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grobust 发表于 2010-6-2 20:58

风物长宜放眼量

lx789 发表于 2010-6-4 21:52

在一个下降的趋势中操作,越操作越亏,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操作,观望

世纪大道隔壁 发表于 2010-6-13 23:17

买便宜货(股票)可以使你贫困



张化桥
      
       不少人喜欢买便宜货:从旅行包到化妆品,从毛衣到皮鞋。只要有大减价,他们每场必到。他们买回一大堆东西,但不一定是真正有用的东西。看起来这些东西便宜,但因为没有实际价值,所以成了主人的负担。主人要找地方放置它们。主人本来想节约,结果每个月的开销超出预算,甚至负债累累。时间长了,那些便宜货没有用,主人又不忍心丢掉它们,于是搞一个大甩卖(即“garage sale”)。
      
      
         买股票也是如此。有些人看这个股票也便宜,那个也不错。突然,一阵大风扫过,一半的股价不见了。强忍了许久,主人才抚摸着伤口,斩仓。而斩仓又正好错过了下一轮投机的升浪。主人悔恨,却不断地重复同样的错误。这样的人掉到了“价值陷阱”(value trap)里面。
      
      
         多数人认为,巴菲特是个价值投资者,可是有一本刚刚出版的新书却对这种看法提出了有力的挑战。美国Georgetown大学的教授Prem Jain在今年刚出版的大作Buffett Beyond Value中认为,巴菲特实际上既是 “增长性的投资者” (growth investor),又是价值投资者,而且更是前者。
      
      
         (1)要看过去多年的销售和利润
      
      
         作者认为巴菲特成功的秘诀在于把重心放在公司的可持续的增长率,然后再看股票的价格是否足够便宜。作者找了很多的例子证明,对于低质量以及增长前景一般的的公司不管多么便宜,巴菲特都是不买的。
      
      
         对巴菲特的两大投资原则,大家已经很熟悉了。(1)不能只看某一年的市盈率,要看过去多年的市盈率。这个原则很有意思,因为它可以帮你避开那个可笑的,关于究竟用那年的市盈率的问题。(2)所投资的公司必须足够大,在行业内必须有领导地位,而且负债率不高。他说大家要避开“价格低,但价值更低”的股票。当然,市盈率高的股票或者昂贵的股票不见得都是增长性的股票。
      
      
         直到最近可口可乐是巴菲特最大的重仓股票,占他的所有的股票资产的16%。这些股票大多数是十几年前买入的。1988 年底, 直到笁近,可口可乐的市净率高达5.32倍,而整个资本市场的市净率不到2倍。当时,可口可乐的市盈率为16.8倍,而S&P 500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2.4 倍。更重要的是,在巴菲特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之前,可口可乐的股票已经从1978年上升了200%。所以,巴菲特不是一个捡便宜货的人。
      
      
         这本书中讲,要看一个公司的历史业绩,最好看十年以上。我1994年入行时,我听老行尊们说过类似的话,但我没听进去。一是中国公司的历史短,二是情况变化快。如果你一定要坚持巴菲特的要求,你会错过很多好公司。当然,巴菲特也错过了太多好公司。但这没关系。
      
      
         巴菲特愿意只投资已经被证明了的好公司(把前半场的钱让别人去赚)。这样的投资方法的成功的概率高,失败的概率低。当然,它也就意味着错过很多好机会,以及避免很多失败。在选到了好公司之后,巴菲特宁可在估值方面多一点让步。这与大家对价值投资者的看法不同。他说,“多付点钱买一个伟大的公司,远远好过贪便宜而买个普通的公司”。(It is far better to buy a wonderful company at a fair price than a fair company at a wonderful price)。价值投资的重点是看公司的过去,增长型投资的重点是看未来。而巴菲特投资的方法是两者都看,而且特别要看未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坏的管理层就是坏的管理层,也许永远不能变好。很多投资者太容易原谅和饶恕他们,原因首先是自己贪心和怀有侥幸心理。其次是一种无奈:天下乌鸦一般黑,不买这个股票买哪个呢?这是一种逼迫自己亏钱的方法。最后一点,就是懒汉习惯。大家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也不愿意花一点时间,扎下去挖掘好的公司。巴菲特说,“如果你在厨房里发现了一个偷油婆(即蟑螂),那你可以肯定绝不止一个”。
      
      
         巴菲特建议大家看公司过去五年,十年的市盈率。很多中国投资者(我以前也是)会认为这个标准过于严格。但是你认真想想就明白,这个原则的意义很大。如果象某些中国地产公司那样,去年,今年和明年的利润分别为1亿元,8亿元,和25亿元,你认为它的市盈率应该是多少?它的市盈率应该以那一年为基础?它的利润增长能够持续吗?
      
