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提出了一种理论——投机的理论、模型、假设决定市场观察和交易。
对这个问题比较详细的论述非常复杂,我在北大讲课的提纲中提到一些,有兴趣的朋友可
以到网上找来看看,今天不讲了。
理论、模型、假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机者在市场中关注什么,也决定了人们的思考、
判断和行动方式。
假如你相信、选择了本杰明 格雷厄姆、沃伦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学说,你就根本不会试图
从市场价格波动**机赚钱,而会把精力集中在选择价格远远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
假如你相信市场趋势理论,认为市场价格以趋势的方式波动,那么你就会忽略市场短期随
机的、偶然的变化,重点关心市场主要趋势的发展;
假如你运用某一条移动平均线作为判断市场中期走势的标准,而且行之有效,你就不会试
图去理解中间过程暧昧不清的市场变化。我自己经常用55天均线把握市场、监视市场的中长期走向。
可见,一个投机者选择什么样的理论作为市场观察和交易决策的标准、依据,是一件关系
重大的事情。
② 没有完美的交易系统和理论
哲学辩证法是智慧的精粹,小计谋需要它,大智慧更需要它。辩证法坚持全面性,避免片
面性。
天下没有完美的交易方法:这个市场永远不存在没有错误的技术和交易系统,妄图找到不
犯错误的技术方法和交易系统,简直是痴人说梦。有时候能够赚到大钱,很多时候亏点小钱,是任何成功的交易方法的核心。
所以,我有一个观点,也可以叫娶媳妇理论:
你要娶一个媳妇回家,你看中的是她的优点——她长得很漂亮、她很有钱、她的父亲是处
长、局长、部长等等。但是,回家一看,发现她还有很多不好的东西,你不喜欢的东西,例如,她很任性、霸道、懒惰等等。但是,没有办法,你只能全部接受,要么你不娶她。
其实,后来我想起来,索罗斯的观点也是这样:人类心灵构建出来的任何思想、理论和制度都是有潜在缺陷的。刚开始的时候也许人们没有发现,随着过程的展开,原来隐藏的问题就
会暴露出来。
美国期货交易大师丹尼斯——趋势突破入市,长线持仓的交易理论。
一般来说,这种交易策略在市场出现大的趋势行情,有重大的价格波动发生时,往往能够
取得很好的回报。例如,这几年的LME铜,国内的天然橡胶,原油等市场,利用丹尼斯的方法,有人也许就能赚到大钱。
(图表)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交易策略也不是万能的。当市场走势出现频繁的假突破走势时,
丹尼斯的手法就会吃大亏。据说,在丹尼斯退出江湖的最后一年,他在期货市场损失了一半的资产,就是因为这种假突破过多。
(图表)
长线顺势交易的方法有它的优势,也有其弱点。
例如,里费默说过,在做长线交易时,眼看市场回调,50万美圆的浮动赢利得而复失,不
为所动。
长线交易者明明有了很大的帐面赢利,他不平仓,非要等到利润缩水,市场趋势反转才出
场,看似愚笨,实则大智若愚。
短线交易也有它的优势和弱点。
舍与得:得中有舍,舍中有得。
如果你只想要好的方面,把长线交易和短线交易的优点结合起来,什么钱都想赚,试图彻
底打败市场,你实际得到的结果可能是最糟糕的。
③ 思维、行为的前后一致性原则(必须有交易系统,才能保证思维、行为的前后一致性。)。
丁圣元先生在《投资正途》中说: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即命运。
投资行为模式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经验和习惯的层次,这是投资者根据历史经验
和直觉形成的交易办法;第二个层次是一整套的投资方法,从第一层次的经验和习惯上升到程序化的投资步骤,从收集信息,到研究、决策,每个步骤都贯穿着同样的投资原则;第三个层次是投资者对市场本质的理解和把握,属于形而上的层次,是其投资方法的思想和内核,是投资方法具有系统性和一致性的根本保证。三个层次从低到高,共同形成了投资行为模式的整体,代表了投资者适应市场、减少偶然性的主动努力。
