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lun 发表于 2004-11-15 17:55

2004年11月16日(星期二)谈盘说股茶馆,欢迎大家参加

今日市况:热点逐渐扩散 大盘温和上扬



  今日消息面较为平静:10月份CPI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发改委专家预计年末两月CPI涨幅在4%以下,央行行长周小川称货币政策回到正常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士13日在上海说,尽管中国煤电油运的供给有了快速增加,但还是无法满足更快的需求增长,煤电油运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沪深两市今日呈现小幅震荡上扬的走势格局。早盘即高开高走稳步上行,盘中虽有振荡,但大盘保持稳步攀升的态势。至上午收盘时,上证指数已接近1370点一线。下午大盘继续维持强势震荡走势。开始虽有部分短线盘涌出,股指业出现回落下探势头,不过中石化的走强稳定了大盘,同时有色金属板块在尾盘的大幅拉升也推动了股指继续上攻。两市最终均以阳线报收,成交量与上个交易日相比继续萎缩。
  盘中看,市场热点从上周的科技板块有效进行了切换,以江铃汽车、金杯汽车为代表的汽车板块成为市场反弹的领军者,主要的汽车股平均涨幅均高达4%以上。同时以中国石化领衔的石化股集体拉升,上海机场更是牛气冲天,一度冲上16元整数关,创出历史新高。中金黄金、山东铝业等部分有色金属股相继走强,三无板块在飞乐音响涨停效应下有快速补涨的主力拉高表现,另外,医药板块近期也有大资金密集选择重点攻击的动向。
  今日上海综合指数开盘1354.48点,最高1370.62点,最低1354.48点,收盘1370.05点,上涨17.83点,涨幅1.32%,成交89.83亿元;深圳成份指数开盘3235.40点,最高3269.65点,最低3235.40点,收盘3267.85点,上涨40.41点,涨幅1.25%,成交57.03亿。
  沪市B股收盘85.12点,上涨0.66点;深市B股收盘1770.24点,上涨32.56点。








  中财网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5 18:08

大盘的“势”和个股的“势”的对接

2004年11月15日 17:53:56 中财网

大盘最近走势比较强,
即便有调整,
也比较短暂。
但是,
这样的强势,
给人的直接感觉却并不太强。
一是个股的表现决心不大,
二是大盘的量能表现有些暧昧。
这样,
投资者的操作思路有时候会出现摇摆的状态。
像今天的情况,
早间开盘的时候,
给人的感觉是振奋的。
量不错,
价也很好;
但是后来的调整,
特别是下午的调整,
大盘就显得疲弱,
没力气,
给人不安的感觉;
尾市放量大涨,
又把这种不安的感觉一扫而光。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5 18:09

不过,
总体来看,
上周末调整带来的担忧,
今天的行情给投资者吃下了半颗定心丸。
为什么是“半颗定心丸”?
因为行情尾盘放量上涨的走势预示着明天大盘表现还会有机会,
但是总体两个交易日的缩量和个股明显“退烧”,
又给市场留下不确定性。
这种犹豫的表现,
显然是市场主力在等待什么。
要对未来的行情做出判断,
除了目前的基本面情况结合技术指标分析而外,
还应该敏锐地关注消息面的变化。
比如新股发行的消息会不会突然出台,
比如降低印花税、T+0之类的消政策会不会悄然而至。
这些东西将会决定大盘的方向性选择。
如果相关重大利好出台,
估计大盘要向上突破;
相反,
如果是上述利空出现,
大盘的走势,
至少会短线出现向下的震荡,
然后由主力资金选择进一步的运作方向。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5 18:10

对于大盘,
要注重这种“势”的研究,
一旦有了明确的方向,
接下来就关键看你对个股“势”的把握了。
个股的把握如果简单地看,
有三种情况。
  
一是把握个股的上升趋势,
这一点几乎所有股民都可以看出来,
像前一阶段的海油工程(600583)、近两个月的凯恩股份(002012)之类,
就是明显的上升通道。
这样的上升通道,
做起来比较方便,
不用看过多的指标,
也不用担心股价的震荡,
涨了一定的幅度之后,
视自己的心理预期“自行了断”即可。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5 18:11

第二种情况是把握热点中的龙头,
比如这波行情以来的天山纺织、海虹控股、浪潮软件等等,
一旦发现龙头确立,
短线介入,
一般都会有不菲的赚头。
这要求股民思维敏捷,
思路清晰,
技术过关,
否则追到最高,
比较麻烦。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5 18:13

