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d_6 发表于 2012-7-3 14:32

十浪循环:均衡对称的和谐之美

“五上五下,十浪循环”,是笔者提出的波浪理论修正形态,简称为“十浪循环”。这一理论认为,在日线及以上的绝大多数时间周期中,市场是以“五上五下,十浪循环”模式循环运行;而传统的“五上三下,八浪循环”,仅出现在小时周期中。“十浪循环”波浪理论的提出并非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无中生有、哗众取宠,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本文将从均衡对称的角度出发对“十浪循环”再做阐述。
由于最小的波浪是小时浪,因为没有子浪,小时浪可以看成是波浪诞生之初的幼稚形态。类似于一种“随机游走”模式,既然是不成熟形态,小时浪当然不具备成熟模式的应有特征。所以在小时浪中,市场以随机生成的“八浪”模式运行。而在日线及以上的绝大多数时间周期中,由于具有了具体的不同结构,开始男女有别,表现出“授受不亲”,虽然子浪同为推动浪,但结构明显不同,驱动浪、调整浪能够显著区分,于是市场开始以“十浪模式”循环运行。本文所分析研究的,亦是成熟结构,即日线及以上的时间周期。

图1是一个完整的“十浪循环”。图中,浪一、浪二分别为驱动浪、调整浪,数量比例为1∶1,即一个驱动浪对应一个调整浪。再来看它的子浪:驱动浪一有1、3、5三个推动浪,2、4两个调整浪;而调整浪二则倒了过来,有a、b、c三个调整浪,A、C两个推动浪。两者相加,正好是五个推动浪、五个调整浪,推动浪、调整浪保持1∶1的比例关系。而大一级浪一浪二推动浪调整浪数量比例仍为1∶1,浪一浪二的推动浪调整浪比例1∶1与其子浪中推动浪调整浪比例是一致的。这种吻合是偶然还是必然?
图2是阴阳八卦鱼图。再来看中国古代的《易经》。《易经》的文化哲学思想精华即——阴阳协调平衡。“阴阳互补,刚柔相济”的思想,来自于我国远古哲人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现象所作的概括。“天下万物,皆由阴阳,或生或成,本其所由之理,不可测量之谓神也。”在古代先哲眼中,万事万物皆可一分为二,都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极端力量。“无有阴阳,不成万物”,表观了“阴阳”的对立程度和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对立统一辩证观点。
推动浪与调整浪的关系,是不是符合《易经》的阴阳协调平衡思想呢?笔者看来,这是一致的。推动浪与调整浪的关系,正如图2中的阴阳八卦鱼,相互对应、互相包容、协调平衡、对立统一。数量上保持对等的平衡关系,运行时间上对立统一,此消彼长。正如男与女、正电子与负电子、物质与暗物质的关系一样,推动浪与调整浪总是成双成对的出现,单独无法完成繁衍成长。驱动浪与调整浪的数量比例关系,有如男女性别比例。一男一女,是一种和谐的均衡对称关系。重男轻女,则男女性别比例失调,比例失调就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引发社会动荡,造成不和谐。社会动荡的结果是重新建立平衡,要么男人数量降下来,要么女人数量增上去,再度达到1∶1均衡性别比例,社会才会和谐,和谐了才能国泰民安,稳定发展。
再来看图1。驱动浪一拥有三个推动浪、两个调整浪,显然不符合“阴阳协调平衡”,不平衡,就要发生激烈变动,于是浪二调整浪出现了。与浪一相反的是,浪二的推动浪调整浪数量正好与浪一倒了过来。此时,推动浪、调整浪数量趋于一致,平衡重新建立,即然协调均衡了,大家和睦相处,自然就和谐稳定了。更进一步分析,驱动浪的子浪是三个推动浪两个调整浪,这显然是一个非均衡状态。实事上,驱动浪的作用就是打破均衡,突破性生长。然而这种突破常常会导致偏离最终目标,再加上又是一种非均衡状态,长期发展难以为继,此时调整浪的出现显然是很有必要的。调整浪的作用正是在“纠偏”,既然驱动浪走过了头,现在调整浪把它纠正过来,比例失调了,现在重新调整比例,再度建立平衡。通过一对一的纠正,使得驱动浪能最终能够到达预定目标,见图3。
推动浪意气奋发,志在突破均衡,进而完成成长使命;调整浪沉着冷静,意在回归均衡,在成长过程中纠正方向。突破与回归的再度均衡,阴与阳的对立统一,全都蕴含在既简单又复杂的哲理之中,不得不感叹自然造物的和谐之美!
来看图4的“五上三下,八浪循环”模式。图中,浪一共有三个推动子浪,两个调整子浪;浪二有两个推动子浪,一个调整子浪,加起来,浪一浪二共有五个推动子浪、三个调整子浪。大一级浪一浪二的推动调整浪是1∶1对称协调比例,而其子浪推动调整浪却是5∶3的非对称协调比例。比例失调,将难以为继。这也是与中国传统《易经》的“阴阳协调平衡”思想相矛盾的。
再来看图1中浪二调整子浪a-b-c,对照浪一的调整子浪2,可以说是三重调整浪,也可以说是多重调整浪。艾略特对调整浪做了具体分类,分为简单调整浪、复杂调整浪。而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简单调整浪、复杂调整浪,艾略特却没有给出答案。如果说浪一的子浪调整浪2是简单调整浪的话,那么浪二的子浪调整浪a-b-c则可以称之为复杂调整浪。而简单调整浪、复杂调整浪的出现位置更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规律可寻。显然,它决定了大一级浪是驱动浪还是调整浪。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万物之生,负阴而抱阳,莫不有太极,莫不有两仪。氤蕴交感,变化无穷。“五上五下,十浪循环”是不是符合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留给大家思考吧.(作者:张晓东)

