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19*: :*19*: 祝朋友们中秋节快乐!! 关门睡觉,还有人吗:) 祝各位兄弟姐妹们中秋快乐!
珍惜和亲人相处每一分钟的缘份! 好不容易爬完5千多楼。出来冒个泡,幸好没在这轮熊市倒下!真感谢老和讯啊!:*19*: :*19*:
回复 #5607 学习老巴 的帖子
哇,又见老巴 。。。:*22*: :*22*: 原帖由 hdb2008 于 2008-9-12 22:3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7连阴后又预测第八根阴线,老和讯够大胆。:*19*:
偶是新手,不会分析,但我还算是会看,会看高手的分析呵呵。
暴跌以来,在论坛和qq群里,看过各种各样的分析,但有幸让偶鉴别出几个高手,而后看着高手们 ...
关于波浪,建议兄多看看收音机的帖子,收版主的波浪水平远在我之上,大方向从不糊涂,不像浪版的许多朋友,子浪数的精致,大浪错得离谱,数来数去,数成了反向指标,辨别中长期趋势,竟然不如不懂技术的新手,其分析方法实在不当啊。 谢谢楼上的朋友们,
祝你们仲秋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老和讯早。 成思危:房价还会涨 要买房的别等了
“未来房价的趋势,在一段时间内会有所降低,但也不要指望降得太多,从长远来看,房价均价肯定还是涨的。”
“我认为持币待购不要拖太长的时间,因为持币等待的过程中,你的货币其实一直是在缩水的,购买力是在逐渐下降的”。
---------------------------------------------------
有意思啊
[ 本帖最后由 老和讯 于 2008-9-13 07:25 编辑 ] :*22*: :*19*:老和讯中秋快乐
[ 本帖最后由 艾萨克 于 2008-9-13 07:30 编辑 ] 老和讯中秋快乐 在MF看了一些(@_@)兄的贴子,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心凉啊.虽然不愿相信,但摆的事实却让你不得不信,在MF可以发出来,相信转来这里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来看看. 考虑到现在MF看贴还要先登陆,还是陆续转一些过来吧,来MACD就是为了看老和讯的贴子,希望老兄不要生气:)
《每逢佳节倍忧国 唯有清谈在》
-------------------------------------------------------
美国房贷市场濒崩盘,中国持债券高达3760亿美元
(2.8万亿人民币,人均2150元)
中国连续3个月增持美国国债
时寒冰:谁来拯救中国3760亿美元财富?
--------------------------------------------------------------------------
港媒:民间涌起追查经纪汉奸的呼声
如题。到因特网去搜
为什么要用我们的钱购买那么庞大的废纸?
绝了
-------------------------------------------------------------------------
二房总资产12万亿美元,其中中国5.4万亿美元呀
现在再去欧洲投资,欧洲区货币又开始贬值
中国耗费大量人力、资源得到的巨 额外汇储备将会损失殆尽
中国又将重回一穷二白吗
可怜我苍生
--------------------------------------------------------------------------
中国已被美国资本市场深度套牢 全身而退机会几乎为零
2008年09月09日 07:53东方早报【大 中 小】 【打印】
中国全身而退的机会几乎为零
“两房”终获美国政府出手搭救,这让包括中国在内的“两房”债权人松了一口气。然而美国政府的出手意味着美国财政赤字将创历史新高,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可能被调降,或将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国债债权人套得更深。
“只要有如此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在,那么不是这里损失,那里也会损失。”社科院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斌昨天表示,被美国国债深套,主权财富基金或外汇储备出海抄底不成,反成“垫被”的不只是中国,这是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共同困境,“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是否需要那么多外汇储备?”
