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铠耘
发表于 2010-11-26 10:34
#loveliness# #loveliness# #loveliness#
[ 本帖最后由 进铠耘 于 2010-11-26 10:49 编辑 ]
fengzzd
发表于 2010-11-26 10:34
反对老鼠仓
姬儿
发表于 2010-11-26 10:35
原帖由 理论联系实际 于 2010-11-26 10:21 发表 http://125.90.88.166:8086/images/common/back.gif
好了,不开玩笑了。有个正事通知龙二帮。
7哥临走交代,龙二帮潜伏股,每股20元利润的时候,请准备取出10%利润,就是每股两元的利润,用于捐助穷困生病儿童。这个注意了,不是自愿执行的,是强制执行的,拒绝 ...
坚决执行命令!#*(#
阿文文文
发表于 2010-11-26 10:37
原帖由 fengzzd 于 2010-11-26 10:3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反对老鼠仓
哥们,老7最后还是被编剧关到新疆监狱了。
职业灌水帝
发表于 2010-11-26 10:40
摩根财团
发表于 2010-11-26 10:46
#*22*# 为了天下股民,我清仓600383#*25*# 标准一太监股#*25*#
zhwei88
发表于 2010-11-26 10:47
最好你能抹去老鼠仓记录,不然一起送新疆放风筝#*29*#
禅娆
发表于 2010-11-26 10:48
原帖由 摩根财团 于 2010-11-26 10:46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2*# 为了天下股民,我清仓600383#*25*# 标准一太监股#*25*#
#*22*# #*d1*#
yhd0918
发表于 2010-11-26 10:49
男人,驴,好样的,这下就看理论联系实际了,嘿嘿,PK开始了
阿文文文
发表于 2010-11-26 10:49
哈哈,摩根财团是好同志,呼唤理论哥,有见证奇迹的时候吗?
潜龙腾渊
发表于 2010-11-26 10:50
呵呵,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22*#
yhd0918
发表于 2010-11-26 10:51
跟谁死跟的时候到了,同志们,站好队
szr666999
发表于 2010-11-26 10:51
理论哥,让我们见证奇迹吧#*d1*#
zhwei88
发表于 2010-11-26 10:52
驴你该把买卖一股的交割贴上来,
然后尝试母驴账户重仓反做#*29*#
摩根财团
发表于 2010-11-26 10:53
#*22*# 老驴我一拍大腿,割,每股亏0.1。哥的000908不是传说#*26*#
摩根财团
发表于 2010-11-26 10:54
老驴不会贴图。谁教我啊#*22*#
白龙嘉
发表于 2010-11-26 10:55
打水漂是一个古老的游戏,规则相当简单,谁的石子在水面跳跃的次数多谁就赢。1992年,有个美国人抛出的石子在水面上连续跳跃了38下,创造了这项游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编剧打出了42下,刷新记录#*29*#
铁血中国人
发表于 2010-11-26 10:58
中铝,st *st对你来说只是一场赌,你永远面临的是不确定的!那是从前的我,现在的我做的是投资,拥有的是信心#*d1*# 希望你能跟上脚步#*19*# 互动的不错,废话太多,有些辜负了我的期望#mad# 望珍惜马甲,良性互动#*d1*#
香梨妃子
发表于 2010-11-26 10:59
原帖由 摩根财团 于 2010-11-26 10:5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2*# 老驴我一拍大腿,割,每股亏0.1。哥的000908不是传说#*26*#
-----------------------------------------------------
够爷们#*29*#
摩根财团
发表于 2010-11-26 11:00
吕梁坐庄中科创业----中国证券史最全面、最豪华的一次坐庄工程http://finance.QQ.com 2006年10月11日11:31 新华网 1998年年初时,康达尔的股价是10元左右,流通股3488万股。计划的最初阶段是广泛搜罗筹码,力争达到控制90%以上的筹码。整个计划要求有6亿元左右的自有资金。
