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7:55

近代以前, 人类社会的主体理性思维模式是"因为A所以B", 因果律的思维方式贯穿了人类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7:56

正确或者真理是可以被证明错误的, 但在它被证明错误之前它就是真理. 这就是"可证伪性"的一种表述方式.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7:58

  记得当时JIAN兄问过偶一个问题,是类似的,你如何知道自己构造的认识框架是有效的,偶承认在当时无从知道它的有效性。
  但是可以设定一些试验性的条件,多做实验,最后必然就会知道。这种实验,牛市可以做,半牛半熊也可以做,全熊的还要做一次,经历一个完整的循环,就会比较清楚,所以哥达德应该是有三部曲的成长过程。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7:59

  站在某一特定角度观察大数法则和小数法则,可以看到奇妙的现象. 我们知道所有投身证券市场的人,能够长期稳定盈利的仅是很小一部分. 如果应用大数法则,最好的结论是"远离股票,远离毒品". 但绝大多数人相信自己就是那万分之一,在此他们应用了小数法则. 更进一步观察, 我们发现对于有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资金管理,坚持学习研究,坚持成功的习惯的人来说,他们在证券市场生存的可能性相当的高,只有少数人被运气击倒. 如果我们把大数法则视为"技术",把小数法则视为"运气".那么失败者的失败在于在应该运用技术的时候相信运气,在应该相信运气的时候运用技术. 成功学认为: 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理由.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7:59

  重要的不是大数法则还是小数法则, 而是何时运用大数法则,何时运用小数法则. 在战场上,怕死的人死的最早,但不怕死的人死的也未必晚多少.只有即不怕死也有充分经验和技术的人才有可能生存的最长久.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8:01

  范.撒普说: 当你对一种投资的理念理解的越深刻,你的系统所需要的测试就越少.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8:01

3.成长的过程对于人的习惯和思维的影响无庸置疑,站在上帝的角度,看到我的文字也不过一笑认为是一只蝼蚁的爬行,一粒尘埃的轨迹而已. 然而,就个人的认识而言,我认为人类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获得超出个人现实经验的普遍性认识的.我并不是说我们可以获得某种超出所有感受,经验,阅读,思考的"先验"的认识, 而是说, 在现实经验之上, 我们可以得到含有普遍性,一致性的看法.
  对这个观点的说明如下:
  
  首先,我们要思考需要有思考的材料,材料来源于观察,感受,阅读等.
  其次,从材料中得到超出具体事物的认识, 例如:从1个苹果,1块石头中得到"1"这样一个概念.所谓的'共相'.
  再次,从认识中总结出理论. 这个理论是一种假设.
  然后,对理论进行思辩. 思证的环节. 逻辑上要能过关.
  思证过关后进行实证. 用过去的事实证明其有效.
  实证过关后进行体证, 用对未来的预测证明其有效.
  
  范.撒普说: 当你对一种投资的理念理解的越深刻,你的系统所需要的测试就越少.
  当检验系统的成功与否仅仅基于"可能性"的时候,我们很难从现实的测试中得出结论,究竟是水涨高了,还是鸭子长大了. 在这个角度上, 即使用现金也很难证明巴非特的成功, 在"随机漫步"和"很难相信居然有人打牌不看牌"之间要得出科学性的结论,委实是个不小的难题. 尽管明天新浪头条是"世界首富巴非特宣布破产"的可能性微忽其微,但绝对不是0%.
  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诠释这一问题, 如罗素所言: 一切都是自我的信念,但某些信念比其它信念更可信. 如果巴非特及其它投资投机大师不能证明自己的成功, 那么其它人更无立场阐述自己的理论. 重要的是--我们选择相信,并鼓起勇气参与,而且努力站的离幸运女神的裙边更近..
也就是说: 我们不能从确定性的角度认定系统是有效的. 但是我们"相信"我们可以让它有效,并且我们"相信"可以努力让它变的更加的有效. 换言之,在它被证明错误之前, 它就是正确的.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8:02

 价值投资,技术投机,随机漫步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达到盈利这一相同的目标.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8:05

