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k110
发表于 2014-5-28 13:44
觉得2181今天才是买点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4-5-28 14:34
提前下手了,管不住自己的手....
6155bought500@6.30
狙击涨停板
发表于 2014-5-28 14:46
本帖最后由 狙击涨停板 于 2014-5-28 14:49 编辑
收工了,000877亏损惨重,等一等还有机会全身而退。热点没找到合适的票,晕,
又加了1万现金。
狙击涨停板
发表于 2014-5-28 15:00
想给别人加分,怎么加?兄弟们指教一下
oydeast
发表于 2014-5-28 15:05
谢感共 发表于 2014-5-28 07: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各位看看:从日线级别是否到了参与时机?
6359 低位涨停,初现锋芒?
2480 底部涨停,标志明显。
6359好股票,我今天在关注,可惜高开高走
这种没把握。。。
瑞趣
发表于 2014-5-28 15:06
本帖最后由 瑞趣 于 2014-5-28 15:09 编辑
+450,
昨日又折腾系统,过于兴奋,今日一实践又冒出400多预警
爱使割了涨7%,钢联割了涨停#funk#
ds1113
发表于 2014-5-28 15:28
本帖最后由 ds1113 于 2014-5-29 00:20 编辑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好想看书哦。那就发一本比较新的给大家,好像老巴女弟子写的。为革命保护视力,你懂的。;TOUXIAO
密码:ds1113ds1113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4-5-28 15:36
瑞趣 发表于 2014-5-28 15:06
+450,
昨日又折腾系统,过于兴奋,今日一实践又冒出400多预警
爱使割了涨7%,钢联割了涨停
用软件测试一下,分别持股1至10天,看收益最大的持股时间是几天?这样心中就有数了。
瑞趣
发表于 2014-5-29 10:30
目标实现的时候,我总是不在场
意志不坚定,折腾几天受不了。。。
瑞趣
发表于 2014-5-29 11:33
上午持仓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4-5-29 13:46
今日目标2209
狙击涨停板
发表于 2014-5-29 14:55
资金继续缩水
瑞趣
发表于 2014-5-29 15:05
一直想追涨,不想追停
其实追停会开板,追涨也会滑落?
今日-800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4-5-29 16:27
2209今天阴沉着个脸,不敢惹它...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4-5-29 16:44
瑞趣 发表于 2014-5-29 15:05
一直想追涨,不想追停
其实追停会开板,追涨也会滑落?
今日-800
盘中封板的50%收盘时会封不住,能封住的很多又买不进,因此测试涨停板的胜率有极大的坑爹成分。
谢感共
发表于 2014-5-29 21:34
ds1113 发表于 2014-5-28 15: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好想看书哦。那就发一本比较新的给大家,好像老巴女弟子写的。为革命保护视力,你懂的。 ...
ds1113 兄:请给密码,谢谢!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4-5-29 22:31
本帖最后由 天字99号 于 2014-5-29 22:32 编辑
玩虚的:超跌模式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4-5-30 07:39
本帖最后由 天字99号 于 2014-5-30 07:41 编辑
个股测试胜率70%,全市场测试胜率60%,原因是成功信号有时集中出现在同一区域(集体超跌),不可能都买入。
xhxui
发表于 2014-5-30 10:33
天字99号 发表于 2014-5-30 07: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股测试胜率70%,全市场测试胜率60%,原因是成功信号有时集中出现在同一区域(集体超跌),不可能都买入。
感谢天兄做的测试。
不过单独测胜率感情有些牵强,可能还需要另一个指标,就是 平均正负收益比
下表中假设平均每次损失都是1份,计算出了不同胜率条件下的保本模型:
胜率 正收益 负收益
20% 4 1
30% 2.33 1
40% 1.50 1
50% 1 1
60% 0.67 1
70% 0.43 1
80% 0.25 1
在保本不输不赢的基础上,只要测试数据的任意一项改变:
胜率↑
正收益↑
负收益↓
对盈利来说就是优势。
一些可能应该考虑到的情况:
1.像瑞版所说封停买不进等情况——无效情况,
2.在信号当天最高价买最低价卖——极端情况,
3.在信号当天收盘价上买卖——通常情况。
4.信号包含:买入信号,卖出信号,止损信号,或我想不到的你正在测试的其它信号
希望看到更详尽的测试报告,再次感谢天兄!
谢感共
发表于 2014-5-30 10:55
对以上各位的测试,从我的专业角度来说,基本上脱离实际的,这与名券商开发的软件时的基础相关,这些开发人员不具备证券基础知识,所以多少年来一直使股民把技术研究建立在一种错误的平台之上。以上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