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9 12:23
傳國壽<2628.HK>平保<2318.HK>將參與發行1.55萬億人民幣特別國債
2007年7月9日 09:50:21 a.m. HKT, AAFN
《東方日報》引述《財經時報》報道,有消息指,國壽<2628.HK>、平保<2318.HK>將參與為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發行的1.5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特別國債,而且有關計劃已確定。可能參與的機構還包括泰康人壽及新華人壽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據悉,特別國債為6月底招標,年期10年,票面息率為4.4厘,現時未確定採用固定利率還是浮動利率。(mk)
阿斯達克財經新聞組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9 20:45
花旗超市银行模式走向破产
http://www.jrj.com 2007年07月09日 19:13《财经文摘》
【评论】【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
花旗集团再一次发现自己处于合并和衰落的边缘,这引发了一个问题:超市银行模式是否真的面临完结的命运?
如果不采取强力措施,也就是将一项或更多商业项目剥离出去,或者四项破产同时进行的话,花旗这家最大银行的15亿成本削减战略能否达到还是个问题。
两年前,摩根士丹利的股东强烈要求摩根士丹利将除了核心投资银行业务之外的业务全部转让出去。摩根士丹利不得不替换了公司CEO,最终同意在不影响业绩的情况下出售公司的Discover Financial信用卡业务。剥离主要商业服务的例子也出现在一些其他的公司,比如今年年初,旧金山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 Corp.)将私人银行U.S. Trust卖给了美洲银行。据传,美国运通公司也正考虑将自己的私人银行出售掉。
现在,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认为,创造出“竭尽所能为所有人服务”理念的花旗集团现在实际上也遇到了同样的压力。“现在该考虑从超市银行战略转移出来的时候了。现在,人们已无法在超市银行模式再干出什么业绩来。”CreditSights分析师大卫·亨德勒(David Hendler)说。
花旗现在已经在与旅行者集团和花旗公司(Travelers-Citicorp)的合并中将1998年延续下来的保险业务剥离出去,还与Legg Mason(LM)进行了资产互换。但分析师们认为,这些交易还远远不够。花旗的股价在近几年来表现不佳,与同类公司相比已经滞后。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花旗现在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是“互换交易”,要么干脆破产。
最近,一份欧洲的报告将花旗和西德商银的合并联系在一起,这是花旗与一家德国金融机构的第二次“配对”。西德商银在花旗的股权有望超过3%。但花旗CEO查尔斯·普林斯引用了今年春天一份当地报纸的话说,他对与这家欧洲大银行的交易没有多大兴趣。
5月份的消息显示,行为激进的股东Edward Lampert去年买进了花旗的一小部分股权,以便应对变化的发生,花旗最大的个人股东——沙特阿拉伯亿万富翁阿苏德王子继续支持公司的管理层,表示自己反对破产。
投资者现在不会再等下去,与现在57美元的股价相比,他们持有的股票有望提高到70美元。
在华尔街,有关花旗部分业务破产的消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Hendler说,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包括个人银行和个人金融服务在内的花旗在美国的业务,如果以基于价格收益比的多数美国银行界人士认同的价格来看,这些业务价值1015亿美元。Hendler说,以相同的方法计算,花旗的全球个人业务达560亿美元。
此外,花旗投资银行业务可能价值为746亿美元,而资产管理部也可能价值500亿美元,Hendler补充说。
Hendler计算,花旗的零售业务可能成为接管目标,在管理层收购的掩护下,其投资银行和投资管理业务有可能得到保留。Hendler说,花旗在美国的零售银行业务销售规模可能达到1060到1170亿,其购买对象可能包括JP摩根、苏格兰皇家银行、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或瓦乔维亚银行。Hendler说,尽管有JP摩根为先例,托管还是必须首先处理掉数十亿美元的存款以确保不被纽约地方反托拉斯法律干预。
Hendler说,由于过于庞大无法管理,同时也无法出售,不拆分为4块,花旗将无法找到接管合作伙伴。通过破产这一途径有利于“创造出合作银行可以操作的接管方式。这样,花旗才能在战略和金融可行性上转向独特的战略。” Hendler分析说。
作者:Liz Moyer
出处:美国《福布斯》 有删节 2007年6月6日
编译:罗岳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9 20:55
中国平安保险理财新品上市
--------------------------------------------------------------------------------
http://www.jmnews.com.cn 2007-7-9 10:12 江门日报 第6491期 A7版
本报作综合消息 近日,上海的林先生在金融资产的配比中选择了中国平安新近推出的一款保险理财新产品——平安富贵人生两全保险(分红型),他看中了该产品具有短期交费、高额快速返还、终身享受分红、资产可保本等特点,可满足他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财需求,同时还可附加重大疾病险,在理财的同时拥有多种重疾保障,达到健康理财的新境界。
新闻网 电子版 PDF版
江门日报 -- 强势媒体·出色新闻
平安人寿总经理助理柳志坚介绍:其理财功能方面具备以下特色:
其一、短期交费,快速累积。相比一般保险产品,富贵人生交费期较短,只需交费3或5年,便可安享投资回报,因此极为适合有短期交费理财需求的客户。
