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指标使用者多寡对其准确性的影响
技术指标使用者多寡对其准确性的影响。第一种观点:
某一个技术指标放出买入信号时,如果该指标使用者很多,大批买盘涌入会推高股价,从而形成底部,使买入信号真实;反之,卖出信号出现时,大批卖盘出现,股价走低,从而形成底部,使卖出信号真实。因此:
使用者越多,该技术指标越准确。
第二种观点:
技术指标客观地描述市场趋势。如果某一个指标只有一个使用者,那么技术指标放出交易信号时,由于还没有人根据其信号交易,因此这时该指标绝对客观,信号可信。而如果使用者很多,根据其信号入场者很多,该指标就参与了市场数据的形成,从而失去了客观性,除第一次信号外,后来的信号就不再准确。因此:
使用者越少,该技术指标越准确。
第三种观点:
使用者多寡不影响技术指标的准确性。
请高手从理论高度以否定另外两种观点的方式证明某一观点。
组织投票怎么做呀?谁会帮我弄一个吧!
技术指标使用者多寡对其准确性的影响
人的大脑不是电脑,指标太多算不过来,我主张使用分析家指标最多不超过十个,至于用哪些指标就要看个人的爱好。与其研究指标,不如多了解一下大势。技术指标使用者多寡对其准确性的影响
本人同意第一种观点,大家都来看嘛,都按照指示同步去操作的。本人反对第一种观点,如果主力在操纵这只股票(尤其是庄家的筹码高度集中时)就是这些使用者越多的指标就会失灵、就越不准!
技术指标使用者多寡对其准确性的影响
回答这类问题要把握一个规律:财富只集中在少数人中!!!!当你把自己的公式拿出来的时候不管你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你已经在违背上面这个规律!
如果说美国股神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他充分认识了这个规律!!!!!!
当然我并不是反对公式交流,交流才能进步.但有时这里发生的只有交而没有流,后面要是真说起来就太多了,我懒了,各位好自为之.......
技术指标使用者多寡对其准确性的影响
同意bob747的观点。技术指标使用者多寡对其准确性的影响
使用者?首先得有一个大家都用的指标吧?如果把KDJ和MACD定义为这些年使用者多的指标,感觉上是觉得越来越“不准确”了。
于是,按默认值测试一下:
1990-1995 1996-1998 1999-
KDJ 34% 41% 33%
MACD 42% 49% 35%
假设从1996年起,我国的股市技术分析逐渐被大量使用,那么,当时的MACD、KDJ可能是“使用者越多,该技术指标越准确”。
1999年以来,技术分析几乎普及到了散户家里,呵呵…不说了。
反正公开的技术方法容易被主力利用,越是流行的线就越要骗,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技术指标使用者多寡对其准确性的影响
声明一下:我前面说的是“技术指标”,就是指能给出明确交易信号的“指标”,像KDJ、MA等,不是指技术分析方法,不包括形态分析、波浪理论等。好像有人理解错了。技术指标使用者多寡对其准确性的影响
指标是死的,人是活的!
不跟风,不盲从!
看大势赚大钱,看个股赚小钱!
顺势而为!!(对不起,我没叫你!)
技术指标使用者多寡对其准确性的影响
没关系。其实形态分析也是一种指标,比如到了头肩底结束时就应该买入,这不就是买点吗?只不过这种指标出现的频率比较小、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而已。
技术指标使用者多寡对其准确性的影响
不应是指标决定我们的操作,而应是我们对股市的理解影响我们的操作,当大家想到一起时影响了股价,并影响大盘,这个道理浅显,却是真理,而技术指标只不过是这种理念的反应,所以散户没有思想、不加深对股市的理解,纯以指标来指导炒股,容易被资本雄厚的人或机构利用众所周知的“好指标”欺骗,我入市虽然不久,却上了不少当,不过痛定思痛,也擦亮了自已的眼睛,我把分析家中的指标大刀阔斧进行了删除,只留了二十个指标来证实一下自已的想法,再进行操作,在前期的下降过程中也小有收益。技术指标使用者多寡对其准确性的影响
我一个也没删,照样收益颇丰。 Originally posted by zgn at 2001-12-13 01:24 AM:不应是指标决定我们的操作,而应是我们对股市的理解影响我们的操作,当大家想到一起时影响了股价,并影响大盘,这个道理浅显,却是真理,而技术指标只不过是这种理念的反应,所以散户没有思想、不加深对股市的理解 ...
有理
rad
radd
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