“两房”获救的悖论
公开资料显示,“两房”共持有5.4万亿美元的未清偿债务,约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总规模的40%。如果“两房”破产倒闭,全球金融市场将出现大幅动荡,那些“两房”的债权人处境可想而知。
对于美国政府的救助计划,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分析认为,这意味着2008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将达到历史新高,与“两房”资产组合有关的信用风险,大部分将转移到美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上。新增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可能被调降,存量国债的市场价值可能缩水,从而给国际债权人造成资产损失。”
而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我国持有美国国债5038亿美元。
“不是这里亏,就是那里亏,羊毛都是出在我们身上。”张斌形象地说,“毫无疑问,在美国爆发的这场次贷危机中,包括中国、日本等国在内的国家,成了强有力的买单者。”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的看法较为乐观。他表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采用“持有到期”的策略。存量美国国债市值降低,这对于持有债券不到期就转手的投资者来说有损失,但官方储备管理通常是持有债券到期收回本息。
买还是不买“都是亏”
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之一,中国央行目前正为如何处置所持美国国债感到左右为难:如果央行停止购买美国债券,其原有投资将陷入亏损,因为购买美国国债收益率仅3%;如果继续购买,人民币的升值因素也将导致亏损。
“除了收益率损失外,央行所持美元债券还将遭受汇率损失和价差损失。”海通证券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陈勇称。
尽管遭遇多重风险,央行目前却无法停止继续购买美元债券,因为这将导致美元贬值,引发中国原有投资进一步损失。陈勇表示,这一两难处境是人民币汇改滞后所造成的,由于结售汇机制,央行不得不持有巨额外汇储备,也不得不持有巨额美元债券资产;而美元一旦恶化,“我们是大户”,风险自然更大些。
纽约时报上周五报道称,因在美国公债和抵押贷款市场的投资价值缩水,央行已经开始与中国财政部就充实其资本金的方式问题进行了会谈。
该报称,财政部最有可能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将其他政府机构的债券转至央行。报道还称,由财政部注资将降低央行独立性。财政部对人民币升值一直抱反对态度,这或将对央行产生一定影响。
“仅仅是冲击的开始”
在张明看来,持有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之后,中国已被美国资本市场深度套牢,全身而退的机会几乎为零。他分析称,中国政府很难通过多元化外汇储备来规避风险。如果中国每年不购买1500亿美元左右的机构债,而改为购买其他金融产品,将会面临其他问题。例如,如果中国政府购买更多美国国债,将会导致国债收益率下降;如果购买更多企业债,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将会上升。当然,中国可以转而购买其他国家的金融资产,但是这种做法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欧元资产太贵,日元资产收益率太低。任何国家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都高于美国。
“如果我们不下决心纠正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那么中国的宏观经济、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冲击,‘两房’危机可能仅仅是冲击的开始。”张明说。
外管局出手的尴尬
不仅仅是持有巨额美元债券资产。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投屡战屡败,但中国外储出海的步伐依然“矫健”。据财经网报道,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外管局已在近50家英国上市公司分持1%以下的股权,这些公司既包括巴克莱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英国天然气公司、吉百利、英国电力公司、联合利华、乐购、传播公司等,还有力拓、必和必拓亦名列其中。
而此次外管局上阵,外汇储备的大规模出海欧洲似乎运气也并不好,恰恰赶在“欧元区的危机”,变身成了“欧元或英镑资产”。就在这个8月,欧元区的“次贷问题”开始浮现,长期坚挺的欧元和英镑大幅跳水。统计显示,自8月11日-9月8日间,欧元兑人民币贬值5.45%,兑美元贬值4.74%。 【 · 原创:(@_@) 2008-09-12 16:54 】
912
暴跌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沉默和回避很困难
详细情况是这样的:
最近全球都在谈论一件金融大丑闻,很不幸,它的主角就是中国。中国大陆除了拥有“两房”垃圾债券3763亿美元以外(前天暴跌88%几乎已经归零),还拥有5000多亿美国国债,看来早晚也是垃圾。两者之和超过9000亿美元。
30年改革开放的换来的外汇家底大部分都套在里面。
预警早就发过了,为什么不采取疏散措施?很简单官员私人拿X扣造成的。
香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金融专家刘梦熊撰写《我为人民鼓与呼》一文,在香港三家媒体以整版篇幅发表,引发震撼,各界关注。刘梦熊疾言厉色质问中国财政金融管理当局有关拍板人:“你们这班败家子哪里来这么大的胆子,拿国家人民的钱,来买天文数字的美国“两房”公司债券。现在“两房”基本上已破产,你们如何向全国人民交代?如此离谱决策有没有黑幕,人大常委会应立即组织特别调查组彻查,追究责任!”
此评论 犹如闹市中引爆炸弹,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金融乃至经济界强烈反响,不过都是在上流高层经济圈内.
次贷危机下,美国的两家房贷抵押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行将崩盘破产,荣登美国“两房”公司外国债权人之榜首的居然是中国,一共持有涉及该两间公司高达3763亿美元债券,约占中国外汇储备总额21% 。国际经济界称为一件匪夷所思的大丑闻。
国家资料显示,自2004年开始,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一直在高速增长,从2004年到2007年惊人增长三倍,高达到9220亿美元。仅2006年到去年2007年间,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增长66%。在美国次按危机即将露出狰狞面目的前夜,中国仍然痴心不改地不断大手笔增持美国债券。究竟是谁拥有在这样疯狂地处置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权利,如痴呆一样疯狂购买美国债券?
