九组数据让我们看到目前1349只个股的平均股价5.45元仅距离1996年1月23日(大牛市行情起点)的5.01元相距0.44元(即8%的幅度),而从2001年6月14日的14.97元的高位已经调整了9.5元——打个比方,好像一个人从熊市地狱中已经爬出了几乎全部身体,而只剩下两只脚还尚未移出,而这时如果放弃或走回头路,那是何等的盲目啊!

  而若有哪位仁兄说:万一调整到3.96元的平均股价,该如何是好(即意味着市场再调整27%,即到了目前超级空头们的目标位900点附近)?

雅铭 发表于 2005-1-9 19:01

我想这种想法如同在2200点附近幻象2800点一样,最终多半是个肥皂泡。客观一些,如果以1996年1月23日的303只个股的平均价5.01元为标准,最多是1140点附近,不过首先要注意目前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350只,而且质量较1996年年初也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还是我们先看看1200点的支撑力度吧。

  我们从平均股价的演变趋势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包含着1350只个股的市场机会较仅有303只个股的机会要大的多,虽然熊腿末端的杀伤力仍然十分有力,但是不要忘记它也是“熊掌”啊。

飞舟 发表于 2005-1-9 19:01

主力在最近不断的玩这样的把戏,
基金和庄,看来也是同类.

雅铭 发表于 2005-1-9 19:13

一周股市要闻

2005-01-09 17:40:12            






    1月4日星期二
    《中证报》:中国证券业协会下发通知,证券公司推荐企业发行股票实行“自行排队,限报家数”的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废止,运行了三年多的“通道制”就此终结。《上证报》:《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份转让业务办理实施细则》颁布,即日起深交所,中国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联合办理非流通股转让业务。《证券时报》:去年全国税收增收逾5000亿。央行今日发行350亿元票据。
    1月5日星期三
    《中证报》:今年我国货币供应将保持15%左右增长,新增人民币贷款为2.5万亿元。《上证报》:业内人士认为,废止通道制将催生投行寡判断。2004年上市公司并购数量首次出现负增长。《证券时报》:深沪综指创出1999年6月以来新低,在石化、汽车、钢铁等指标股做空打压下,深沪股市迎来自2000年以来的第三个“开门绿”。
    1月6日星期四
    《中证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昨日发出通知,自今年1月起,对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昨,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减征有关营业税。港交所否认披露四大商业银行上市时间。《上证报》:金融业首个救济机制建立,中国保监会推出保险保障基金。《证券时报》:社保基金入市脚步渐行渐快,近期又把100多亿资金委托给基金公司管理,进入市场资金已近600亿。去年上市公司受宏观调控影响日益显现,业绩预增家数逐委递减。
    1月7日星期五
    《中证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指出,抓紧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上证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要求支持扩大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发展。深交所调整深圳成份指数样本股,调出深宝安A,石油大明,调入海虹控股,格力电器。《证券时报》:国务院批准投资者保护基金设立方案,该基金有望上半年完成设立工作。国债指数一举突破了去年10月份加息前高点,创出2004年4月16日以来新高。

雅铭 发表于 2005-1-9 19:15

从市场表现看,
蓝筹股轮番调整方兴未艾,
基金有加快减仓的迹象,
低价绩差股的业绩风险仍待释放,
可见大盘在多年低位仍有较大的下跌压力,
但同时多头力量也在不断聚集,
多空双方的冲突仍将持续,
这使大盘短期内处于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境地而有望维持宽幅震荡而重心稳定的格局,
但大盘仍处于下降通道,
量价关系表明大盘在短期争持后不排除继续探底!

淡雪 发表于 2005-1-9 21:29

Originally posted by 雅铭 at 2005-1-9 19:01
我想这种想法如同在2200点附近幻象2800点一样,最终多半是个肥皂泡。客观一些,如果以1996年1月23日的303只个股的平均价5.01元为标准,最多是1140点附近,不过首先要注意目前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350只,而且质量 ...

平均股价的背后,显示了结构性的移动。整体重心在5.45元的股价次数分布,呈明显的左偏态分布,而成熟稳定的市场,股价的结构近乎正态分布。即中间股价分布的次数多,而低、高价股的分布次数渐少。股价分布失衡,一定会得到较正。

[ Last edited by 淡雪 on 2005-1-9 at 21:30 ]

yjyj1248 发表于 2005-1-9 21:39

士豪 发表于 2005-1-9 22:03


明天事情可能比较多,提前开一贴,欢迎大家讨论.

先起个头,周五尾盘在600028,600019的带动下,指数一度上涨8点,气死人了,对于这个现象,有两个观点:
1,基金和机构准备好了,准备做多了...
2,宝钢在周三要增发...
到底是什么原因,上面的两点不过一笑而已,但这样明目张胆的拉动指数,大家有兴趣讨论不?

