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枪手 发表于 2004-2-24 13:12

二、 券商运作重仓股的策略和重点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证券公司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其中作为证券公司重要的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也有待重整河山,因此有理由期待券商有望在2004年,采取各种不同的积极投资策略,重新打造手中的重仓股,改变被动的局面。

    1、券商运作重仓股的策略

    2004年在融资环境不断好转的情况下,券商一定会有所作为,总结过去经验教训,改变投资理念及思路,运作重仓股,预计可能采取一些投资策略。

    (1)树立价值投资理念,摒弃以前"坐庄"的赢利模式

    崇尚价值投资理念的基金在2003年全面获胜,对券商有所启发。今后券商在选择重仓股时将树立价值投资理念,重点考虑股票所处行业背景,是否处于成熟行业和高增长行业,或者是否具有规模成本优势以及差异化专业化特点等。

    (2)注重股票流动性

    在新型的投资模式中,优化股票的流动性管理是其中制胜的重要一环。和证券投资基金一样,券商需要进一步加强重仓股的流动性管理,减少投资风险。为此在具体操作上,券商应重点出击那些超跌、低市盈率、成长性较好、流通性高的股票。

    (3)积极调整持股结构,形成特色组合

    券商需要积极调整持仓结构,收缩战线,对业绩相对较差的个股和行业景气度有减弱趋势的个股进行拉高减持,即对所持重仓股进行整合或重新布局,摒弃过去多年形成的重题材炒作模式,而对一些有业绩支撑并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个股进行战略性增仓。

    (4)抓住上半年的有利时机

    根据我国市场的运行规律,上半年的投资机会要远大于下半年。随着2004年券商生存环境的逐步改善,加之2004年年初市场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这也预示着今年将比去年有较好的投资机会。预计券商不会错过上半年的有利形势与时机,及时进行自救或发动行情,运作重仓股。

    2、券商运作重仓股的重点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对汽车、金融、钢铁、石化及能源电力等板块的投资价值的挖掘,未来券商在打造自己的核心资产时,将可能寻找新的重点。2004年券商不仅要对未来行情的发展方向有准确的判断,更应对投资方向及投资品种有精心的选择,未来五类股票有望成为券商重点运作的对象。

    (1)行业具有成长性和业绩增长的公司

    在重仓股中,券商也开始重视行业配置,未来行业具有成长性和业绩增长的公司将受到券商的重点关注,这也可从目前部分券商的运作中得到验证。例如申银万国和广发证券增仓天津港,国泰君安和申银万国增持大冷股份,华夏证券大举增持国阳新能,东北证券增持吉恩镍业,从上可以看出价值型股票以及行业成长性股票都已受到券商的重点关注。

    (2)有业绩支撑的科技股和次新股

    随着市场环境的转暖,部分行业景气度的上升,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其投资价值也日渐显现,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科技股。另外近两年上市的次新股,随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后,将产生经济效益。部分券商对于行业成长性的次新股已给予重点关注,如双良股份、片仔癀、华鲁恒升、吉恩镍业等。

    (3)电子元器件、数字电视板块

    有资料显示,全球IT行业从2003年下半年呈现复苏迹象,尤其是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景气度不断上升。该板块近两年调整幅度较大,尽管近期出现了一定升幅,但相对其成长性,仍具有较好投资价值,未来受到券商关注的可能性较大。另外数字电视从标准的制订,基础网络的建设、维护,机顶盒的设计、制造,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的提供,到数字化的娱乐内容提供等,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将形成几万亿元的巨大市场,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使得相关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出现大幅增长,因此也容易受到券商的关注。

    (4)电力行业和电力设备制造业

    未来两年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具有区域性、季节性、时段性的特征,在行业整体趋势向好的前提下,电力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它们已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而随着电力投资新一轮高潮的兴起,对电力设备产品将产生巨大的需求,这也将使电力设备的上市公司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因此,电力行业及电力设备制造业也有望成为券商关注的重点。