  我必须提到波浪与江恩这两个异类理论,我确实承认有人使用这两种理论获得了成功.但是构造这两种理论的逻辑基础在我看来相当的虚幻.导致无论从理智上还是感情上无法接受,而且我也反对将波浪和江恩等同于全部技术分析的看法.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8:06

「傳統停損法」的超級大陷阱
作者: leson2008-04-09 13:42分类:默认分类标签:


~以"機率"來討論"一般停損法"的禍害
  我為什麼要如此推崇「隨機的致富陷阱」(《成事在天》)這本書?(時報出版公司)我想很多人上了那麼久的課還搞不清楚狀況,因為我們的操作法就是逢低買進法!就是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累積與交易統計,得到「逢低買進之後的獲勝機率最高」的『終極結論』。不過,我現在要介紹的不是我們『如何逢低承接』,而是討論一般停損法的大禍害。
  「機率」在金融市場操作中的重要性,遠遠地超過新手的想像,甚至令老手瞠目結舌。
  上過我的課的人都知道,市場操作存在兩種基本思考路線:「X軸」代表「時間」;「Y軸」代表「價位」、也就是「價錢」、或稱「關卡」。
問題來了,各位讀者,請注意了……
  問題一:如果我用「百分比式」的停損法,或用「漲多少點、跌多少點,我就停損出場」的停損法(兩種都屬於「Y軸思考」,也就是「關卡式」操作法),請問:我做錯(出場之後一段時間就發覺自己被教訓而後悔了)的機率有多高?
  老手大概是百分之五十的機率做錯,新手大概是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機率做錯。
  換言之:對於我們這種市場老兵而言(資歷深還不一定保證是贏家),如果在「發生虧損的時候」不認賠,將來反敗為勝的機會還有一半。很多老手都是因為「知道」有一半翻身的機會,所以「慢一點」認賠(「慢一點」是「X軸思考」);而新手有時候也知道還有一半翻身的機會,但是他會採取「拒絕」認賠的「不合作態度」,相當頑固。
  問題二:如果我用「百分比式」的停損法,或用「漲多少點、跌多少點,我就停損出場」的停損法,這樣的停損法一定會大量使用「定價停損」。請問:當停損的「定價單」確實執行停損指令的時候,我的贏錢機率有多高?
  答案是零,也就是「我輸定了」,因為我是停損,本來就輸了錢嘛!
  請注意!──在『問題一』之中,停損「做錯」的機率一半,「做對」的機率也是一半,但是不論「做錯」或「做對」,我都是輸錢了!所謂「做對(停損)」,不過是「少賠」罷了!「停損做對」不會讓我贏錢!!!
  「拒絕」認賠的新手,如果沒有訂出一套善後的策略,將來可能還是會在「忍不住Y軸帶給我的折磨」的壓力下繳械投降,終究跳不出「停損認賠」的厄運。
  現在再繼續提問題──
  