      
         (2)放弃前半场, 只赚取后半场的暴利
      
      
         人们把投资者分成截然不同的两大派别:价值派和增长派。这是很错误的。Jain教授认为,巴菲特既是增长派又是价值派,但首先是增长派。他还认为,当你发现一家公司很进取,正派,前景好,公司的利润会高速增长好些年的话,你千万不要用传统的估值方法去捆住你的手脚。今天看起来很贵的股票,过两年就显得很便宜,而且你似乎永远买不到它,因为它的股价不断创新高,似乎永远很贵。分析这种高增长的公司必须靠大智慧和高瞻远瞩,而判断大多数其它公司(以及做纯粹价值派的投资),不需要太多的智慧,谁都能够计算市盈率,市净率,等等。巴菲特说,利润高增长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因子之一。没有增长,一个股票的价值会大打折扣。说到投资的安全性,他认为,利润高增长是最大的安全。进攻是最有效的防御。
      
      
         Jain教授问读者一个问题,在1980到1990年的十年,麦当劳的股票升值了6倍。你有没有胆识买入麦当劳的“昂贵的”股票,赚取后来的7倍?巴菲特有。他看中的是高增长和管理团队。可惜,他也不是神仙。他后来承认他在1998年卖出麦当劳的股票是一个巨大错误。
      
      
         巴菲特劝大家区分一次性的因素所导致的高增长与可持续的高增长。比如,石油涨价会导致石油开采和钻井设备的制造商的利润出现高增长,ZF对某项产品的退税可能刺激需求和有关公司的利润快速增长。但这并不能使它们成为高增长型的公司。在中国,“ZF扶持”和集团(母)公司“注资”会给很多上市公司带来一次性的高增长。这种高增长具有欺骗性。很多通过后门上市的公司非常令人失望。原因是,他们的业务能力(执行力)并没有跟上。
      
      
         (3) 销售额的增长是核心
      
      
         利润虽然很重要,但一家公司的销售额的增长有时候更重要。靠退税,靠ZF补贴,靠减少折旧,靠削减成本,靠屠杀供应商,靠逼疯下家客户,靠非经常性的收入,靠资产处置,靠关联交易,靠财务技巧,靠一次性的并购,靠拣了个大便宜,总是有问题的,好处总是有极限的。
      
      
         巴菲特和他的老师Graham都强调公司所处的行业的增长空间的重要性。我由此想到一些例子,比如,泡菜,钮扣,铅笔,报纸,系统集成,化学品的仓储,建筑安装,以及为某一个特殊的媒体和平台提供广告或者内容,这些都是增长空间不大的例子。增长空间的大小有时与企业所处的行业有关(夕阳还是朝阳行业),有时与商业模式有关(也就是如何赚钱的方法),有时与行业的最终大小有关。
      
      
         一般人认为,高成长的公司都在科技,医药和媒体行业。这不见得。巴菲特自己就承认不懂科技和医药,所以只好再传统行业里寻宝。好在传统行业已经足够的大,机会足够的多。
      
      
         (4)“价值陷阱”就是“贫困陷阱”
      
      
         在香港,我发现最常见的两类“价值陷阱”是地产股和综合类企业。一年又一年,总有大量的投资者掉到里面不能自拔。在地产界,我常听人说,某地产公司的土地储备很多,位置很好,资金宽裕。但是,它们的开发能力低,资金周转速度慢。总之,别的开发商可以在同样的项目上赚5亿元,而他们只能赚1亿元,而且费时更长。也就是说,它们摧毁价值。这样的公司很多,它们的股价往往在净资产(NAV)之下一半或者更便宜。好些公司更在账面净资产之下,甚至低于每股净现金。
      
      
         这种状况会改变吗?懒汉会变成勤快人吗?只要管理层不换人,或者不换思想,这种状况会持续很久。他们的土地储备或者大把现金与股民何干?
      