其二、返还额度高,投资见效快。富贵人生每2年返还保额的9%,不仅返还额度较高,而且返还频次较快,可以让客户更早更多地享受投资回报;同时富贵人生为终身险,客户可终身享受高额返还,活得越长,回报次数就越多,回报总收益也就越高。
其三、确保本金安全,实现资产保值。一旦被保险人身故,将会立即全额返还其所交保费,也就是保本,这可作为遗产馈赠受益人。
其四、额外有分红,年年添惊喜。除每2年固定的生存返还外,富贵人生还可分红,让客户分享公司经营成果。
此外,倘若客户经济周转出现困难,又不想退出此份保障,富贵人生还可提供保单贷款,帮助客户盘活资金运用,以解救急之需。 (江讯)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9 21:00
佛山平安人寿培训中心揭牌
2007-07-09 12:32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新华网广州7月9日电(宋苑丹)7月6日上午,中国平安人寿佛山中心支公司业务员专属培训中心正式揭牌,这个培训中心占地13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0名代理人接受培训,是目前佛山保险行业最大、设施最完善的业务员专属培训中心。据了解,包括佛山在内,平安今年将在全国完成49家代理人培训中心布点。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据了解,据了解,今年1-5月,佛山全市实现寿险保费收入23.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稳中有升。有业内人士表示,佛山保险市场日趋成熟,对于普通客户而言,它们对于保险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很大部分来源于代理人,因此,提高代理人的素质十分重要。在佛山,照目前业务量,应有一万名左右的专业代理人方能满足需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寿险业营销、管理人才,平安人寿率先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设立业务员专属培训中心,目前该公司已在上海、青岛、杭州、南京、苏州、广州、深圳等33个全国重点城市建成了33家培训中心,今年还将在兰州、烟台、南通、盐城、厦门、惠州、南昌、海口、常州、无锡、台州、温州、绍兴、中山、珠海等重点城市建成16家现代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培训中心,并于今年完成全国49家代理人培训中心的布点。
1996年,中国平安开始建立最早的培训导师队伍,多年来全系统共培养出了13000余名专业成熟的导师。并率先建立了E化培训管理系统(ETS)的公司,通过ETS系统,可建立各级业务人员的受训学籍,全面记录受训经历。而设立在南海桂城的佛山培训中心有大小6间教室,将为保险代理人提供营销、管理等各方面的技能培训。
据平安人寿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为所有新晋保险营销队伍的业务员规划了“终身学习,不断成长”的全方位培训计划,入公司的一年内,培训中心会不间断提供后续的培训,强化销售技能,帮助培养良好的销售习惯,帮助业务员在寿险业走得更稳更远。 (完)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9 22:27
“中国平安”公布关于举行治理网上交流会公告
来源: 上海证券交易所 发布时间: 2007年07月09日 19:06 作者: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决定于2007年7月13日14:00-16:00举行公司治理网上交流会,交流网址为www.p5w.net。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10 09:42
传中国人寿等四公司获准购特别国债
《世界财经报道》FINANCE.ICXO.COM ( 日期:2007-07-10 00:22)财经频道今日最新资讯
世界财经报道finance.icxo.com讯:15500亿元巨量规模的特别国债发行,虽然有些事情仍未明晰,但某些金融机构已经在为首吃螃蟹做准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已确定的有中国人寿、平安、泰康人寿或新华人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能获准购买特别国债。
据《财经时报》报道,近日参加财政部会议的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此前,央行要求该公司就购买特别国债做计划。
央行国库局某负责人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特别国债不归国库局管,国库局只负责普通的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在央行方面,很可能是由货币政策司负责。
央行货币政策司利率处相关人士表示,央行这边还没操作,亦不知道如何操作,因为特别国债操作以财政部为准,计划主要是财政部制订。
而财政部随即公布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阐释发行特别国债六大热点问题》(以下简称“《热点问题》”),对特别国债的发行作了进一步说明。
不直接向央行
财政部在《热点问题》中表示:“此次发行特别国债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国债的发行不是直接向央行定向发行,而是采取一定的方式,增加央行持有的国债。”
与第一次新闻发布比较,财政部进一步强调依法办理。根据《中国央行法》规定:“中国央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此前,有海外媒体评论,如果特别国债直接发给央行,将违反上述法律,“为今后中国财政赤字货币化留了一个后门,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将受到质疑。”
而财政部所谓的“采取一定的方式”,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方式呢?
