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hzy6126 发表于 2010-7-9 17:41

有深度#vv1# #vv1# #vv1#

loveandai 发表于 2010-7-10 20:58

支持曲哥#*d1*#

hellorex 发表于 2010-7-10 21:24

屌啊!!!!!!!!!!1

jimmyyyk 发表于 2010-7-10 22:04

楼主强人,帖子很有内容,比较耐读。
不过关于美元,商品,道指等的走势预测,感觉过于主观化。楼主如果认为美国政府的政策仍然指向弱势美元,那有没想过,本次欧债危机的本质是什么?美元本次走强的深层次是什么原因呢?

txhqy 发表于 2010-7-11 10:33

期待楼主新贴……

danielsg 发表于 2010-7-11 11:53

回复 #1 利只可曲折求 的帖子

楼主的帖子质量一致很好。

月光战鹰 发表于 2010-7-11 12:07

赞一个。。。#*d1*#

lvm 发表于 2010-7-11 14:27

#*d1*# #*d1*#

李白将进酒 发表于 2010-7-11 16:18

有见地,好贴

lystudio 发表于 2010-7-11 17:25

原来是马甲上阵啊~支持了!

gending 发表于 2010-7-11 21:54

先留记号!以后再看

快乐无极限2006 发表于 2010-7-11 21:56

#*d1*# #*d1*# #*d1*#

joangle 发表于 2010-7-11 22:29

#*d1*# #*d1*#

weibo9903 发表于 2010-7-11 22:43

有远见,不错#*22*#

利只可曲折求 发表于 2010-7-14 11:55

   回复201楼txhqy和205楼jimmyyyk的贴子:


   在191楼,我关于美元、商品、道指等的走势预测(一种思维方式的示例仅供参考),确实是主观的。既然是预测,主观理所当然!但是,未来客观真相只有一个!我的预测,考验的就是我的交易理念和方法对未来真相的判断是否过于主观!所以说,我的预测,事实上就是我的交易理念和方法的主观分析和判断,jimmyyyk,你说得很对!



   人类的经济活动,分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单纯的商品价格“交易性博弈”)。纯粹的实体经济,就是商品价值的创造和物质交换的活动。但是,如果经济体系內只有实体经济活动,沒有任何的虚拟经济或投机炒作,商品物质交换则会流动性不足,经济效率和速度必定受到损害,甚至会退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经济状态。然而,如果人人都致力于投机的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将不会有任何增长,经济体系也必然崩溃。所以,持续、稳定、健康的经济増长,就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中庸之道”。因此,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四种趋势数据,才是我设计的《四梯度三角形价值圈》所需要的基础数据源。A股市场任何时间段的实时数据,都要受制于这一“基础数据”!只有等到基础数据有了本质变化(变化到四种趋势之一种),A股市场的中长期判断的结论,才能作出实时改变。txhqy,我目前对沪指中级底部的判断,不能作为短线交易者的指导,因为,市场中绝大多数短期交易机会与中期交易机会是对立的!我暂时维持2月3日的评估!但是,目前A股中小盘流通个股,价格活跃度较高,而大盘股仍然只能适合重点观望,不适合作短线交易。自然法则揭示:任何强大的事物,变化到临界点时,都是脆弱的。市场设计者运用这一法则,能更好地科学精密计算,实现“促进成交”的市场目标。交易者掌握这一自然法则,对理解市场趋势,提高个人价值判断力,受益无穷。

   那么,何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四种趋势呢?第一种情况,实体经济过热与虚拟经济膨胀同时发生,而且幅度相若。典型案例如: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及20世纪50至70年代的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第二种情况,实体经济收缩与虚拟经济委靡处在同一阶段,而且幅度相若。典型案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市场经济,和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及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日本经济。第三种情况,就是实体经济相对过热,而虚拟经济却相对萎靡。1997年至2003年的中国经济。第四种情况,实体经济相对收缩,而虚拟经济却相对膨胀。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和2007年的中国经济。总之,高级交易者要花很大的功夫(研究各类数据之间背后的变化),去深入理解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这四种趋势的变化,目的就是为了深刻理解每种情况下的经济和金融政策的“罩门”!交易者搞清楚了影响市场至巨的政策“罩门”,那么,对资本市场的走势和振幅,定能做到起灭无从,了然自知!




