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书内重要实证的论述过程:普莱切特给弗罗斯特的信
本帖最后由 logintu 于 2014-7-3 15:22 编辑第一次过这部分信的内容时就没想明白,想先放放,结果回过来再读仍旧疑惑。想搞清这些内容主要是因为感觉这段内容是书中详尽阐述实证的最好注释之一。
()内是我的疑问
书81-82页,图23页。普莱切特给弗罗斯特的信主要就是讨论大三浪是否走完,普认为大三浪没走完,因为目前调整的是中四浪而不是大四浪。
因此我归纳认为他们讨论的焦点其实就是目前的调整浪是大四浪还是中四浪。请注意信是1976年11月17日写的,因此当时还看不到之后的浪(5)。
1. 普认为大三浪没有走完,走完的只是大三浪中的中三浪,而目前调整的是中四浪,因为原先预料的“失败的”中五浪不成立,理由是:“这个可能的失败形态后的波浪结构不能说服我是正确的,因为至956.45点的第一个下跌腿是五浪的,而且整个随后的结构明显是一个平台型调整浪。所以我认为从3月24日以来我们一直处于第四浪调整中”(至此,普的这个因果分析无法理解啊。1.为什么第一个下跌腿是五浪的,随后又会是平台型的?2.即便是平台型的调整浪,为何就一定是处于中四浪的调整浪,而不是大四浪的调整浪?3.难道因为是从“失败的中五浪”后看到调整的平台型不成立所以反推“失败的中五浪”不成立,然后再推到处于中四浪调整?)
2. 普又说:“这个调整浪完全符合扩散三角形的构造条件,它当然只可能是第四浪”(至此,1.普从第一个下跌腿是五浪的,过渡到平台型,然后又得出了扩散三角形的结论让人疑惑这个调整到底是个什么类型?难道是锯齿+平台+扩散三角?2.三角形的调整形式是能验证是四浪,但问题又是为什么这个是中四浪不是大四浪?3.难道还是因为上个疑问的第三点得出的?)
3.普继续说:“相关的趋势线在表示下跌目标时异常精确,这个目标是把第一次重要的下跌长度乘以1.618得到89.82点的来的。从第三中浪的正统顶部的1011.96点下跌89.82点,给出了下跌目标922点,正好在11月11日到达” (至此,1.是否普又试图从比例关系算出调整目标然后市场实证这个调整目标成立再决定调整的是中四浪而非大四浪?2.按照书136页比例关系的描述,E=1.618C且是应该从D的终点开始计算E的终点目标,但普的计算为何是E=1.618A且是从A的起点开始计算E的终点目标?)
小弟愚钝之极,常易思路混乱,尤盼各位前辈指点。谢谢!
我大致知道你说什么,既然你有书,上几张图吧,否则世界之大,可能只有你我在聊 去网上下再百年道指,你的浪感就会提高,第二比对老普和老艾的区别,第三,波浪有两种一种是机构画浪,一种是散民精英的浪,机构画浪就是1849后的抄底。一种是1991后的散民精英画浪,找出为何这样搞,就能成功,波浪没有研究8年的人,是不明白的 天边的一朵白云 发表于 2014-7-3 09: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大致知道你说什么,既然你有书,上几张图吧,否则世界之大,可能只有你我在聊
谢谢关注。上了图,你看看。 起落 发表于 2014-7-3 12: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去网上下再百年道指,你的浪感就会提高,第二比对老普和老艾的区别,第三,波浪有两种一种是机构画浪,一种 ...
多谢回复,好,我去学习一下。 起落 发表于 2014-7-3 12: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去网上下再百年道指,你的浪感就会提高,第二比对老普和老艾的区别,第三,波浪有两种一种是机构画浪,一种 ...