在财政部新闻办公室全文刊登的新华社报道《财政部有关负责人阐释发行特别国债六大热点问题》中,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分析指出:“这意味着特别国债既不是向社会直接发行,也不是向央行直接发行,而是有可能通过某一中间金融机构进行资产置换,增加央行的国债持有规模。”
对于李扬所说这种方式,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研究员表示,可能会由央行出面,让某些金融机构用所持央票直接购买特别国债,这样就不会导致基础货币投放而增加流动性。
定向金融机构
7月3日上午,财政部召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员就有关保险税收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会谈。在有央行和保监会人员出席的此次会议上,财政部有关人士就发行特别国债一事作了进一步说明。
据了解,有些金融机构将获定向发行部分特别国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已确定的有中国人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平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另外还有泰康人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者新华人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财政部询问了到会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预期收益率和期望的定向额度。参会人员透露,利率会高于同期普通国债。
另一家参会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此次是金融机构与财政部的初步接洽,下一步,该公司负责人将到财政部作更深入的会谈。
建行资金部人士认为,如果特别国债向银行定向发行,那就带有强制性和惩罚性,像央行定向票据一样,利率会事先确定好,但肯定不会高。
该人士表示,现在银行的贷款远超过央行的窗口指导量,央行采取定向发行是有可能的。据公开数据,银行1至5月新增贷款已达2.1万亿元,接近去年全年2.5万亿的调控目标。
市场化发行
“采取市场化发行的方式”是财政部首次作新闻发布时所强调的。中国再保险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在资产管理公司”)研究发展部杨宏亮博士认为,对于“市场化发行”,一般的理解就是招标。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表示,柜台拍卖也是市场化发行方式,但采用这种方式的可能性很小。
招标时,各金融机构会参考同期限普通国债利率来进行报价,央行将依据报价情况来确定票面利率。
杨宏亮预期特别国债利率会比同期限普通国债要高一点,这一观点为诸多金融机构资金部人士认同。6月末招标的10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4.4%。但最终采取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财政部仍没有说法。
据悉,数家金融机构可能获定向发行特别国债,这似乎与市场化发行方式有些冲突。某银行资金部人士认为,央行可以视情况结合招标与定向发行方式来进行货币调控。
配置规模难定
宏亮表示,现在还很难确定购买规模,特别国债属于长期投资,各类保险公司因自身特点配置比例不尽一致。
中再资产管理公司由于再保险公司的特性,对于长期债券的配置比例要求并不高。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韩梅表示,一般来说,人寿保险偏重于配置长期债券,因为人寿保险的期限是长期的。
但对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可以配置的长期投资不仅仅是长期国债,目前保监会正在试点“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债权计划”,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国家重点支持的能源、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这类项目的收益率一般都比较高。
如果特别国债通过招标发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肯定是希望一个更高的收益率。
老百姓能否买到
在《热点问题》中,李杨分析财政部最新政策解释指出,特别国债“不是向社会直接发行”。
那么老百姓最终能否有购买的机会?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资金部负责人张金鳌认为,银行从央行购买特别国债后,不会再卖给老百姓。特别国债属于记账式国账,老百姓从银行买的一般是财政部直接发行的凭证式国债,不是市场利率,由银行代卖,银行提取代办发行费。
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定息收益部高飞表示,有一种可能的途径是,要看特别国债能否像普通国债一样在证券交易所买卖,如果可以,普通百姓可以在交易所购买。
但是目前交易所里的普通国债老百姓并不关注,成交量很少。在股票与国债的选择之间,绝大多数选择了股票。
在赵全厚看来,此次发行的特别国债很可能与1998年的2700亿特别国债一样,不会进证券交易所交易。当年这一巨量特别国债的发行是用于补充工行、建行、农行和中行这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
既然老百姓购买特别国债的可能性非常小,那么对于股市的直接影响应该是很小的。
财政部在《热点问题》中也强调发行特别国债“不是针对股票市场的紧缩措施,不直接影响证券市场中的存量资金”。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10 19:14
投连险欲与基金抗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14:59 厦门网-厦门晚报
继重疾险、分红险之后,再有两个月时间,投资连结保险(以下简称投连险)可能会成为厦门新的保险销售热点。
虽然现在厦门8家寿险公司只有两家在销售投连险,不过,到10月份的时候,绝大多数寿险公司都将参与投连险大战。
沉寂多年的投连险,市场信心会不会就此彻底恢复?
