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onong_09 发表于 2012-6-12 11:30

一个小小的指标竟有如此多学问,真不愧是经典指标!

chaonong_09 发表于 2012-6-12 13:37

认真看还是很难的,再仔细看,慢慢研究!
精一技足已!#*22*# #*22*# #*22*# #*22*#

chaonong_09 发表于 2012-6-12 13:44

与其每天追涨杀跌,不如先退出来,研究下,多看书。买书比赔钱便宜多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心得,在复盘看下。写下心得跟朋友一起交流下,有人看的话也是很得意的。希望朋友们拿出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才能进步,在技术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我会的,不告诉你,如果是每个人都这样想,别说大道不行,小术也不行。
   有个帖子说,指标都是外国人发明的,但是国人何尝没有研究。但是或固步自封,或研而不传。通达信等指标是个开放的系统,充分利用这个系统,互相取长补短。都会进步的。
====================================

赞,楼主有大师风范!

szygdx 发表于 2012-6-12 19:19

回复 #358 lybird 的帖子

多谢楼主分享。

下面是我最近搞出来MACD指标,核心思路就是:用固定周期的价格相对高低(K值)与MACD指标融合。

DI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9);
MACD:(DIF-DEA)*2,COLORSTICK;
RSV:=(CLOSE-LLV(LOW,21))/(HHV(HIGH,21)-LLV(LOW,21))*100;
K:SMA(RSV,5,1),COLORWHITE,NODRAW;
STICKLINE(K<20 OR K>80,DIF,DEA,1,0),COLORBLUE;
STICKLINE(K<20 AND K>REF(K,1),DIF,DEA,1,0),COLORRED;
STICKLINE(K>80 AND K<REF(K,1),DIF,DEA,1,0),COLORGREEN;
多:IF(DEA>REF(DEA,1),DEA,DRAWNULL),COLORMAGENTA;
IF(DIF>REF(DIF,1),DIF,DRAWNULL),COLORRED;
空:IF(DEA<REF(DEA,1),DEA,DRAWNULL),COLORCYAN;
IF(DIF<REF(DIF,1),DIF,DRAWNULL),COLORGREEN;

[ 本帖最后由 szygdx 于 2012-6-12 19:22 编辑 ]

挥豪龙胆 发表于 2012-6-12 21:12

MACD有楼主更精彩!#bb#

jiangjl234 发表于 2012-6-12 22:45

#*)*# #*)*# #*d1*#

lybird 发表于 2012-6-12 23:03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所有别有用心的掮客,皮条客,无论何时,都会用鼓舞人心的语言忽悠大家进,牛市,熊市,各种市,这样的话,类似的言论,随处可见。也就是如果是被忽悠进了,就是一个新鲜的血液进场,没有意外的话,刚开始或赚或赔,这些都不重要,但是玩到最后都是被吃掉的一群。所以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有主见。

现在的点位,无论从时间和空间看,都像是快要反弹了。但是有几点,1.没有所有的箱体可以一直震荡下去,总要突破,或是下或是上。2.走到现在,一路下来的看法,对前期的走势大概可以看做是去年年底超跌反弹,然后在非常像大头肩底的形态下,走出收敛三角形,三角形又破位,非常有意思,只要预先验看的基本都容易错,包括大形态。也就是说真正的主力非常熟悉我们一般人所熟悉知道的技术形态,并且能够预先从大形态上策划和实施,包括舆论新闻的配合。3.一定级别的反弹的话,我的观点是一要与前面的最近筹码峰有距离,二要有一定的下跌空间,要有相对的底部形态。这三点缺一不可,现在不太符合。


[ 本帖最后由 lybird 于 2012-6-13 07:51 编辑 ]

szygdx 发表于 2012-6-13 06:57

楼主你好!非常感谢楼主分享均线的使用心得!

关于楼主的均线离差额的平滑版有几个问题想问问
1、均线采样,默认为什么使用9日的SMA?
2、楼主计算了这根采样均线的1日到40日的离差,但在实际计算离差数值时,只使用了6日到20日的离差,而不是全部?
3、当离差出现拐点时标注的1、2、3等数字,如何理解