同样是亚洲大国的印度,外汇储备也很客观,但印度对美国“两房”债券持有量才2300万美元而已,人家是意思意思,中国的3763亿竟然是印度的一万六千倍,差不多是三万亿港币。这样投进美国“两房”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国际公认的原则是,外汇储备公认的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分散为宜,但中国财金当局却将外储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投资于美国“两房”,这相当于将大部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当年亚洲金融风暴,香港和东南亚楼市崩溃,还闹出「负资产」,业主和银行一齐遭殃,说明房屋按揭本身风险很大,其衍生债券更是危险品。
不能只集中在一个菜篮里,这是金融投资常识性的金科玉律。外匯储备投资原则是安全第一,稳健至上,比重分散,结构多元。可是我们那些可爱的受握重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败家子一般的官员,个个还都是硕士、博士学位!
就冲这点,中国民众还有什么脸面去嘲笑印度!叫人家阿三,自己都快成阿大了。到底是谁祸害中国如此吃亏,不,是重创,而成为世界笑柄!
我一贯就对什么莺歌燕舞的盛大晚会、开幕式不以为然,花钱给人看的东西,值得那样好面子搞成空前绝后的拔高?看清楚自己的弱点、忧患,早早修复自己可能被对手抓住而致命的死穴比什么都重要!
我认为:这件金融丑闻的暴露,实质上对中国经济重创之巨,对国民信心和精神打击之大,简直可以抵消大批我们自己宣传的其他成就光环。这决不是一般的问题,甚至不是什么重大失误!不能用失误的概念,而是直接叫做中了“杀招”!它的背后是应该是严重的渎职+ 战略间谍的性质!
中国经济学家都在干什么,受那些所谓主流经济学家提出的高论影响而实行的政策,最后使谁最终受益,使谁陷入深深窘境了呢? 那些“主张对内狂引境外战略投资者、让其大赚贱卖的银行原始股;对外大力推出中国优质大型企业或国有垄断企业境外上市,向海外慷慨派送十倍于融资的分红”的经济专家到底在干什么,他们的底细和真实身份到底是谁?
近些年来,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活动十分活跃,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活动手法多端:有的熟谙中国国情,巧妙利用各方人脉,想方设法接近各级领导人,进行商业游说,影响相关决策,为商业活动铺路;有的境外利益集团对有关部委研究机构与学者给予丰厚的课题经费等途径,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所谓研究成果和影响为境外跨国企业集团谋利、鸣锣开道,对中国相关部门决策与立法施加影响。于是中国的经济专家和经济官员们他们当中有不少靠着暴利集团贿赂、靠着境外集团资助做研究报告,通过境内外媒体精心包装、刻意打造,提供各类活动舞台,提高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成为中国国内行业精英,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为国内外的利益集团鸣锣开道呼号、充当掮客买办,多年来实际也真正影响了行业乃至国家经济决策。
我一直认为近年国家经济领域这样的怪异诡秘的现象和行为,决不仅仅是表面专家贪财、官员渎职那么简单,应该是境外对手和敌对势力精心地策划和不懈的努力后,其战略金融间谍的成功之作。这场惊天的美国债券丑闻,更坚定了我的中国国情判断,因此继续等待全面做空全部跌停的时刻。 【 · 原创:(@_@) 2008-09-12 16:56 】
不承认股改失败,不解决大小非问题。中国的股市绞肉机将持续高速运转。
日前,中国A股持续下跌,已跌破七年前的顶峰,七年的长期投资者只能从头再来。关于股改的成功与失败又成了人们辩论的热点。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借以解密股改行情始末。