三是寻找一些技术上的套利规律。
比如大涨的龙头一般都有“二度花开”的机会,
像天山纺织(000813)的第二波,
涨幅达到45%,
海虹也在运作第二波;
浪潮软件的第一波上涨也基本完成,
在调整的时候,
又是一个机会;
有些套利机会是要结合经验来判断的。
比如一般来说,
个股在大涨之后,
一旦放量过大,
就有主力出货嫌疑,
但是,
在行情好的时候,
遇到这种情况,
可以观察主流资金的成本,
观察主力有没有真正的出货必要和出货愿望,
这就要有一定的经验。
像中海发展(600026)刚上市不久的那一波,
第三个涨停板的当天,
换手达到66%以上,
几乎9成投资人都非常害怕,
但是根据当时盘面语言的研究,
我们做出持股等待进一步大涨的决定。
后来,
中海发展的涨幅接近40%。
直到现在,
两年多来依然在涨势当中。
就像现在,
有些股票基本面很好,
价格很低,
照样给你一个难堪的走势。
比如海虹,
第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
这是利好,
但是,
9月13日大幅杀跌破位,
使中短线客落荒而逃,
但是从第二天开始,
就成了市场当然的第一龙头,
十几个交易日涨幅接近翻番。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5 18:14

如果要看今天的股票,
也有一个可能的机会,
中色股份(000758),
不到5元的价格,
基本面不错,
近期基金和社保纷纷入驻,
昨天公布投资民生银行的股权出让盈利5个多亿的重磅利好,
这种利好,
和海虹的三季度大幅增长相比,
利润来源踏实,
价格更低。
不过,
昨天公布利好之后,
却收出了一根放巨量的阴线,
给人一种利好出尽,
主力出货的感觉。
但是从基本面来看,
如果大盘走势进一步火热,
恐怕昨天的高点被轻松灭掉应该是很快的事情。
因为主力要吓跑的不是自己,
而是盘内中短线资金。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5 18:15

有些股票的套利,
是一种国籍走势的强烈纠正,
像今天的长安汽车(000625),
三季度0.64元的业绩,
大跌到6元左右,
即便基本面会有一些变化,
也太过分,
会有较大幅度的纠正空间。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5 18:15

其实,
这些情况都需要一个“链接”,
一个大盘的“势”和个股的“势”紧密结合的“链接”。
两种“势”的把握,
需要的是冷静和严密,
这里面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东西,
在今后适当的时候,
或者在未来的培训课上,
我会比较详尽的阐释。
□ 野山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5 18:17

“轮涨”和“补涨”是短线最大的选股理由

2004年11月15日 16:59:38 中财网


大盘分析:
大盘在良好政策面的支持下,
走势不温不火,
沪指全天升18点成交89亿收于1370点,
收出了一条缩量中阳线。
虽然大盘没有如我们所愿地放量收阳,
但由于受到90日均线压制大盘关前蓄势也属正常。
比较可喜的是,
大盘在尾盘出现放量并突破了90日均线1368点的压制,
周二若能在量能的配合下,
大盘有望结束调整,
重拾升势。
由于周一联通和长江电力都处于强势调整之中,
周二这两个指标股的走势将左右大盘的方向,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
由于大盘热点不是太明显,
投资者宜以中线的眼光选股,
短线的思维操作,
以规避大盘风险,
保证利润最大化。
热点透视: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5 18:18

今天市场最大的特点是汽车股强劲的上扬,
江铃汽车的涨停激活了整个汽车板块,
中金黄金也带动了有色金属股的狂升,
认真分析这两大板块均是近日升幅严重滞后的个股,
也是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个股,
它们今天的出色的表现一方面是升幅的严重滞后使其技术上有补涨的要求,
另一方面,
今天国家统计局发表数据表明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出现涨幅回落,
表明宏观调控取得一定的成效,
对这一类个股也是一利好题材刺激,
同时在行情开始升温的情况下,
埸外资金已经忍耐不了寂寞,
踏空资金也开始逐步入埸,
因为通常踏空资金是不想抬轿,
最喜欢选择升幅滞后的个股,
因此随着踏空资金的逐步入埸,
补涨和轮炒应是近期的选股思路。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5 18:20

