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小学 发表于 2008-10-20 15:44

☆☆☆☆☆2008年10月21日实战交流专贴☆☆☆☆☆

☆☆☆☆☆2008年10月21日实战交流专贴☆☆☆☆☆
今日两市小幅放量收夺命中阳,:*18*: 呈超跌后普涨反弹格局,可操作性不强,:*18*:

形态上似乎小双底在今日初成:*29*: 但量能不足,且其它指数早己破底:*22*: 现在最大的风险在于工行及中石油,随时有大幅破位补跌的要球:*18*: 故后市仍以谨慎观望为好:*18*:


现在大家开贴积极性不高了:*29*: 看贴的也少了:*18正是偶等抄底发贴良机:*22*:

a小学 发表于 2008-10-20 15:50

:*10*:论坛有故障,重复发了:*18*: 请版竹删一个吧:*19*:

lovinggraysky 发表于 2008-10-20 15:52

先顶一下下.

维思向逆 发表于 2008-10-20 15:56

:*19*: :*19*:

antgou 发表于 2008-10-20 15:59

ytqdl 发表于 2008-10-20 15:59

antgou 发表于 2008-10-20 16:00

antgou 发表于 2008-10-20 16:01

无暇米 发表于 2008-10-20 16:02

等蝈蝈
:*29*:

ehvclbc 发表于 2008-10-20 16:03

:*29*: :*29*:

a小学 发表于 2008-10-20 16:06

国内基金经理人缺乏内功修炼
在经历了2007年的无限风光后,2008年的基金经理虽不至于到“人人唾骂”的地步,但恐怕也是社会上最不受欢迎的一个群体。正是这一年间,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理念与投资能力遭到了市场的广泛质疑。
   基金的这种行为是后知后觉、追涨杀跌、人云亦云;金融学者则称之为是跟风操作、趋势投资、羊群效应。用词不同,意思差不多。:*22*:

卡尼西亚 发表于 2008-10-20 16:07

:*22*: :*22*:

a小学 发表于 2008-10-20 16:08

坚定地认为,国内基金经理的根本差距不仅在于缺乏内功修炼,更重要的是缺乏大视野和大智慧,以致目光过于短视。过分聚焦于短期事件,而忽略长期格局。这与国内基金经理群体过于年轻、缺乏岁月洗礼有直接关系。
不过,绝大多数基金经理对于自己在过去一年间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进行过深刻的反思。自信的基金经理们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是错的。:*22*:

500吨的帅哥 发表于 2008-10-20 16:10

david_chenz 发表于 2008-10-20 16:11

随便看帖,几乎不回!:*29*:

500吨的帅哥 发表于 2008-10-20 16:11

scg_wgy 发表于 2008-10-20 16:13

:) :) :) :)

xchwhf 发表于 2008-10-20 16:14

红了,呵呵能长久不。

a小学 发表于 2008-10-20 16:17

近两年来,对于基金的批评和质疑更多的来自财经媒体。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把利剑,财经媒体的监督在推动基金行业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包括老鼠仓、内控失误、投资失误等方面的问题最初都见诸于财经媒体。
然而,对于来自第三方的批评与质疑,部分基金管理公司表现得比较浮躁。在问题暴露后,首先不是反思自身的失误,相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平息、掩盖质疑的声音上面。:*22*:
“批评不是最终目的。基金公司过去如何,也不完全反映未来。今后将不断面临一轮又一轮牛熊市交替过程,也是一次又一次风水轮流转的过程。任何公司都有机会借此咸鱼翻身,任何公司都有可能因此功亏一篑。”曾最早报道“基金转债门事件”的《基金观察》主笔黄嫀淓如此说道。

liao75782002 发表于 2008-10-20 16:20

:*19*: :*19*: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2008年10月21日实战交流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