曾几何时国有股市值减持开启,吓得市场主力纷纷夺路而逃。“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股改,更使股指跌穿千点。然而首先实施股改的三一重工形成的“送股和大小非自愿锁定期限”的股改模式却让惊魂初定的市场主力们看到一个千年难逢的绝好市场炒作机会的来临,从而形成惊天大逆转,轰轰烈烈的一路直指6124的股改行情开始了。
那么市场主力究竟从股改中看到了什么玄机?以至于敢发动指数翻六倍的一次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呢?且听我慢慢道来。首先,股改迫切需要有一波牛市的支持,这时发动行情符合政策导向,还能成为股改的有功之臣。其次,却又是主要的是此时股价低廉便于收集,且还有白捡的股改“十送三股”。最后也是重要的一点股改“锁一爬二”的规定给了主力全身而退的时间差。
股改行情就这样理所当然的爆发了,行情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疯狂,一路涨来,股价上几百元的有之,股价涨几十倍的有之,有的股股改复牌当天就能涨十几倍。这时市场主力很短的已经是赚的盆赢钵满,如何全身而退成为主力考虑的首要问题。于是乎,市场上鼓吹“黄金十年”的有之,鼓吹“万点不是梦”的有之,鼓吹“价值投资”的有之,鼓吹“奥运行情”的有之。一时间,全民炒股,举国相庆。就连管理层证监会也已忘形,得意于股改成功。股指这时也在疯狂中直上6000千点。这时市场主力却成功的把筹码悄悄的倒给了中小散户和那些后知后觉的基金机构,在大小非减持压力真正显现前退出了股票市场,疯狂的牛市就这样在大多数人的不知不觉中结束了。
一个市场主力已经撤出了市场,注定要走漫漫熊途,更何况有不断大小非的解禁和抛售。每一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最终形成了血腥的多杀多。一个个底被无情的击破,市场似乎要将探底进行到底。那么市场主力会不会杀会来呢?我想不会,股票市场实际上就是资金博弈的市场,你想想市场主力会傻到会把股价拉高帮助大小反非减持,然后套牢自己吗?即使可能会进场,但必须是要解决大小非问题。为什么股改了,大小非问题又成了问题呢?这不就是说股改没有成功吗?要我说,股改确实失败了。那股改为什么会失败呢?还是听我详细分析给您听。
首先的原因,是证监会以及相关的管理层急于求成,在具体股改细节上没有很好的设计好,就匆忙实施股改方案,于是就有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的豪言。“细节决定成败”,正是由于股改细节上的纰漏,才有了6124的大牛市,却也最终宣告了股改的失败。有句成语叫“刻舟求剑”,我要把它送给证监会以及相关的管理层,作为市场的管理者竟然不知道证券投资者是“活”的,是在市场中流动的一个个主体,而只简单的看成是静止的“股民”。这样才有了原来股改时由“股民A”投票获得了“10送3股”,且在牛市中暴利出局。现在持股的“股民B”接手,他没获得“10送3股”却要让他来实实在在的承受大小非解禁压力,不得不深度套牢。市场主力也正是打了“锁一爬二”时间差,很做了一波行情且成功出逃。
其次,证监会以及相关的管理层在新老划断问题上也是细节上也是毫无新意也是股改失败的重要原因。仍然是高价发行,仍然是股权分置,唯一不同的是大小非无需股改送股到时就能解禁流通,试想如果新老划断后新股上市就全流通,它的股价就不会那么高且会成为股改后尚未全流通的公司的参考价,就不会有998—6124的疯狂,更不会有6124—2070的惨烈。也就不会有股改的失败。
既然股改失败了,就应该勇于承认。就有必要进行二次股改。“股民A”投票获得了“10送3股”,且在牛市中暴利出局。现在持股的“股民B”并没有与大小非们达成什么解禁协议,没获得过“10送3股”却要让他来实实在在的承受大小非解禁压力。你说该不该由“股民B”再和大小非们来谈谈二次股改的问题。还有新老划断后上市的股票是不应该也要股改一下呢?
总之,如果不承认股改失败,不解决大小非问题。中国的股市绞肉机将持续高速运转。 跨越了底线,幻想和美国一样也成为狼,结果立刻就被美国吃掉了
美国等西方国家用腐败在中国建立起了一条牢固的食物链:外资吃中资,中资吃百姓;百姓处于食物链最底层。而维持这个食物链运转的关键环节是腐败官员。如果说腐败学者是美国鹦鹉,那么这些腐败官员就是美国鱼鹰。美国只需喂养这些腐败官员一点儿小鱼小虾,就能钓到中国经济这条大鱼。大家试想一下,仅一个外资公司就能贿赂1千多名中国官员,中国有多少外资公司,又能贿赂中国多少官员?
