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来智能物联大门,寻找成长十倍的个股(十年见证帖)
智能物联,是建立在智能物体设备的基础上,比如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工厂、智能物流,以及智能的与工作生活娱乐教育相关的物与活动,通过统一协议、标准、以及国家级的平台,将所有连接、协作,更好的为人们工作生活、为竞争力、为国家实力、为美好生活而组成的智能网络。此帖,我们将长期围绕相关内容,来发现投资机会。
我将开帖十年,见证成长。
我们梳理一下都需要那些东西:
1、芯片、集成电路,半导体、新材料的发展,设计、制造,有一批类似的股票,现在都在走牛。比如兆易创新、深南电路、生益科技等等等等,一堆堆。
2、软件、云服务、大数据,硬件有了,软件少不了,虽然中国软件基础差,但是别人随时断活路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国家安全的前提下,一些核心领域,比如涉及到国家安全、专业领域、民生安全等的行业,还是用国产的靠谱。这样会催生一大批做软件数据的,比如老牌的中国软件、恒生电子,新生的优刻得、山石网科、乐鑫科技等等,也是一大堆。需要我们甄别选出成长好标来。
3、射频天线设备、WIFI、5G(未来6G、7G)相关的股票,比如武汉凡谷、信维通信、捷捷微电等等等等,更多了。
4、高精地图、室内地图等等,智能物联协作,首先要知道这个物和这个事在哪里吧,所以地图类的比如四维图新、超图软件等,也是要关注的。
5、雷达激光摄像与AI算法企业,这就像人的眼睛和耳朵和手一样,这里面核心在于算法、数据,最终能像人一样,看见啥是啥,然后才能做出逻辑判断。留个小尾巴,这样的股票大家自己划拉一下,开创动手能力,会让大家知道这个行业发展。百度啦、科大讯飞啦等等,分软硬件两个方向。
6、生态与平台。太大了,小米生态、阿里生态、华为生态,目前做的比较好的生态,以后就是中国生态。就像征信一样。
7、组装应用,这个技术含量貌似不太高,我们就先不挖掘了。
未完待续。。。
欢迎大家添砖加瓦,发表自己的建议意见。 以智能物联应用为方向,在5G、AI、软硬件发展的加持之下,科技电影中的场景会见的越来越多。经济发展核心动力逐步集中,分离出的剩余劳动力将涌入文教娱乐,为这十年的变革与机会。大部分都是被倒逼的。 开贴十年?兄大志可敬啊!
对车联网、工业互联网这类能够获取数据的新基建品种也非常感兴趣!
小板凳先占个位。 电容器MLCC MLCC(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是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英文缩写,是一种电路中广泛应用的电容器,又被称为“独石电容器”。电容器是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属于被动元件中的电路类(电阻、电容、电感,合称 LCR)元器件,是复杂电路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容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储存电荷、交流滤波、旁路、提供调谐及振荡和用于微分、积分电路等。电容器按照介质材料分类,根据所使用的介质材料的不同分为陶瓷电容、铝电解电容、钽电解电容、薄膜电容等类型。每种介质材料所制成的电容器的性质有很大差别,分别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其中陶瓷电容占据了最多的市场份额,约 43%。
MLCC 具有多种优良特性:(1) 容量范围大:相对于单层电容,MLCC 的多层堆叠技术使得其具有更大的电容量。(2) 超小体积:智能手机和平板等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带来了产品轻薄化的趋势,对应用的电容器产生了缩小体积的迫切需求,目前产品尺寸正向 0201、01005 发展。(3) 低等效串联电阻:MLCC 的 ESR 一般只有几毫欧到几十毫欧,与其它类型的电容器相差多个数量级。ESR 较小代表运行时元件自身散发热较少、从而将大部分能量用于电子设备的运作而不是以热能的形式耗费,提高运行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4) 额定电压高:陶瓷高温烧结工艺使其结构致密,相比其它材质的电容,耐电压特性更优秀,电压系列也更宽,可满足不同电路的需求。(5) 高频特性好:材料的发展使得 MLCC 在各频段都有合适的陶瓷材料来实现低 ESR 和阻抗,在高频电路中性质良好。(6) 无极性:由于无极性,装配使用时更加方便。
因上述其诸多优点,MLCC 在陶瓷电容市场占据约 93%的份额。 MLCC 产业链可以划分为上游材料、中游制造和下游应用三个部分。其中上游材料行业主要包括陶瓷粉末、电极材料和芯片三大材料。中游是各家 MLCC 制造企业。MLCC 下游的应用分为民用和军用领域两大块。民用领域最大的组成部分是消费电子和汽车,军用领域包括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重要国防领域,军用产品对可靠性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随着我国电子行业的发展, CHN已成为 MLCC 的重要需求市场,在下游需求的拉动下催生出一批大陆 MLCC 产业链厂商。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新一轮的增长机遇已经打开。 手机对 MLCC 需求有望大幅增长。通信技术从 2G 发展到 3G、4G,再进入如今的 5G,传输速度,可用功能都在不断升级,所使用的频段也在上升,每台设备所需要的 MLCC 数量也相应增加。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例如,MLCC 单机数量由 2G 的 166 个增加到 4G 的700 个;预计到 5G,单机 MLCC 用量将增加到 1000 个。 