波浪学习八年。。。
高手 这一节是相当麻烦的事情,我不知道有谁搞懂了,反正我是没怎么弄明白,不过随便说说自己的理解。
一、第一个问题:
1、我理解Prechtter的意思是说:
(1)如果认为当前处于大四浪中,那么大三浪必须已经走完,而实际上观察不到创新高的中五浪。这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中五浪已经走完但是是一个衰竭形态所以没有创新高,要么是中五浪根本还没还是现在处于中四浪。
(2)假定中五浪是一个衰竭浪(到5月11日终结),那么后面的走势就是大四浪。大四浪必须是一个有效的调整形态,但是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是,大四浪的第一波是五浪推动,第二波回撤很大甚至破了前高,这样的第二波只可能是平台(其实也可能是三角等)的B浪而不可能是锯齿的B浪。因此,这个所谓大四浪,因为第二波太大而不可能是锯齿,因为第一波是推动而不可能是平台(或三角等),这样大四浪就不是一个有效的调整形态了。因为“中五浪衰竭”的假定将会推导出一种不存在的大四浪形态,因此判断这个假定是错误的。
(3)根据(1)的结论,排除中五浪衰竭后,剩下的选择就是:(截至76年11月10日)中五浪尚未出现,目前仍然处在中四浪之中。
2、但是这种理解的主要问题是:书中所说“至956.45点的第一个下跌腿”,不知道具体是指哪一段,找不到956.45这个点位。5月27日最低点是955.84,内部确实可以算是推动浪,问题后后面6月7日又创新低,那么从5月27日-7月13日的回撤就是个四不像。如果说指的是到6月7日的新低951.70,那么就发生14重叠了。说它是引导三角的话,我手头没有道指小时图,看不到内部结构,但是观察边界不收敛,很难说它是驱动浪。
二、第二个问题:同上,如果上述推理正确,就能够推出当前处于中四浪中。
三、第三个问题,完全不懂,只有疑问:
(1)3月24日-6月7日的下跌幅度是66.33点而不是55.51点。
(2)就算不管点数的问题,这段时间的走势幅度乘以1.618后,无论从A起点起算还是D终点起算,最终的E浪终点(11月11日)都没能达到这个目标。
(3)前面明明说的是,趋势线表示下跌目标时异常精确,结果计算的时候用的是比例关系,前言不搭后语。
总结:
1、或许是数据的原因,书里说的东西在走势图上都找不到,书上配的图也没有标明所用到的关键位置。所以,纯粹没法研究。
2、或许这是Prechtter信件的原文,而是使写于比较早期的时候,自然不会向这本书中其他部分一样深思熟虑和反复修订。所以在语言表达上,甚至思考逻辑上有些混乱,都是有可能的。
3、观察1976年11月之后的走势,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其实当时既不是处在中浪四浪中,也不是处在大浪四浪中。因为根本就没有推动浪,仅仅是一个锯齿形调整而已,当时的Prechter和Frost都错把C浪当作3浪了。所以大的假设错了,很多分析就难免牵强附会。
4、总之,我觉得这一段并非是学习如何实际分析市场的好样板,问题太多。 我赞同Cassor的观点, logintu 的图片和信的出处我都知道, 但是, 具体到数字, 对不上号, 956.45\1011.96在哪儿也说不清楚, 严格考证其逻辑关系颇有困难. 本帖最后由 天边的一朵白云 于 2014-7-3 19:59 编辑
普莱切特引用这封的新的目的在于说明演绎思维, "一旦你排出了不可能的因素, 剩下的无论多么不可能都必须是真实的", 这封信是一个演绎推理的例子, 演绎思维是波浪理论的真正的精华.
兹附上我目前对近来趋势线图形的看法, 指的是图1-14 1976--11--17以前的部分, 大致是(4)以前的部分.
"我的观点是...现在正在运行的是这个大浪的第五中浪", 亮出核心观点, 下面的论述解释为什么得出这一结论, 逻辑关系颇为曲折.
"首先, 也最重要的是, 我相信1975年10月至1976年3月的走势是一个三浪结构, 而非五浪结构, 而且只有当5月11日走出失败形态时, 才有可能完成一个五浪" ,这个三浪即----(1)(2)(3), (3)在1-14上标记了, (1)(2)没有标记. 5月11日在图上在1015的下面, 也就是说, 如果964-1015这一段是失败的第五浪, 那么1975年10月以来(当时)的五浪驱动才可能完.