zxd_6 发表于 2012-11-2 08:06

附图

sfzx 发表于 2012-11-2 10:05

额,还是标准波浪结构图

eagter 发表于 2012-11-2 10:48

本帖最后由 eagter 于 2012-11-2 10:50 编辑

先把什么是作用、驱动、推动整明白了再说。这些词汇在波浪领域已经约定成俗, 成为事实上的专利,请不应混淆视听。

至于10浪理论,无所谓,有了不多,没有不少。进5退3,平台的B、锯齿的B确实在时间上往往很长,你把它拆成abc,然后10浪了,本质上没有区别,东西还是那些东西。

波浪历史上有个wxy。略特喜欢把联合调整浪叫做abcxabc,有时候直接标注123567。切特说不行啊,进5退3,你怎么退7了,这还了得,必须3,于是创造性的发明了wxy。扯淡,纯粹是蛋疼的扯蛋,读书读傻了的扯蛋。1234567, 还是wxy, 张三的身份证上写着张三,他的朋友叫他三哥,他妈叫他三儿,没有人觉得不好,有必要统一叫三哥么?

eagter 发表于 2012-11-2 10:54

先把什么叫做作用、什么叫做驱动、什么叫做推动整明白了再说

eagter 发表于 2012-11-2 10:56

8浪结构,进5退3,B浪往往在时间上很长,把B拆成了abc则和谐了。如果有这个必要,3浪往往在幅度上很长,要不要再拆?这就不是10浪理论了,而是15浪理论了。呵呵

eagter 发表于 2012-11-2 11:02

本帖最后由 eagter 于 2012-11-2 11:49 编辑



浪还是那个浪,只是换个名。

zxd_6 发表于 2012-11-2 13:57

eagter 发表于 2012-11-2 1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8浪结构,进5退3,B浪往往在时间上很长,把B拆成了abc则和谐了。如果有这个必要,3浪往往在幅度上很长,要不 ...

你入门了,呵呵。是的B浪相对A浪确实是很长,一般为A浪的2倍以上,为2浪的3倍以上。3浪比B浪运行时间还要长一些,不过倒是不用分拆了,因为它本来就很长。

zxd_6 发表于 2012-11-2 14:01

本帖最后由 zxd_6 于 2012-11-2 14:04 编辑

eagter 发表于 2012-11-2 11:02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浪还是那个浪,只是换个名。

浪B之所以较长,是为了阻止浪A发展成为推动浪。艾略特八浪循环的右侧a-b-c部分,和左侧的1-2-3子浪结构完全一样,为什么右侧发展成为了a-b-c?而左侧却发展成为了1-2-3?艾略特八浪循环中,左侧一开始的的1-2-3为什么不是a-b-c?要知道,两者结构完全一样啊

sfzx 发表于 2012-11-2 14:17

额,楼主的十浪是以周期理论出发的。时间的重要性成第一性,成最重要的地位。根本对于波浪的形态,时间,比率的三者和谐共震,理解清楚。所以特想信十浪理论的时间轴上的左右平横,而一定认为形态平横。其实,在波浪里面,三者都重要,没有谁更重要,或者不重要之说。说白了,楼主对波浪理论没有深切的体会,没有入门。所以,觉得波浪的缺点特多。
三者和谐共震了,这个形态就是完美无缺的。而不是要时间平横了且是左右平衡量了,才是完美的。

sfzx 发表于 2012-11-2 14:21

只要三者平衡了,浪形完美了。这是波浪成立的基础。五升三降是波浪理论的立足之本。现在楼主不是在完善波浪理论,是在推翻波浪的立足之本。难听点,你说的是时间的十浪循环,这个可以接受,可以说有人,在借鉴波浪理论的优点完善俄国人的理论。如果你认为是在完善波浪理论,那就大错特错了。纯是盲人骑瞎马,走到那,算是那了。

zxd_6 发表于 2012-11-2 14:44

我们在这里是做技术交流,说白了是为了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说八浪也好,十浪也好,都无所谓,正确也好,错误也罢,最重要的是,事践是什么样子的,说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所以提出这套理论,完全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为什么不是十五浪呢?市场中没有这种形态。
提出这套理论,本人是建立在大量的市场样本之上的,说白了,已经做了足够的验证。如果不接受它,看一眼就过,没必要把话说得很难听。如果接受它,在市场中肯定有益而无害。本人最不喜欢动不动骂人了,有疑问,大家可以一起交流,目的是为了共同提高,不是吗?
你也可以提出个九浪循环,二十浪循环,只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理论支持;第二,有足够的市场验证。如果能做这两点,网友都会感激。

sfzx 发表于 2012-11-2 16:11

额,关键是没有实践证明。而且,你到遵循八浪循环的地方,说是八浪有缺陷,十浪才对的。那不是自视太高了??????

sfzx 发表于 2012-11-2 16:12

还有,这不是你的理论,你只是接受了他人的理论,在阐述。而不是你的理论。

eagter 发表于 2012-11-2 16:32

好啊, 拿出你的理论基础, 摆出你的市场验证验证, 让时间去检验真理, 我提前把感激给你!

zxd_6 发表于 2012-11-2 16:47

看我有关十浪循环的贴子,里面有例证

eagter 发表于 2012-11-2 16:53

请举实际的例子, 真实发生的行情,而不是理论上的折线图,至少三个

zxd_6 发表于 2012-11-2 16:59

几个例子

eagter 发表于 2012-11-2 17:07

请你按照10浪循环划分, 好么?

zxd_6 发表于 2012-11-2 17:08

这个也是,具体的分析我就不写了,大家都是高手,应该能看明白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十浪循环:均衡对称的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