1、各家公司都在策划投连险
目前动作最为迅速的公司是泰康人寿,他们的新投连险产品可能不日上市。昨日记者致电泰康人寿厦门分公司,接电话的林小姐表示,泰康方面正在准备推出新的投资连结险,但是关于险种的具体情况,她表示不便透露。
平安人寿厦门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并未接到任何投连险方面的通知和消息,记者和平安总公司新闻联络人肖萍联系,她向记者证实,险种正在设计当中,不过目前的进度和上市时间还无法确认。
6月29日,中国保监会在其网站上公布,同意中国人寿设立投连险的精选价值投资账户。虽然中国人寿厦门分公司方面并没有接到投连险开卖的消息,但是业内普遍的预测是:这家寿险业老大将在今年八九月份重新涉足投连险业务。
虽然几家公司的工作人员都三缄其口,但是中英人寿厦门营销服务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几家公司,设立投连险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他早在一个月前,就在各种渠道上获知了这些消息。记者获悉,厦门的寿险公司除了太平洋、民生以外,其他公司都将开售投连险。
2、不卖投连险的公司保费在降
受股市分流资金的影响,主力投资型保险万能险、分红险的销售,最近受到了很大冲击。从各方面来看,投连险可能是保险公司惟一能与基金抗衡的产品。中英人寿厦门营销服务部银保部经理周济认为,对投连险市场上反应缓慢的公司来说,他们的客户正在流失,甚至影响到了他们的保费规模。
港交所今年6月中旬发布的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5月份的保费收入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保费收入128.6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超过1%,中国平安保费收入70.22亿元,同比下滑10.37%。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推出投连险的保险公司,今年的保费收入大幅提升。目前,厦门有投连险产品销售的有两家公司,全是去年进入厦门市场的。
中英人寿今年4月6日推出了金芒果和金彩连连两款投连险,开售3个月,目前在福建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3000万元,在厦门也有几百万元的进账。这家去年才进入厦门市场的合资保险公司,去年全年的保费收入只有300多万元,今年6月份的保费收入就达到了370万元。据中英人寿周济估计,投连险在保费拉动上,起到了60%左右的作用。
4月9日开售投连险产品的太平人寿的一位工作人员更是向记者表示,现在他们的投连险产品每月能做到200万元左右,对整个保费的推动作用高达40%。
3、新投连险还会遭遇退保风波吗
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连新品入市,是否会产生新一轮“投连风波”?