"然而, 这个可能的'失败形态'后的波浪结构不能使我相信这种判断是正确的", 普莱切特不相信964-1015这一段是失败的第五浪, 理由是"到达956.46点的第一跌市五浪结构, 而且整个相继产生的波浪结构明显是平台型调整浪", 由于我们不知道956.46在哪儿, 不好细说, 我估计在951.70 左边的单针。平台型调整浪指的是从(3)到956.46,我估计从1018到951平台更明显一点,没有数据,不作深入讨论。
本帖最后由 天边的一朵白云 于 2014-7-3 19:51 编辑
(继续)
“所以, 我认为从5月24日以来我们一直处于第四浪中”, 有两次思维跳跃。第一,“所以”,因为前面的那个失败的第五浪不存在了,所以现在就是第四浪了。第二,视角从5月份切换到了11月份,普莱切特站在11月17日这个角度说,你看我从5月24号就认为我们在第四浪里面,你说我牛X还是牛B,赶紧加分来着?!(演绎了);TOUXIAO 本帖最后由 天边的一朵白云 于 2014-7-3 19:52 编辑
(继续)
“这个调整浪完全符合扩散三角形结构的要求,它当然只可能是第四浪”,在1-14图上,“这个调整浪”指的是(4)这一段,它是扩散三角形,扩散三角只能是第四浪,这个容易理解。
“相关的趋势线。。。。。。920.62点”,这一大段涉及的数字无从考证,从语气看,应当是验证和检验,以及洋洋得意的挥洒——哥牛X而且牛B!(晕倒) 本帖最后由 天边的一朵白云 于 2014-7-3 20:41 编辑
(继续)
"这可能意味着现在。。。但是,我发现这并非牢不可破",这是一个过渡,先点出了一般情况,第四浪通常在前面小一级的第四浪的最低点结束,但是,有特殊情况----反对称三角形。 看得头晕 本帖最后由 天边的一朵白云 于 2014-7-3 20:42 编辑
(继续)
“反对称三角形结构后应该有......(结束)”, 这儿连用了两种计算方式。 第一个,三角形调整浪后面的第五浪的高度大约是三角形调整浪的最大宽度,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是第五浪达不到趋势线的高度。第二个,第一浪和第三浪已经走完,(第三浪相对第一浪延长),第五浪的时间和幅度应当与第一浪一致,这样计算出来的第五浪的目标仍然达不到趋势线的高度。
信写到这儿完了。
普莱切特引用这封信的时候已经确定第五浪是失败的,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成功的逻辑演绎的例子。他引用这个封信说,你瞧瞧,你看看,哥的推理这么得牛X对牛B!知道波浪演绎的狠了吧!!! 价格波浪 发表于 2014-7-3 19: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得头晕
我已尽力 白云兄讲的挺好。问题是我觉得普莱切特这段分析实在不咋地~ Cassor 发表于 2014-7-3 20: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白云兄讲的挺好。问题是我觉得普莱切特这段分析实在不咋地~
仍然是赞同. 站在写信时刻的时间视角, 直接进入第五浪的目标计算即可. 前面的那些基本上等于废话, 都走到天亮的时刻了还在讨论那个小小的失败的第五浪的可能,然后排出, 然后讨论浪四, 纯粹是牛X对牛B的矫情. 不过, 呵呵, 现在的绝大部分分析文章即使有10倍的矫情, 最后能点出石破天惊的结论来, 我愿意给它一个"赞" 不要将没看懂别人的话变***家不咋的。
要不然正的变成了板门农夫了。
这段是实战精华之一,是经过历史证明的。:#DAXIAO
Cassor 发表于 2014-7-3 17: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一节是相当麻烦的事情,我不知道有谁搞懂了,反正我是没怎么弄明白,不过随便说说自己的理解。
一、第 ...
多谢多谢Cassor详解,太难得有Cassor这样的朋友指点。之前一直觉得既然书中引述,就应是准确的实证.但再三再四没看懂,朦胧是体会到你说的第一个问题里关于破解中五浪不成立的思路了。
看来这个信里是有问题的,其推导的思路可以借鉴,不过实证就谈不上了。
再谢Cassor! 天边的一朵白云 发表于 2014-7-3 19: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继续)
“反对称三角形结构后应该有......(结束)”, 这儿连用了两种计算方式。 第一个,三角形调整浪 ...
感谢白云好几个帖子的详细分步说明,看了你的和Cassor的逐渐明朗了。
看来还是应该以借鉴信中论述的演绎思路为主,实证的事情先得放一边了。
太过迷信这段引述中普作者所述,以为是绝好的例子可以对前两章的学习做个检验性总结的,不想落到了套里。
anyway, 再次感谢白云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