5G 基础建设带来被动元件需求的增加。5G 的高传输速度和广覆盖将需要搭建更多更复杂的基站,带来 MLCC 需求的攀升。5G 的毫米波段和 sub-6G 频段的使用,需要更密集的基站布置。5G 时代所需的基站数量远高于 4G,大量的 5G 宏基站、毫米波微基站、sub-6 微基站对于相关被动元器件的需求也将大幅提升。据工信部数据,2019 年全国共建成 5G 基站超 13 万个,远高于规划数量,因此我们预计,国 内 5G 基站相对于预期会加快部署从而带来 MLCC 需求端更显著的增长。 物联网有望成为需求端新的高速增长点。5G 网络的应用部署为万物互联提供了硬件条件, 联网设备大幅增加。AR/VR&IOT 等新场景应用拉动了被动元件需求。2018Q4-2019Q3, 国内可穿戴设备增长均以高于 3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 2020 年,全球物联网终端设备将由2016 年的 64 亿部增长至 208 亿部,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34.26 。 TWS 耳机、智能手表等新型可穿戴设备的推广成为消费电子业内新的热点,未来几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成为推动 MLCC 需求增长的新动能。 汽车电子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为汽车电子控制装备和车载电子装置两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消费者对驾驶舒适感的需求提升,各大汽车厂商都不断尝试在车内搭载更多影音娱乐功能的可能性。汽车电子需求强劲,也带动了 MLCC 用量的提升。驾驶性能的提高和车用娱乐的普及,带来了汽车电子化率的提升,每辆电动汽车使用的 MLCC 数量不断增加。根据前瞻网数据, 2018 年平均单车 MLCC 用量已经超过 1000 只,高端汽车的用量则达到 10000 只/辆,且仍在继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是车用 MLCC 需求增长的新动能。我国 2018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 127 万辆和 125.6 万辆。销量增速 61.6%,连续 5 年增速超过 50%,2011-2018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 100%。从月度数据来看,下半年销量通常高于上半年,2019 年下半年受补贴退坡和个人需求羸弱影响,销量有所下降。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 MLCC 使用数量方面, 相对于先用的燃油车将呈现显著增长。根据 KEMET 提供的数据,特斯拉 Modle3 单车MLCC 用量约为 9200 只,Modle S 和 Modle X 的单车用量均在 10000 只以上,相对于目前燃油车平均用量增加数倍之多。
汽车电子已经成为 MLCC 一线龙头厂商的主要布局方向。单台汽车的 MLCC 的需求量显著高于单台智能手机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早在 2016 年,日系厂商就宣布调整产能,集中精力进行高端 MLCC 的研发和生产。韩国 MLCC 龙头,市场份额全球第二的三星电机公司于 2018 年底正式关闭了成立 18 年之久的天津手机厂,投资 24 亿美元,将天津厂改建成为生产车用 MLCC 的产线。
风华高科:国际知名被动元件供应商,聚焦 MLCC、片阻等 风华高科是广东省国资委旗下的国际知名老牌被动元件供应商,公司自 1984 年成立以来通过自主研发和外延并购方式目前已经形成 MLCC、晶片电阻、FPC 等八大主要产品的产业布局,公司是国内第一大 MLCC 供应商。公司进行瘦身计划,逐步剥离边缘业务,2018 年公司 MLCC 收入 17.05 亿元,片式电阻收入 10.57 亿元,分别占比 37.2%,23.1%,公司未来聚焦 MLCC 等高端被动元器件业务。 对标国际一线大厂,景气周期业绩弹性大,公司收入结构与行业龙头公司国巨相类似,未来随着 FPC 等业务逐步剥离,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2017-2018Q3 上一轮景气周期中,公司在涨价趋势中业绩弹性巨大。民用领域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司积极对军工领域展开布局。为积极应对市场发展,介入军工领域,公司参股设立了特种元器件公司。2019 年 7 月,公司与共青城剑坤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5 方股东参与发起设立广东风华特种元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种元器件公司”)。特种元器件公司成立于 2019 年 7 月 18 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1000万元,其中:公司将出资 200 万元认购 20%的股份,两年内完成实缴出资。 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导向: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是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制定。由国务院于2017年7月8日印发并实施。 才力校场 发表于 2020-2-25 17:46
电容器MLCC MLCC(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是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英文缩写,是一种电路中广 ...