    (5)运作好目前重仓股

    由于目前券商重仓股持有数量较多,股价超跌严重,因此在2004年的操作中,不排除券商会对部分目前重仓股进行积极运作,以获得全身而退甚至盈利的机会。尤其是部分配股或增发中包销数量较多并且基本面较好、具有一定成长性的重仓品种更容易成为券商战略投资的对象,这些股票如铁龙股份、常山股份、中原油气、神火股份和云内动力等。

短枪手 发表于 2004-2-24 13:13

三、券商重仓股将带来市场机会

2004年伊始, 券商重仓股已开始出现频频活跃的迹象,其中部分个股放量启动,连续向上走出了一波不俗的上涨行情,其中ST东锅、夏新电子、南方汇通等表现得较为典型,可以预见的是2004年券商重仓股将给市场带来较多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在操作上可"区别对待,弃劣从优,及时介入,波段运作,见好就收",重点关注几类券商重仓股。

    首先,流通性强,行业成长性高、业绩较好的券商重仓股。对于那些有优先发债条件的券商重仓股应重点关注。因为券商一旦获准发债,那么他们的资金面将大大缓解,会有后续资金经营自己持有的重仓股,该类重仓股的行情表现也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第二、一批新生代的券商重仓股。相对于老牌券商,他们资产质量较好,其重仓品种大都能和市场主流投资趋势保持一致,因此在运作时容易得到投资者的认同。如华西证券重仓持有的ST东锅与夏新电子的良好市场表现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而对一些老牌券商的重仓股,要注重基本面,从经营业绩和成长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对业绩较差,缺乏成长性的券商重仓股重点规避。

    第三、价值型的低价券商重仓股。券商以价值投资理念出发重点投资一些绩优蓝筹股,如神火股份、兰州铝业、常林股份、武钢股份、承德钒钛、锡业股份等取得了较大的战果。当然这些股票后市向上再度挖掘的空间预计有限,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后市应重点关注那些目前涨幅不大,价值被低估的券商重仓股。预计这些股票将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第四、强者恒强,择强弃弱,及时跟进。在参与券商重仓股时,投资者应该采取择强弃弱,及时跟进的操作策略去应付。对于带量启动的重仓股,说明券商有资金继续流入,正在发动行情,为此投资者可顺势参与,但是要注意第一时间介入,而不宜在券商大幅拉抬之后再去追高。

    第五、以反弹思维来对待券商重仓股。总体而言,多数券商重仓股应仅仅是反弹性质,中长期下降通道将制约其股价的反弹空间。因此,我们不能对券商重仓股的反弹力度抱很高预期。操作中以快进快出为主,一方面需观察个股的技术阻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观察个股的量能变化,进行阶段性套利运作,而不是"死捂"。

    第六、由于券商重仓股的成因各不相同,对券商大幅增持的个股也应辨证、区别对待。因此投资者在实际参与中需回避以下二类券商重仓股。

    其一,高度控盘的券商超级重仓股。这些股票涨幅巨大,经过数次除权,走势上已呈庄股态势,流动性较差。如哈飞股份、哈药集团被少数券商高度控股后,流动性较差,走势较为僵化,难以得到投资者的呼应。

    其二,经过券商长期持股,其价值基本反映到位、经过大比例除权、甚至透支炒作的券商重仓股

短枪手 发表于 2004-2-24 13:13

表一2003年部分券商重仓股下跌幅度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2003年下跌幅度(%)
000695    *ST滨能      60.38            
600774    汉商集团       57.89            
600306    商业城         55.93            
600275    武昌鱼         51.30            
600226    升华拜克       48.98            
600383    金地集团       46.39            
600836    界龙实业       58.52
000151    中成股份       57.02
600187    黑龙股份       55.90
000950    民丰农化       50.91
600371    华冠科技       46.55
600551    科大创新       42.41
   