“经历过伤害的人,抵抗能力会更强。”太平人寿厦门分公司的培训部经理张帆很看好投连险的市场前景。
他说,虽然前些年投连险出现过退保风波,但今日不同往日,目前的市场比那个时候更成熟,更稳健。
中英人寿周济说,与前几年相比,现在保险市场更成熟了。“会不会出问题,关键是看对风险的把握,现在虽然各家公司的投连险产品比较同质,但是各家公司做投连险都比以前谨慎。”
张帆说,寿险公司非常重视投连险的风险管理,销售过程对代理人和客户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周济说,目前销售投连险的保险代理人,必须通过投连险销售资格的专业考试,这个考试在公司内部进行。在中英人寿,只有1/3保险营销人员有销售资格。没有销售资格,代理人做的保单保险公司不会承保。
而且,按照保监会的规定,保险公司必须100%对投连险客户进行回访,而且一定要对客户说明投连险的投资风险和各种费用。周济说,大概有5%的准客户会在回访后,在犹豫期内退保。
周济说,两个月以来,股市出现了大幅震荡,投连险的账户也随之受到了影响,但是相对于股市,投连险的抗跌性也表现出来了。中英人寿投连险的销售,在6月份仍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业内人士表示,在股市走好的时候,投连险的收益对于许多投资人都有相当的吸引力;市场出现震荡的时候,投连险灵活的一面也开始显现。由于存在多个风险等级不同的账户,投资者可以轻松改变资金投向,规避风险。
今年10月1日起,新的《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即将实施,凡不符合该规定的产品,将全部停售。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新规定强化了投连险的保障功能,投资者购险的手续费也将有所降低,新产品将更有利于消费者。市场人士认为,如果股市能够持续向好,兼具投资与保障功能的投连险,对市民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
【背景】
投资连结保险退保风波
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既具保险保障又有投资理财功能的险种。客户购买投资连结保险的保费分成两部分,小部分用于购买保险保障,大部分划入专门的投资账户,由保险公司的投资机构运作,包括存入银行、买卖债券或投资于证券基金。投资账户独立运作、管理透明,保险公司定期向客户提供资产清单,客户亦可随时了解自己的账户资产、投资表现等相关信息。
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英国的投连险,由平安保险首先引入中国。1999年10月,平安推出了国内第一款投连险产品“平安世纪理财”,其间正值股市大好,出现疯狂抢购情景。其他保险公司也纷纷跟进,投连险盛极一时。
但是,随着中国股市进入熊市,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状况开始下降,许多客户的投资账户出现亏损,盲目抢购的客户开始抱怨,退保风波此起彼伏,投连险市场从此一蹶不振。2003年,各公司纷纷停售投连险。自此以后,中资公司很少销售投连险。
记者 张海军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11 09:56
杨媛出任平安健康险法人
2007年07月11日 05:01
证券时报
--------------------------------------------------------------------------------
本报讯昨日,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健康保险产品法律责任人的请示》,杨媛将新任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责任人,徐静将不再担任平安健康险公司的法律责任人。(孙 玉)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11 10:22
估值洼地 基金一致看好金融业
2007年07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金融行业成为基金要寻找的估值洼地 史丽 资料图
⊙本报记者 贾宝丽
震荡不断加剧的行情,正在令市场下半年走势变得扑朔迷离。值得注意的是,从近期各家基金公司陆续发布的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来看,尽管基金对下半年市场走势以及部分行业的看法出现了一些分歧,但各家公司对于金融行业的看好却达到高度一致。
相对估值洼地
“在市场整体估值合理的情况下,判断市场走势是很困难的,有效的办法是不断寻找估值洼地”,光大保德信基金策略报告认为。无疑,具有资源优势和成长性的金融行业成为基金要寻找的估值洼地。
东吴基金采用行业轮动识别模型,从行业成长和估值水平两个维度前瞻把握下半年市场行业投资机会。模型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同时满足“行业利润增长率高于市场整体利润增长率”、“估值水平低于A股市场平均PE”两个条件的行业有两个,一个是造纸包装,另外一个就是金融业。
工银瑞信基金策略报告显示,目前绝对估值较低的行业银行、造纸、钢铁、有色和煤炭,同时,银行业也是目前PEG(市盈增长比率)小于1的几个行业之一。
高成长性
除了估值上的相对优势之外,金融行业自身的成长性也值得关注。天治基金策略报告认为,银行在中间业务收入高速增长、不良贷款率下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需求下降的背景下业绩将持续增长。证券行业受益于资本市场的火爆,未来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备兑权证等创新工具推出等利好,仍将呈现爆发性增长的局面。
光大保德信基金在报告中表示,我们必须关注银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随着企业承兑汇票和直接融资的兴起,银行业面临存款短期化和贷款中长期化的趋势。从收入构成角度看,银行的非息差收入将持续增长,表外业务将成为银行竞争力的体现,银行的主要客户将转向中小企业。从上述角度看,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银行的投资价值更加明显。
另外,在一个通货膨胀上升周期,保险业则是受益最大的行业,因为最初几年签署保单在未来几年的实际支付成本会降低。随着中产阶层的不断壮大,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受益人民币升值
受益于人民币升值概念是金融业被基金长期以来看好的主要因素。天治基金认为,在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银行地产类公司是海外热钱的首选,因此银行、地产、酒店、百货等资产类和有色、煤炭、旅游等资源类公司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受益较大。天治基金表示,在央行提高人民币升值浮动区间后,人民币升值步伐加速,银行证券地产等升值受益板块公司值得长期看好。
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在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经济环境下,银行业具有长期战略投资价值。由于银行存贷结构的变化,加息对银行的利润并不会构成负面影响。此外,在新的税收制度下,银行将减少营业税支出并可以将员工成本税前列支。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11 10:58
首次进入同业拆借市场
保险资金管理将拥有更多灵活性
□本报记者 尚晓阳 北京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前日发布《同业拆借管理办法》,将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6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首次纳入同业拆借市场申请人范围。保险业将从中受到什么影响?