这份研报猛,出来后4天推高股价37%。 人工智能,十年。然后向机器智能过度。
人工智能突破必然在中国。人工智能三个发展基础中,中国占了两样,就是数据与算法,而算法来自于人才。硬件方面,中国需要赶超的时间还很长。需要加油。
人工智能技术我们来划拉一下当前的应用:
1、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门禁、安防领域、交通违法捕捉等等,涉及到隐私。但是在中国问题不大。
2、语音识别合成技术,主要应用于机器客服,人机沟通,这个可怕,最新的合成技术,与人声无二,骗人没商量。
3、智能红绿灯,在路口自动识别车流,来调配交通,目前好像杭州在用吧,慢慢应该会普及开来。
4、物流,以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为、顺丰等机器自动分拣中心为缩影,加及配送端,将改变我们物流速度与到手模式。更快、更安全、低破损。
5、服务生,在部分餐馆,已经有了送菜机器人,家里的扫地机器人(虽然很笨),但是但是、这是趋势。将来还有擦桌子洗碗洗盘子、做菜机器人等等,会替代相当劳动力。
6、财务领域,共享财务云记账让一切操作都无可遁形,但是财务工作人员怎么办呢。。。
7、穿戴娱乐游戏,这个现在已经有很多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等等的应用,场景太多,同在只是初期的初期。
8、教育领域,专业标准化的内容大概率将由机器人来教,高精尖的则还是人与科学机器一起来,迭代太快。
9、工业领域,自动化机器人已经很普及了,将来会更普及,不要社保、不要工资、不罢工、不休息,关键这玩意还不开灯,黑摸工作,比不起,躲。。。
中国每年数学、计算机、电气工程等等毕业大量的AI专业学生,百万级别,这些人才投入到行业里来,会形成强大的推力。
我们拭目以待吧。关于人工智能我们陆续更新中。
观性 发表于 2020-2-25 18:01
这份研报猛,出来后4天推高股价37%。
是啊。现在好标太多了。银子都不够布局的。寻找还有没起飞的。
总版力作,力透纸(屏)背!{:7_317:}{:7_317:}{:7_317:} 这是个大方向,太大了,希望看到好东西{:7_317:}{:7_317:}{:7_317:} 支持你,先收藏了随时学习 这是一份去年术道有方研究中(MACD论坛)的研究报告,1.21日发给术道有方会员俱乐部。现在梳理一下逻辑,分享到这个帖子里来。这是从156页的报告里截了部分图片。
后面我们还会对兆易创新做出更新的分析,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分享。 {:7_278:}{:7_278:}{:7_278:}{:7_278:}{:7_278:}{:7_278:} {:7_317:}{:7_317:}{:7_317:}我也十分赞同,但相关股票都涨得太高了,如何挖掘还在比较安全的啊 wghlf 发表于 2020-2-26 08:12
我也十分赞同,但相关股票都涨得太高了,如何挖掘还在比较安全的啊
是的,这个行业要走几年甚至十多年,股票没有只涨不跌,大幅超过估值,总会回来。我们再找低于估值的关注。长跑,比的是专业,更比的是耐心啊。 分享买票前要做的事:买票之前,评估上涨空间与下跌空间,买多少,如果跌了,承受的损失有多大,以及可能耗费的时间周期,也要进行预估。如果上涨概率大,下跌空间有限,那就博取,如果一半一半,或者积累的风险逐步加大,则要谨慎。如果经过缜密逻辑梳理与分析,上涨概率极大,那就重仓下手,相信自己,其它交给市场与运气,用时间去证明。 {:7_317:}{:7_317:}{:7_317:}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