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 发表于 2009-10-2 17:59

回复 #2734 明年的今天 的帖子

俺从来不喊口号,:*29*:
900912.900942分析都有了,自己找去.
900939只是分析了个大概,因为900939近18个月内不会考虑,有充足的时间去跟踪.

haoyoo 发表于 2009-10-2 18:27

原帖由 盛唐 于 2009-10-2 17:5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面对2010年,
俺的投资收益可能会有3倍回报.
主要是900912,这个股票低估了10倍,罕见.
其次是900942,这个股票是留给子孙后代的股票.
最后是900939,政策性机会一旦出现就是10倍暴利,汇丽亏的并不多,大股东实力 ...


果然是鳄神。:*22*:

老和讯 发表于 2009-10-2 18:34

原帖由 收音机 于 2009-10-2 16:51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长期稳定获利,重要的一点是尽量清除掉投资策略中的漏洞,哪怕一丁点的

漏洞都可能使投资翻船。技术分析漏洞太大,不可教条,最多也就是长期积

累的感觉有些用处(比如波浪派的浪感),可能的话应尽快抛弃 ...
1、版主积累的那些感觉,应该不是对股市基本面变化的感觉,应该是对股市变化的感觉,这些对股市变化的感觉就是技术分析。
2、投资策略本身就是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中的重要的内容。

老和讯 发表于 2009-10-2 18:37

感觉收版对技术分析的理解过于狭窄。
不知收版所说的技术分析指的是那些内容?

老和讯 发表于 2009-10-2 18:45

技术分析的第一任务是趋势方向分析,第二个任务是制定交易策略,第三个任务是资金与头寸管理,第四个任务是心态控制。

老和讯 发表于 2009-10-2 19:00

版主的浪感很好,说明版主不仅能用波浪思维分析股市,而且波浪分析已经形成了本能。

[ 本帖最后由 老和讯 于 2009-10-2 19:01 编辑 ]

sjh438 发表于 2009-10-2 19:29

*d:1* *d:1*

收音机 发表于 2009-10-2 20:14

原帖由 老和讯 于 2009-10-2 18:3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觉收版对技术分析的理解过于狭窄。
不知收版所说的技术分析指的是那些内容?
和兄好,刚才写了大段文字,结果屏幕一闪被清空了,真扫兴。简单说一下吧:技术分析无理论基础,仅基于三大假设市场价格行为包容一切、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以及历史会重演,可以说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并不存在必然性。运用得当可帮助降低风险,并获取较满意收益,但其非必然性,往往使得纯技术派经常出错,比如熊市中追高--割肉--再追高--再割等恶性循环,牛市中判断出错过早踏空并影响心态,打乱节奏,丧失收益。现在,在西方股票市场的分 析预测中,技术分析用得很少。

lihongwei6987 发表于 2009-10-2 20:16

:*22*:

收音机 发表于 2009-10-2 20:20

本人始终倾向于获取低风险甚至无风险收益,因此更倾向于学术分析流派和心理分析流派的理念,寻找无风险的大仓位甚至满仓的机会,当然这样的机会是很珍贵的,往往需要放弃好多不够确定的机会,因此一旦机会出现,必须死死抓住并守住,直到满意的收益出现。在持仓过程中,技术分析的弊端就大大暴漏了,它会严重影响持有心态,增加侥幸心理,处理不好会让到手的鸭子过早飞掉。:loveliness:

收音机 发表于 2009-10-2 20:24

原帖由 盛唐 于 2009-10-2 17:5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面对2010年,
俺的投资收益可能会有3倍回报.
主要是900912,这个股票低估了10倍,罕见.
其次是900942,这个股票是留给子孙后代的股票.
最后是900939,政策性机会一旦出现就是10倍暴利,汇丽亏的并不多,大股东实力 ...

老鳄精研个股,一旦确认值得买入并持有,就坚决执行,直到估值趋于合理并不管大盘的理念

正是俺必须要学习的。

一个人发呆 发表于 2009-10-2 20:25

:*29*: :*29*: 坐个斑竹讲课的沙发

收音机 发表于 2009-10-2 20:47

本人04年在这里注册以来的实战可少作总结:
1、05年之前是纯技术派,空仓到05年3月是技术分析在起作用,就是看空至05年底。05年3月开始就满仓了,直到06年7月份一直满仓这是非技术分析在起作用,因为俺05年12月才正式对大盘翻多。
2、998开始的行情俺在07年9月中旬彻底退出二级市场的,退出的理由基于非技术分析,此前几次中途退出却是因为技术分析所害,好在纠错比较及时,这可能得益于所谓浪感。
3、1700时上了大仓位接近满仓,又是非技术因素起作用,因为那时俺仍不坚定看空中,但发现太多包赚不赔的机会。
4、7月29日大跌前两天俺全部退出二级市场,专门打新股了,一半是因为持仓高估且没有其他低风险换仓机会,一半是凭感觉觉得大盘要出问题,但又无确切理由看空大盘,因此只能观望,直到后来跌势确认。
5、现在找不到切入机会,因此继续等待,希望大盘下跌也就是希望买进机会快来而已。
:*18*:

[ 本帖最后由 收音机 于 2009-10-2 20:49 编辑 ]

lihongwei6987 发表于 2009-10-2 21:06

*d:1*

淡泊赚了就跑 发表于 2009-10-2 21:39

:*22*: :*22*: :)

金桥 发表于 2009-10-2 21:59

原帖由 收音机 于 2009-10-2 20:4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人04年在这里注册以来的实战可少作总结:
1、05年之前是纯技术派,空仓到05年3月是技术分析在起作用,就是看空至05年底。05年3月开始就满仓了,直到06年7月份一直满仓这是非技术分析在起作用,因为俺05年12月 ...


希望多写点这样的感受,我等菜鸟能多多授意!谢谢

老和讯 发表于 2009-10-2 22:09

原帖由 收音机 于 2009-10-2 20:14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和兄好,刚才写了大段文字,结果屏幕一闪被清空了,真扫兴。简单说一下吧:技术分析无理论基础,仅基于三大假设市场价格行为包容一切、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以及历史会重演,可以说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并不存在必然性。运用得当可帮助降低风险,并获取较满意收益,但其非必然性,往往使得纯技术派经常出错,比如熊市中追高--割肉--再追高--再割等恶性循环,牛市中判断出错过早踏空并影响心态,打乱节奏,丧失收益。现在,在西方股票市场的分 析预测中,技术分析用得很少
1、技术分析的三大基石,前两条自然不必说,第3条自然也不用怀疑,如果历史不会重演,那么还存在可用的经验吗?
2、股市必然在涨跌,但没有必然的涨跌,否则,就会出现零交易,股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3、熊市追高-割肉循环,牛市踏空不是技术分析本身的原因,是使用者的原因。
4、收版所说的技术分析是指行情预测,是狭义的,我所说的技术分析是广义的。

老和讯 发表于 2009-10-2 22:17

原帖由 收音机 于 2009-10-2 20:20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人始终倾向于获取低风险甚至无风险收益,因此更倾向于学术分析流派和心理分析流派的理念,寻找无风险的大仓位甚至满仓的机会,当然这样的机会是很珍贵的,往往需要放弃好多不够确定的机会,因此一旦机会出现, ...
我的理解学术分析流派应该是基本分析的一个分支,
心理分析流派更不确定,正如你所说的,一轮行情只对2次。
如果版主是纯学术分析流派,那么就会和巴菲特一样永远踏空A股。
版主应该是综合派。有着价值投资的基因,心理分析派的思维,也流着技术分析的血。

老和讯 发表于 2009-10-2 22:38

原帖由 收音机 于 2009-10-2 20:47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人04年在这里注册以来的实战可少作总结:
1、05年之前是纯技术派,空仓到05年3月是技术分析在起作用,就是看空至05年底。05年3月开始就满仓了,直到06年7月份一直满仓这是非技术分析在起作用,因为俺05年12月才正式对大盘翻多。
2、998开始的行情俺在07年9月中旬彻底退出二级市场的,退出的理由基于非技术分析,此前几次中途退出却是因为技术分析所害,好在纠错比较及时,这可能得益于所谓浪感。
3、1700时上了大仓位接近满仓,又是非技术因素起作用,因为那时俺仍不坚定看空中,但发现太多包赚不赔的机会。
4、7月29日大跌前两天俺全部退出二级市场,专门打新股了,一半是因为持仓高估且没有其他低风险换仓机会,一半是凭感觉觉得大盘要出问题,但又无确切理由看空大盘,因此只能观望,直到后来跌势确认。
5、现在找不到切入机会,因此继续等待,希望大盘下跌也就是希望买进机会快来而已。
1、05年3月版主满仓了,满仓的依据是什么?是个股的价值,还是个股的趋势,还是其他原因?
2、浪感不是技术吗?
3、“包赚不赔的机会”是基于内在价值,还是超跌反弹?还是2者兼有?如果有投资价值,但仍在快速下跌,是否符合要求?
4、高估存在确定的数值吗?能确定拐点吗?感觉来源于经验,经验可已利用的原因在于历史会某种程度的重演,这正是技术分析的基石之一。
5、切入机会如何判定?是价值吗?还是价值结合实际走势?结合了实际走势就避不开技术分析。

lihongwei6987 发表于 2009-10-2 22:42

*d:1*
页: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查看完整版本: 个 人 投 资 杂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