表二2004年1月涨幅前20位股票
序号股票代码股票名称上涨幅度(%)持有券商
1   000920    南方汇通76.6   海通证券、长城证券
2   600195    中牧股份53.23    渤海证券
3   600878    *ST北科   51.5
4   000068    赛格三星49.35
5   600360    华微电子47.72    银河证券、华泰证券
6   600786    ST东锅    46.36    华西证券
7   600318    巢东股份46.18
8   000636    风华高科45.64
9   600171    上海贝岭45.55    广州证券、南方证券、上海证券
10    000050    深天马A   44.61
11    600067    冠城大通43.1   国泰君安
12    000404    华意压缩42.82
13    600460    士兰微    40.87
14    600764    三星石化39.55
15    600057    夏新电子39.12    华西证券
16    600584    长电科技37.63
17    000525    红太阳    37.5   健桥证券
18    000063    中兴通讯37.33
19    000823    超声电子36.34    华夏证券
20    600138    中青旅    35.96

短枪手 发表于 2004-2-24 13:13

表三 今年值得关注板块和券商重仓股
关注品种                特点
券商已有重仓股券商持有时间相对比较长,一般都套。
电子元器股      行业复苏,有望成为新的券商重仓股。
东北板块      受政策扶持,有利好消息刺激,公司面临更好的生存环境。
水务板块      受益于水涨价,业绩有望大幅提升。
能源股          经济快速发展,公司业绩有望稳定增长。

关注品种            操作策略
券商已有重仓股持有基本面在不断好转的股票,对基本面不理想则以短线参与,逢高及时出局为主。
电子元器股      已被重点关注,投资者可以择机积极介入,长期持有。
东北板块      可以积极看好,选择业绩明显复苏的领头企业,进行波段操作。
水务板块      值得长期看好,积极重仓介入。
能源股          相当股票已有一定上涨幅度,要深挖公司基本面因素,重点选择部分股票进行投资。

关注品种          重点关注品种
券商已有重仓股   深南电、湖北宜化、重庆啤酒、升华拜克、特精股份
电子元器股       超声电子、上海贝岭、华微电子、宝光股份、法拉电子
东北板块         沈阳机床、沈阳化工、航天科技、恒丰纸业、华冠科技
水务板块         首创股份、原水股份、武汉控股
能源股         粤电力、深能源、汕电力、武汉石油、辽河油田、豫能控股、金牛能源

海杉 发表于 2004-2-24 13:36

上海本地:上柴、上工、物贸等涨幅居前;钢铁:八一、宝钢、鞍钢、杭萧钢构也可以;汽车:上海汽车等。下面是12月23日的午间看盘的看法:

短枪手 发表于 2004-2-24 13:44

大盘短线无忧./ 可以入场. 逢高减傍

jysolo 发表于 2004-2-24 13:44

600643打开停板大盘有戏

海杉 发表于 2004-2-24 13:49

600643打开跌停。

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04-2-24 13:55

场外资金进入的意愿不是太强

短枪手 发表于 2004-2-24 13:59

Originally posted by jysolo at 2004-2-24 13:44:
600643打开停板大盘有戏


带动了上海本地股.