    jimmyyyk,近期市场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你是否注意到:美国经济数据好时,而投资者(特指短中期交易者)的“风险偏好”则出现降低,投资者在市场卖出股票、黄金以及大宗商品,卖出高风险资产,导致道琼斯指数下跌,美元出现上涨。如果美国经济数据差的话,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会随着经济数据差反而提升,大家会买入高息货币,以及高风险的资产,推动道琼斯指数的上涨,导致美元下跌。这一现象表明,美元与商品,现在已变化成一个负相关系!例如,教科书告诉我们,汇率的涨涨跌跌应跟经济的强弱保持一致。但是,现代国际金融市场上,外汇市场当中,有的时候,汇率的走势却是跟经济完全反向的。

   美元与商品,怎么由正相关系变成了负相关系呢?为了方便说明你的“欧债危机的本质”话题,先画一张美元指数从2008年到目前为止的走势图,可以看到美元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过程中,有两次大幅度升值。第一次升值是以雷曼倒闭、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为主,美联储在这个时间推出了一个7千亿的救市计划;第二次升值是在今年年初,也就是说从2009年12月底到今年6月上旬为止,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全面爆发,欧盟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出了9300亿的应急融资计划。这两次美元的大幅反弹,其实跟美国经济没有任何关系!目前美元的利率,在这几个主要国家中,仍然是最低的!这主要是全球市场,由于金融危机的恐慌情绪,导致资产从大宗商品、从股市、从高风险货币上退出,回流美元!美元成为市场资金的一个避风港!美元出现大幅度的升值,这两次都是这种情况,都跟美国经济增长没有任何关系,这很关键。

   回到前面谈的“市场特别现象”话题,为了能更清楚地了解过去和现在美元与道指的真实关系,我们再画一张美元指数与道指的叠加图,在2003年之前,美元指数与道指是一个正相关系,而2003年之后,美元指数与道指出现了一个高度的负相关系。美元指数与道指的相关系数,如果从2005年到今年6月底为止,是一个负的0.2%左右,从2008年到今年6月底为止是负的0.77%左右。美元指数与道琼斯指数,按照正常逻辑应该是一个正相关系,为什么从2003年之后,出现了一个负相关系?而且从2008年到目前为止的负相关系是越来越扩大?在2000年的时候,美元利率是6.5%,而2000至2003年的三年过程中,美元利率从6.5%一路下调,2003年的时候已调到1%,到了这个时候,美元与道指变成了高度的负相关系。我想,主要原因是美元的利率调到1%以后,美元由高息货币转为低息货币,市场用大量的资金在对美元进行套利!所以,美元在市场资金套息交易下,才是造成美元与道指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也用彼现象解释此现象,背后的原理只能自悟)!美元,变成了一个套利交易品种!!!!!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元,已成为市场避险工具下的一种利益博弈!面对市场的变化,值得交易者独立思考。   

