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铭 发表于 2004-11-2 10:26

十月融资急速下滑

2004年11月02日 08:58:25 中财网


  由于新的询价制度尚在酝酿之中,10月份的IPO仍然处于停顿状态,同时10月长假也相应缩减了实际月交易日,故整个10月份一级市场陷入了融资的低潮———月融资急速下滑至13.56亿元,较9月份锐减了74.71%,同比去年也减少了56.72%,月融资创近年新低。
  10月份的再融资仅采用了配股和可转债两种形式,且筹资规模均相对较小。其中,实施配股的公司共有3家,较上月减少1家,融资近4.73亿元,环比下浮了56.11%。配股市场的融资额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峨眉山仅配售1200万股、筹资1.02亿元,为今年再融资市场上融资规模最小的一家。10月份实施可转债的公司只有1家(南山实业),但其筹资额却达到了8.83亿元,相对于当月的配股而言,可谓一个顶仨。不过,可转债月融资额的环比还是下降了77.87%,而且南山实业的筹资额在今年已发行可转债的几家公司中并不算多,共有217家机构获得了可转债的配售,成为今年下半年机构投资者参与可转债认购最多的一家,初步估算参与申购资金达到了450多亿元。
  截至10月底,今年A股一级市场累计融资707.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3.94%,为去年全年的86.18%。其中,IPO、增发和配股分别累计融资353.46亿元、138.42亿元和100亿元,同比分别增加了6.81%、57.99%和63.29%;可转债累计融资116.0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8%。由于招商银行将于11月份发行65亿元可转债,因此11月的融资额将超越前3个月已无悬念。

雅铭 发表于 2004-11-2 10:28

范剑平:明年经济将步入正常运行区间
2004年11月02日 07:21:32 中财网


  随着年关渐行渐近,今年经济走势越发明朗,那明年经济走势如何?宏观调控趋向何方?已经连续几个月触线的物价又将如何变动?带着这些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范剑平研究员。
  明年GDP增长将在8.5%至8.8%
  范剑平表示,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来看,9月份以来,经济景气逐步回落,预计在接下来的1到2个月里,经济将稳定在正常运行区间。
  他表示,宏观调控之所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是因为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配套使用,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手段,而且都直击要害。
  考虑到经济趋势缓慢步入正轨,他认为,接下来宏观调控将从以前的疾风暴雨式逐渐转入常规的调控。由于今年的宏观调控还存在滞后影响,宏观调控会保持大方向不变,但在具体的操作上会适时调整,以保证经济在回落到正常的区间后不再继续下滑,从而延长本轮经济景气,保护和引导好各方面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他预计,明年会实行双稳健的中性宏观政策,更多地让经济发挥自身作用内生增长。
  范剑平说,从趋势上看,我国明年经济的增长一方面经济景气会逐步回落,但另一方面,由于本轮宏观调控力度把握地比较好,所以回落的幅度也不会太大。同时,明年国际经济环境也会不错,因此预计明年我国GDP增长会比今年适度回落0.5至0.8个百分点,也就是保持在8.5%至8.8%左右。他表示,这对我国来说,依然是一个比较快的增长速度。
  但他同时也强调,经济景气回落到正常的区间,并不意味着经济运行中的那些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已经完全解决了,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在我国依旧存在。而造成这些结构失衡的原因又主要是一些中长期的、周期性的问题,所以不是靠短期的调控政策能够解决的。
  四大动力确保中期需求
  范剑平认为,自从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大幅回升,这是一个周期性的现象,不过本轮周期的特点是它处于中周期和短周期两个扩张期相重合的阶段。
  中周期是由居民消费结构和大的社会需求结构调整所引导的,一般15至20年为一轮次。我国自2002年以来,比较明显地表现出中周期这个特征。
  范剑平表示,有四大动力确保需求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第一个动力也是最根本的动力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这是内生需求,是经济增长中最为活跃的一块;第二个动力是由消费结构升级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围绕着住房、汽车、通讯、旅游等产业形成了一个高增长的产业族群,而且各产业之间还互相推动;第三个动力是我国城市化的加快发展,要求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第四个动力是国际资本和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他认为这四大动力会在15至20年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在一个相对比较快的区间里。
  在他看来,明年这四大动因依旧存在,从而保证了需求的存在。但他同时指出,明年可能的最大不利因素就是供给跟不上需求,再加上能源瓶颈仍在,这样使得我国明年经济的增长更可能处于潜在增长区间的下方,也就是保持在8.5%至8.8%左右。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存在
  范剑平认为,物价问题仍将是明年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在他看来,不能对四季度以后的物价过于乐观,明年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还存在。
  他表示,首先,物价是一个滞后指标,伴随着经济增长率回落,物价的下降需要一段时间;其次, CPI的一些先行指标,比如生产资料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还上涨得比较厉害,这些先行指标还没有回落就下结论说CPI会回落为时过早;第三,今年油价上涨的影响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第四,对粮价来说,明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会由于油价的上涨而有所上升,成本依旧会推动粮价有所上涨,但幅度不会很大。总体上来说,明年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存在。
  他同时强调,对明年的物价上涨也不要大惊小怪。这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正常的现象,千万不能因为物价的上涨就去增加政策收缩力度,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收得更紧。如果经济本身下滑的趋势再加上政策的收缩,就有可能导致经济过快下滑。
  范剑平表示,目前来说,由于我们政策没有放松,出现反弹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而防止经济过快下滑更值得关注。
  他认为,下一步政府可能会实行松紧搭配的政策:逐步放松信贷规模,使其根据市场需求来发放,另一方面又会逐步提高利率水平,进入一个加息周期,这其中加息与否,物价将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004年11月2日(星期二)政策消息面情况专贴,欢迎大家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