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2:47

缠论学习之次第


机缘所致,结缘缠论,时常研读,一日,读108课,顿觉禅师临别之时将缠论做一总论,缠论永远停留在了108课,这最神奇的一课。


下面这段话理解了,所有的操作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操作其实很简单,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任何走势,无论怎么折腾,都逃不出这个节奏,就是底、顶以及连接两者的中间过程,因此,在两头的操作节奏就是中枢震荡,只是底的时候要先买后卖,顶的时候要先卖后买,这样更安全点。至于中间的连接部分,就是持有。”

缠师担心,这个总轮,还是有人不解,事先已对走势关系的表里关系进行了三课的分析,缠师用三篇论述走势结构的两重表里关系,可见表里关系对操作的重要性(参考91、93,99课)
表里关系(1,0),(1,1)
(-1,0),(-1,1)
表里关系最大的威力在不同级别之间的共振,这个,读完91,93、99会自然明白。

对于,笔,(分型),线段(特征序列),中枢, 趋势,盘整,背驰,级别,走势终完美这些概念,在108、91、93、99,这四课理解后就很容易理解了。

中枢,本质上是个操作的参照,无论什么级别,对当下操作的参照始终以最近一个中枢为参照。1、2、3买卖点都是参照中枢产生的。

级别的分类,让递归有了基础,让走势变活,在从低级别向高级别的移动清晰可见,并根据不同级别中枢的生死,让走势生生不息。

刚开始,尽量不要纠缠在,线段,笔,中枢里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2:48

缠论的形态学部分+三个独立因素(如比价效应,参与者,催化因素)才是完整的缠论体系。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2:48

缠论的形态学部分+三个独立因素(如比价效应,参与者,催化因素)才是完整的缠论体系。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2:49

卡了一下发重复了

形态是本,是纲,引入独立因素,一是降低或然率,二是可以部分解决相同形态下,快慢的问题。

machinename 发表于 2016-3-4 12:49

纠正一下:三个独立面(基本面,比价关系,技术面), 形态部分属于技术面~,催化因素属于基本面和技术面 ,而这个基本面不仅包括行业,和公司,还包括政策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2:51

machinename 发表于 2016-3-4 12:49
纠正一下:三个独立面(基本面,比价关系,技术面), 形态部分属于技术面~,催化因素属于基本面和技术面...

是,只有满足独立即可,所以用催化因素举例,可能一片报道,一部电影,某个领导的讲话,催化一波走势







上图表里关系的是下降笔,反过来就是上升笔(1,0),(1,1)的表里关系及力度。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2:52

1234是四周不同的力度,这个是用日,周级别做的表里关系,这个级别可以推广

缠论,关于笔,线段的划分是精确的,这个就是上面两张图,结合原文,很容易理解。在对笔,线段明确后,中枢,自然就是很明确了,对中枢有了清晰的认识,就是看图,是a+A+b+B+c,还是(a+A+b)+B+c……、这里的关键是区分是完成的走势还是未完成的走势,以及级别扩张是否产生新的中枢所对应的趋势还是盘整。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2:53

缠论形态学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上面内容,心态方面,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只搞能搞的,你的喜好,就是你的死亡陷阱。核心就是不要事先预测走势,根据市场走势当下的结构采取相应的策略,怎么操作,等走出来之后就自然有对策了,不要没走出来之前就感觉或者说是觉得会怎么样,去掉自己的想法或判断,让自己成为0向量。不增一分,不减一分。

要不被外物所动,则首先不要被自我所迷惑,其实无所谓外物,自我,都不过幻化空花,如此,方可从容其中——这才是缠论的精髓,也是最最最难的地方。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2:53

形态学部分,本质上就是在非趋同交易下,所有参与者心理变化通过资金与筹码交换的外在呈现,市场最最最本质的就是人性,禅师对其理论最基础的,分型结构的心理因素,以及笔,线段与线段,最小中枢结构的不同心理意义都有很精辟的论述(参考 82、83课)禅师用几何将人性和人性外在的呈现完美合一,走势必完美。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2:54

缠论里最难处理的看似是中阴,其实中阴是最简单的,中阴就是108课所说的中间过程,策略就是持有,(持币或持股)等待最后是成鬼还是成仙,中阴部分最关键的就是耐心,等待分型出现,需要注意的就是分型出现后,走(1,-1)或(-1,1)这种情况,也就是分型后的延续,这个留意了,中阴就能很好的处理。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2:56