对待丁先生的这个观点,我想补充一点:第一个层次中应该包含感觉交易这种方式,这是
新手甚至很多市场老手常见的交易决策模式。
有的人是冥顽不化,至死不悟;有的人虽然认识到这种决策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却无
力从思维、情感上超越感觉这个层次。就像酒瘾、烟瘾、赌瘾、毒瘾,很难戒掉。就像一个人疼痛时不让他喊;一个人痒痒时不让他挠。
在期货市场,面对不确定的市场变化,大多数投机者的行为是混乱无序的。他们往往长期
徘徊在本能、经验和习惯的层次而无法超越。
从一个旁观者的立场,你很难看出他的下一步行动将是什么,他会做什么交易。同一个品
种,一会看多买进,一会看空卖出,不可琢磨。
一句话,很多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是漫无章法的。
国外曾推出过名为投资行为机会基金,就是针对人们投资时作出的非理性行为,利用比较
新颖的量化分析尝试从中获利。根据资料显示,该基金成立后表现一直良好,由此看来依据心理分析作出的投资方式有它的可取之处。从整个金融投资方法看,心理分析属于行为金融学的部分。
而一个高明的投机者,根据历史经验和他对市场本质的认识,往往有自己明确的交易思路、
交易风格,这样,他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在市场出现重大变化时,他可能采取什么行动,我们应该可以提前猜出来。例如,我的一个朋友,他的交易模式根据的是美国一个有名的投机大师丹尼斯的海龟交易法则。基本上,每当市场价格出现重大的波动时,我可以事先预测出他可能会做什么交易,中间差别不是很大。
从市场价格波动看,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不是神仙,所以,我们不可以说——未来是一
本打开的书。
而对于一个具有明确的交易思路、交易风格的人来说,例如,对于严格按照海龟交易法则
操作的人,我们可以提前知道他在投机市场的大概结果——能够赢利,未来几乎是一本打开的书,一点也不惊奇。因为这种交易策略是建立在亏小钱,赚大钱基础之上的。
专业人士知道,使用一致的市场分析方法是多么重要。
④ 交易成败的标准——成王败寇?
一个操盘手如何对待历史上一次有意义的交易是很重要的,对历史的评判会影响到将来的
行为。如果对历史评价不准确、不客观,将来出现的一些行为结果就难于理解。如果评价标准或尺度正确,则将来出现的事件必然性就了然于心。
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历史中,人们往往以成败论英雄。他们习惯以结果来判断他们先前
行为的对错。所以,他们在做对事情时期待回报,在做错事情时则假定会受到惩罚。由于市场价格行为的随机性,这种看来似乎合理的评价标准,在期货交易中却是不正确的。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投机领域没有完美的交易方法。我们不能以某一次具体交易结果的
盈亏来判断交易决策模式的正确与否。对一个高明的交易员来说,具体某一次的交易结果会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局部的亏损也完全在意料之内,这是必然的。但是,从长期来看,连续很多次总的交易结果是有统计上的成功优势的。
业余交易员通常希望亏损的次数越少越好,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些都是他们失败的标记。
专业交易员知道局部亏损的必然性。他明白自己永远无法避免亏损,就像早晨刮胡子一样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几乎不在意亏损,除非它超过整个交易计划所容许的程度。
金融投机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评价标准必须符合时间这个尺度,长期成功或总的成功才算真
