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爱 发表于 2013-3-5 11:56

andar 发表于 2013-3-5 1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俺首选2浪调整结束。

总算又见到楼主对大盘的分析乐#*)*##bb#

宇宙与分子 发表于 2013-3-5 14:08

#*)*#

polly-yang 发表于 2013-3-5 18:12

为什么是二浪调整结束而不是二浪A调整结束呢?#*31*#{:2_25:}请老师指点!!

宇宙与分子 发表于 2013-3-6 02:56

加亮后想要加粗金币不够了,咱是有素质的人,就不爆粗口了。
**,气人!

宇宙与分子 发表于 2013-3-6 02:57

回复需要审核,请等待通过,审核个JB呀!

andar 发表于 2013-3-6 13:43

polly-yang 发表于 2013-3-5 18: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什么是二浪调整结束而不是二浪A调整结束呢?请老师指点!!
还是元好问说的好: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咋办?重温下元好问的诗,来个双首选吧!


               《颍亭留别》
                               元好问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士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andar 发表于 2013-3-6 13:57

极爱 发表于 2013-3-5 1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总算又见到楼主对大盘的分析乐
#*29*#

andar 发表于 2013-3-6 13:58

polly-yang 发表于 2013-3-5 18: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什么是二浪调整结束而不是二浪A调整结束呢?请老师指点!!

有些时候,次选的可能性太小,多言何益?

polly-yang 发表于 2013-3-7 11:05

andar 发表于 2013-3-6 13: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是元好问说的好: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咋办?重温下元好问的诗,来个双首选吧!


学习先生的境界!!:)

andar 发表于 2013-3-13 13:23

时至今日,锯齿或类锯齿型态依然是2浪结构首选。
#*)*#

andar 发表于 2013-3-14 13:14

当下首选:2浪B运行中。

andar 发表于 2013-3-14 13:28

至今,调整的强度为48%左右。
预计,调整的强度应能达到甚至超过61.8%的黄金分割位。
#*)*#

andar 发表于 2013-3-14 14:01

当然,“当下运行2浪B”只是双首选之一

andar 发表于 2013-3-14 14:03

另一首选为,当下运行2浪C, 且已接近尾声。
预计,该首选的调整强度为50%。

ynkiqbba 发表于 2013-3-14 23:41

如果我说肯定在c中。现在在哪呢?

andar 发表于 2013-3-18 09:17

最专业、最勤勉的证监会主席离任了。这样的人前途无量。祝福郭树清!

andar 发表于 2013-3-18 09:32

清风作力扫阴霾,
白日蓝天四望开。
好个大势真面目,
争教巴老不曾来?

andar 发表于 2013-3-18 09:33

中国直接融资市场比中行复杂多了,新主席加油!

andar 发表于 2013-3-27 11:52

2013年03月27日 07:15 AM
Lex专栏:中国银行业盈利不再轻松
英国《金融时报》 Lex专栏


慢慢来,中国——现在还不到4月。中国各大银行的2012年业绩公布期终于到了。中国第二大银行本周率先报告业绩,净利润增长14%。这听起来不错,但却是中国建设银行(CCB)六年来最慢的利润增长。这是北京放松利率管制的结果,此举消除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丰厚息差。2012年最后三个月,建行的净息差下降5个基点。其他银行想必也有类似下跌。

中国各银行可以做些事来抵消这一趋势。由于投资者寻求比微不足道的3%更高的存款回报率,针对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需求增加了。短期内,银行可能受益——销售这些投资产品以增加手续费收入。建行的手续费收入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30%。研究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指出,这些理财产品管理的8万亿人民币,相当于目前银行存款基础的十分之一,而这个比例在2010年初仅为2%。

但这对银行来说并非全是好消息。理财产品的市场需求,也提振了通过企业债券获得更廉价信贷的市场。理财产品的逾四分之一投资于企业债券。中国国有企业发行债券的融资成本,比银行贷款收益率低100至150个基点。这进而影响了对贷款——这一银行主营业务的需求。因此,企业债券构成了去年下半年中长期信贷发放总额的五分之二,而商业银行仅占13%——分别创下最高和最低记录。长期来看,这可能不利于作为企业债券买家的银行,因为他们牺牲了6.5%的贷款收益,去换取5%的债券收益。中国银行业轻松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回了。

andar 发表于 2013-3-27 12:12

评论:羡慕嫉妒恨

      2000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盈利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如果不吝啬,用“了不起的成就”来描述这10多年的事实并不过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了不起的成就”的取得是在西方媒体持续的恶意预测、忧虑甚至谩骂、攻击之下取得的。更令西方媒体愤怒和妒忌的是,就连美国金融危机也没能改变中国银行业盈利水平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西方媒体不服气,那就只剩下无中生有了。应该承认,这确是它们的另一专长。

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查看完整版本: 边走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