      
         综合性的企业包括窗口公司。因为业务混杂,股民们看不到管理层的思维逻辑,更看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如果管理层愿意把各项业务拆开来卖掉,净资产会高于他们的市值。可是股民们看不到曙光。
      
      
         你试想,像这样的公司,如果四,五年以后他们的利润与现在相若,那么,他们四,五年以后的市盈率应该是多少?7倍,8倍,最多9倍而已。你算出它们四,五年以后的股价,然后用7%或者8%的贴现率折回到今天,你会大吃一惊!这个股票不值钱!它们让你贫困。
      
      
         它们虽然账面价值大,业务规模不小,土地储备也好,但很快就会被小小的,但很进取的民营企业超过。这些民营企业的净资产虽然只有10亿元,但能够推动100亿元的年销售额,实现20亿元的利润。反过来,ZF控制的有些企业,虽然账面净资产高达100多亿元,但只能推动40亿元的年销售额,实现5亿元的利润。你看那种公司优越?

世纪大道隔壁 发表于 2010-6-13 23:36

昨天看阿根廷队和尼日利亚的比赛,真是一种享受,高水平的足球赛,就应该就是这样的,梅西表现棒极了。韩国队表现也不错,打法紧凑,传切配合顺畅,东亚球队也可以打得很好看,只可恨中国队没出息,职业联赛打了二十年,折腾来折腾去还是亚洲二流球队,豪门盛宴是别人的盛宴,我们作为球迷,只是看客而已。是可忍,孰不可忍?

[ 本帖最后由 世纪大道隔壁 于 2010-6-13 23:37 编辑 ]

huacc1955 发表于 2010-6-14 21:18

金医师好
功课做得很细很刻苦哦
老乡支持你一下!

huacc1955 发表于 2010-6-14 21:27

 (4)“价值陷阱”就是“贫困陷阱”
      
      
         在香港,我发现最常见的两类“价值陷阱”是地产股和综合类企业。一年又一年,总有大量的投资者掉到里面不能自拔。在地产界,我常听人说,某地产公司的土地储备很多,位置很好,资金宽裕。但是,它们的开发能力低,资金周转速度慢。总之,别的开发商可以在同样的项目上赚5亿元,而他们只能赚1亿元,而且费时更长。也就是说,它们摧毁价值。这样的公司很多,它们的股价往往在净资产(NAV)之下一半或者更便宜。好些公司更在账面净资产之下,甚至低于每股净现金。
      
      
         这种状况会改变吗?懒汉会变成勤快人吗?只要管理层不换人,或者不换思想,这种状况会持续很久。他们的土地储备或者大把现金与股民何干?
      
      
         综合性的企业包括窗口公司。因为业务混杂,股民们看不到管理层的思维逻辑,更看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如果管理层愿意把各项业务拆开来卖掉,净资产会高于他们的市值。可是股民们看不到曙光。
      
      
         你试想,像这样的公司,如果四,五年以后他们的利润与现在相若,那么,他们四,五年以后的市盈率应该是多少?7倍,8倍,最多9倍而已。你算出它们四,五年以后的股价,然后用7%或者8%的贴现率折回到今天,你会大吃一惊!这个股票不值钱!它们让你贫困。
      
      
         它们虽然账面价值大,业务规模不小,土地储备也好,但很快就会被小小的,但很进取的民营企业超过。这些民营企业的净资产虽然只有10亿元,但能够推动100亿元的年销售额,实现20亿元的利润。反过来,ZF控制的有些企业,虽然账面净资产高达100多亿元,但只能推动40亿元的年销售额,实现5亿元的利润。你看那种公司优越?


没有可比性
脱离了市场性质(比方说: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的共性
如此推理必将走入歧途
试想。。。目前的香港能和目前大陆中西部相比较吗#*29*#

苏北人 发表于 2010-6-14 23:12

华哥好...........玩港湾来乐?????????

世纪大道隔壁 发表于 2010-6-21 22:47

原帖由 huacc1955 于 2010-6-14 21:18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金医师好
功课做得很细很刻苦哦
老乡支持你一下!


谢谢华哥,这两天光顾着看球,功课都有点荒废了,渐愧哦#loveliness#

世纪大道隔壁 发表于 2010-6-22 23:09

永新股份(002014)现价:16.57元
  塑料软包装龙头优势显现
 
  公司在塑料软包装行业市场份额4%,业内第一。规模优势显著,技术研发实力雄厚,积聚了跨国公司等优质客户资源。行业年均增速约10%左右,其借助规模和技术优势有望获得超越行业增长。
  未来两年原有产能利用率有望从2009年的80%提升至85%以上;5000吨无菌包装、3000吨柔印复合材料、5000吨CPP薄膜3个新项目产能逐步释放。
  股权激励为未来2 年业绩增长提供10%的底限。存在收购整合预期;新品研发有望取得突破。