正意义上的成功,因此,只有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成功者。对于一个职业操盘手来说,一次成功交易的评价不是独立的,而是要放到整体中。评价正确有利于将来成功,否则将酝成下次的交易失败。
B、知道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
① 有限理性——界定自己的能力圈
投资市场最不缺的就是机会,特别是在以高杠杆为特征的衍生品市场更是如此,市场机会
是数不胜数的。然而,在纷繁的市场中,保持一丝清醒的自我认识,了解到自己作为人,存在着先天的局限性。
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完全一样;每个人的理性都有局限。作为投资者,
要学会界定自己的能力圈,也就是明确自己在所投资的领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投机者应该集中精力于自己可以理解,可以把握的市场机会。不要仅仅因为有获取大额收益的美好愿望,轻易涉足自己所不熟悉的投资领域,而失去你现在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实际上,历史上很多优秀投资者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不去做自己力不能及的投资,巴菲特不去投资期权和网络股,索罗斯不去做短线交易。而有很多大投资家,在自己所擅长的投资领域内获取了巨大的利润后,态度变为轻浮,失去原来的谨慎,受周围环境和人的因素影响,去涉足自己不熟悉的投资领域,最终失去了财富。
界定好自己能力圈,提高自己在能力圈中的比较优势,把简单有效的工作重复做,成功的
机率是相应会增加的。
② 试探——加码的交易策略。
什么是试探——加码的交易策略?我自己操作的图表解释。
为什么要如此做?志在长远和安全生存。
投资经历越丰富的,越是成功的投资者,就会越来越对市场感到敬畏。
生存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了生存,其它的一切就会化为乌有,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投
资历史上,很多大炒手最后渐渐被人们所淡忘的原因所在。
重仓交易的危害。《十年一梦》序中说:
在期货交易中,连续几次判断正确的重仓交易,也确实有可能让投机者把一笔小钱变成数
目惊人的财富。但是,这不是大多数人可以效仿的榜样,这种“成功”更不可能简单的复制。尽管在1995年2月23日,我也在上海国债期货327的交易中,重仓出击,一夜之间赚了690多万元,我也曾经亲自创造过类似的暴富神话。
这一切是真实的吗?十年前确确实实曾经发生在我身上,是真实的。然而,从另外某种意
义上说,这一切又是不真实的。
短暂的成功就像天上的流星,耀眼、明亮的光芒,美则美矣,却转瞬即逝;或者像春季的
樱花,姹紫嫣红的色彩,惊人凄艳的美丽,一场大雨过后,“零落成泥碾作尘”,烟消云散,徒然令人感伤、叹息!
企图一夜暴富,投机者往往是在自找麻烦,甚至是自掘坟墓。在我十多年的期货操作生涯
中,我从来没有见到过通过这种方式最后走向成功的人,而那样的情形倒是见得不少:满怀希望地进入期货市场,因为无法抵挡内心的贪婪和市场的诱惑,利令智昏、孤注一掷,最后却落个悲凉、凄惨的结局。
对一个职业交易员来说,期货交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大概估计,这十多年来,我的总
的交易次数大约在20000——30000次左右。
在一个投机者期货交易的过程中,重仓交易这种方法是有重大缺陷的。
胡俞越教授在给我写的序里有个观点,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我是一个过程论者,一直
坚信过程完整、过程完美,结果通常不会差;过程不完整不完美,结果即使好,也长不了。
按照胡老师的说法:过程不完整不完美(有潜在的缺陷),结果即使好,也长不了。偶然你可能通过这种方式侥幸赚到一笔大钱,但是,夜路走多了,难免碰到鬼,早晚会死到这条路上。
而试探——加码的交易策略应该是强调过程完整、过程完美,是一种聪明的方法。当然,
