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Z兄的身上 #*27*# 资金曲线连续长时间的回撤真的很考验耐心和执行力 。。。
加油 #vv1#
告诫兄弟们,千万表这山看着那山高,否则后果自负#*1# 2010-5-11权益更新:128761.12元:无持仓。
外行看曲线,内行看操作。
ZZ的防守非常好。轻仓、不过夜、降低操作频次、不赌不博。 原帖由 Tufen 于 2010-5-11 15:4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外行看曲线,内行看操作。
ZZ的防守非常好。轻仓、不过夜、降低操作频次、不赌不博。
#*27*#
回复 #387 TiTiiii 的帖子
哈哈,骚瑞啊。 原帖由 Tufen 于 2010-5-11 15:4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外行看曲线,内行看操作。
ZZ的防守非常好。轻仓、不过夜、降低操作频次、不赌不博。
谢谢支持,既然已经到了几乎无法收拾的地步了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如果再继续豪赌过夜,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原帖由 zhangzhenghsi 于 2010-5-11 16:29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支持,既然已经到了几乎无法收拾的地步了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如果再继续豪赌过夜,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道理谁都懂,能做到还真不容易。
我就这样活生生打爆过2个账户。 #mad# #mad# #mad# 原帖由 Tufen 于 2010-5-11 16:4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道理谁都懂,能做到还真不容易。
我就这样活生生打爆过2个账户。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故事,意思是40个博士用一个正期望收益系统玩了一个货币管理的游戏,但是他们中有39个人都输了钱。这是为什么呢?
在游戏之前分给每人一千美元,假定你以100美元的风险开始这个游戏。这个游戏你做了三次,结果一连三次都输了,这个几率在游戏中非常可能遇上。现在你的金额下跌到700美元,你认为“我已经连续输了三次了,这次真的是该赢了”。但那只是赌徒的谬论,因为你的盈利机会仍然只有60%。不管怎么说,你决定下300美元的赌注,因为你是如此确信这次你会赢。然而,你又输了,现在就只剩下400美元了。那么你想在这个游戏中赚钱的机会就小了很多,因为仅仅为了维持盈亏平衡(回本),你就需要有150%的回报率。尽管连续四次的几率很小,只有0.0256,但在100局的游戏中这仍然有可能出现一次。
还有另一种途径也会使这些博士们破产。假定他们第一局下赌250美元,连续亏损三次之后,总共亏损750美元,那么就只剩下250美元了。现在仅仅为了盈亏平衡,就必须获利300%,但这在他们破产之前是无法实现了。不管属于哪种情况,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却未能实现利润,这是因为他们冒的风险太大了。风险过度的产生是由于心理上的原因:贪婪、未能理解几率,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有想输的欲望。然而,准确地说,他们的亏损是因为他们所冒的风险太大。
原帖由 zhangzhenghsi 于 2010-5-11 20:1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故事,意思是40个博士用一个正期望收益系统玩了一个货币管理的游戏,但是他们中有39个人都输了钱。这是为什么呢?
在游戏之前分给每人一千美元,假定你以100美元的风险开始这个 ...
40个博士,39个都赌输了钱,你也说出了方法,问题的关键是赢的那个怎么做的,你没有说出来.
你说说如果你是赢的那个,你会怎么做????? 原帖由 缘起性空 于 2010-5-11 20:3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落很正常,波浪理论同样适合资金曲线。毕竟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你可真笨.....楼主的意思是回撤像那39个输的博士了怎么办,问题的关键是赢的那个怎么做,把那39个博士的钱都赢走了.
亏你还是什么期货专家团的高手呢....... jiayou 谈谈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赚钱不等于期望值为正,亏钱不等于期望值为负!
"因为期望收益只是无数次后系统平均单位收益
所以,严格来说,资金管理并不能降低或者提高系统期望值"
而赚钱不等于期望值为正,亏钱不等于期望值为负是对的。
理清了。期望值是一个概念。
期望值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应该于赚钱区分开。
正期望值交易系统,在长期操作中亏损,可以用头寸调整来解决。
负期望值交易系统,在长期操作中亏损,无任何资金管理方法解决。
实战交易中的所谓正期望值交易系统,
应该是相对于过去的行情来说的吧。
由历史数据检验一个交易系统是正期望的,
并不能保证在将来一段时间内是正期望的。 过去有效的方法并不代表在未来一定有效
这是交易之命门,但也是交易的魅力所在
如有永恒的万能圣杯,那任何市场都将土崩瓦解 投机者永远只能操作未来,
而无法操作过去。
除非历史会简单重复,
否则这种改变对操盘无意义。
我们应该运用历史数据来测试交易系统,寻找交易系统的缺陷,从而改善系统。
未来是不可预知的,不可能测试未来。
书本中的交易系统也是通过历史数据的测试加以改善的。
如果测试历史数据改善系统无意义,那么,我们还能做什么? 如果我们觉得我们使用的方法是有意义的
那么,其实我们的方法都是在用历史去交易未来
所以,不管是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或者是主动也好,被动也好
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默认了历史会在未来得到重演
当然,明智的交易者知道这不是必然的
因此,我们会在方法中加入各种自我保护的手段
另外,在交易的过程中
如何判断自己的方法是“过时了”,还只是遭遇短暂的不应期,这也是很考验交易者功力的
如果是“过时了”,那么该如何修正
如是陷入短暂的不应期,那么,该怎样安然渡过使自己受伤最小!
相同的消息市场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如果解读方式相同那行情就趋于重复
如方式不同那结果就不同
主要考虑方方面面的综合情况
不过非常复杂
但最终会反映在市场的走势中
最好不要试图比市场聪明!
比尔·威廉姆斯讲的一句话很好:
每个人交易的是他们自己的信仰系统!#*)*# 原帖由 zhangzhenghsi 于 2010-5-12 07:13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我们觉得我们使用的方法是有意义的
那么,其实我们的方法都是在用历史去交易未来
所以,不管是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或者是主动也好,被动也好
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默认了历史会在未来得到重演
...
说的有点笼统,我认为作期货就是在寻找一个确定性,因为只有确定了才是稳定了.可是期货的确定性是什么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想巴菲特也不会做没有确定性的事.他相信价值投资,也是在寻找一个市场中确定的东西.只要有确定性了,盈利自不成为问题. 可能系统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