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3:04

从最开始的时候,就必须要有一个大的眼界,如果看1分钟就被锁在1分钟层面里,那搞100年都进步不了。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就是必须动态地把握各种概念。例如,第三类卖点,这在不同的情况下,其操作意义显然是不同的。不妨以此为例子,仔细分析一下:


一、在一个大级别的中枢上移中,一个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唯一注意的,就是这个卖点扩展出来的走势,是否会改变大级别中枢上移本身,这里,根据大级别的走势,不难发现其界限。因此,这种第三类卖点的操作意义就不大,关键是警戒的意义。如果是短线的短差,那也是小级别的中枢震荡中来回操作,因此这第三类卖点也只是构成一个震荡意义的操作点。

二、在一个大级别的中枢下移中,这样,一个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其意义就是这卖点是否让大级别中枢的下移继续,如果继续,那就意味着这里没有任何的操作价值(当然,如果有卖空的,那是另算了)。这类第三类卖点的操作意义,基本没有,如果说卖,大级别都中枢下移了,好的卖点估计都过去了N的N次方个了,也就是说市场已经给你N的N次方卖的机会,你还没改正,那你大概更适合去卖豆腐了。

一、在一个大级别的中枢震荡中,这样,一个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其意义就看这是否延伸出大级别的第三类卖点,如果没有这种危险,本质上不构成大的操作机会,只是一个短线震荡机会。而且,很有可能,一个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后,反而延伸出大级别的买点,这在震荡中太常见了。

第三最后说的这种情况,就是多空通杀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技巧。通杀,就是要把所有人的舞步搞乱。怎么搞乱?就是买点卖点轮番转折,而且模式不断变化,让不同的操作模式都被破裂一次。而这种舞步错乱的本质,就是要触及不同的突破、止蚀位置,让止蚀的刚卖出的又回头;刚买入追突破的马上给一巴掌。

本ID理论,从来没有任何止蚀之类的无聊概念。有什么可止的?三大卖点,给三次机会,加上不同级别的,机会N多,你都没反应,等到缺胳膊少腿才去止蚀,那是有病,回火星去吧。

而只要把握了本ID的理论,那么第三那种情况,正好适合去凌波微步一番。这里,还可以更精确地分析一把。根据先后已经买卖点的级别,无非以下几种情况。

1、大买点后小买点
这种情况,后面的小卖点,往往构成相对于大买点的第二次介入机会,但不一定是最精确的机会。因为最精确的机会,一定是符合区间套的,而并不是任何的小级别买点,都必然在大级别买点对应的区间套中。也就是说,这种小级别买点,往往会被小级别的波动所跌破,但这种破坏,只要不破坏前面大级别买点所有构造的大级别结构,那就一定会有新的小级别波动,重新回到该买点之上。

大买点后,必然产生相应级别的结构,因为后面的小买点,不过是构造这大结构中的小支架,明白这个道理,相应的操作就很简单了。

2、大卖点后小卖点

和上面那种情况反过来就是。

3、大买点后小卖点

如果两点间有一个大卖点,那么,就可以归到第2种情况去。如果没有,那么这个小卖点后,将有一个小级别的走势去再次考验或者确认这个大买点后形成的大级别结构,只要这个走势不破坏该结构,接着形成的小买点,往往有着大能量,为什么?因为大结构本身的能量将起着重要的力量,一个结构形成后,如果小级别的反过程没有制造出破坏,一种自然的结构延伸力将使得结构被延伸,这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4、大卖点后小买点

和上面反过来就是

5、大中枢中的小买卖点

在一个大中枢里,是没有大买卖点的,因为出现第三类卖买点,就意味着这中枢被破坏了。这种大中枢中的小买卖点,只会制造中枢震荡。因此,这里买卖点通说,就是这类买卖点,一般不具有小级别的操作意义,这是最容易把多空搞乱的。