什么拉指数呀!分明是在准备搬石头——落井下石呀!

飞舟 发表于 2005-1-10 08:33

2005年经济发展趋势
汽车业产能继续过剩
石油紧张
折扣零售业发展加快
原材料需求加大
电信持续发展
利率走高带动金融业发展
电子商务规模扩大
半导体缓慢复苏
健康食品趋势
保健消费增加
航空业合并增加
电玩业推陈出新

tangren 发表于 2005-1-10 09:28

 传IPO询价20日开闸
  首批可能4家公司同时亮相,但“航母”级大盘股暂时没戏
  来自今日商报《大众证券》的报道称,某券商投行人士日前透露,备受关注的IPO询价将于1月20日起正式开闸,首批公司确定为4家。
  20日询价开始
  据报道,该投行人士透露,新股询价虽然从本月1日正式实施,但因为年报披露的事被耽搁了,目前定下来的最早时间是1月20日。他还称,尽管2004年已经有40多家企业IPO过会,但因涉及会计年度问题,必须等过会公司2004年年报数据上报后才能招股。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年报数据的截止日期是2004年12月25日,过会公司把年报数据上报后,还有近15日的审计期,之后将被要求刊登不含价格和募集资金信息的招股意向书,所以证监会把正式询价的日期放在1月20日。
  据了解,整个IPO询价将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明确规定将以书面形式向不少于20家(发行数量4亿股以上的,不少于50家)询价对象进行初步询价,并根据初步询价的结果确定发行价格区间;二是通过累计投标确定最终发行价格。
  首批四家公司同时推出
  该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为了避免对询价第一股的过度炒作,相关部门已经初步决定同时推出4家公司,没有询价第一股的说法。并且,有关部门已经口头打了招呼,首批招股公司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盘子中等,5000万股左右最好;二是发行绝对市盈率比较低,具有二级市场投资价值;三是最近三年业绩良好,同时主业能力突出,便于投资者更好地判断发行人的持续经营能力。
  本周将有询价细则出台
  上述投行人士还表示,为了确保IPO询价的顺利进行,本周将有询价细则出台。经过几轮的讨价还价之后,询价制后的新股发行价格有望整体“打折”15%左右,机构年申购收益率约在5%~10%之间。
  哪些公司能成“询价第一批”
  尽管正式询价还未开始,但机构与上市公司私下的接触性询价已是“如火如荼”。数据显示,已过会未发行的公司已达43家。对于这43家公司中哪些公司能成为“询价第一批”,从目前媒体报道看还不明朗。
  南京港是过会最早的企业,目前该公司也在与机构投资者进行接触。保荐南京港3850万股IPO的招商证券杨先生告诉记者,若按照过会的顺序,南京港应该排在第一个,但究竟是否首家发行,还要看询价的进展。每个公司两次询价的时间不一样,所以还很难说。
  “询价第一批”另一“热门候选”是包头铝业。有报道称,招商证券相关人士日前向记者确认,本月5日,包头铝业的主承销商南方证券就包头铝业新股询价问题与他联系过,并对包头铝业的新股询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外的“热门”还可能产生于那些已经过会、盘子在5000万股左右的公司,它们是:贵州黔源电力、深圳成霖洁具、中核华原钛白,而规模略大或略小的还有浙江江山化工、宏润建设、内蒙古霍林河煤业、国光电器、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江苏三友、德华兔宝宝、安徽飞亚纺织等。
  “航母”询价暂时没戏
  另据《成都商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近期就会有第一批新股询价制度下的新股发行,数量在3家~6家(这一点与《大众证券》的报道基本没有大的出入,但《大众证券》的说法要更具体)。该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些股票都是一些中盘或小盘个股,如主营建材的中材国际工程股份公司(中材国际)等。目前,证监会已经要求这些公司准备年报,尽快上报证监会。
  《成都商报》有关报道还称,之前曾传得沸沸扬扬的中石油、交行、建行等公司,由于还未过会,因此,除非走“绿色通道”,这些“航母”不可能第一批发行。

雅铭 发表于 2005-1-10 09:29

中国股民生存现状大调查

2005年01月10日 07:00:50 中财网

http://www.cfi.net.cn/(a3fcgl3jpyxh1fyugacba2q3)/readpic.aspx?imageid=20030906000007

证券市场红周刊日前联合搜狐财经历时2个月,对逾5万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进行调查。让我们来听听基本上代表着7000万普通投资者的心声。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2005年1月10日周一看盘说股《茶馆〉,欢迎大家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