  問題三:如果我的單子「已經發生虧損」,那麼,以當沖為例,如果我每次在發生虧損之後都等到收盤再「了結出場」,那麼,我「反敗為勝」的贏錢機率有多高?
  答案是一半。換言之:如果每次都是「拖到收盤再清倉」,有一半的機會起死回生;長久下來如果都是用這種「X軸」式的操作手法,「已經虧損的單子」會有一半「從虧錢變成賺錢」,另一半「虧錢還是虧錢」(損失擴大或減小的機會也是各半!),所以,經過長時間,結算下來,這些「做錯了、應該賠錢的單子」就變成「打平」了,換言之:這些「本來應該賠錢的單子」消失了。
  這就是「X軸」式操作法的深刻意義。為什麼要使用「X軸」式的思考,因為大家都怕「拖時間」、怕「等不到」、怕「洗盤」,因為大家都缺乏耐心,對洗盤的「耐衝擊程度」又不夠,體力又差。所以,在「Y軸」的上下震盪中,因為虧損而「心痛」,最後終於在精疲力盡中認輸。
  講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我之前為什麼如此反對「百分比式」的停損法了吧。它只能「抑止虧損繼續擴大」而已,並不能「反敗為勝、轉虧為盈」,換言之:只是經由「賠得少一點」的方法達到「死得慢一點」的結果而已!
  做錯了單子,如果沒有實力去判斷盤勢走向,就用「X軸」式的操作法,將會大大降低虧損,甚至使虧損消失──完全消失當然不可能,但是降個五成以上應該沒問題!只看你有沒有辦法撐到收盤而已!!!!!!(此指當沖而言)
如果不使用「機率」的話,就應該用「型態學」來做停損的依據,換言之,需要等原來的形態被真正破壞掉,盤勢要反轉了,此時就需要當機立斷,馬上停損,而沒有所謂「百分比式」或「漲多少點、跌多少點,我就停損出場」的作法,那是針對不會研判盤勢的人所不得已使用的一套死方法。
  問題在於:型態學是真本事,一般人對型態學不是不在乎就是錯了都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只好退而求其次,使用機率了,畢竟把錯單的命運將交給上帝還有一半的機會翻身,交給自己呢?唉......各位自己衡量一下吧。
  注意:坊間一般的技術分析教學並不講究「機率」,而講求「用我這個方法就保證賺錢!」。
  如果還有人認為「機率」的意思就是「碰運氣」、「賭博」,那就完了。
  「機率」在金融市場的真正價值是「有把握的才出手」(贏錢機率高的才是有把握),「沒有把握的就縮手」,這就是我在操作時的中心思想。
坊間那些吹噓「用我這個方法就保證賺錢」的操作方法才真正是「碰運氣」、「賭博」──所有號稱「百分百」的東西,除非是神,否則一律稱為『騙術』,幾乎不會冤枉他。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8:23

「逢低買進之後的獲勝機率最高」的『終極結論』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8:23

「機率」在金融市場操作中的重要性,遠遠地超過新手的想像,甚至令老手瞠目結舌。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8:26

  問題一:如果我用「百分比式」的停損法,或用「漲多少點、跌多少點,我就停損出場」的停損法(兩種都屬於「Y軸思考」,也就是「關卡式」操作法),請問:我做錯(出場之後一段時間就發覺自己被教訓而後悔了)的機率有多高?
  老手大概是百分之五十的機率做錯,新手大概是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機率做錯。
  換言之:對於我們這種市場老兵而言(資歷深還不一定保證是贏家),如果在「發生虧損的時候」不認賠,將來反敗為勝的機會還有一半。很多老手都是因為「知道」有一半翻身的機會,所以「慢一點」認賠(「慢一點」是「X軸思考」);而新手有時候也知道還有一半翻身的機會,但是他會採取「拒絕」認賠的「不合作態度」,相當頑固。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8:27

  問題二:如果我用「百分比式」的停損法,或用「漲多少點、跌多少點,我就停損出場」的停損法,這樣的停損法一定會大量使用「定價停損」。請問:當停損的「定價單」確實執行停損指令的時候,我的贏錢機率有多高?
  答案是零,也就是「我輸定了」,因為我是停損,本來就輸了錢嘛!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8:28

本帖最后由 pitdoor 于 2013-9-1 20:58 编辑

  問題三:如果我的單子「已經發生虧損」,那麼,以當沖為例,如果我每次在發生虧損之後都等到收盤再「了結出場」,那麼,我「反敗為勝」的贏錢機率有多高?
  答案是一半。換言之:如果每次都是「拖到收盤再清倉」,有一半的機會起死回生;長久下來如果都是用這種「X軸」式的操作手法,「已經虧損的單子」會有一半「從虧錢變成賺錢」,另一半「虧錢還是虧錢」(損失擴大或減小的機會也是各半!),所以,經過長時間,結算下來,這些「做錯了、應該賠錢的單子」就變成「打平」了,換言之:這些「本來應該賠錢的單子」消失了。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8:29

「X軸」式操作法的深刻意義。為什麼要使用「X軸」式的思考,因為大家都怕「拖時間」、怕「等不到」、怕「洗盤」,因為大家都缺乏耐心,對洗盤的「耐衝擊程度」又不夠,體力又差。所以,在「Y軸」的上下震盪中,因為虧損而「心痛」,最後終於在精疲力盡中認輸。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8:30