一家大型保险机构人士分析说:“主要是保险资金管理多了一个渠道,有利于保险机构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长远来看也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一个渠道。”
增加资金管理灵活性
同业拆借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及经法人授权的非法人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行为,目的在于调剂头寸和临时性资金余缺。
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对保险业的意义,可以从保险业务和保险资金运用两方面来分析。
对保险机构来说,遇到大额赔付或大规模退保的时候,可以从同业拆借市场拆入资金满足短期给付需要,“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公司资金来源不足,可能需要临时变现一部分资产,比如卖掉债券、取出存款,这样的话资产收益率无疑会受到影响,”业内人士分析,“增加了拆借渠道,公司就多了一个融资来源,可以减少短期资金需求对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的影响。”
《办法》规定,保险公司拆借限额为实收资本的100%,最长拆入3个月,这些规定基本可以满足上述需求。
东方证券分析师王小罡表示,对保险资金运用而言,《办法》的出台意味着保险机构多了一个融资渠道,也多了一条资金运用的渠道,保险资金运用的灵活性得以提高。具体来说,保险机构主要是资金拆入方,而在资金充裕的时候可以成为其中的拆出方,享受同业拆借市场上的投资收益。
多少公司将受惠
王小罡表示,受益于拆借市场的主要是寿险公司,原因是寿险资产规模大,资金拆借的功能也比较强。
根据《办法》,保险公司应在申请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前最近4个季度连续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20%以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入门槛则是最近2个年度连续盈利。
偿付能力监管在整个保险监管体系中占重要地位。随着保险业资产规模逐渐加大,不少公司一度出现资本金相对不足问题,保监会则鼓励保险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发行次级债、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公开发行上市等手段加强资本实力。到今年一季度,国内所有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全部达标,也就是说,大部分保险公司都能进入同业拆借市场。
泰康资产、新华资产一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时间未满两年,暂时不能进入同业拆借市场,但这些公司的委托人如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大都有资格“入场”,因此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盈利两年的规定,由于保险资金运用主要集中在低风险的固定收益市场,加上去年以来的股市牛市行情,各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盈利方面都没有问题。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12 20:21
港股上午大幅上扬 中移动与中国平安齐创新高
[]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07-07-12 13:28
【字体:大 中 小】 【论坛】 【博客】
本网讯(上海证券报记者 王丽娜)恒生指数与国企股指数上午大幅上扬,上午收盘再创历史新高。恒生指数上午大幅上扬316点,报22923点,成交额达509亿港元。蓝筹股中,中移动劲升3.9%,创下历史新高,中国联通也上扬2.59%,香港本地地产股也集体上扬。
国企股指数也上扬163点,报13166点。国企股中,保险股大幅上扬,其中中国人寿上扬2.49%,中国平安上扬3.14%,并创下历史新高。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12 20:25
保险股领金融股普涨 平安股价突破80元
www.hexun.com 来源: 全景网
【2007.07.12 11:31】
作者:李志锦
7月12日,金融股依然担当了股市上涨的助推器,不过,今日由于中行和工行走势一半,而两只保险股则担当了金融股上涨的排头兵,中国平安更是一举突破80元,最高曾摸高至80.2元,涨幅超4%,而中国人寿涨幅也为2.54%,报45.3元,不过其并未能和平安一样突破前期高点。
银行股方面,工行、中行走势低迷,招行上涨0.98%,深发展表现也一般,仅上涨2.1%,华夏银行微涨0.87%,兴业银行涨3.3%,中信银行涨1.22%。
Live26
发表于 2007-7-12 21:32
现在有些上市公司开始实质筹建"国华人寿"祝他们好运了.