按照朗讯公司的贿赂比例,只需7千家外资公司就能够把中国政府7百万公务员一网打尽。最近人们一直在为外资席卷中国产业痛心不已,为外资低价收购中国银行业痛心不已,其实最最可怕的是外资整行业整行业、整建制整建制地收买中国官员,通过收买中国官员制定出符合美国利益的政策和规则,才是中国最可怕的灾难根源。美国等西方国家之所以竞相把自己打造成为吸引各国腐败官员的人间天堂,道理就在于此。在腐败问题上如同当初在鸦片问题上一样,西方国家再次对中国呈现出了历史双重性:他们自己坚决反对腐败却强行在中国建立腐败体制,如同当初他们自己不吸食鸦片却强行向中国贩运鸦片一样。
在此,盎格鲁·撒克逊人狼群文化的极端双重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狼群内部是温情高尚的互助关系;对其他种群则是极端血腥的猎杀关系。美国只是希望中国执行美国政策,而绝不希望中国走美国道路,建立美国制度,如同狼只是希望羊顺从狼,而绝不希望羊变成狼一样。这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不容跨越的国际战略底线。米洛舍维奇、萨达姆等人就是跨越了这个底线,幻想和美国一样也成为狼,结果立刻就被美国吃掉了。
美国等西方国家吸引腐败官员的藏污纳垢战略,让人很难简单判定美国等西方国家是不是个法治国家:如果真的是法治国家就应该是各国罪犯避之唯恐不及的国家,而绝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成为全世界罪犯趋之若骛的国家。 【 · 原创:(@_@) 2008-09-12 17:01 】
总算知道股市为什么跌了
(转帖)张宏良:陈水扁——又一个兔死狗烹的可悲下场
编者按:下面是博客跟贴中转载的水火先生的文章。网上搜索发现该文分别有两个题目:《阿扁洗钱案爆发——敲山震虎?》和《阿扁洗钱案离奇爆发和台北金融买办现象》。陈水扁是继米洛舍维奇、卡拉季奇之后,又一个被美国利用完抛弃的走狗,只是下场更加悲惨。米洛舍维奇和卡拉季奇至少在本国右翼民族主义眼里还是个民族英雄,还是个有历史争议的政治人物,而陈水扁则是作为任何政治派别都不齿的腐败贪官被丢进了历史垃圾箱。所以就随手添加了上面的题目。从陈水扁被兔死狗烹的瑞士银行2千万美元存款来看,陈水扁担任总统那天起就被美国抓住了腐败把柄,成为美国对付中国的一个筹码和玩偶,陈水扁在任期间也十分出色地完成了要挟中国政府的任务,即便是按照黑手党的逻辑,美国也应该给陈水扁一个善终。可是陈水扁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山姆大叔全然不念半点旧情,不仅过河拆桥,将其视如弃履,甚至用他来杀鸡吓猴,震慑大陆官员。那些从来不吃狗肉的撒克逊人宰杀起走狗来绝不手软,诺列加、萨达姆、米洛舍维奇、卡拉季奇、陈水扁,包括现在遭受西方通缉的基地组织,几乎无一不是曾为美国全球扩张立下过汗马功劳。当初凭借美国装备傲视中东的萨达姆,何曾想到日后会被美国主子吊死在一座破旧仓库里,陈水扁在美国对华战略上更是居功至伟:美国对中国的岛链封锁、铁桶包围的战略支点都在台湾;台湾回归,岛链和铁桶包围自然瓦解;台湾独立,战火一起,中国就会陷入灾难,再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所以中国才会一退再退,以至最终陷入了殖民化陷阱。可见,陈水扁八年分裂叫嚣,对中国打击是灾难性的,对美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是最后让陈水扁身败名裂、面临牢狱之灾的,不是他所伤害的祖国中国,而是他效尽犬马之劳的美国。虽然目前陈水扁还没有像萨达姆和米洛舍维奇那样被美国直接处死,但也确实到了生不如死的悲惨地步,正在忙着改名换性、自动消失,堂堂八年总统竟至如此下场,总不免让人顿生感慨!陈水扁的悲惨结局再次印证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那条千古铁律:汉奸绝没有好下场!