三根K线的分型就像一个蛋白质构成的受精卵,通过线段,中枢的不断裂变,蛋白质裂变成生命,K线裂变成鲜活的走势。

如把1m钟级别看作显微镜的话,周线就是眼睛,使用显微镜的难度明显比较大,缠论学习,一上来就使用显微镜,会有困难,如果先用眼睛观察走势,对眼睛观察到的走势内部结构有更细致的观察需要,就逐渐降低级别,逐一观察,对着对走势结构越来越细观察的需要,自然会用到显微镜。这样就对眼睛观察到的走势演变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熟悉后,眼睛和显微镜合二为一,怎么看都行。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2:56





如上图,
周线上形成顶分型后,就得留意,顶分型后,马上可以对走势进行分类,1、走下降笔,2,顶分型构造失败,3,构造顶分型的包含关系。
具体是下降笔还分型构造失败,还是构造分型的包含关系,这个降低级别看,就能观察到,比如看日线是否出现底分型,日线上绿色方框内是出现了日线的底分型,这时,对日线形成的底分型进行分类,底分型后是走向上笔还是底分型后的下降笔延续,这个在次降低级别看,从30分钟级别看,一段都没走完,也就是日线上绿色方框内的底分型后延续的概率非常大,从而判断,周线走下降笔的概率大增。也就是说小级别没转强前,大级别不可能走强。这里用走势的两重表里关系辅助判断,就更加清晰,走势的表里关系上产生共振后的威力这波再次体现。这次走势是不同级别同时出现(-1,0)(-1,1)的共振。
对于当前的走势,从30m看,从2开始的这段下跌段中的第三笔何时完成,完成后,就形成新的30分钟中枢,后面的操作就是以这个新的中枢为参照找1,2,3买卖点,如果第三笔完成的低点低于3373的话,中枢区间就是(3373,4184)否则就是(x,4184),x=2开始下降段第三笔完成的底。
后面市场就是围绕(3373,4184)或(x,4184)一、二、三、买卖点的过程。无论上向上,还是向下的折腾,
先得把这个中枢给破坏了,行情才有进一步的演化。当然也可以围绕这个中枢上上下下的折腾下去。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2:58




这是1m,围绕1分钟中枢的一个走势图,时间是,07310957开始算起至08031315。


这个图中,出现两次比破坏线段的情况,左侧第一个红框,最终延伸为线段破坏,右边第二个红框中笔破坏线段,最终延伸为下降线段破坏。


这个围绕中枢的操作,出现了1卖,3卖, 从这个最小级别的1分钟走势可以看出,三卖后是形成趋势,还是级别扩展成更大级别的盘整,这个跟踪走势就可以知道,如形成新的一分钟中枢,就是下降趋势,如不形成中枢就是盘整,或者形成高级的盘整。在小级别没转强之强,大级别是绝对不可能走强的。
(看此图,不考虑之前的走势,只以最近一个中枢为参照)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2:59

“在两头的操作节奏就是中枢震荡,只是底的时候要先买后卖,顶的时候要先卖后买,这样更安全点。至于中间的连接部分,就是持有。”



30分钟两头的走势,今天是底分型, 通过1分钟的震荡给操作了。或者说,通过围绕一分钟的操作,操作了一个30分钟级别底分型的构造过程。




笔,必须至少一顶一底和中间的不共用连接
线段至少3笔,
线段只能被线段破坏,
笔没完成,等完成,
线段没破坏,等破坏
围绕中枢的任何波动不能有重合。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3:00



如图,昨天考虑之前的走势,目前就是一个级别扩张。

为了更清晰,本图就用一分钟级别走势的一个中枢为参照,(操作始终是以最近一个中枢为参照)

所以从昨天低开都今天的走势用最近一个一分钟中枢看,从图上可以看出,昨天形成一买,今天形成二买3买,刚才3买后的回踩有点背驰,只要背驰段不跌回到中枢,三买就洗洗有效。

由于目前30分钟级别和日线级别出现底分型(-1,0)的表里关系这种共振,从1分钟图看,三买后,30分钟走笔的概率加大。也就是,市场至少走一段30分钟级别的向上笔(走不走,看一分图,采取相应措施.)

