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哗的就破了千八的前低
现在又上涨了
不过还没有到位
成交量也谈不上配合
暂时只能理解为反抽确认
个人从感情上
或者说从感觉上觉得还差点
所以
在突破获得确认之前继续冬眠 目前的成交量很尴尬
向上突破吧这点量能根本不够看
你要说到底了吧
这个成交量好像又有点偏大
按照目前的流通市值去估算一下
呵呵
地量水平怎么着也要在200亿之下 宏观经济危险信号:发电小时预破历史最低点
下半年国内电力需求呈现快速下降的态势,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到年底预计会跌破5000小时。
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低点约是4800小时,其时正逢1998年,东南亚经济尚未走出危机。
此前受电力紧缺形势影响,国内大量上马新电厂项目,2006-2007年,每年新增发电量都在1亿千瓦时以上。
一面是不断下降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一面是迅速增加的发电供应量,今年上半年还处于供应紧张状态的电力,到年底将陷入供应过剩。如果电力需求在此时“刹车”,将带来电厂亏损、银行贷款风险扩大等一连串问题。
“5000小时是电力供求的一个关键平衡点,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低于5000小时则代表着电力供应步入过剩”,中国能源网执行副总裁、信息总监韩晓平指出。
过剩预警
电力供给过剩的黄灯已经亮起。
10月24日,中电联、山东省等部门联合在青岛召开的热电联动研讨会,会上透露出的信息表明,今年电厂电力设备利用小时将至少再降低151个小时,罕见地掉到5000小时以下。
电监会市场监管部知情人士23日亦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可能降低到5000小时以下,电监会对此问题高度关注。
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是发电设备运行时间指标,越多则设备开工率越高(平均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报告期发电量/报告期的平均发电设备容量)。
一位参与了上述热电联动研讨会人士指,“电监会现在着急也没办法,当下的问题是由一系列原因造成的”。
宏观经济整体下行是电力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例如,房地产市场下滑和投资量下滑导致了下游钢铁、水泥等高耗电行业产能不足,一些电解铝等出口型高耗能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在此情况下,电力耗费量出现了下降。
电监会日前发布的《2008年全国电力工业1-9月份统计月报》表明,1-9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67%,增长率较去年同期下降5.45%,9月份用电需求增幅首次出现低于GDP增幅现象,并且电力需求进一步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仍在持续。
一般认为,统计数字出现误差的情况较大,可能不够准确。但电力需求能够“实打实”的反映经济现状的指标。今年9月份GDP 增速9.9%,发电量增幅仅9.7%,这是近10年来第一次出现发电量增幅低于GDP增幅的情况。
“中国能耗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已经小于1了。” 韩晓平说,影响能耗系数增长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节能,一个则是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因此能耗弹性系数通常用来考察经济增长变化对于能源需求变化的影响。(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我倒
真是乌鸦嘴
吃完午饭回来一看
居然又跳水了!
哎
真的不是我的错 天气冷还是冬眠好.. 还是老魏实在,看不清楚就不来:*22*: 原帖由 ycowcow 于 2008-10-29 12:5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宏观经济危险信号:发电小时预破历史最低点
下半年国内电力需求呈现快速下降的态势,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到年底预计会跌破5000小时。
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低点约是4800小时,其时正逢1998年,东南亚经济尚 ...
早些时候
一些电场的老几
就已经抱怨福利在下降了
特别是火电
我始终觉得有点败家子
哎
我其实是学化工出身的
把煤这么重要的资源就这么一烧了之简直就是犯罪!