lidd 发表于 2004-2-24 13:59

QFII豪赌港口股
  擅长给市场“制造”投资主题的QFII在过去一年里的突出表现,已令业内对其导向作用看高一线。最近,瑞银相继现身盐田港和天津港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消息人士还透露,瑞银亦斥资过亿元持有另一家沪市港口类上市公司的股票。QFII频繁出手港口股,为其赢来“港口基金”的雅号,也引起市场对港口行业的关注及对其未来成长空间的遐想。
 但从深圳证券信息公司统计的数据来看,港口股今年并无耀眼表现:1月1日至2月19日,港口板块整体涨幅仅为14.55%,低于同期大盘涨幅。“目前港口板块市盈率远低于同为交运行业的高速公路板块,这使得港口股在被QFII一致看好的‘坐地收银’板块中颇具魅力”,市场人士表示。同时,高股利及高现金流使港口股成为极佳的防御性资产,即使在过去两年的弱市中也保持着较强的抗跌能力。
 不过,出于对今年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考虑,分析人士指出,2004年港口行业能否续写去年的高成长神话存在很大变数。
 高增长面临挑战
 综合而言,今年港口行业将受到进出口政策、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行业降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前景不容乐观。
 关于进出口政策,云南信托报告指出,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降低出口退税率的有关通知将会影响出口,而港口类载货量的变动会受到间接影响。国泰君安分析师林志远认为,2004年中国内部消费趋向强劲,将带动今年进口需求增长,部分弥补整体出口增长放缓的负面影响;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可望减低目前空置集装箱比率,对提高平均集装箱收费有帮助。
 由于央行近日明确表示人民币短期内不会升值,随着美元的贬值,中国出口货品竞争力在短期内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刺激港口吞吐量及货物运输量需求。但若从长远来看,汇价上涨将对内地出口贸易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港口行业的整体收益。
 至于通货膨胀的因素,大多数分析师预测今年将达到2%-3%的温和通胀,这将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国泰君安研究报告指出,通胀预期将刺激消费增长,而由此拉动的进口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将利于港口行业的增长。但也有分析师表示,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企,央行可能采取进一步紧缩货币的措施,这将间接影响港口业的增长。
 另一个可能对港口业造成冲击的因素是政府对钢铁等行业的降温措施。去年全球海运运费急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进口铁矿及钢铁大增,该降温措施会否令到运力增长放缓,尚待进一步观察。
 三大港口群值得关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2004年的港口行业能否继续高位运行仍有变数,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支持港口股在未来几年持续走牛。这是因为:其一,目前国内进出口需求已超过内地港口基建供应的负荷,因此,更多泊位投入服务,将带动港口吞吐量持续维持高增长;其二,随着我国放开外商投资内地港口的股权限制,港口法出台,以及交通部计划提高中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外资加入中国港口市场,外资并购题材无疑将使其更具魅力。
 在众多港口中,业内人士表示看好三个地域的集装箱码头发展前景,其中包括处于珠三角的深圳港,长三角的上海港和宁波港,以及渤海地区的青岛港、天津港和大连港等港口。(证券时报)

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04-2-24 14:15

600028\60019目前反抽基本到位。

短枪手 发表于 2004-2-24 14:23

下线打游戏了.

知行合一 发表于 2004-2-24 14:33

Originally posted by 短枪手 at 2004-2-24 14:23:
下线打游戏了.
潇洒、超脱

海杉 发表于 2004-2-24 14:46

000583跌停。

lidd 发表于 2004-2-24 14:52

托普软件(000583)由于建行诉四川省聚酯股份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公司和自贡东新电碳股份有限公司(现四川林凤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聚酯股份承担担保责任案一审公司已败诉,对该诉讼案可能产生的损失公司需在2003年末计提预计负债。因该案的标的金额巨大,公司预计计提后公司2003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

海杉 发表于 2004-2-24 15:08

央行今年可能加息防止通胀
2004年02月24日 09:57:02

  由于1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增长3.2%,为1997年以来最高值,中国是否已经经济过热到需要升息成为关注焦点。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中国今年可能升息以应对不断上涨的消费物价和投资增长,另一些专家则表示,中国目前不需要动利率。
  升息之说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首席经济学家袁钢明等三位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如果未来几个月,消费价格指数和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央行很可能进行8年来的首次加息。
  袁钢明说,物价上涨可能会影响消费习惯,人们可能会尽可能增加储蓄,然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98%。“因为利率低,人们存钱反而会亏损,”他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王兆(音)说,“目前已经有通货膨胀的迹象,”即使政府财政政策的重心从经济增长转向稳定增长,仍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的教授邱照香(音)说,政府需要调整利率政策以应对可能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去年增长了9.1%。房地产、钢铁和水泥等行业都出现过热。”
  瑞士银行的经济学家陶冬也警告说,中国已经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迹象。
  不动之说
  不过,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扬则认为,目前的物价上涨是结构性上涨,是否能够持续尚存疑问,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采取紧缩的政策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他认为,利率可以不动,但应该进行结构性调整。
  徐宏源此前也表示,物价今年下半年有可能还会走低,如果上半年利率不动的话,下半年动的可能性更小。
  央行在行动
  正在专家们为是否升息争论不休时,央行却不声不响开始行动了。
  从去年开始,政府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货币供应。去年央行开始控制自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为保证经济快速增长和抗击通货紧缩而增加的货币供应。
  央行去年还发布了一条规定,严格控制向快速增长的房地产业新增贷款。但商业银行为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继续扩大贷放。央行还要求建设公司停止让开发商使用他们的工程贷款。同时央行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行长周小川上周还说,政府今年将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率的波动,“中央银行将使用各种工具以调控信贷增长。”
  控制货币供应的措施看来已经有效果。货币供应在到1月为止的过去五个月呈下降趋势。更早的数字显示,1月份广义货币供应M2比去年同期增长18.1%,增长率同比下降1.2%。(记者 吴谭)

