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169 发表于 2012-12-13 21:26

估计还有个诱多过程
月底附近会有机会再来一波

cqdx20025560 发表于 2012-12-14 19:11

趋势向好,开始建仓

netpm 发表于 2012-12-14 19:28

大牛确立

lybird 发表于 2012-12-15 17:23

长线最慢,比如一年来,年初在此附近,年末在此附近。也就是走势通过中期和短期的波动,将大多数人的血吸干。长期的核心中枢在缓慢的移动。
周K线:


日K线:

左公 发表于 2012-12-16 02:13

虽然解析的不错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不明白市场变化和形势的道理

lybird 发表于 2012-12-17 09:26

常说主力大智若愚,也就是说主力的建仓一定是缓慢而持久的。这样的话再周K或是月K就应该能见到月周成本减速降低至不创新低,直至拐头确认。
来看下这个小公式下的各个指数月K成本的变化:







元芳看金 发表于 2012-12-17 11:47

今日关注:
21:30 美国12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
22:00 美国10月国际资本净流入流出情况

操作建议:
日内操作:今日行情展开调整为主,关注唯一支撑6500位置,激进者可在该位置轻仓短线做多。今日若黄金跌破1685,白银必将大幅度下探,很有可能会下探6380支撑位置。所以关注黄金1685支撑,行情若反弹到6580一带继续做空。

bmjxj 发表于 2012-12-17 17:49

能发小公式?

lybird 发表于 2012-12-17 17:57

近时预判错误较大,就是先验的预判这个盘整带的结束,但是走势自有其方向,也就是说这个盘整带的级别在变大,回归盘整带是否就是上涨呢,显然也不是。静观之,假如是大底,不会快的让人追不上。
日K线:

lybird 发表于 2012-12-17 22:45

从成本K线观察到一个小的心得。
持股的话,若能逃顶,就能避免随后的下跌。但是顶部偏偏最诱人,比如说有长阳线或是中阳线,或是有突破。当然随后就能看到这是假象。从成本K线上分析,因为顶部是筹码分散的阶段,所以实为为拉高出货,而非追高抢筹,所以实际成本应该是和走势背离的,可以观察下近期的图。
1.顶部股价走势与成本走势背离2.阳线背离,3.随后股价下跌,短期反倒有个成本K线上升,4.随后成本下行压制股价下行。



挥豪龙胆 发表于 2012-12-17 23:28

:):):)

lybird 发表于 2012-12-18 19:55

本帖最后由 lybird 于 2012-12-18 20:28 编辑

下跌的过程末端,常常伴随的是成本低于股价,随后的进行反向的调整,这个过程可以观察到调整的末端,成本K线走势逐渐高于股价,随后压制股价下行,也就是说的调整的末端能够吊起人们做多的热情,倾情杀入,导致持股成本大大升高,然后诱多结束就是反手下杀,重新找到做空的动能。
成本k线观察:







cqdx20025560 发表于 2012-12-19 16:06

楼主心细,不知楼主是否从事证券行业?

lybird 发表于 2012-12-19 18:10

从事电器维修,接触股票一年余,愈来愈觉得这个行业的困难之大。但是中长线来说,机会是等出来了。机会来的,不会快的让人跟不上。

近百日是个盘整带是毋庸置疑的,盘整也会结束,结束后就是新的走势,上升或是下跌,底部盘整带是中长期降低成本,顶部盘整带和下跌中继盘整带是最终的诱多,比较了近期的两个盘整带。可以参照一下。

zhangjianfir1 发表于 2012-12-20 10:19

MACD共振指标中的“短线跟踪、中线跟踪和长线跟踪”是怎么用的?不太懂

lybird 发表于 2012-12-20 11:07

长中短计时是统计收盘价对长中短均线的穿越的计时,人为的设定为250,60,13日均线。因为只需要一组数字,就把它放在共振指标里面了。具体意义可以参考格兰维尔八大法则。

走遍_天下 发表于 2012-12-20 14:56

haso

lybird 发表于 2012-12-20 17:06

维持原分析:

zhangjianfir1 发表于 2012-12-20 17:16

本帖最后由 zhangjianfir1 于 2012-12-20 17:20 编辑

lybird 发表于 2012-12-20 11:07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长中短计时是统计收盘价对长中短均线的穿越的计时,人为的设定为250,60,13日均线。因为只需要一组数字,就把 ...

楼主,我的MACD共振图跟你的不太一样哦?你又升级了?

lybird 发表于 2012-12-20 19:01

zhangjianfir1 发表于 2012-12-20 17: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我的MACD共振图跟你的不太一样哦?你又升级了?

这个MACD的共振就是很早的一个思路,分别研究不同级别的EMA均线,当时想到如果是在数个副图里面搞的话非常占地方,就单独弄了一个这样的一个指标,所以没有什么神奇,或是不可告人的秘密。没有特别固定的版本,在美化方面,如果是灵敏太多,则有失稳定性;稳定太多,又失灵敏性,二者不可得兼。但是相对来说,从共振的角度讲,大级别是战略,小级别是战术。
页: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查看完整版本: 钟爱M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