目前跟踪一分钟就可以对市场演化有个清晰的观察。




1、3买卖,一个中枢下,一个在中枢上,都是次级别背驰,也就是说,1、3,买卖点只能一个在中枢下,一个在中枢上,2买卖点,可以在中枢的任何位置。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3:02

目前在构造一分钟的第二个中枢,产生新的一分钟中枢,一个一分钟趋势就形成,后面关键看,是否能继续产生新的中枢,能,就是趋势延伸,不能就是中枢级别扩张。







第二个中枢构造过程中,第三段的次级别回踩,可以提前判断出背驰,现在看是走向上段的延伸,还是形成第三段,这个等走势就知道了。






没仔细看,当时以为2跌到1内了,所以划分了线段时候,画了两段,后来仔细看,黄色横线的1和2之间没有重合,这个地方的缺口,使得这个走势自3买以来,只算作一段。
后面走势还是看是否产生中枢,如产生中枢,就以新中枢为参照,如不产生,还是线段的延续,就等待线段破坏。


今天是30分钟级别和日线级别(1,0)的共振的走势,共振后的力度一般是比较强。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3:03

一个交易策略(与大家讨论)


底分型(最好不同级别出现(1,0)共振)+半年报营收同比预增100%以上且环比不低于30%+是否属于领涨板块(是,选,不是,不选)。


从30分看,3384是下降线段的延续,还是下降线段被破坏的关键点,不上破,就是下降段的延续,上破,看是线段破坏还是笔破坏(笔破坏最终还是要延伸为线段)由于目前在构造30中枢,上下段都已经完成,现在走向上段的第一笔。
现在表里关系是,日线是(-1,0),30分钟是(1,0),表里关系上是个背驰关系,最后的强弱还是以小级别
为参照,如果30走从(1,0)到(1,1)那就算强,如走(-1.0)与日线又是共振。至于30分钟上是走(-1.0)还是(1,1)以最近一个一分钟中枢参照,是否出现第3买卖点.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3:03



上图(30m)


近期一个30分钟的向上笔完美阐释了缠论的厉害之处,现在关键点就是3844,看2x(x=没完成)
以什么方式演变,当前可以做个分类,1、破坏前线段,立马给x赋值,让x=3 ;2、2x继续延伸,一直延伸到被2x被破坏,具体哪种方式,看市场选择。


市场原则线段破坏,确认中枢低点3549。




30m向上后的这一下降笔,此处形成底分型是完美的,当然可以不形成,如形成分型,那走向上笔的概率增加,日线和30分钟的表里关系从之前的背驰转换为 (-1,0)的共振。




1m,3782-3678z这一段的破坏,构造了一个30m下降笔的底分型。都是完成的。现在就看3676这一段如何演化,这个地方形成新的中枢,就是一个1m的趋势,那30m上,走一段的概率大大增加(也就是三笔,向上笔和向笔完成,就等向上笔延伸,延伸到何处结束,跟踪1m就能提前观察到)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3:03

对于背驰,缠论的背驰,本质上还是围绕中枢的第一类买卖点就是背驰。
背驰的核心是比较,就是得找准两段比较的走势类型。
趋势中,背驰就是看最后一个中枢的第一买卖点
盘整中,就是比较围绕中枢的离开和拉回走势前后的力度。
macd是一个辅助判断。
背驰发生在同级别的趋势中
盘整背驰发生在级别扩张中


在同一级别中,对应顶分型或底分型的中枢更有参考价值。

swws10091 发表于 2016-3-4 13:04

贴点禅师的原文,缠论的领会,还是以原文为本,为纲,是最准确,也是最有启发的


第一类买卖点就是背驰点,第三类买卖点就是中枢破坏点,这都是很清楚的。而这第二类买卖点,好象还是有很多不明白。
其实,所谓第二类买点,就是第一类买点的次级别回抽结束后再次探底或回试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这个定义在前面说得很清楚。例如,一个5分钟底背驰后,第一类买点上去的1分钟走势结束后,回头肯定有一个1分钟的向下走势,这走势的结束点,就是第二类买点。
那么,第二类买点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一、最强的情况
第二类买点刚好构成原来下跌的最后一个中枢开始的震荡走势的第三类买点,也就是第二、三类买点合一了,这是最强的走势,这情况,一般都对应V型反转的快速回升,是最有力度的。
二、最弱的情况
第二类买点跌破第一类买点,也就是第二类买点比第一类买点低,这是完全可以的,这里一般都构成盘整背驰,后面对应这从顺势平台到扩张平台等不同的走势,这在后面的课程里会说到。
三、一般性走势
也就是前面两者之间的走势。这种情况下,第一、二、三买点,是依次向上,一个比一个高。
站在原来下跌最后一个中枢的角度,第一、二、三类买点都可以看成是中枢震荡的结果,因此,在第二类与第三类之间,可能会存在着更多的中枢震荡走势,不一定如第一、二之间是紧接的。那第二类与第三类买点之间的震荡买点,一般就不给特别的名称了,当然,也可以看成是第二类买点,这样,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注意,只有在这回升的中阴状态下才有第一、二类买点,中阴状态结束后,所有的中枢震荡只存在第三类买卖点以及中枢震荡的买卖点,就不存在第一、二类买卖点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缠论学习之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