水火先生文章后半部分用一系列“离奇”揭示了陈水扁案兔死狗烹的悲剧性质,之所以为离奇加上引号,是因为案情一眼见底,并不真的离奇。稍加关注20世纪末 21世纪初美国全球战略手段的变化就会看出,抛出陈水扁不过是20世纪末美国全球战略新手段的惯用方法。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和大众政治时代的到来,从两个方面改变了国家间财富掠夺的特点: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改变了财富的概念。财富不再象农业社会那样主要和土地相联系,也不再象工业社会那样主要和市场相联系,而主要是和规则相联系;只要控制了国际经济规则,就控制了国际财富分配。另一方面,大众政治时代改变了财富掠夺的手段,在财富和土地相联系的农业社会,掠夺财富主要依靠军事手段;在财富和市场相联系的工业社会,掠夺财富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在财富和规则相联系的当今时代,掠夺财富主要依靠政治手段。美国虚拟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其成为当今世界财富掠夺手段最先进的国家,其中两个主要手段就是煽动分裂和制造腐败。通过这两个手段控制其他国家的官员或首脑,迫使他们制定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规则和政策。对于那些坚决打击分裂势力、捍卫国家统一的爱国官员或首脑,采用战争罪或反人类罪的方法加以清除;对于陈水扁这类卖国官员或首脑,则采用腐败罪的方法加以控制。先是利用陈水扁闹台独来敲诈中国大陆,将中国财富增长的绝大部分劫掠而去;现在又利用陈水扁来震慑和要挟中国大陆官员,要毫不动摇地继续贯彻执行美国对华的经济殖民化政策,否则陈水扁就是现成的榜样。既然连总统的海外账户都能够掌握,获取一般官员的海外账户更是易如反掌。说来也巧,前不久汇丰银行的瑞士支行刚刚公布了2007年从中国大陆吸收个人存款相当于1600亿人民币,随后陈水扁在瑞士银行的存款单就被公开暴光。到现在人们才明白,为什么瑞士银行集团等西方金融机构敢于在中国为所欲为。去年瑞士银行集团在承销中国石油股票上市时,公然无视“承销商在规定期限内不得买卖公司股票”的中国法律禁令,非法操作中国石油股票获利上百亿元,随后中国石油暴跌近80%,造成200万中国投资者损失近1500亿,各种抗议和举报海潮般涌向中国监管机构,可是至今仍然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中国石油还在大跌,200万投资者已注定死路一条。通过腐败把中国的财富劫掠一空,把中国老百姓永远钉死在世界劳工的贫穷位置上,是西方国家为中国设计的改革路线图的一个基本目标。
西方国家通过腐败对中国官员的控制程度恐怕已不亚于中国的组织部门,被中国媒体有效扼杀的“朗讯事件”,再典型不过地展示了外资对中国官员的控制程度。在中国从事信息产业的美国朗讯公司,巨额贿赂了1千多名中国官员,这1千多名中国官员遍及中国信息产业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等所有相关政府机构和国有大公司。此案被竞争对手揭露后,虽然违背了美国相关法律,但是由于损害的只是中国人民利益,所以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证券会仅对朗讯公司罚款2百万结案了事。本来,根据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证券会的结案证据,完全可以对这1千多名腐败官员进行处理,可结果却是这1千多名腐败官员不仅毫发无损,反倒成为美国敲诈中国的工具。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是美国股市的上市公司,美国证券会表示根据共同诉讼制度,美国投资者完全可以向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进行索赔,一旦索赔机制启动,意味着中国信息产业的这两家龙头公司非死即伤,弄不好会陷入破产,曾在安然事件中因一笔假账而灰飞烟灭的世界最大会计公司安达信的悲剧身影尚在股市上空飘荡,任何人都不敢让关系亿万百姓生活的这两家公司去冒破产风险,结果就是——据有关人士透露——仅在3G项目上就被美国赚取了4千亿元。后来美国朗讯公司被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兼并,法国总统萨克齐来访问时又从中国拿走了82亿订单。中国老百姓总是抱怨中国的通讯费用太高,中国打往美国的长途电话费是美国打回中国的几十倍,然而在外资劫掠不断加深之下的中国公司,除了转而对中国老百姓更加疯狂地敲骨吸髓之外,又能如何!