最终投机者的交易命运如何,因为期货交易的复杂性,我也不敢保证他绝对能够成为赢家。
③ 人的本质有非理性的一面。
人的理性只是冰山之一角。这个问题我书中最后一章大家可以看看,现在不讲了。
C、简单之美
① 简以制胜——交易工具的选择
今天你用30天移动平均线入市;明天你用30分钟移动平均线入市;后天你用10天移动平均线入市。必然陷入混乱。
一个简单的技术工具就可能取得成果。我有一个朋友专门做狭窄盘整行情的突破交易。
《独自徘徊》:在明显的上涨或者下跌趋势中,市场价格运动到某一位置以后,在一段时
间里,市场走势从前期的单边趋势行情演变为横向震荡的格局,多空之间达成了暂时的平衡。
无论是技术分析的教科书还是以前我在股票市场的经验,这种图表形态都不是市场价格见顶的信号,而是市场趋势暂时的停顿。一般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小幅震荡,市场价格最后很可能沿着原来趋势的方向前进。盘整的时间越长,往往市场积累的能量就越大,随后突破形成的爆发力就越强。
市场有时候会出现长时间狭窄盘整的行情,一旦向上或者向下突破。只要投机者及时跟进,
往往是风险很小,获利潜力巨大的交易机会。
图表一:
图表二:
十八般武艺和精通一门。(样样通,样样松。)
对待这个本来极为复杂的市场,我们用复杂的交易思路只会越分析越糊涂,发现这个市场
简单的一面,以简单的技术手段去把握它,这个市场不需要多么高深复杂的技术分析手段,自作聪明的话,往往聪明还被聪明误。——大智若愚 (市场简单的一面比你想象的还要简单;市场复杂的一面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
② 大道至简——交易的唯一原则:让利润奔跑,把亏损限制在小额。
四类错误(逆势交易、重仓交易、频繁交易、不控制风险)的核心错误。
有名人物的错误案例:
重庆基金空铜,刘其兵空铜;
陈久霖空油;
10多年前斯坦利 克罗对恒生指数操作者的批评依然非常有价值。
4、投机者的交易心理、人生态度和境界问题——不能作精神上的软骨头。
有人说:交易之道由心开始,次正理念,再次策略,最后技术。而世人反其道而行之,故
事倍而功半,期货交易首正其心。
古语云:哀莫大于心死。我的观点是,在期货交易中,哀莫大于心不死。追求完美,超越
自己的能力,想要获得市场所有波动的利润。
交易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心理游戏(数字心理游戏)。心理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到投机交易的成败。常清老师在给我的书《十年一梦——一个操盘手的自白》写的序中说:
“投资其实是一个心灵升华的过程,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克服
人类性格缺点的过程。很多情况下,心理因素往往对投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重要性甚至超过知识和经验的合力。任何价格行情的变动都是波浪式发展的,许多交易者对行情的判断并没有多大的差错,但由于入市的时机选择不对,由于恐惧往往斩仓于黎明前的黑暗;许多交易者,对行情的判断是正确的,入市时机选择也较好,但由于贪婪,不断加码,重仓出击,往往在市场正常的回调当中败北。想想那些失败的人们难道不是满怀着对财富的渴望,在赚钱的头寸上长久地停留,以至于超过了合理的期望值;难道不是在价格下跌时满怀希望保留亏损头寸,痴等价格回升,而不愿止损;难道不是在机会来临时,一次重仓甚至满仓介入(孤注一掷);难道不是试图抓住每次价格波动,而整天奔波于买卖之中呢()。”
①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间沧桑是正道。)
前不久,深圳举办的舒曼钢琴比赛中,一个13岁的小女孩得了4个冠军,2个亚军。创造了这项比赛史的奇迹。结果,这个小女孩为了获得今天的成功,被她爸爸打了400个耳光。你说她是成功者,是!你说这值吗?我想起了自己的期货交易,我并没有取得这种举世瞩目的成果。却付出了很多很多!!!