选股思路:
随着踏空资金的逐步介入,
近日升幅严重滞后的个股将有望成为市场补仓的对象,
补涨和轮炒是近日主要的选股思路,
当然从稳健的角度,
也从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将成为日后主流机构的考虑,
最好在升幅滞后的个股中选择一些业绩优良的品种。
建议可重点关注福建水泥(600802)。
因为福建水泥正是一只近日升幅严重滞后的个股,
而且其业绩优良,
动态市盈率偏低,
这样它除了在技术上有强烈的补涨欲望外,
因符合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的选股思路,
因而最容易得到踏空资金的关注,
此外,
该公司在三季度报告中还预告了今年全年的业绩有望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这样随着年底的临近,
一旦市场出现预增概念股的炒作,
它也成为短线黑马的可能。
而且该股的最大优势还在于其低价与绩优。
由于该股前三季度实现每股收益0.199元,
相对于目前该股4.5元的价格,
市盈率明显偏低。
我们知道,
随着保险资金、社保资金乃至企业年金的入市,
这些机构投资者在选股时往往侧重于公司业绩。
因此尚且处于底部的低市盈率个股,
后市被主力相中的几率极大。
而福建水泥(600802)正具备这样的优势。
走势上该股经过较长时间的震荡筑底后,
周一一举向上放量突破了20日线,
预兆着一波补涨上升行情有望展开。

木一 发表于 2004-11-15 22:08

这两天缩量可能涨势会让人感觉虚虚的,其实一点都不会担心。

十一月十日招商银行转债网上配售,现在不知道参与配售的资金到底有多少。不过,中签率只有0.6%几,可想而知大资金被锁掉了不少。11/10下午市场大涨,象是没参与配售的资金打了个伏击战。参与配售的资金也苦恼,一下资金给锁定一周,股指又涨了70点,真的很不爽。所以,一周期满放出来时估计在报复一下。可是现在市场转暖已经是事实,就算他们还想用掼压指标股的手法,市场未必会买帐。所以,最可能的走势是先小打一下,然后赶紧抢吧,总得顺着政策的方向做吧。

周几这些钱会放出来??

天下大势 发表于 2004-11-15 22:16

学习一下。不错。

时价 发表于 2004-11-15 22:43

股市转暖基本成定局了,近期短线难炒。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6 00:15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色就是“法律放纵”

2004年11月15日 15:24:48 中财网


  ——访香港大福证券集团资深分析师
  梁伟沛先生为香港大福证券集团资深分析师,负责中国大陆的宏观经济以及中国概念股的分析研究。梁先生曾在中国大陆和英国接受教育,先后获得物理学学士和国际金融学硕士学位。早于1990年就投资中国内地的A股市场,并于1996年开始研究香港股市,实战经验非常丰富。
  加息只是一份礼物
  《红周刊》:拟订采访提纲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请您就“是否应该加息”、“人民币应不应该升值”、“能源瓶颈是否会遏制中国经济增长”这一揽子争论不休的宏观问题谈谈看法。没想到央行这么快就决定加息了,那么我们就先从这个问题谈起吧。
  梁伟沛:我对央行这次的加息决定持保留态度,因为三季度的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已明显趋缓。带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像农业、食品价格都已有所回落,国际石油价格也从最高的55美元回落到了50美元以下。而对于房地产业来说,决定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土地供应政策,而不是资金成本。我担心加息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可能会抑制消费和投资,却不能压制价格上涨,造成滞胀。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6 00:15

  《红周刊》:虽然这次加息的幅度不是很大,只有27个基点,但有不少评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加息周期,果真如此,对股市的冲击恐怕会很大吧?
  梁伟沛:是的,如果中国真的进入加息周期的话,对经济的影响将十分巨大,对股市则是致命的。但我并不同意这个判断。就像我在前面谈到的一些存疑的因素,中央政府也一定会看到。我想这次加息更像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送出的一份礼物,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我们可以用三个月的时间判断中国是不是真的进入了加息周期:如果央行在三个月内第二次加息则说明“是”,不然的话就不是。
  升值预期更有利于香港股市
  《红周刊》:这次央行出人意料地突然加息,更加强了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您判断人民币会不会升值,股市又会在这种预期下受到怎样的影响?
  梁伟沛:从目前情况看,扩大人民币波幅的可行性较大。其实人民币升值总的来说对中国经济利大于弊。虽然升值会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但价格并不是影响出口的惟一因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成本。另外,它有利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比如,国际市场一直关注的中石油收购集团海外油气资产一事;还有中国五矿计划出资约4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矿业巨擘诺兰达(Noranda),这些都是中国为确保矿产资源能够满足本国巨大需求而进行的大规模收购计划。五矿的收购计划被认为是国家鼓励中国大型公司赴海外投资的重要标志,而人民币升值则非常有利于这种趋势的转变。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6 00:15