美国等西方国家用腐败在中国建立起了一条牢固的食物链:外资吃中资,中资吃百姓;百姓处于食物链最底层。而维持这个食物链运转的关键环节是腐败官员。如果说腐败学者是美国鹦鹉,那么这些腐败官员就是美国鱼鹰。美国只需喂养这些腐败官员一点儿小鱼小虾,就能钓到中国经济这条大鱼。大家试想一下,仅一个外资公司就能贿赂1千多名中国官员,中国有多少外资公司,又能贿赂中国多少官员?按照朗讯公司的贿赂比例,只需7千家外资公司就能够把中国政府7百万公务员一网打尽。最近人们一直在为外资席卷中国产业痛心不已,为外资低价收购中国银行业痛心不已,其实最最可怕的是外资整行业整行业、整建制整建制地收买中国官员,通过收买中国官员制定出符合美国利益的政策和规则,才是中国最可怕的灾难根源。美国等西方国家之所以竞相把自己打造成为吸引各国腐败官员的人间天堂,道理就在于此。在腐败问题上如同当初在鸦片问题上一样,西方国家再次对中国呈现出了历史双重性:他们自己坚决反对腐败却强行在中国建立腐败体制,如同当初他们自己不吸食鸦片却强行向中国贩运鸦片一样。在此,盎格鲁·撒克逊人狼群文化的极端双重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狼群内部是温情高尚的互助关系;对其他种群则是极端血腥的猎杀关系。美国只是希望中国执行美国政策,而绝不希望中国走美国道路,建立美国制度,如同狼只是希望羊顺从狼,而绝不希望羊变成狼一样。这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不容跨越的国际战略底线。米洛舍维奇、萨达姆等人就是跨越了这个底线,幻想和美国一样也成为狼,结果立刻就被美国吃掉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吸引腐败官员的藏污纳垢战略,让人很难简单判定美国等西方国家是不是个法治国家:如果真的是法治国家就应该是各国罪犯避之唯恐不及的国家,而绝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成为全世界罪犯趋之若骛的国家。
美国等西方国家选择此时抛出陈水扁震慑大陆官员还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世界经济一体化唤醒了各国的民族意识,经济民族主义正在成为一股新的世界潮流。中国的爱国主义力量重新抬头。经济民族主义的兴起让美国等西方国家控制俄罗斯的目标已经完全落空,他们绝不能再丢掉中国大陆这头肥牛。于是便通过宰杀陈水扁敲山震虎、杀鸡吓猴,警告中国腐败官员必须听命于美国。陈水扁是通过两次金融改革捞取了巨额钱财,恰好这两次金融改革的时间与大陆金融改革同步。陈水扁案的深层意义就在于:陈水扁按照市场价把国有银行卖给本国人都获取了巨额贿赂,大陆按照不到市场价十分之一的价格把银行卖给外国人,其间能够没有贿赂?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陈水扁案把这个疑问摆在了全世界面前,当然也摆在了中国人民面前。目的就是要国内那些金融买办心惊胆战、乖乖接受要挟。陈水扁涉案金额折腾到现在也不过才几亿元,可是大陆数百亿元的离奇案例俯拾即是。中国五大能源集团之一的山东鲁能集团,738亿资产被内蒙大草原上几个“放羊的”以36亿元买走,在中央的直接干预下,一年后又被责令以86亿元买回,可是在私人手里经过一年多的“资本重组”和“巨额分红”,公司再买回来时已经由当初的肥牛变成了瘦马,即便已成为瘦马,国家仍然要向对方多支付50亿元。如此巨额的国有资产买卖,国内外舆论又是沸沸扬扬,买主是谁应该对社会有个交代,可时值今日也不知道这位能够一手买走738亿鲁能集团的神秘人物是谁。如果全世界都不知道也就罢了,倘若美国中央情报局知道呢,岂不又成为敲诈中国的手段?
现在回过头来看,人们才明白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主席杀成克杰、胡长青的历史意义,只是杀的太晚了,中国的官权已经坐大,摆脱中央控制易如反掌。就在成克杰、胡长青的脑袋刚刚落地不久,中国精英集团就出台了“非暴力犯罪不判处死刑”的法律。也就是说,以后只有穷人犯罪才判处死刑,官人和富人犯罪不再判处死刑。中国的法学精英一齐高喊这是和世界文明接轨,却故意掩盖了一个基本事实,即所有废除死刑的国家都没有规定刑期上限,就是说可以不杀你,但要你最终死在监狱里。唯独中国是既不判处死刑,又规定最高刑期不超过20年。此法一出,在法制口号响彻云霄的今天,再想**腐败官僚已不可能。可见当今中国的所谓法制,完全是腐败官僚反抗中央和**百姓的一个特定概念,正是为了掩盖其特定涵义,才不遗余力地叫喊民主法制具有普世价值,用抽象的漂亮概念来掩盖具体的血腥现实,是千百年来精英统治的惯用手法。所谓法制本来就是为诬蔑毛泽东、诬蔑中华文明而设立的一个伪命题,以此来诬蔑中国以往社会都是所谓人治社会。目前右派叫喊法制是因为法律是他们制定的,自然要加以维护,一些左派也叫喊法制就让人难以理解了。如果单纯从法制的角度看,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个个都是杀人犯;无论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都是违法犯罪行为。在法制已成为**同意语的情况下叫喊法制,其实质就是把中央逼向死角,把人民置于死地,任凭官僚买办为所欲为。