[ Last edited by 雅铭 on 2004-2-24 at 15:09 ]

海杉 发表于 2004-2-24 15:09

今年中国物价涨幅在3%左右
2004年02月24日 12:04:20

  ——2003年价格形势分析及2004年价格走势预测
  2003年,在国民经济持续较高速度增长的背景下,价格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2%左右,略高于年初确定1%的调控目标。展望2004年,推动价格上升的压力较大,但也存在价格平稳的条件,如果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得当并取得成效,价格将保持适度上升的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将在3%左右。
  权威论坛
  一、2003年价格运行特征及成因
  一?市场价格变动的基本特征
  2003年,在国民经济持续较高速度增长的背景下,价格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价格均呈现回升的走势,价格运行呈现新的特征。
  1.居民消费价格中低后扬。1-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平均比上年增长1%,价格走势呈现中期低位运行、后期提速上行的态势。8、9、10、11月环比指数分别为0.7%、1.2%、0.9%、1%,价格水平逐月上涨。
  2.食品上涨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主要因素。9、10、11月份粮食价格分别上涨0.7%、3.2%和10.8%,带动肉、禽、蛋、水产品等关联产品价格上涨,使10、11月份食品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5.1%和8.1%,拉动CPI价格快速上扬。其他消费品价格仍然低位运行,但已呈现回升迹象,1-11月份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4%,降幅比上年缩小1个百分点。
  3.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势迅猛,但对下游产品价格拉动的作用较小。1-11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平均上涨3.6%,高出上年5.9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涨幅较高,分别为13.7%、6.8%。原材料、能源、动力价格涨势迅猛,加工工业价格持平、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缩小0.9个百分点。
  (二)需求旺盛是拉动能源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的根本动力
  1-11月份能源生产总量增长13.2%,其中原煤生产增长17.7%,发电量增长15.5;钢、钢材生产都增长21.2%,进口钢材数量增长53%;水泥生产增长16.5%。在供给资源较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能源原材料价格仍然快速上涨,其根本原因在于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双双快速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非常旺盛,以至于2003年生产资料销售虽然比上年增19%左右,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呈现供求偏紧,价格上涨的态势。
  1.工业快速增长增大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相关联的产业,包括以房产、汽车、机械、城建等领域为代表的一批高增长行业已经开始推动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较快增长周期。1-11月份,轿车产量增长49.3%,计算机产量增长105.5%,微型计算机产量增长84.9%、机床产量增长34.1%、发电设备增长72.5%。工业生产总量的扩张,增加对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产品的需求。 使1-11月份重工业增长18.6%,加剧了能源原材料的供求紧张局面。
  2.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加大对投资品的需求。城镇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产生对住宅和城镇基础设施的旺盛需求,带动房地产投资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汽车、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产品的价格上升,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向这些领域投入。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6%,高于上年同期6.2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增长52.2%,房地产投资增长23.9%。
  3.局部非理性投资过热,加剧了投资产品价格上涨。一是地方政府利用土地的支配权进行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区”、“政绩工程”等建设项目投资,1-9月份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7%,而中央投资下降12%。二是对冶金、有色、化工、机械等行业的盲目投资热,其中1-11月份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104.1%、70.5%、70.3%,加剧了投资品的供求矛盾。
  4.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贷款增速。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分别增长了20.4%和18.9%,远远超过了年初央行确定16%的调控水平。其中贷款增幅最大的是是基本建设贷款和住宅消费贷款。充足的资金,支持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5.基础性产品国际依存度提高,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程度增加。我国自有资源有限,石油、黑色、有色金属矿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需要大量进口。国际石油价格受世界经济、政治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其他基础性产品价格当前正处在低位恢复上升阶段,加之中国大量进口新增需求的拉动,国际市场这些产品价格大部分呈上升趋势,推动国内产品价格上升。
  (三)供给减少是导致粮价上涨乃至推动居民消费价格快速回升的主要原因
  今年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截然不同,主要是近年来粮食连年减产、当年消费持续大于当年产量导致粮食库存下降和总供给下降引起的。1998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五年减产,2003年粮食产量已比1998年下降15%。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一是近几年国家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政策,以及城镇开发建设占用土地,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二是几年来粮食价格偏低,农民缺乏种粮积极性和财力,减少投入,导致单产下降;三是农田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弱,自然灾害引起的粮食减产。应该看到,当前粮价是在长期低迷的基础上出现的恢复性上涨,现在的粮价还没有达到1996年粮食价格水平,同时反映出我国粮食结构性供大于求的状况正在改善。
