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调整时间都在预期范围内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6-3-15 11:53
值得学习:http://www.7hcn.com/article/232128-1.html
比较认同文章中的这段话:
我深深感觉到对于基本面的研究,对于商品本质和货币本质的要求,当这些研究透了以后再配上时间,效果就出来了。
彩虹不会掉颜色 发表于 2016-3-15 17:04
比较认同文章中的这段话:
我深深感觉到对于基本面的研究,对于商品本质和货币本质的要求,当这些研 ...
大致的说一下个人观点:
投资是建立在敏锐与数量分析的基础之上,商品期货是最残酷的头脑挑战。必须要有一套自己的市场哲学。
比如:
同为贵金属黄金有避险光环,相比之下,白银更具工业属性。所以金价涨势会明显超过白银。
美元上涨也会向期铜市场施压,铜以美元计价,当美元上涨,对于持有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铜价会更加昂贵。
中国占据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国的需求对大宗商品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两年前,中国经济出现拐点,中国需求减少也是引发大宗商品市场连续暴跌走熊的重要因素。
精彩!
上证指数的走势符合预期,当然,仅指上证指数。
{:7_295:}
怎么感觉上证之类的短期要向下崩溃了?
复杂的X浪反弹复杂的X浪反弹复杂的X浪反弹
是够复杂的
证指数和大多数商品这一波吃饭行情,如果捉不到,今年盈利就难了。品种的选择要认认真真做功课···
越来越象二队说的弱反了,但周期不会比2850这波短,选个股确实重要。
lordal 发表于 2016-3-17 17:00
越来越象二队说的弱反了,但周期不会比2850这波短,选个股确实重要。
目前看许多个股底部根本没有资金介入,只是随大流,涨幅不会高。实在不行买etf,通过做小波段,20%不难实现。
{:7_317:}
:handshake
“供给侧改革”究竟是什么?(作者:谢作诗)“供给侧改革”成为热词,然而什么是真正的“供给侧改革”,似乎没有几个人能够说清楚。 有人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就是供给侧改革,还有人说是“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有效供给、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让人醉了的是,2016年一号文件竟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么我要问了:还要不要分别推进工业、商业、教育、文艺、军事等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 看来,有必要厘清一下什么是改革,什么又是“供给侧改革”。 改革有特定含义。并非有改变就是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才是改革。任何人管理经济社会都要有改变,但我们只称呼邓小平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道理就在于此。 这涉及什么是市场化的问题。市场虽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但其赖以存在的基础却并不复杂:那就是私有产权、法治和信息畅通;市价及基于此的交易不过是这三个基础的派生物。因此它们也就成为检验是否改革的标准。邓小平所做的是市场化,因为无论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城市的利润留成、利润包干,虽然还不是严格意义的私有化,但是在向着私有的方向迈进。 那么什么是“供给侧改革”呢?和供给侧相对应的是需求侧。然而根据改革的上述定义,需求侧与改革风马牛不相及。所以,说改革,又加上供给侧的定语,这就有问题。改革就是改革,有“真改革”和“假改革”之分,却没有“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之别。 所以,不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就是“供给侧改革”,也不是“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有效供给、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就是,关键是谁去做,以怎样的方式去做。是依靠市场的“看不见的手”呢,还是政府的“看得见的手”呢?是直接化解这些问题呢,还是去解决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制度矛盾呢? 我们要反思,为什么经济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为什么社会发生严重的高杠杆?答案是跟企业产权有很大关系,跟政府干预经济有很大关系。钢铁、水泥这些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哪个不是国有企业占主体?太阳能、多晶硅这些投入大产出少、严重违反经济规律的企业,哪个没有受到政府的大量补贴和扶持?不是说私有制企业就不会有过剩产能,但不会成为严重问题的。而没有政府的超发货币、强刺激,不会有这么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高杠杆。 里根说得好:政府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不能说一方面政府制造了产能过剩和高杠杆,另一方面又让政府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在双倍地扩张政府的权力。 必须清楚,政府只是个名分,活动于其中的官员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没有理由认为政府就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更没有理由认为政府有能力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 里根当年采用供给学派主张,其政策核心是私有化、减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现在国内概念混乱,高喊“供给侧改革”,反而在鼓动政府在经济方面更多“作为”。例如,现在各地政府蜂拥去花钱扶植“创客中心”;花钱补贴扶植企业上市新三板;公家控制的医院、学校,仍在打压私立医院、学校。殊不知,这些恰恰是在反市场化,因而也就是在反改革。 试问:政府扶持企业的钱从哪里来?只能来自于对别的企业的征税。从一部分企业征税,然后补贴另外一部分企业,且不说这是在制造不公平,能够被征税的一定是高效率、有竞争力的企业,而需要补贴的则一定是低效率、缺乏竞争力的企业,这也是严重有损效率的事情。 如何做? 政府要做的是保护产权、推行法治、简政放权、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必要的基础设施。这才是真正的“供给侧改革”。对此,我在《中国经济唯一可行人道路》一文中有过详细讨论,这里不再赘述。而恰恰是这些方面反而推不动。一方面政府号召“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美其名曰工商注册实行登记制,但你真去办的时候,又要求经营项目要根据目录库填写。目录库已经规定好了的,还谈得上创新吗?一些小贩在天寒地冻的街边卖点水果蔬菜,竟然遭到城管的驱赶。难道这些小贩们不是最勤劳、最能吃苦的创业者吗?不是不得已,谁愿受这份苦? 如果不是在产权界定与保护、法治推行、减税、简政放权、提供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有实质性的作为,那么不管做了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都不是改革,更不是什么“供给侧改革”。 一帮政策学研究者,以为创造几个新词,就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欺上瞒下,还是自欺欺人呢?有人说,忽悠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也忽悠了。
那么什么是“供给侧改革”呢?和“供给侧”相对应的是“需求侧”。然而根据改革的上述定义,需求侧是不需要改革的。所以,说改革,又加上供给侧的定语,这就有问题了。
;TOUXIAO;TOUXIAO
经济继续低迷,
最后ZF挥刀自宫的时候,才有奔头,不过股市估计也不用炒了.:DAXIAO
政府既然提出“供给侧”,就应该给个严格的定义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6-3-17 15:25
证指数和大多数商品这一波吃饭行情,如果捉不到,今年盈利就难了。品种的选择要认认真真做功课···
姜还是老的辣,到底是向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