   现在可以简单回答jimmyyyk的问题了,从1999年欧元出生前后,美元对欧元的竞争,一直都在进行。目前欧元还只是一个货币合作政策没有完全统一,并且货币合并之后,经济政治仍然没有统一的货币框架合作体,它的合作是靠①债务、②通货膨胀、③就业、④赤字、⑤利率五个指标来做的。欧元运行了11年,但是,欧元控制通货膨胀率在2%之内的时间,却只有两年。欧元运行11年中,受到南斯拉夫科索沃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经济伤害较大,战争推高了石油价格,尤其是战争之后石油价格的长期高涨,导致欧洲的通货膨胀长期超标,紧跟着财政也超标、债务也超标。2008年以来的这场金融危机,马上又要导致失业超标,它的失业率已经到了9.9%左右了,25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都在20%左右了。美国发动的这两场战争、一场金融危机,把欧元的合作机制和基础(五个指标)全给打“残”了!美欧之间这场在①市场份额、②价格、③制度的博弈,甚至在④世界主导或者是金融市场走向的博弈,是非常明显的。那么,这次欧债危机的本质,也就很明显了,这是美元为了控制欧元汇率,美元为了决定欧元价格的“危机”。即:美国为剥夺欧洲金融话语权的“危机”!

   既然明确了这次欧债危机的本质(目的),那么,美元这次2009年12月底到今年6月上旬为止的升值,其深层次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了实现美元“利率”的全球霸权!前面谈到的近期美元的“市场特别现象”,已经从市场方面作了清楚的事实表述,接下来先补充说一下欧元。从现实市场需求来看,以前欧元区各国老百姓,多数都非常愿意用欧元,现在很多欧元区的人为什么就不想用欧元了?这是因为欧元价格老是“上窜下跳”,起伏错落太大造成的。欧元从1.17起步,最低水平0.82,最高水平1.62,这么大的起伏错落,哪个国家经济,可以承受这样的价格,更何况欧元是通过五个趋同指标,一个合作模式,而且,各国的①发展阶段、②发展水平、③经济资质和④经济表现,差异也非常大!所以,欧元“内部”本身也是有危机的。因此,这次的欧债危机,本质上是美国为掌握欧元价格决定权,利用欧元“内部”本身的危机而操纵的“危机”。这一判断,从金融市场的反应也可以得到证明,即:这次的欧债危机,除了欧元一度下跌得比较厉害以外,其它的大宗商品、股市都很稳定。

   毛泽东曾有这样的语录:“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现在的美国不知是否知道毛泽东的这一最高指示。但是,美国却是一个战略规划很强,并且极端重视技术规律,而且系统引导非常有效的经济体。

   现在轮到谈这一次美元升值了,美元2009年12月底到今年6月上旬为止的升值,从市场上看,大宗商品并没有快速升值,只是小幅度的升值,中间居然还出现过较长时间的略微下跌,说明美元并不希望通胀压力快速来临,而且,美元也有效地抑制了各国加息的意愿(美国产品出口和就业的需要)。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美元的霸权战略,对外汇市场和大宗商品的全面规划控制能力(其中奥妙的机理要靠自悟)!可是至到今天,美元的“利率”,在市场上还没有霸权!!!!!这是因为①现在美元与其它强势货币之间的利差高低差别还非常大,美元在篮子货币中倘处在低点,有比美元利率高的币种。②从2001年一直到现在,美国就一直在用“金融风暴”、各种“金融缺陷问题”、“金融危机”等等模式不断调整“利率”,上一次“次贷危机”的主要因素,就是美元在借“危机”调整利差,因为美元的“利率”和所有篮子货币的利率相差了7、8个点。③这一轮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几经起伏,美元利率就几次调整,现在,美元和发达国家篮子货币的利差只差1、2个点了。所以,这一次美元指数的升值,美国用美元相关的因素(需要交易者的自悟),成功地抑制和调节了大宗商品,控制了通胀压力,这是美国货币政策实现自我的需要——美元要走在相对于发达国家利率的前端(目前先掌控欧元,为三、五年后分崩欧元创造条件,为最终十年左右消除欧元的国际地位,是美元最重要的目标)。