但是,其中有一种买卖点,往往具有大级别的操作意义,就是大级别中枢震荡中,次级别的买卖点。例如,一个5分钟的震荡里面的1分钟级别买卖点,就具有5分钟级别的操作意义。因为该买卖点后,无非两种情况:1、就是继续5分钟中枢震荡;2、刚好这次的次级别买卖点后的次级别走势构成对原中枢的离开后,回抽出第三类买卖点,这样,原来这个买卖点,就有点类第一类买卖点的样子,那第三类买卖点,就有点新走势的类第二类买卖点的样子了。(注意,这只是比喻,不是说这就是大级别的第一、二买卖点。)

注意,有些买卖点的意义是不大的。例如,一个1分钟的下跌趋势,在第二个中枢以后,相对的中枢的第三类卖点,就没有什么操作意义了,为什么?前面第一个中枢的第三类卖点哪里去了?趋势,本质上就是中枢移动的延续,这种,第一个中枢的第三类买卖点,本质上就是最后一个合适的操作的机会,后面那些如果还需要操作,那是证明反应有大毛病了。到第二个中枢以后,反而要去看是否这趋势要结束了,例如对上面1分钟下跌趋势的例子,跌了两个中枢以后,就要看是否有底背驰了,那时候想的是买点,不是卖点了。

而且,必须注意,对于趋势的转折来说,例如上面的1分钟下跌趋势,最后背驰转折后,第一个上去的线段卖点,很有可能刚好形成最后一个1分钟中枢的第三类卖点,这时候,这个卖点,几乎没有任何的操作意义,反而是要考虑下来的那个第二类买点。很多抄底的人,经常在第一次冲起后就给震掉,然后再追高买回来,就是没搞清楚这种关系。

如果你是抄一个1分钟级别的底,后面最坏有一个1分钟的盘整,连这盘整的格局都没有走势必完美,也就是最基本的三个线段都没形成就跑,不给震出来才怪了。

当然,有一种稳妥的办法,给那些对大级别背驰判断没信心的,就是都在第二类买点介入,当然,实际操作中,你可以完全不管第二类买点形成中的背驰问题,反正第一类买点次级别上去后,次级别回跌,只要不破第一类买点的位置,就介入。这样,只要后面的走势,在下一个次级别不破第一个次级别上去的高点,就坚决卖掉,如果破,就拿着,等待是否出现第三类买点,出现就继续拿着,不出现就卖掉。

按上面的程序,你甚至连背驰的概念都可以不管,所以,分清楚走势类型,其实就可以完美地操作了,其他概念,只是如虎添翼而已。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3:04

分型,是建立在一个K线组合的纯粹分类的基础上
分型只是中枢与走势级别递归定义的一个启始程序,


本ID关于中枢等的定义,其实一直没有改变过,因为中枢定义的关键,在于定义的递归性。一般的递归定义,由两部分组成,一、f1(a0)=a1;二、f2(an)=an+1;关于第二条的中枢过程规则,是一直没有任何改变的,而关于第一条,其实,可以随意设置任何的,都不会改变中枢定义的递归性。而且,任何有点数学常识的都知道,f1(a0)=a1之前是不需要再有什么递归性的,也就是,一和二之间的f1、f2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函数。

有些人一直还搞不清楚中枢,就是一直都搞不清楚这点。例如,可以用分型、线段这样的函数关系去构造最低级别的中枢、走势类型,也就是一中的a1,而在二中,也就是最低级别以上,可以用另一套规则去定义,也就是有着和f1完全不同的f2。这个问题其实太简单了,有点数学常识都不会有疑问,所以这问题,以后就不再说了。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3:06

如何分类,禅师给了两套系统,一,均线系统,二,围绕中枢的一,二,三买卖点,以及中枢的延伸,扩张。中枢系统的核心逻辑是同构性结构的迭代。
均线系统的核心是体位。
迭代的基础是自相似性,自相似性是个静态的完成的模型特征,自同构性,是合力的当下彰显,这也是缠师区别分形和分型时,不用结构自相似而用结构自同构性的逻辑所在。