  做錯了單子,如果沒有實力去判斷盤勢走向,就用「X軸」式的操作法,將會大大降低虧損,甚至使虧損消失──完全消失當然不可能,但是降個五成以上應該沒問題!只看你有沒有辦法撐到收盤而已!!!!!!(此指當沖而言)
如果不使用「機率」的話,就應該用「型態學」來做停損的依據,換言之,需要等原來的形態被真正破壞掉,盤勢要反轉了,此時就需要當機立斷,馬上停損,而沒有所謂「百分比式」或「漲多少點、跌多少點,我就停損出場」的作法,那是針對不會研判盤勢的人所不得已使用的一套死方法。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18:31

  「機率」在金融市場的真正價值是「有把握的才出手」(贏錢機率高的才是有把握),「沒有把握的就縮手」,這就是我在操作時的中心思想。
坊間那些吹噓「用我這個方法就保證賺錢」的操作方法才真正是「碰運氣」、「賭博」──所有號稱「百分百」的東西,除非是神,否則一律稱為『騙術』,幾乎不會冤枉他。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20:46


第一次 是九八年夏季绿豆反弹,那是我刚做期货不久,几乎是在反弹的高点满仓介入,发现不好,急令经纪人平仓,可她为我好,没按我的市价指令下单,分批高挂了平仓价格,结果只是部分成交,下午开盘就跳水,浮亏已经很大,因为于心不忍,就决心挺一挺,等反弹再出,结果是越陷越深,50万资金就剩了几千元.
第二次是"大豆8.28行情"前,我见大豆已经大跌了一波,并在2200一带盘整多日,就决定在2200以上满仓几百张买进抄底,结果,大豆并未如自己预期的那样筑底成功,反而破位下行,本来超出了我的预测及想象,应该及时止损,而这个时候先入为主的看多念头并不减弱,同时,认为自己虽然满仓,但只是自己公司的部分资金而已,不怕.随着价格的不断走低,我认为机会来了,叫会计再送钱来继续买进,"摊平成本"(现在想来是太荒诞了),而我却出差在外,在崂山的过山车上继续电话遥控经纪人买进死守,在随后4个涨停前几天,终因心理承受能力到了极限,对多头彻底绝望后砍仓出局,只剩了几万元.
第三次是紧随上次,在第一个涨停时听经纪人说,大豆从来没有过涨停板,肯定封不住,于是我又逆势在涨停板上空上了,结果你们可想而知了.
第四次是在那个8.28行情后的一波涨势后,听经纪人说牛势来了,我再次满仓了9月和约,开始还不错,有些浮盈,可是春节后,行情急转直下,大幅下跌,但看到5月很强,就觉得9月也跌不到哪里去,结果也是越陷越深,但因为我在公司的信誉特别好,成交量也大,他们很"照顾"我,一直让我拖到剩几千元才平掉.
第五次02年我拿了仅有的2万,再次入市,不久权益达到了近8万,当时是浮盈就加仓,到了周五已经是满仓多单了,已经要过春节了,我想大赚一笔过个好年,结果周六得知美盘跌了20多美分,周末这两天啊 真是度日如年,好容易挨到周一却是开在跌停上,大笔的卖单封得死死的,随后第二天又是个板,第三天在板附近平出来了,剩了1万_____得益于公司刚上调了保证金,否则就得彻底暴仓.
第六次是在天胶连续大涨后的03年初,我的强烈看涨的念头和行情一样也达到了顶点,在大跌前满仓介入,我觉得股票市场有钱,不算满仓(这个心理害了我),结果是在多次的跌停时 我脑海里总是幻想着它大涨的辉煌,虽然后来的确暴涨了,但那是后续合约的事了,我买的7月终因弱势交割,而不得不让我黯然退出.

结论:(1)行情与预想的不一致必须果断离场,市价平仓;(2)满仓是暴仓的主要根源;(3)出现浮亏心存侥幸,止损一拖再拖,最后索性和市场叫劲赌气.(4)对行情趋势不了解,怀着孤注一掷的赌徒心态;(5)公司的"照顾"也没有及时控制我的风险,现在想来关系好反而害了我.(6)逆势操做.

pitdoor 发表于 2013-9-1 21:43

你交易的时间越长,对不确定性的了解就越充分,对巿场便越敬畏。
页: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