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feng1978 发表于 2013-7-5 18:19

关于笔及K线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发散现象后笔的处理。

前面的帖子 http://bbs.macd.cn/thread-2317654-1-1.html 没有完全说清楚。重新发个帖。
中枢的构件是线段,线段的构件是笔,笔的构件是K线。
先说K线,Kn与后续Kn+1的关系有四种,涨跌收敛和发散。缠师强调的K线包含处理就是为了解决收敛和发散关系的。
再说笔,Bn与Bn+1的关系只有两种,收敛和发散。但Bn与Bn+2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上面四种。(这不是重点先不说了。)
本来Bn+1相对于Bn发散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如果Bn+1(姑且称之)的时间太短,不到5个周期,而后又转向了。怎么办?
http://bbs.macd.cn/data/attachment/forum/201306/17/194839jm373jr04xjwfmdb.jpg
看图这里0-1,1-2本来是一笔,但2-3相对于1-2发散,同时2-3周期太短,然后就反向了。此图怎么画?
要删去原先0-1,1-2笔,直接画0-3。
再看今日上证5分钟K线图,更复杂。
http://bbs.macd.cn/data/attachment/forum/201307/05/130514qio6ohp23ommhgai.jpg
本来0-1,1-2,2-3已经走成三笔,但是3-4同短时间发散,之后反向。此图怎么画?
更复杂,要删去原先的0-1,1-2,2-3三笔,最后直接得到0-5一笔。(与上图不同是在急剧的3-4发散之前,2-3相对1-2已经发散)
从这里可以看出,缠论碰到短时间发散的时候,是需要对原先的笔进行事后修正的,不能完全做到当下。而且发散的越复杂,修正的越复杂。
那有同学会问,缠不能完全当下,是不是还有意义?
当然是有意义的,因为发散是一种特殊情况,更何况上面是出现了短时间并连续的发散现象。实际上是非常少的。
这里给出四个不算严肃的定义
发散:(新高>旧高 and 新低 <旧低)
收敛:(新高<旧高 and 新低 >旧低)
涨:(新高>旧高 and 新低 >旧低)
跌:(新高<旧高 and 新低 <旧低)
最后非常感谢萧大侠给我的指导。

喜滋滋旗舰店 发表于 2013-7-5 18:26

本帖最后由 喜滋滋旗舰店 于 2013-7-5 18:49 编辑

笔,线段(高级笔),走势类型(更高级笔),这3中类型,都并不一定要在极限高低点结束
5F笔附图

1F线段附图,你仔细看看,1F线段内部也是一个完整的走势类型的
..
细节的分解(都是1分钟的笔级别的盘整走势类型)


因为我除缠论以外没学过别的技术,所以听不懂你说的发散和收敛,108课中也说过类似的词汇,但是我的确没看懂。所以按缠论来给你一个分解,仅供参考

jinfeng1978 发表于 2013-7-5 18:30

喜滋滋旗舰店 发表于 2013-7-5 18: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笔,线段(高级笔),走势类型(更高级笔),这3中类型,都并不一定要在极限高低点结束
5F笔附图



你说的有道理,如果放在更细的级别上来看,是这样的。但是这个细是受限的,我们必须要在条件允许的周期范围内做出规定。
假如说,我的第二张图,不是5分钟,而已经是1分种了,那怎么办?

萧剑生 发表于 2013-7-5 19:23

其实,就算有后面修正的情况出现,并不影响缠论的当下。因为所谓的当下,就是走势走到现在这个时刻你对走势的判断及进而采取的操作。后面的走势没出来,你当下的判断就是根据前面已有的走势来判断的,当时成3笔就做成3笔的判断,至于以后修正为一笔,那是以后的是,当下你仍是做3笔来看的。
当然,经验丰富一些,是可以对这类特殊的情况也在心里做个预判的,缠师本人也一再告诫不要一根筋。

萧剑生 发表于 2013-7-5 19:28

指导说不上,但你能如此地深入思考,对你学习缠论绝对有助益。
缠论也有千人千缠一说,我不置评这种说法的正确性。但对所有的争论能了然于胸,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那绝对能更好地理解缠论。

quedu76834 发表于 2013-7-5 19:49

的确好帖子,推荐加精华

yuhang7311 发表于 2013-7-5 22:50

论坛有你们真好:#DAXIAO

钢铁侠 发表于 2014-5-2 22:04


接着学,你要是有进步,会觉得现在不晕其实就是晕。加油

wang_yz 发表于 2014-5-5 08:53

有点糊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笔及K线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发散现象后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