5,30,日,周,都可以用均线系统,用5分钟的均线系统,就很精细了

有人问,既然三个k线可以确定一个中枢,两个中枢可以确定一段走势,为什么还要画线段?个人认为,结构的稳定性不同,这个涉及到初始条件的设定。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3:06

缠论的核心逻辑是对不患的上下上,通过分类,让上下上有了位次,然后对应当下不同的位次采取相应的策略,缠论的策略就一字,持(持币,持股)

如何分类,禅师给了两套系统,一,均线系统,二,中枢系统。


均线系统的核心是体位,演化是吻,飞吻就是勾引,唇纹是试探,湿吻是互动,高潮在体位变化(女上女高,女下男高)。
中枢系统的核心逻辑是同构性结构在不同级别之间的迭代,演化是是围绕中枢的一,二,三买卖点,以及中枢的延伸,扩张。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3:07

(用1m做例子,是因为1m上的k线足够多,这个原理什么基本都可以,比如年线要找这样的走势图就不容易)这是均线系统与中枢系统在同一张走势图上的参照(禅师有时候也用均线系统辅助分型,)从这张图的买卖点看,两套系统的位置极为相近。





均线系统判断高级别的走势,还是很有用,短周期均线与分型结合,也比较实用,这个禅师在缠论中也经常用均线与分型互用(分型跌破5周期线,就要留意)


完成,未完成,这二者的转化,让走势永远处于动态的演变之中,也让走势从不完美到必完美的之间死死生生。


:背,就是比较,线段背就和线段比,要比线段内部的情况,就笔和笔比。既然是比,就是大象和大象比,老鼠和老鼠比,不能大象和老鼠比,那样没意义。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3:08



上图是盗用cyh0407的图,这个理解是最严谨中枢的概念


关于中枢,禅师的定义是: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缠论本质是几何的,5,30.日,周......之类的,只是这个在软件里设计里,习惯的设置成这样的分类,比较方便,就用了,其实,用什么周期都可以,极端点,只要能完成图形,时间都可以完全忽略,时间在缠论里完全可以没有,只要能有上下上就够了。


看图的时候,先忽略时间概念,不有纠缠1m,5m,30m........无论在什么级别上,只要打开图,就看本图,根据定义,笔,线段,找出中枢,至少三笔成段,至少三段成走势类型,面对当下图,中枢就是三段重叠确认,在本土上看次级别都是没有内部结构的,次级别就是线段。次次级别就是笔,次次次级别就是分笔成交。(无论1m,还是周k,都可以这样去看,把次级别看出没有内部结构即可)


明白上面中枢定义后,再看下图,(近期市场走势)
30分钟的三笔一段,在5分钟图上是三段。是完成的走势类型,完成了就得留意(这个30m上完成后,一个快速的下)这样再回到时间的概念上来,这样就不被中枢纠缠了。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3:09

昨天看到一篇关于走势终完美帖子,用几千字的论文论述,我特佩服我竟然全看完了。


走势必完美,就是上下上或下上下。这就是走势必完美。


只这么说,就是一句废话,有了级别,有了分型、线段、中枢,这废话就不再是废话了。核心在同一性,关键在背驰,破坏。同一性,用分型就统一用分型,用线段就统一用线段……级别同级别。级别之间的转换,或者是是换挡,那就是从完美到另一层次不完美到完美的开始。a+A+b+B+c
(a+A+b)+B+c ........

charles8602 发表于 2016-3-4 14:08

{:7_317:}

jiangtiande 发表于 2016-3-5 00:11

楼主是个有心人!

潘均线 发表于 2016-3-6 07:46

jingong长 发表于 2016-3-6 23:02

{:7_317:}{:7_317:}{:7_317:}{:7_317:}{:7_317:}

禅趣108 发表于 2016-3-7 09:19

牛牛二 发表于 2016-3-12 18:07

谢谢楼主的干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缠论学习之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