有人担心中国会重蹈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日元升值走上长期经济衰退的老路,但其实,已经有了日本的前车之鉴,中国不会重蹈复辙。而且人民币即使升值,幅度也会有个限度,失控的状况不会发生。由于A股上市公司大多以国内业务为主,所以升值预期对内地股市影响不是很大,但对香港股市却是重大利好,在这种预期的支持下,国际热钱会不断涌入香港,从而支撑香港股市向好。
  (在央行宣布加息的5天后,国家外汇管理局突然发文警告违规结汇者,称将“严厉打击投机性的资本流入”,其背景是我国外汇储备出现超常增长的状况,这是外管局一个月以来第2次发出类似警告。——作者注)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色是“法律放纵”
  《红周刊》:谈到中国股市,总有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那就是股权分置,您如何理解这个问题以及在这个问题掌控下的中国股市?
  梁伟沛:“股权分置”确实是中国股市的特色,它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股东的权益得不到充分尊重,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中国股市的问题之所以久悬不决,最根本的原因是“法律放纵”。要说国内股市的法律条文在很多方面比香港还细还全,但致命问题是罚则宽松。法律这根棒子太软,打下去毫无着力点,当然也起不到震慑作用。“股权分置”再加上“法律放纵”,这其实才是中国股市最大的特色。
  从这方面来说,监管有很值得反思的地方。举个例子,内地股市和香港股市在监管方面存在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内地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停牌制度。内地好像只在信息披露方面有停牌制度,但香港停牌制度的范围要宽得多,只要企业出现达不到上市规则要求的现象,或者有侵害小股东权益的行为,就都会被强制停牌,何时复牌要视违规行为是否得到纠正而定,有的香港公司因违反《上市条例》会被停牌数年之久,有的甚至直接被取消上市地位。企业之所以来上市,就是希望通过股市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融资,所以停牌实际上是对违规企业最严厉的处罚措施。内地监管当局似乎是从“保护投资者利益”出发,很少给予企业停牌的处罚,但这其实是两回事:监管者负责市场按照既定的规则运行;投资者通过法律手段向上市公司追讨自己的利益。混淆了这两件事的后果就是本希望“保护投资者利益”,却最终让违规者钻了空子。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6 00:16

  《红周刊》:中国股市目前似乎正面临一场开市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管理层近来虽然利好不断,但投资者看来很麻木,市场甚至能从利好中解读出利空的成分。您怎么看待这种信任危机。
  梁伟沛:信任危机可不是中国股市的特色。任何国家的股市由建立之初到走向成熟,都会经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也都会有信任危机的现象发生,这种状况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70年代的香港股市都发生过。拿香港来说,在1973-1974年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恒生指数由1770点跌到150点,跌去了91%,其惨烈程度比现在的内地股市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可能就是国内经常讨论的“推倒重来”吧。在此过程中,香港证监会采用了严厉的手段,将不合格的公司清除出股市,使其后的市场比较干净澄澈。
  《红周刊》:国内市场一直也在谈论一个问题,就是股市在恢复本原的过程中,好公司是否也会泥石俱下?如果是的话,在中国股市解决了根本性问题之前,投资者是否就没有必要再待在这个市场中了?
 

雅铭 发表于 2004-11-16 00:16

  A股H股价格长时间不会接轨
  《红周刊》:除了刚才我们谈到的问题,国内投资者忧虑的另一个问题是国际化背景下,股价的接轨问题。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梁伟沛:在国际化背景下,A股市场确实会向国际市场靠拢,但要说到股价完全接轨也未必。以汇丰控股为例,它既在香港上市又在纽约和伦敦上市,其三地的价格是一致的。因为如果有价格差异的话,投资者会在价格较高的市场卖出股份,在价格较低的市场再买回。我们称这种行为叫“套利交易”。A股市场价格接轨的两个前提条件都不存在:一是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二是不能沽空A股。我判断A股在未全流通之前绝不可能推出做空机制(因为那对非流通股股东来说,损失巨大),也就是说不能做套利交易,因此,A股和H股价差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以我的市场感觉,每当A股跌到高于H股价格约20%的水平时,这种价格差异体系就会趋于稳定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2004年11月16日(星期二)谈盘说股茶馆,欢迎大家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