一个优秀的操盘手良好的市场心理、心态、心境,来自于长期痛苦的市场经历。
苏本华:一棵大树想要到达天空就必须进入最深的土壤,他的根必须进入地狱,深深的进
入,这样树顶才能达到天空。树必须接触到两者:地狱和天堂。
据我所知,国外有好几个有名的交易员在成功以前,失败了10——15年,精神、物质、时
间的付出,令人难以想象吧。很多失败者2——3年就想战胜市场,太小看期货交易的艰难性了,是远远不够的。交易成功是一条漫长的路。有人问李连杰,什么是中国功夫?李的回答是:时间。
前一段时间,和国内期货业翻译大家丁圣元先生一起聊天的时候,胡老师有一学生突然问
了丁先生这么一个问题:面对期货交易中的巨大压力,你是如何作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
丁先生的回答非常坦诚:刚开始作交易时候,面对大赔大赚,我也精神紧张,后来盈亏次数经历多了,心理也就慢慢不紧张了,心态也逐渐好了。
如何解释独自徘徊在天堂和地狱之间这句话?有一个朋友是这样说的:
“地狱的感受会在一个潜心研究的操盘手身上发生变化,比如随时间推移经验阅历愈来愈丰
富,这种感觉会愈来愈少、愈来俞淡薄,而天堂的感觉愈来愈多、愈来俞浓重。十几年金融投机经历已经把作者从一个新手、老手成长为高手,一次次失败与成功经验总结,让作者着实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在他的身后地狱越来越远而天堂闪亮在前。从这个意义上这本书也是写一个操盘手寻找投机天堂感觉并发现投机天堂的,只不过这个过程很艰难,出现了许多包括别人和自已不幸的故事。”
这是我不同意的。
我觉得中国古代哲人的话很有道理,也能表达我作为一个期货操盘手现在的心境:圣人不
是无喜怒哀乐,而是圣人有情而无累。
弹簧理论——心理波动逐渐变小(行情波动与心理波动)。
是非成败转头空。
乱云飞渡仍从容。
程颢的诗《秋日偶成》云: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② 道在伦常日用
什么叫做哲学家?康德哲学的定义:古人所谓哲学家一词一向是指道德家而言。即在今日,
我们也以某种类比称呼在理性指导下表现出自我克制的人为哲学家,并不管他知识如何有限。
这个定义更适合投机家。交易不只是一个知识、经验的积累过程,更是一个心理修炼和悟道的过程。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
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几十年的交易生涯中,索罗斯,巴非特的年赢利-----复利只有30%左右。最后却创造了奇
迹。最重要的是长期稳定的复利增长,保持一个平和心态看待交易中顺境与逆境,着眼于时间这个最大的终裁者角度看待万物变化。(时间的量变引起质变。)
市场交易中的奇迹是怎样产生的?——金融投机的秘诀:复利机制。
墨西哥金融危机时发生的一件事情:一个老太太在1988年往银行存了2000美圆,当时市场
利率是149%,1998年,总价值达到480亿美圆。2003年还在打官司。
索罗斯、巴非特的成功也更多是这个因素。
③ 人生赢家,就是期市赢家——高贵的人性:耐心、坚强、理性。
投机是一个战胜人性弱点的过程。
一个期货市场的老妖精、老朋友说过一个例子,他说我看过一本书,书里说人为什么会成
功,又为什么会失败,是因为每个人原本都有病,成功的人将病治好了,失败的人没有治好。
推之于期货投资,失败的人都是病人,性格上的病、行为上的病、习惯上的病、思维上的病,只有健康的人才会在期货上赢钱,才会成功。浅显但不失为精妙。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广告中有这样一段话,用来描述一位差劲的投资者的特点:
“图卢兹-劳特雷克从事商品期货交易时间是否太短了?不,而是太情绪化了。劳特雷克是
一位优柔寡断的人,情绪起伏不定,观点东游西击。这样的个性不适合从事期货交易。”
我认为,这个差劲的投机者的表现,不完全是期货市场的特殊性,而是一个差劲的人。一
个精神上的软骨头。 (求胜意志强烈的人一定会寻求各种方法来满足其求胜的欲望。)
思维缺乏一致性,一会这样,一会那样; 情绪支配理性。
赚点小钱——小人得志、狂妄自大。 亏点钱——怨天尤人、不能理性看待。
该止损时候不止损——侥幸心理,精神上的软骨头。我在《独自徘徊》中说:
“当一个投机者判断失误时,明明知道应该严格控制风险。但是,在具体执行止损操作的那
一刻,他的内心仿佛竖起了一堵无形的铜墙铁壁,在艰难的阻止他向前迈出理智的一步。在天堂和地狱,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他开始犹豫不决,最终必然败下阵来。在期货交易中,没有人能逃避这一关的考验,只有跨过这一道坎,才能进入成功的彼岸,一旦你在关键时候退却,后面就是万丈深渊。”
一个投机者自己不能救自己,谁能帮助他呢?