   从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也体察到了美国为实现美元“利率”霸权,一统全球金融的决心。举一例,2008年底“金融危机”以来,2009年澳大利亚已经加息三次了,2010年也已加息二次,但是,最近一次的评估,澳元并没有加息,是因为通货膨胀压力没有那么大了。通货膨胀跟石油有关系,石油涨得慢,大宗商品价格也跟着涨得慢。所以澳元加息,它既要看美国的脸色,还要看自己的通胀。澳元执行的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战术货币政策,而美国的货币政策,是从未来看眼前问题的战略政策。澳元的焦点在短期,美国的焦点在未来,自然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关于在下半年,我对美元会贬值的判断,说点想法。

   美国在技术控制风险能力的范围之内,借助技术规律“适时”地对美元进行升值和贬值“管制”(格林斯潘对“技术性操纵”的解语),战略目的是为了规划全球外汇市场,规划大宗商品。全世界一般只是在接受市场,跟随市场。A股市场趋势为王的交易者,应该体会深刻。这就是市场价格和美元影响市场价格(美元价值)的区别。举一例说明,中美贸易,从市场来理解,我们是供给者,有大量的资源,也有大量的生产或商品模式,但是,我们输出去的东西,要被动地接受美国规划的价格。美国是一个需求者,供给者不能决定价格,只能接受价格,而需求者在决定价格,甚至垄断着价格!因此,作为交易者,在判断价格涨和跌时,一定要了解价格背后还有很强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国家的制度,市场的份额和国家的利益。

   美元当前有控制地贬值,我认为美元的市场价值是不会丧失的。因为,在外汇交易市场,当今美元依然独占市场份额的87%左右。美元是全球唯一非常霸道的发行币种,“美联储”开着直升飞机撒钱(发行美元),各国虽然评论这种行为太霸道,脱离了美国经济的现实。可是,市场现象告诉我们,美元的市场份额却更稳定了!大家并没有因为美国的经济不好,美国有金融危机问题,美国有信誉不好问题,美国债务最多而脱离美元。相反,大家都在往美元靠拢,更多的人愿意持有美元。“次贷危机”三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当中,美元依然占到70%以上。美国发行的国债,仍然得到各国的追捧,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美元的市场价值魅力仍在。同时,也说明其它国家自身存在的经济危机问题,比美国更严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一根筋”地超量购买美国债,不能有效地健全和完善自己的投融系统,导致“穷”帮“富”,其中深层的原因,倒不是美国(发达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是穷国弱国(发展中的国家)非常担心忧虑美国发生的严重的经济危机不能被控制!因为,穷国弱国(发展中的国家)国內潜藏的经济和社会危机问题,比美国公开的经济危机问题会更严重,更恐惧!

   美元指数这次2009年12月底到今年6月上旬分阶段,有步骤地升值,成功地击溃了欧元的信用预期,欧元走软,欧债危机泛滥,自然也弱化了欧洲的竞争力,提振了全球投资美元的信心。已升值七个月的美元,不可能持续下去了!而且持续的升值,对美国的经济不是特别有利,出于规避风险和调整结构方面的考虑,美元必然会采取贬值的措施。现在美国制造业的指标和就业指标,正在反复恶化的态势中,尤其是制造业(美国竞争力转化的代价)的指标更恶化,就业压力更突出。因此,下半年的美元贬值,对美国的经济利益和结构调整意义会更大。由于前期美国经济,已经构筑了相对牢固的复苏根基,我因此判断下半年美元贬值幅度和节奏,可能会比较大些。因为美元相对较大幅度的贬值,不仅可以重重刺激和加重欧元货币的危机问题,推升欧元升值,打击欧元区国家的商品竞争力,甚至更加有利于美元霸权的全面回归,形成美国经济投资信心的强化和经济的保护。不过,前面谈及的“市场特别现象”告诉我们,下半年美元若贬值,且幅度较大的话,大宗商品会再度上扬,上扬的速度值得关注!有兴趣者,可自行思考,若美元大幅度贬值,下半年是否预期的通货膨胀又会快速来临?????这对A股下半年的走势,自然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网上,关于市场规则博弈的话题,寻找有心得体会的贴子,几乎全无!就是这方面的调侃帖文也稀少!既然A股市场最大的风险是政策,那么,会博弈政策(规则出人意料的调整)的交易者,自然是最大的赢家!我在不违反纪律的前提下,从市场设计者的立场,有所保留地为网友写点市场“规则设计”这方面的感想。因为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即将出台的政策会反反复复,那么A股市场波动的规律相比过去的经验,必然有新的特点,今后A股中期波动也会出乎多数人的意料,希望能帮助到少数与世俱新而有悟性的交易者。