· 全国格斗大赛开始
· 银行卡 安全快捷换Q币
· 沟通无极限手机Q时代
· 魔法表情秀出百变心情
· 全国格斗大赛开始
· QQ秀 秀出个性真自我
10元到14元之间,可以边拉边吃货,然后择机购买部分法人股,进入公司董事会。14元到20元之间,通过与公司配合放利空等办法,震荡上行,在1998年的市场背景下,很多人会守不住仓的。用1年左右的时间,在20元以下将股票筹码控制85%左右。
这时,计算一下资金损耗,当在5亿元左右。其中花在二级市场上4.5亿元,花在法人股上0.5亿元。但是,控制的流通筹码的市值在6亿元左右。用这6亿元市值在券商处抵押,即便按1:0.4,也可以换来透支款2.4亿元。加上余下的1亿元,手中还有3.4亿元。然后在20元以上,有多少筹码无论价格多高通吃。当控制筹码90%以上时,就成功了。
随后经过不停的除权,最终将股票价格推高到复权价1000元一股,也就是说流通市值达到350亿元。到那时,庄家控制了流通市值里的90%,也就是315亿元,但是成本仅6到7亿元左右。用这些钱即便按1:0.3透支,也可透出100亿元的资金。用这些资金来打新股,扣除透支的成本,一年可以有9亿元以上的净赢利。
最后结果是,只花6亿多元的成本,但是每年有9亿元的赢利,还拥有315亿元的市值,应该说是相当美妙。
用这些利润,可以控制公司股权,然后不停重组,将最好的项目注入公司,甚至可以注册影子公司,每年将数亿元利润转入公司。这样,公司的股价就被认可,从流通股上每出2.5%的货,就可收回7亿元左右的现金!
也就是说,通过5到7年左右的操作,你最初的6亿元,可能变成400亿元以上的收益!
无疑,这种操作是严重违规的,但是在当时监管手段下,如果你熟悉证券市场、通晓法律,完全可以回避风险,达到成功。
人算不如天算
康达尔1994年11月1日上市交易时,开盘价9.80元,收盘价8.86元。其后一路下跌,1994年末为8.99元,1995末6.80元,1996年3月底5.50元。统计分析显示,从 1995年1月至1996年3月底,平均每月的成交量约460万股,按当时的流通盘3488万股计算,换手率为13%左右。而从1996年4月至1997年底,平均每月成交量达3198万股,按当时的流通盘4142万股计算,换手率为77%。21个月里共成交66920万股,相当于换手16 遍,显见得确有庄家洗筹吸筹。在此期间,股价最低5.50元,最高16.63元,庄家收集筹码的平均成本不低。但是,1997年末该股收盘价仅10.82元。从股东人数来看,该股1994 年末7475人,1995年末2491人,1996年末21759人,1997年末有22468人,而到1998年中期为6327人,大体上可反映出这段时间筹码的集中度由集中到分散再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看起来,庄家恰恰在最不合适的时机接了最后一棒,无疑,庄家确实是深套其中了。
这家危如垒卵的庄家就是深圳英特泰投资咨询公司。英特泰的经理朱焕良找到素负盛名的北京机构“K工作室”的主持者吕梁本人,希望获得“帮助”。原来,朱因投资康达尔被深度套牢,欠下巨额债务,已经无计可施,不得不冒一冒引狼入室的风险。
北京机构点石成金
首先是控制股权。无疑,在方案设计之初其“设计师”就估计到了今后可能引起的市场关注,因此采用了不抛头露面,而是间接联合控股的手段。
1999年5月,康达尔第一大股东深圳龙岗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部分国有股分别转让给了海南燕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海南沃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及民乐燕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分列康达尔第二、三、五大股东,并于同年12月份,康达尔更名为深圳市中科创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创业。对此次股权转让,当时有权威媒体评价:康达尔正式挥师高科技,并透露这些新股东是在战略伙伴北京中科的全力支持下入主康达尔的,而北京中科的大股东包括了国家科技部高技术发展研究中心(863计划)和国家科技部火炬开发中心等5个中心属下的高科技公司。中科创业(0048)现任总经理欧锡钊当时也表示:“更名主要体现了公司股东的变更。新股东是具有国家科技部背景的下属几大科技发展中心投资兴办的科技发展公司。”一切似乎很圆满。