与朗讯、鲁能这些产业领域的案例相比,中国最大的软肋是金融领域类似中国平安这类潜藏的巨型炸弹。中国平安公司老总在反驳人们对其6千多万年薪的质疑时曾自豪地声称:“我把中国平安由一个小公司带进了世界500强,完全对得起这6千万年薪”。其实,把中国平安带进世界500强的并非是这位老总,而是中国金融管理部门,中国金融管理部门给了中国平安超乎人们想象的超级待遇,让中国平安同时拥有了银行、证券、信托、寿险、产险等五张以上金融牌照,同时拥有五张以上金融牌照的公司在国内可以说独一无二,是迄今为止包括工商银行、中国人寿在内的任何一家国内公司都没有的超级待遇,更是类似中国平安的众多金融机构想都不敢想的超级待遇。拥有这么多金融牌照莫说是聘请管理团队,即便在董事长办公室树一根电线杆子,也一样能进入世界500强。让中国人迷惑不解的是,凭借数张金融牌照进入世界500强后,中国平安除了公司名称还带有中国字样外,公司已经不再属于中国,突然变成了英国控股公司。这家最高市值超过2008年中国两年军费总和的公司变成外资公司后,回头便对中国投资者张开了血盆大口,今年一月份公布了1600亿的天量圈钱计划,圈钱用途据说是要填补英国公司在次贷危机中的亏损。圈钱计划一公布,市场即刻崩盘,股指“飞流直下三千尺,万亿资金化灰烟。”数千万股民眼泪汪汪地企盼中国证监会能够阻止这家英国控股公司的肆意掠夺,得到的却是中国证监会领导恶狠狠的回答:“肯定要上会(即接受圈钱申请)”。中国股市绝望了,中国股民绝望了,爆发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股灾,2008年中国股市创下了两个世界之最:短期内股市下跌幅度最深,仅仅数月便跌去了三分之二;股市损失规模最大,不过数月市值就蒸发掉20万亿。中国股市最让人困惑的地方就在这里,为什么一家外资控股公司竟有如此巨大能量,甚至能把中国最高监管机构的领导变成自己圈钱的保镖?或许人们能够从该公司股东身份中得到答案。根据朗咸平先生《谁为平安保险30亿国资流失买单?》一文透露,拥有中国平安3.8亿股的第五大股东是北京一位出租汽车司机的女儿,年龄只有20多岁,中国平安在香港上市前夕,以3元多的价格把深圳招商局持有的国家股(非流通股)买了下来,一上市就增殖30多亿(按场外转让价计算),经过这次股权分置改革变成了流通股,最高市值超过565亿。朗文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国平安中还有其他数位类似的股东。由此看来,中国平安究竟真的是英国控股公司还是打着英国旗号的中国私人公司,让人很难做出判断。
不过,从这位出租汽车司机女儿的神秘暴富中可以明确做出的判断是:中国平安上市发行股票和这次股权分置改革,几乎就是为他们准备的。如果没有中国平安上市,她的几个亿就不能变成几十个亿;同样,如果没有股权分置改革,她的几十亿就不能再变成几百亿。仅平安公司的一个股东就能从股权分置改革中获利数百亿元,那么所有那些由官人、富人、洋人组成的大小非将会从股权分置改革中获利多少呢?按照目前整个股市1.2万亿非流通股计算,按照市场最高价变现,获取暴利超过27万亿;按照市场平均价变现,获取暴利超过16万亿;按照当前市场价变现,获取暴利也将近10万亿。获取这十几万亿或几十万亿财富的股东数量有多少呢?对此我们无法统计只能匡算,即使按照每家公司100人的高限匡算,1400家上市公司也不过十几万人,由这十几万人分享几十万亿财富,即使扣除其中尚未私有化的国家持有部分,分摊到每人头上的仍然是天文数字。这就是股权分置改革的奥秘;这就是在中国已经创下世界股灾之最的情况下,监管机构仍然不承认发生股灾的奥秘。破解这个奥秘,就是胡锦涛新政建设和谐社会的困难所在;就是党中央建设五有社会的困难所在;也是十七大提出让“人民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困难所在。朗咸平呼吁追查平安幕后股东的文章是2004年发表的,连朗咸平这样一个书生早在那时都能一眼看透的内幕,美国中央情报局会不知道?西方国家的政客会不知道?无所不能的国际垄断资本会不知道?如果他们都知道唯独中国股民不知道,中国股市乃至中国经济的最终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