Live26
发表于 2007-7-12 21:35
保险, 他吗的第一土匪行业.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12 21:57
原帖由 Live26 于 2007-7-12 21:3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保险, 他吗的第一土匪行业.
:*22*: :*22*: :*22*: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13 11:06
簡卓峰﹕平保<2318.HK>若升破65元,上望72元
2007年7月13日 09:53:36 a.m. HKT, AAFN
摘自信報---本周看好交行<3328.HK>,「頭肩底」上揚中,周四文中透露,筆者周三增持交行德銀認購1792,作價一元一角三仙,昨天周四在一元四角一仙回吐,利潤24%,全日收報一元三角,筆者準備今天伺機回購。
中國財險<2328.HK>昨天成交增加,全日收報六元七角八仙,升3.5%,如升破「旗桿頂」七元零七仙及守其上,「旗形」量度升幅八元九角或以上。
財險摩通認購7702,昨天收一元八角六仙,升10%,如升破「旗桿頂」二元一角九仙及企穩,「旗形」量度升幅上望三元五角或以上,周三文中曾透露,筆者一元七角一仙持有。昨天增持財險富通認購輪9586,作價一元二角,全日收報一元二角八仙,升7%。如升破「旗桿頂」一元五角九仙及守其上,量度升幅上望二元四角或以上,筆者準備以一元止蝕,繼續持有。
中國平保<2318.HK>昨天升4%,收報六十一元三角,通道頂六十五元有阻力,但如升破及守其上,上望七十二元。平保荷銀認購3642,昨天收一元四角,如守一元三角,先上試一元八角。(作者原名梁炳耀)
阿斯達克財經新聞組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13 11:26
證券報告 - 花旗調高平保目標價至68.5港元
2007年7月12日 04:27:00 p.m. HKT, XFNA
北京 (XFN-ASIA) - 花旗發表研究報告, 看好平安保險(2318.HK)的非保險相關收入, 調高該股目標價由50.56升至68.50港元, 維持「買入」建議。 花旗調高平保07及08年盈利分別46.2%及6.2%, 反映今年以來投資回報理想, 以及銀行及證券業務收入增長強勁, 並預期明年投資收益可進一步改善。 ec/gl AFN
新聞由 XFNA 提供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13 11:30
港股開市︰恆指高開390點,報23199
2007年7月13日 10:01:02 a.m. HKT, AAFN
美股急升。港股繼昨日受上受制23000後,恆指今早跟隨外圍大裂口高開390點,報23199;國企指數開報13304,高開267點。
恆指國企成份股幾乎全線向上,藍籌重磅股匯控<0005.HK>及中移動<0941.HK>高開0.8%及2%,報$144.9及$90.8。地產股升1.2%-3.2%,新地<0016.HK>開報$100。
中資銀行股全線回升1.7%-3.1%,工行<1398.HK>及建行<0939.HK>開報$4.9及$5.9;三保高開2.3%-4.1%,國壽<2628.HK>及平保<2318.HK>開報$31.2及$62.7。(de)
阿斯達克財經新聞組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13 15:43
保险业拐点显现 国寿平安业绩或超预期
2007年07月13日 03:2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郭晨凯制图⊙本报记者 黄蕾
周四沪指、恒指涨声一片,保险股的强力拉升成为多头主力。中国平安( 79.52,-0.38,-0.48%)沪指劲升3.86%,创下79.90元的历史收盘新高,中国人寿( 46.53,0.36,0.78%)亦涨势强劲,上扬4.50%,收盘于46.17元,离前期高点仅一步之遥;在香港市场,平安涨幅达4.16%,再创历史新高,国寿也在前两个交易日创出历史新高,维持在高位附近。
国寿、平安半年报或超预期无疑是推动股票价格上涨的一大主因。另外,提升两大保险股股价的催化剂已经出现,在加息预期、保险QDII“出海”、同业拆借市场向保险业开闸等多重利好背景下,保险行业正在出现新的拐点,国寿及平安保险业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必将逐步提高。
投资收益或超预期
近一个月来,虽然大盘大幅震荡,但国寿和平安两只保险股表现抢眼,一个月来最高涨幅都接近50%,远超大盘。这主要归因于两家公司中考成绩单可能远远超过了市场预期。