中科创业的股价也一发不可收拾地涨到了2000年的最高价84元,复权价高达370元。
眼花缭乱的资产重组
2000年12月25日开始,美梦变成了噩梦,中科创业股价直线下跌,北京、深圳、上海三地“中科”联手演的一场联合幕后控股戏才被抬了出来。根据调查,北京中科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大股东为海南中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而上海中科成立于2000年4月,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发起人股东恰恰为海南中网和北京中科。但两个发起人还未把上海中科的股权捂热,便在两个月后将70%的股权倒手卖给了中科创业。同年9月,中科创业又买入海南中网35%的股权。不到半年的时间,通过这种股权转让的游戏,几千万元的资金从中科创业的口袋里流了出去。
很明显,当年康达尔的重组并非如此简单,重组的结果也并不像外人所看到的那么美满。2001年上半年,中科创业六名董事、两名监事宣布辞职,就此现任董事长陈枫及总经理欧锡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公司的难言之隐:“虽然北京中科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但却是由第二、三、四、五几大股东联手起来的,意图操纵董事会。这几位辞职的董事均与北京中科有关,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不认识董事长。”由此,我们基本能推明其事实:当年真正入主康达尔的是北京中科,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是避免某些麻烦,北京中科没有直接出现,而是在海南等地注册了几个看似不相关的空壳公司,却将康达尔更名为“中科创业”。
北京中科之所以没露面,是因为“中科系”庄家的超大规模战役计划里并非只有一个“中科创业”,并不局限于一家上市公司的腰包。
K工作室精心设计了针对康达尔的战略投资计划。参与该计划的北京各机构同意接手康达尔50%左右的流通盘,作为长线投资。据透露,这些机构包括了中煤信托等一些大户。K 工作室提出的计划果然不同凡响,他们围魏救赵,着手对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把一家养鸡专业户包装成主营医疗设备、电子商务、生物制药的“高科技加金融”概念的投资控股公司。与此同时,股价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现在转回头看,其重组方案的最惊人之处--事后也证明是导致其计划全盘崩溃的最大败笔--是其操作过程中融资方案或者说资金链的设计。
康达尔的重组有进有出,出去的是剥离原有资产,如运输、电厂,使之成为独立个体;进来的则是“高科技+金融”,包括与传统饲料业结合的苜蓿业、新保健品、电子商务、股权投资等。1999年12月6日股东会通过将公司更名为“深圳中科创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核准自1999年12月8日起正式变更。股票简称自12月13日起由“康达尔A”变更为“中科创业”。
在上述一系列资产重组中,最重要的内容有三个,一是成为中西药业第二大股东,不仅由此而导致收购控股其子公司新生力生物工程公司,使康达尔的产业结构转向生物工程概念,而且康达尔还与中西药业结成了贷款互保关系,有人认为,这是中科系资金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是受让上海中科,该公司同时为胜利股份和鲁银投资第三大股东,分别持有900万股胜利股份转配股(占胜利股份总股本的4.13%)、鲁银投资957万股法人股(占鲁银投资总股本的4.66%),实际上是中科系的南方总部。一是海南中网投资,该公司持有中西药业1078.5万股(占中西药业总股本的5%)法人股,为中西药业第四大股东,并且曾是持有上海中科50%股份的大股东。通过这一系列资产重组,不仅使康达尔实现了由养鸡专业户向高科技新贵的转变,从而基本完成了它的形象塑造,同时,也表明其开始进行角色的重大切换,正由一个被重组的对象逐步转化为中科系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