  (四)成本推动和供求关系改善,工业制成品价格下降速度趋缓
  2003年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了制成品的生产成本,但对工业制成品出厂价格影响程度不同。1-11月份,生产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平均上涨4.6%,而加工工业出厂价格大致持平(2002年下降3.1%),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仍然下降1.2%(2002年下降2.1%)。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加工工业企业对于生产资料涨价因素大部分是通过涨价转移出去,少部分是自己消化(降低成本或挤压利润);生活资料企业则大部分自己承受,少部分通过提高价格转移出去。
  市场需求增长和供求改善是工业制成品价格止跌趋稳的因素。2003年1-11月份社会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9%,高于上年同期0.1个百分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2003年下半年600种商品市场供求状况调查表明,供求平衡的127种,占21.2%,与上半年相比,供求平衡的商品比例提高了6.7个百分点,说明2003年商品市场供求状况继续改善。
  综上分析,我们对2003年物价形势的基本认识是:2003年价格水平全面稳定回升,是宏观经济较高速度增长的客观反映和内在要求,是持续几年的价格下降后的恢复性上涨;生产资料涨价仅在生产领域反映,尚未传递到居民消费价格;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是由粮价上涨引起的;消费价格上涨的总体水平较低,属合理区间之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完全可以承受;并且,一定幅度的价格回升,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消除通货紧缩的影响。
  二、2004年价格运行的影响因素及走势预测
  2003年价格运行已经进入上升轨道,关键是2004年价格上升的速度有多大,综合各种因素分析,我们认为2004年价格水平仍将在合理范围内继续回升。
  第一,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仍然旺盛,但供给的增长将有利于抑制其价格的过快上涨
  需求方面,受我国经济周期惯性、世界经济回暖以及国家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预计2004年工业及整体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从而从总体上保持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长;受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影响,中国重化工业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仍然旺盛;虽然国家将采取适度措施解决投资规模过大,部分行业盲目扩张等问题,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略低于2003年。但考虑到投资的惯性作用、整体经济快速增长、以及大量结转的未完工程,预计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供给方面,2004年将有大批钢材、化工、有色金属的生产能力投入生产,增加供给量;同时,我国进口关税总水平将继续下调,取消或增加部分产品的进口配额,下调出口退税率,将减少出口规模,增加进口量和减少进口成本,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抑制价格上涨。
  第二,受供给增长时滞的影响,粮食价格将继续稳步回升,并带动食品价格继续上涨
  粮食生产至少要有半年以上周期,2004年夏粮播种面积没有增长,夏粮的供给不会增加,年初粮食价格将继续稳步回升。粮价上涨将会刺激秋粮的增产和进口的增加,全年粮食价格水平将高于2003年,但涨幅不会太大。
  受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与粮食相关的肉、蛋、禽、食用油的价格将稳步上涨,带动食品价格继续上行,同时推动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上涨。
  第三,工业消费品价格有可能出现低位正增长
  随着能源、原材料价格的较大幅度上涨,工业消费品生产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成本推进涨价压力。但由于工业消费品领域存在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通过涨价转移成本上升压力存在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预计工业消费品企业将主要依靠两种办法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一是内部消费或减少利润空间;二是通过对产品进行改头换面暗中涨价。另据有关部门分析,2004年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将略高于2003年,有利于抑制消费价格下降。综合各种因素,虽然价格下降的压力会减少,而涨价的幅度又会受到市场竞争的严格制约,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现象。
  第四,服务价格虽有上涨空间,国家可以视情况进行调控
  由于居民用水、电、燃气及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水平较低,有上涨空间,服务价格仍然呈上涨趋势,但这些价格多由国家管理,上涨幅度可以视情况进行调控。
  第五,价格翘尾因素将对价格总水平产生较大影响
  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加速是从9月份开始,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累计平均上涨仅0.6%。如果2004年价格上涨保持2003年年末水平的话,在计算2004年价格水平时,由于翘尾因素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至少要在1.5个百分点以上。因此,在看待2004年价格上涨水平时,有相当成分是计算技术引起的非实质性因素。
  第六,要重视经济运行中引起价格波动的因素
  一是冶金、有色、化工、机械等行业的盲目投资热,将造成投资品的短缺,推动其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并且一旦其生产能力集中形成,可能造成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引起价格的剧烈波动和资源的浪费。二是煤炭、电力、运输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紧张的现象,由于其建设周期长,很难较快形成供给能力,预计2004年煤炭、电力、运输的供求仍然偏紧,价格会继续上涨。三是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对国际资源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经济运行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也会加大。
  总之,2004年既有推动价格上升的压力,也存在平稳价格的条件。预计2004年居民消费品价格将呈适度上涨的态势,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局面,全年价格总水平将在3%左右,仍在经济和社会承受范围之内。但要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个别产品短期引起的价格暴涨和剧烈波动给国民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
□ 廖英敏