我武汉的一位朋友,金龙期货的老总谭晓旭这么写道:
“期市赢家,就是人生赢家,期市成败,关乎品性成败。”
“期货投资,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艺术,与其说是赌博,不如说是拼搏,与其说是做盘,不如说是做人。每一张单都透射出人性的色彩,品性的贵贱。”
④ 自由和必然——
行动的自由必然导致金钱的丧失和结局的不自由。
自由不是任性,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却是奴隶,是不自由的表现,是做了自己动物性的情绪、欲望,以及社会性的偏见、习俗的奴隶。那么,自由是什么?自由是对必然的理解
和支配。
只要你和外界发生关系,必然的你要受到约束。如果你敢为所欲为,可能要受到惩罚。
本质上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中,如同小说《套中人》我们处于套子中,每一步行进都受到
外围的制约。我们必须学会与外界的协调,才能让自己生活的理想些。
投机者的交易心理既和他的市场认识深度,交易思路有关,也有背后更深刻的综合因素——
价值观、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问题。期货交易是一个游戏,有它自己的规则,不能因为任何理由,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的,扭曲一个投机者正常的思维和理性态度。
对待市场的超然态度和对待自我的超然态度是一个高明的投机者的基本修养。
所以我以为,对待金钱的态度——太看重的人、鼠目寸光的人、只看眼前利益的人,等等,
作不好期货。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对交易的不同意义。
中国古代哲学,可以让投机者了解许多交易心理的问题,对投机者提高自己的修养、境界
有着非常深刻的价值。例如《孙子兵法》中大量的战争心理的描述,就对期货交易非常有用。
《论语》则对投机者提高自己的人生修养很有价值。宋代的一位理学大师程颐说:“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这就是说,读《论语》应该使人变化气质,而不只是获得知识。期货交易作到最后,我感觉获得市场知识实在不是很难,也不是很重要,而主要的是一个投机者应该提高自己的修养、境界。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期货市场上高手之间的较量绝不是技术水平上的较量,而是投资哲学的较量,心态和境界的较量。”
如果说中国古代哲学对加强投机者的自我修炼很有意义的话,西方哲学则对投机者深入理解市场价格波动的特点、本质,意义重大。 (中国古代哲学有助于投机者认识自己,控制自己;西方哲学有助于投机者认识市场。) 一篇文章分成这么多帖子,只是因为不知道哪里违禁而不能发布,只能一点点分拆,最后竟然没有找到哪里违禁,但是合在一起就是发不出,呵呵。
回复 #10 蒙太奇 的帖子
恩,那是公认的经典了。国内的虽少,但是却也有精华,而且更具本土特质,多学多吸收总是有益。 原帖由 mindhacks 于 2012-7-28 18:3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一篇文章分成这么多帖子,只是因为不知道哪里违禁而不能发布,只能一点点分拆,最后竟然没有找到哪里违禁,但是合在一起就是发不出,呵呵。
楼主我错了,我对不起你,我不应该插楼。#*19*# 青泽老师是新手的领路人,把自己对期货的认识毫无保留的告知诸人。 国内的书,无论作者是谁,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好为人师,
慢慢就走偏了,都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 原帖由 熊叔 于 2012-7-30 10:5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国内的书,无论作者是谁,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好为人师,
慢慢就走偏了,都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
赞腾!不过本国有些作者的书还是有些内容的,可以闪动灵感,毕竟是一国人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