[ 本帖最后由 世纪大道隔壁 于 2010-6-22 23:19 编辑 ]

世纪大道隔壁 发表于 2010-6-22 23:17

002014永新股份
财务比率
                           09-12-31    08-12-31    07-12-31   06-12-31      05-12-31

基本每股收益    0.7200         0.4900      0.4200      0.5100          0.4700

每股净资产         4.91            4.42          4.20         3.92               3.81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 0.84         1.09          0.61          0.69               0.48

净资产收益率(%) 14.72          11.05         9.31          12.91         12.38

净利润增长率(%) 47.97          26.46      13.87         7.13               0.99

主营收入增长率(%) -13.52         16.63       45.44      17.70            25.92

毛利率(%)             22.47         16.92      15.46      16.45            17.12
利润表 单位:亿元
主营收入             10.55            12.19      10.46         7.19             6.11

净利润               1.01             0.68         0.54         0.47            0.44
资产负债表 单位:亿元

资产总计                9.75             9.11      8.46          5.65             4.91

股东权益合计       6.84            6.16         5.78         3.66             3.56
现金流量表 单位: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       1.16            1.51          0.84         0.65             0.45

净现金流            0.11            0.51          1.74         -0.07         -0.85

[ 本帖最后由 世纪大道隔壁 于 2010-6-22 23:20 编辑 ]

mao105 发表于 2010-6-24 15:24

#*d1*#

风洞圣士 发表于 2010-6-24 16:03

显然,这会是很有趣的东西

世纪大道隔壁 发表于 2010-6-24 21:23

国家大面积取消出口退税

    安信证券昨日研究报告认为,从出口退税涉及产品及其出口比重看,受影响较大的分别是钢铁、农药、橡胶和玻璃行业。目前已有新安股份、沧州明珠、福耀玻璃、美克股份等一批公司通过多渠道说明影响。

  其中,新安股份今日公告称,公司的草甘膦原粉产品也被列入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清单。草甘膦产品是公司主要产品之一,2009年销售原粉和制剂分别占比为65%和35%,原粉和制剂的原出口退税率分别为9%和4%。从近期、近态看,短时间内对原粉产品的盈利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沧州明珠昨日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产品出口量极小,因此国家这次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对公司影响不大。据记者了解,还有一批公司正在核查影响,预计将在近日发布公告。

  与此同时,另一批公司则忙着撇清关系。针对媒体报道出口退税取消将对公司出口前景或将产生直接影响,福耀玻璃今日发布澄清公告称,经查公司汽车玻璃不在本次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目录中。美克股份有关人员昨日表示,公司主要产品不在本次取消商品目录之内。

  根据6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此次取消出口退税的产品主要分成六大类,共涉及406个税号,包括部分钢材,部分有色金属加工材,银粉,酒精、玉米淀粉,部分农药、医药、化工产品,以及部分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此前享受5%到17%不等的出口退税率。

  对相关行业影响如何?安信证券昨日研究报告认为,2009年农药出口量占产量20%以上、磷化工出口量占总产量的70%左右,退税取消对行业的打击很严重;此外,2009年橡胶行业整体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高达40%,退税取消对合成橡胶这样高度依赖出口的行业,影响较为明显。但另外,农业方面主要取消玉米淀粉和酒精的5%的出口退税,能部分缓解玉米价格的上涨压力。

  分析人士认为,取消出口退税对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利润空间在短期内会造成挤压。考虑到国际贸易当中商品价格调整相对困难,企业可能会把部分产品出口转内销。这会导致出口量有所减少,而国内物价水平可能将受到一些冲击。新安股份今日就表示,公司将进一步调整国内外销售比例和结构,加大国内市场的营销力度和增大出口产品中剂型的销售。

youjingling 发表于 2010-6-28 21:47

#*d1*# 学习了

fbl125-2008 发表于 2010-7-1 15:46

#bb# #bb# #bb# 学习再学习!

山田慧子荇 发表于 2010-7-1 16:01

#*d1*#

山田慧子荇 发表于 2010-7-1 16:16

#*d1*# #*d1*#

山田慧子荇 发表于 2010-7-1 16:16

#vv1#

世纪大道隔壁 发表于 2010-7-3 20:51

现在买入股票还真需要点勇气》呵呵
老巴说得好,如果你不准备买入股票后会套牢50%,那么你还是离股票远一点。

fbl125-2008 发表于 2010-7-7 12:00

#*d1*# #*d1*# #*d1*#
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继续学习:我的200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