海杉 发表于 2004-2-24 15:11

中国股市缺点什么?
2004年02月24日 13:42:16


  十余年前,我还不到二十岁,虽然天天看书读报,但是还不知道比尔.盖茨是谁,虽然也会用微机,但是从来还没见过鼠标。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读过的一篇报道让我十几年来反复回味,那是参考消息上转载一位香港分析师对二十世纪末可能将会对这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技术革新的分析。
  这其中有九大技术革新我看并没有什么疑惑,但是有一条我在当时却十分不解,他说的居然是windows 3.1,相信现在还有很多人对这个软件有印象,不过这位分析师指的并不是我后来用的汉化版,也不是大家曾经用的最多的windows 3.2中文版,当时还没有这些。在当时很多人眼里,windows 3.1只不过是个很普通的工具软件,与当时同样流行的pctool之类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也许正是因为我的不理解,所以才会印象如此深刻。
  然而这位分析师却看出了windows的前景,将它与信息高速公路(十年前我们对未来的国际互联网的称呼)并列在一起,认为是二十世纪末将会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革新之一。
  当然从我的角度,我要说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投资机会问题,当时谁能想到现在的微软与比尔.盖茨,这是一个巨大的投资机会,有人不仅想到了,而且郑重的指出了。
  十多年后,我也做了一名分析师,然而在中国股市当中我却一直没有这样的眼光,这让我感到惭愧。当然,也有很多有眼光的人指出了东方电子、蓝田股份、中科创业、亿安科技、银广夏等等,然而事实证明他们并不是我们真正要寻找的目标。这不是股价番几翻的问题,也不是哪些机构重点持仓的问题,也不是明年业绩会增长多少的问题,而是一种希望,市场成长的希望。
  中国股市到底缺点什么?是我们这个市场的专业人士中缺少有此种眼光的分析家吗?还是我们的上市公司中缺少有此种创造力的成长性?还是我们的市场目前还缺乏一种培育这种投资机会的机制?
  如果真的缺少的话,这就是需要改变的地方。或者中国股市什么都不缺,只不过是时机未到。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机会出现的。这几天两市股指的运行很尴尬,难上又难下,主要原因是市场的核心力量各投资机构似乎找不到一种新的感觉,一番价值发现的概念炒作之后,很难深入的发掘下去?
□ 徐胜治  