转帖
作者:东方博客 微子基金 微子基金 的个人首页 【大 中 小】一个崭新又漂亮的反弹先行指标
近来世界金融动荡,国与国之间的金融关系瞬息万变,这种关系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中国证券市场。为了应付这种目不暇接的变化,我每天要看多篇即时英文报道,并不时作出对大陆或者香港股市影响的判断。昨日股市的大幅反弹在预料之中,但除了超跌反弹外还有外汇变化的因素在里面。外汇变化是最新的分析要素,它在分析系统中已经提升了地位。
美元和日元以及欧元汇率走势从9月末开始走了一个强烈单边市,日元对美元单边走强,美元对欧元单边走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世界金融在去杠杆化,银行的很多合约是以美元结算的,所以去杠杆化时美元的需求量大,反映在外汇市场就是连续抛出欧元买进美元,那么为何美元对日元的走势却相反呢,这是另一种不同的情况,日本由于多年来实行超级低利率政策,过去为了杠杆化,国际金融机构纷纷借入日元,但是现在在去杠杆化后开始还日元,由于去杠杆化越演越烈,大家同时在去杠杆化就造成了日元的需求骤升。讲到这里很多人觉得枯燥了,这跟股市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很大,结论是如果外汇市场还是单边市,股市出现中级反弹的可能性小,这样我们又发现了一个先行指标,这就是国际汇率走势。
七大工业国(G7)罕见地单独提及日元剧烈波动威胁到市场稳定性,该举动被解读为日本官方可能进场干预,美元兑日元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内大涨近3日元,来到96.20的高点,由于前期香港股市出现了抛资产还日元,随着日元的剧烈升值,形成了日本出口下降的预期,并影响到日本股市,亚太股市的相互影响以及其它原因又加大了港股抛售压力,这种不惜成本的抛售造成了港股的崩盘式惨烈下跌,昨日日元回落给港股带来了一次喘息的机会,港股如前篇文章所言,先于大陆股市上涨,而且出现了报复性的反弹,恒指暴涨14.35%,创11年最大涨幅。香港市场是否短期见底了?我们不是看港股来判断而是要看每天2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是否开始平稳了,根据惯性和市场特点小转势之前要有大幅的波动,昨日的波动可以看作一个港股短期调整到位的讯号,但是否有效还需进一步的观察。大陆股市独立独行的秉性正在失去,我们现在反而是跟着国际市场转,其中的原因以前也已说过了,就是机构市的味道越来越浓,很多机构还是国外的,大陆股市和港股的关联性是个正反馈,散户在开市前也开始关注港股的变化了,这样又加深了这种关联性。因为港股早盘是中午12点半收盘的,昨日国内机构一看12点半之前港股的大幅拉升,在下午1:00开盘时就迅速抢筹,散户们还以为有什么特大的利好要出呢,纷纷跟进,最终出现一根较大的实体阳线。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股市是不跟香港和大陆股市走的,独立性较强,甚至亚洲股市全部大涨也不一定美国股市上涨。而昨日香港股市暴涨有空头怕连续暴跌的美国股市出现报复性反弹而进行了空头回补的因素,这是一种短线预期博弈,万一美国股市涨得少或者不涨,香港股市就有反复,所以上涨的根基并不牢固。沪深股市更差劲了,只要没有利好刺激,还是要回到下跌抵抗型的走势中去。上篇文章讲到了快速下跌会出现反弹,应该采取快进快退的策略,那么我想最好是昨日进的货今天逢高开就走货了。至于深度套牢的筹码,我是无话可说了。
短期的大幅反弹还让我们观察到哪些板块的股票反弹较大,昨日是银行和证券板块,这提供了以后参与市场的选股参考。
最后总结,由于近来大幅下跌是由于全球去杠杆化造成的,去杠杆化又形成了美元对欧元、日元对美元的较强单边市,所以我们判断场外的巨额交易的去杠杆化程度可以参考汇率走势的变化,动荡是平稳的基础,平稳是转势的基础,汇率平稳了就具备了香港股市反弹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中级反弹还需看其它因素。大陆股市受外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参考香港市场是必要的,所以汇率走势可以看作一个可以参考的反弹先行指标。
哎
前提条件有点难
假如可以准确判断外汇走势
哎
还在股市里呆着干啥? 久闻大名,果然名副其实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下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下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经济是真的出问题了哈
否则降息咋能这么频繁捏
嗯
利息的下滑
长期是个利好没啥说的
至于短期
全看大家伙的理解了
不过从下午的盘面看
大家伙是不管什么消息都当利空处理了
按照时间周期来看
这种级别的调整怎么着也要一年半
例如
93年2月到94年8月 呵呵,顶一下。最近看见不少macd的高手都冒泡了。
希望坚持,对我们这些新手帮助很大。 :*31*: :*31*: :*31*: 频频降息,经济是真的出问题了 成交量无异常
因此继续冬眠
等待地量或者持续放量 原帖由 魏公子 于 2008-10-29 19:32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下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下调0.27个百分点;其 ...
降息 很大程度是为了保持全球救市步调一致! 盘面很无聊
不如睡觉 香港有个知名股评曹仁超,1972年香港股灾前1200点看空,结果差点被公司解雇。1973年港股达到1773点后大幅下跌。到1974年跌至 400点,老曹躲过大熊,信心百倍。1974年7月港股跌至290点后认为可以捞底,拿全部积蓄50万港币抄底和记洋行,该蓝筹股从1973年股市泡沫的 43块一直跌到5.8。老曹全仓买入。结果后来5个月,港股再度跌至150点。和记洋行跌至1.1元。老曹最后斩仓,亏损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