主要表现为:国寿、平安的投资收益率表现被分析师们低估了。几天前刚对国寿、平安2007年盈利预期进行过分析的国泰君安研究所金融分析师伍永刚昨日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在资本市场利好及加息预期的背景下,国寿、平安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其反映在半年报上的投资收益很有可能超出我们的预期。”
两大保险股今年以来在权益类投资上表现活跃,在民生银行( 12.14,-0.08,-0.65%)等股权认购中身影频现。加上第一季度减仓及时,国寿、平安受大盘调整影响甚微。另外,受近期加息预期等外围环境的整体利好影响,两大保险股的半年报或将水涨船高。
按照6 月22 日的复权价计算,中国人寿股权投资的浮盈达338亿元,这还不包括没有市价的广发行的投资,国寿获得广发行20%的股权,与花旗等并列成为第一大股东。
同样,平安斩获颇丰,共有311 亿元的浮盈,另外还有24 亿元没有市价的其他股权投资,由于平安收购了深商行,并且拥有自己的证券和信托公司,这部分虽然不会体现为浮盈,但作为整个集团经营业务的一部分,资本市场的繁荣和发展直接融入了其长期战略发展中。
至于今年第二季度以来股市的赚钱效应使保险营销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5月的火爆行情使中国人寿和平安寿险的单月保费出现同比下降现象,中信建投谢莹滢分析认为,牛市中保险公司业绩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来自投资收益大幅增长,相比之下短期保费收入增长放缓对业绩的影响较为次要。
根据国内分析师的普遍预计,国寿、平安的中考成绩单或将于8月中旬出炉。
加息构成长期利好
两大保险股上半年业绩可能超预期,或许只是推动股票价格上涨的一个短期原因。从长期来看,加息预期、利息税减免、保险QDII“出海”等政策面消息,无疑将构成对保险业长期利好。
首当其冲的就是加息周期影响。目前国内加息预期强烈,对保险股而言加息构成长期利好。安信证券杨建海认为,从短期看,加息可以提高存款利率,但是也会导致现有债券价格下降,还有可能带来股票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影响偏中性;但从长期看,新的投资资产的收益率水平会提升,同时加息往往与经济加速增长相伴,股票市场的投资回报预计会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保险公司的长期收益率水平呈上升趋势。
事实上,加息对两大保险股的影响已经凸显无疑,今年3月、5月的两次加息提升了国寿、平安的每股收益。日前一份分析统计预计,国寿2007 年保费投资因利率上升而增加的利息收入约4.51 亿元,平安约为2.21 亿元。根据国寿和平安保费增速,预计2007 年国寿、平安每股收益因加息而分别增加0.05 元、0.10 元。
同样,利息税有望得到减免,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又是一大利好。海通证券分析师潘洪文昨向记者表示,利息税一旦减免,对于保险公司最大的影响可能是保险公司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的增加。
至于保险QDII“出海”细则的即将颁布,多位分析师认为,平安、国寿此前已有“出海”经验,其对保险股的利好影响已基本消化。不过,这一政策对整个保险业的利好影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香港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提醒投资者,保险资金被允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消息以及近期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获定向发行特别国债的传闻,对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提高作用不会立竿见影地反映出来,但其带来未来的影响作用是毫无置疑的。
鉴于国寿、平安近来股价表现,国际投行纷纷调高对两保险股2007年、2008年的盈利预期,并将两大保险股称为“养老股”,多数建议“买入”。截至记者昨日发稿前,多位分析师的观点是,“若按照目前两大保险股走势,平安、国寿的年内目标价有望达到100 元、60元。”
股市潜规则
发表于 2007-7-13 16:10
平保<2318.HK>拒評與建行<0939.HK>組建合資的傳聞
2007年7月13日 02:54:04 p.m. HKT, AAFN
平保<2318.HK>今日舉行網上交流會,有投資者問及有傳聞指平保將與建行<0939.HK>組建合資保險公司,惟董事長馬明哲拒 評論,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訊息。(wr)
阿斯達克財經新聞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