海杉 发表于 2004-2-24 15:12

股票型基金将大行其道
2004年02月24日 10:21:34


  2004年将有各色基金出笼,预计发行规模将达600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将大行其道
  基金近期热销
  来自中行深圳市分行的消息,该行于2月5日开始代理发行的海富通收益增长基金,在半个月内销售额已近3亿元,大大高于以往基金的销售业绩。
  深圳中行有关负责人对记者称,这只基金如此畅销,绝对出乎意料。据悉,海富通收益增长基金绝大多数认购者为个人投资者。
  基金的重新受宠决不是个别现象。新发行的基金无一例外地受到个人投资者踊跃购买。银华保本增值基金自16日起在建行发行以来,4天时间全国范围内总发行额已经突破20亿。
  而已经发行的开放式基金,出现了久违的净申购。近日,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南方稳健成长基金、鹏华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普天收益基金、嘉实基金公司旗下的嘉实成长收益基金公布的消息显示,从1月份以来,这三只基金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净申购。南方稳健成长基金呈现3.4亿份的净申购,净申购比例达13%。普天收益基金的份额增长超过60%以上。嘉实成长收益基金则出现了超过3个亿的净申购,基金份额增长了近30%。
  投资者相中专家理财
  业界普遍认为,个人与机构对基金认购踊跃和净申购,股市回暖是比较显著的原因。不过,在股市向好的形势面前,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没有像以往一样去亲力亲为,他们更愿意去选择基金专家理财。
  某基金业人士认为,基金素来就有“理财专家”之称,基金公司拥有非常强大的研究投资团队,基金经理天天研究市场,进行规范信息披露和运作。
  “在基金投资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后,个人直接投资将最终淡出资本市场。这也是发达国家的惯例。”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总裁田仁灿称。
  有业界人士提醒,如果投资者仍沉迷于个人的市场博弈和概念炒作,慢慢地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很落伍。散户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和非专业性等先天不足特征使其成为股票市场结构性调整的牺牲品。
  股票型基金“高出一筹”
  有专家认为,2004年将是“基金年”,货币市场基金、保本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等各色品种纷纷出笼。特别是随着大市的回转,以投资股市为主的股票型基金更是“水涨船高”,销售“高出一筹”。
  从2月19日开放式基金公布的净值来看,投资证券股票的基金净值几乎全在1.10元以上,易方达平稳增长基金净值则摸高到1.21元。而债市基金全低于1.10元。专业人士指出,由于受到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注目,2004年股票型基金将大行其道。
  据分析,如果未发行新产品的24家新基金管理公司在今年都有一只股票型基金发行,并且如果平均达到15亿份的规模,则将有360亿元的资金流入市场。加上已有产品的25家基金管理公司中至少有70%拟发行新的股票型基金,同样按照平均15亿份的规模计算,则还会有250亿元的资金流入。2004年股票型基金的发行规模将达到600亿元。
  田仁灿表示,正在发行的海富通收益增长与去年面世的海富通精选基金都属于偏股型的基金,他们判断,未来5年,中国股市将是震荡偏牛格局。
  据悉,巨田基金公司将要推出的基础行业基金和金鹰公司将要推出的中小盘基金都将品种定位于“股票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则表示,在市场环境向好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低风险产品的认同度有所下降。深圳业界人士则向记者强调,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深圳投资者对股市的偏好一直很强。
  头条提示
  今年以来,基金重新受宠不再是个别现象。新发行的基金无一例外地受到个人投资者踊跃购买。
  此外,在市场环境向好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低风险产品的认同度有所下降,有专家预测,2004年股票型基金将大行其道。
  如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信赖起专业理财机构。(记者 李奇峰 实习生 刘杰)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2004年2月24日看盘聊股茶馆,欢迎进来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