   规则,是集体活动的限制性要求。只有如此,活动才有秩序性。这也是动物世界都认可的道理。有规则,活动才能有序进行。市场活动是集体活动,所以,市场必须有规矩,这就是市场规则。从而市场设计,必然要设计市场规则。

   规则有条文的叫“显规则”,还有一种大家意会,但无条文的叫“潜规则”。例如,习俗就是人类活动中的潜规则。明文规则与潜规则同时并存,在任何一个地方,及任何一种集体活动中都普遍存在。所以,我们在认识规则时,一定要知道,明文规则的背后,还存在着没有明文的潜规则在起作用,切不可书生意气,只认明文而不知潜规则的能量。

   规则是一种约束,确切地说,是对人的行为设制的约束。法律是规则,是普通性的行为约束,而市场规则,则是指市场活动中人的行为约束。

   规则的目的,是维持一种秩序,它的核心是维持公平、公正和平等。所以,市场规则设计的准则,是体现和维护交易活动的公平、公正和平等,其主要是以自愿和诚信作为规则的基础。

   只有人们觉得公平,他才会自愿加入市场交易。所以,公平以自愿与否来作为评定标准。凡是自愿完成的活动,那么这个活动就是公平的。
      
   诚信,是保证平等的基础。即诺言必须兑现。无论何人,对契约或许诺都得兑现,其诚信也包括了管理机构的诚信在内。市场管理机构的诚信,对维持市场诚信基础起着关键的作用。
      
   人们常说,机会均等才算公平。我说这是一种误解。“机会”是人们之间相互赠送的东西,“机会”从来不是市场所生产的东西。说白一点,一个人的失误决策,就是另一个或另一些人的成功“机会”。机会=别人犯错。在市场里,如果人人都不犯错的话,那么,这个市场就不会产生对谁有利的机会。市场机会,是交易者犯错所生成的。可见,机会也是一个零和特性的东西,机会必须来自别人所给予。于是,我定义成功的概念是:“成功来自对手的失误”!别人失误,是你成功的基础。换句话说:“成功是抓住了别人失误所造成的机会而已”。
      
   因而市场规则,遵循了《自愿原则》和《诚信原则》。即市场提供了“可能性”(因为总有人会犯错的)和“自愿性”(愿者前往),构成了“可能性”上的公平及“机会概率”上的平等(相互提供自己的失误)。大家看到A股市场中有一条醒目的提示标语:“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它就是市场《自愿原则》的告示。
      
   规则设计宜粗不宜细,它总是原则性的条文,且语言比较暖昧,易生歧义。其中的奥妙在于,规则中必须保留“预埋空间”。 这是规则中潜伏在市场里的不公平“因子”,为的是吸引投机者进入市场,把市场搞得更活跃一些。也就是说,所谓市场的“预埋空间”,实际上是“投机空间”,供投机者利用的。规则设计,必须为投机者留出“活动空间”,因为市场需要投机者的加入。
      
   从规则中找到“活动空间”是精明的交易者十分重要的“功课”。研透规则,找到“空子”,对于市场操作十分关键。利用规则中潜伏的不公平,为自己找到竞争优势,是成功的一大“秘诀”。“优势”是不平等的产物!