lybird 发表于 2012-6-13 08:28

均线离差,其实原理同MACD的公式。包括后来用大盘涨跌家数,成交额等等做出来的离差。其实都是同样的思路,区别就是改了最开始的一个采样元素。
1.原始不做平滑的版本就类似MACD的DIF线,偶有拐点,就会出现我途中标注的数字。所以做出平滑版,就类似MACD中的DEA线。
2.SMA(X,N,1)的平均原理基本同EMA(X,N),就是当日占昨日数值的1/N 或是2/N,也就是不太受多日前的数值影响,趋时性好。
3.因为我的指标思路简单,是随性编的,所以写均线的时候一下写了40根,后来觉得太靠后的影响灵敏性,太靠前的短期均线影响稳定性。就没有在计算的时候采用,都是实验性质的。我一直在略作改动,所以没有一个标准的成品,但是思路就是这个思路。
4.当对均线离差线看的多的时候会发现。这种线体非常原滑,类似正弦波,余弦波,比普通均线灵敏,偶尔会迟钝。比如下跌波段找底的时候,我标注的数字就是拐点。拐点就是收敛的第一个点或是第N个点,只有有了拐点才可能拐头。
5.因为均线离差的诸多缺点,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应用其优点:
一,上升减速和下降减速变色,分为四色;
二,减速就可能有拐点;
三,上升拐点和下降拐点,有拐点就可能方向改变。
四,配套的中短期均线改变就基本定型,过零轴就是一大把均线彻底打死结。
五,量与价一起看,特别是熊市,必须先有量,然后看两曲线是否同步。
六,看大盘尚可,个股的话主要是看价格的版本,量可能略不准。
七,波段底部确定的诱空点是最好的买点,波段顶部确定的诱多点是最好的卖点。
八,配合其他指标就更可以确认。

截一标准图看,走势太复杂,以后不标准的走势可能也很多,还要多学习,实践才能进步。


当下个人感觉,涨不易,跌易。



[ 本帖最后由 lybird 于 2012-6-13 09:15 编辑 ]

stocktianya 发表于 2012-6-13 08:29

原帖由 lybird 于 2012-6-12 23:0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所有别有用心的掮客,皮条客,无论何时,都会用鼓舞人心的语言忽悠大家进,牛市,熊市,各种市,这样的话,类似的言论,随处可见。也就是如果是被忽悠进了,就是一个新鲜的血液进场,没 ...


我认为大的形态是交易的结果,而不是谁能控制的了的,大形态的最终形成,反映了这个市场整体交易的情况,是可信的。

szygdx 发表于 2012-6-13 09:09

回复 #369 lybird 的帖子

谢谢楼主的说明。

根据初始采样元素不同对多种因素进行了均线离差分析。

量:MID:=SMA(AMOUNT/10,N,1)/10000;
价:MID:=SMA(C,N,1);
时:?
空:MID:=(CLOSE-LLV(LOW,N))/(HHV(HIGH,N)-LLV(LOW,N))*100;(我这么想的,不知是否合适)

波浪和江恩都对时间有过描述,斐波拉茨等。我实在想不出来,楼主看看能不能搞个时间的均线离差?

楼主提到的两个指标,可能与时间有关。一个是多周期共振指标,还有一个是波段的起点和终点指标。

[ 本帖最后由 szygdx 于 2012-6-13 09:34 编辑 ]

lybird 发表于 2012-6-13 16:52

06.13日盘后分析。


[ 本帖最后由 lybird 于 2012-6-13 16:56 编辑 ]

jiangjl234 发表于 2012-6-13 22:05

#*)*# #*)*#

wyl881 发表于 2012-6-13 22:45

#*d1*#

lybird 发表于 2012-6-14 20:06

用一根10年线的相对速度来看当下走势,波段的话没有像样的减速,所以还算是下行。另外从一个大角度来说,股价跌破10年线,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平台整理,10年线其实形成了一个平平的圆弧顶,所以相对来说走势是很温和的,这里孕育了相当大的能量,如果是等这个圆弧往下拐的话,走势就会相对的凌厉许多,相对来说走势也就会明了,均线的关系也就慢慢走顺。




年K,一年一根,走了许多年,将就能画张图了。


[ 本帖最后由 lybird 于 2012-6-14 20:50 编辑 ]

wyl881 发表于 2012-6-14 20:47

高瞻远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老燕双鹰 发表于 2012-6-14 21:52

macd乃乾隆第一指标,在下炒股18年有300余本技术分析书,也曾经专门研究macd指标,现在看到楼主的帖子乃是最好的。

股海炼心 发表于 2012-6-15 09:24

很好的贴帖子,很精彩的分析,。谢谢楼主无私地奉献,向你i敬礼

鲁滨逊 发表于 2012-6-15 10:28

#*d1*# #*d1*# #*d1*#

股海炼心 发表于 2012-6-15 11:26

真是好文章,太精彩了。楼主有水平,有爱心
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查看完整版本: 钟爱M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