   一般遵守规则的交易者,肯定会比违反规则的交易者吃亏一些。但是,违反规则的交易者会受到惩罚机构的查处,一旦被罚,那就得不偿失了。市场投机者们,不但利用规则中的空子,还会常常试着冲击规则。他们知道,规则往往会根据市场需要(管理需要及利益需要)而经常修改。冲击规则的行为,如果发生在规则即将修改之时,往往不会被追究,即冲击规则成功,从而获得巨大利益。这说明市场许多所谓的“先知先觉”者,并非真正有预测功能本事,而是胆子大,敢于时不时地冲击规则。一旦冲击成功,就是走在规则修改的前面去了,从而被人鼓吹为“市场先知”。事实上,只有投机交易才有可能成为所谓的“市场先知”。
      
   交易者要具有一种“投石问路”的气概,即用小的损失,去测试规则的修改时机,如一旦成功,所获利润,则可补偿所有的“石子”损失。
      
   作为交易者,他们先用准备好的“石子”,来测试损失,去适度冲击规则,以达到换取市场大机会的手段,来进行市场操作的。高级的交易者不相信预测,而相信自己投出的“石子”得到的“实测”。所以,他们才真正有胜算,他们往往是市场的赢家。伊文斯顿那篇《作手回忆录》书中采用“欲买先卖”的“实测”手段,简单,但十分高明和有效。对于任何一个市场交易高手,都得学习这一技巧。
      
   在金融市场中,还有一条潜规则:即让90%的市场参与者亏损规则(九成输规则),这一规则是市场管理者操控市场的结果。组织资金进行市场操纵和信息操纵,让绝大部分人在争利的投机市场(金融市场游戏)中成为必然的输家。这与彩票游戏,赌马游戏,及赌球游戏具有如出一辙的特性,金融市场也是“赌”的游戏。凡赌的游戏,都是让绝大多数人必输的游戏——“九成输”游戏。


      最后,我引用一句法国谚语结束这次的话题:

      “法律(规则)中每一定义都是危险的,因为一个例外就可以推翻它。”

      因此,我们知道:规则制定时,一定不能太清晰和肯定地定义规则,那么规则是一种可供利用的东西。“潜规则”与“规则”是互为冲突的,“潜规则”只供知道它存在的人所用。无论什么规则,都只会有利于规则设计者的利益最大化的。
      
      规则是活动的“边界限定”,人可以改变它,规则永远不会僵化和呆板地存在。事实上,规则经常被修改。



      附注说明:市场规则一般不做胜负规则的设计,它是以满足需求作为交易的前提。但是,游戏市场属于竞局市场,是以争胜负为目的的博弈市场。所以,只有以搏胜负为目的的游戏市场会制定一套胜负规则,这是市场活动的目的所要求的。金融市场属于竞技市场,与体育竞技不同的是,它对胜负规则不予制定,因为何为输赢,参与者都心知肚明,用不着制定了。
      
      

      
   有兴趣者,请参考我的其它系列贴文:25楼:http://bbs.macd.cn/thread-1811209-1-41.html 及一连串的链接贴。

















“利只可曲折求”是原“直觉者的声音”。我不知道是那位版主,在没有对我明示的情况下而被封,故被迫换马甲。MACD股市技术分析俱乐部,毕竟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站,等级决定话语权,霸权又决定等级,我当常识理解。

5z5z 发表于 2010-7-14 22:24

#*)*# #*)*#

iiooo 发表于 2010-7-14 23:35

规则是一种可供利用的东西!


#*d1*# #*d1*#

tangqz 发表于 2010-7-15 00:15

能够阅楼主的大作,不愧为一种享受和认知,楼主提及了很多经济方面的根本本质,什么事情发展都需要有过程,楼主可否谈谈“时间”的规则吗?

sunrise8163 发表于 2010-7-15 02:01

#*d1*# #*d1*# #*d1*#

云龙居士 发表于 2010-7-15 08:57

支持曲哥#*d1*# #bb#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长期资金在撤出途中,沪指2200点以下才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