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669
发表于 2007-4-6 17:24
【热点】准备金率上调 不会对股市形成明显利空
www.hexun.com 【2007.04.06 08:06】 证券时报
作者:郑晓波 周荣祥 何茗
央行昨日宣布,从2007年4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此,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意外,针对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今年央行仍有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可能性。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对股市形成明显利空。
仍然为了收缩流动性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因为银行一季度新增贷款额很高,与此同时外贸顺差也创下新高。央行这一举措也表明,银行内部的资金仍然很充裕,而外围的资金仍在源源不断地输入。
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陈济军也认为,从数据来看,前两个月贸易顺差太大,而2月份出口增速不可能一下刹住,外汇占款导致货币投放过多,市场资金充裕,同时贷款增速也较快,投资未来反弹压力也很大,因此央行尽早采取防范措施是正常的。
针对央行下一步是否还会出台相关政策抑制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陈济军指出,根据目前的经济形势,预计二季度政策会更加密集。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李永森教授也持类似观点。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减少经济的震荡,央行仍会多次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利率,直至流动性得到控制。
国泰君安金融业研究员伍永刚表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预期范围之内。至此,央行已经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单次调整可能影响有限,但这六次上调加起来的影响不可忽视。
对股市影响不会太明显
对于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李永森说,无论是加息还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实际影响都不会太大,影响仅限于心理层面。在他看来,目前多数银行的资金运行比较规范,进入股市的资金更多的是银行系统外的资金,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影响有限。由于当前股市的财富效应,存款准备金率或利率的微幅上调很难起到实际影响。
左小蕾也认为,由于股市中的资金主要由散户和机构构成,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会对股市的资金供给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对股市的根本趋势不会产生影响。
多位专家表示,动用存款准备金率是强于公开市场操作、但远远小于升息的调控措施。牛市最大的基础———中国经济高增长、人民币升值、国内外流动性充裕、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等四大因素并未改变发展势头。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马青认为,此次调整对资本市场影响为中性。过去历次调整对市场影响均不明显,包括上次加息,主要是中国的流动性过于充沛,调控流动性对资本市场来说基本上是无效约束。但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累计效应来看,尤其是股指已经在3300—3400点的高位,可能会产生轻微影响。
伍永刚称,受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银行股短期内可能有些调整,尤其是中小银行受到的冲击较大。这六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上市银行净利润的负面影响大约有2.5%。若监管层近期再出台其他配套措施,如查违规入市资金等,则股市将进入震荡期。
vm669
发表于 2007-4-6 17:25
作者:长江证券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4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分析央行此一举措,我们认为其对证券市场必然产生影响,显然将加剧市场短期的震荡幅度,但不会改变原有的运行趋势。
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能在根本上改变目前市场资金充裕的局面,但对明显浮躁的市场情绪将会产生冲击,尤其是在3300点的历史高位,目前区域积累了丰厚的获利筹码,多空分歧俨然加大,任何所谓“利空”或“利好”都会被借题发挥,市场震荡可能难以避免。正如3月19日的那次加息一样,很可能在大幅度的震荡后,在充裕的资金推动下市场仍会继续原有走势。目前的活跃局面不会改变,尤其是对整体上市、资产注入、股改承诺等新的市场投资热点影响甚微。
此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实体经济影响将再次聚焦银行业和房地产业。综合判断,新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和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必高估。
我们认为牛市的基础依然保持完好,但是我们预计3月份的经济数据如通货膨胀以及流动性紧缩政策的分歧和动作仍可能增加市场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因此,我们认为市场有可能出现高位震荡的格局。
vm669
发表于 2007-4-6 17:27
作者:王欣
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不到一年央行已六次出招
央行昨天下午突然宣布,将从2007年4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此,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0.5%标准。这也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自去年六月以来的第六次上调。
业内专家认为,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的主要目标仍然还是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旨在控制信贷扩张和投资反弹。由于这次上调并不会对股市的资金供给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难以对牛市的根本趋势产生影响。
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
银行流动性过剩,通常是指银行资金充裕,信贷投放的冲动较强。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800亿元,同比多增2636亿元。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看,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上扬0.5个百分点,价格总水平已连续3个月保持在2%平台上。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在国际需求的强劲带动下,我国贸易顺差达到237.6亿美元,不仅远远超过市场预期,而且成为有史以来单月贸易顺差的第二高位。前两个月外贸顺差达到去年同期的3.3倍。实际上,从2004年起,正是急剧攀升的贸易顺差使得外汇占款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流动性推动了国内信贷和投资的攀升,使得央行不得不频频打出货币政策“组合拳”。
南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苏彦祝分析认为:“今年以来,央行已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存贷款利率,这种货币政策工具出台的频率为近年来罕见。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收缩银根,破解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央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流动性水平基本适度,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存款准备金率已成常规化工具一季度刚刚结束,央行已经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兼有一次加息。面对如此频密的货币调控政策,业内仍然预期,央行还有出台下一步紧缩政策的空间,包括再次加息。
业内认为,小幅频繁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成为央行应对流动性的常规工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已接近世界大经济体的最高水平。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表示,如果数据显示经济有通货膨胀的迹象,再次加息也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认为,本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完全在预料之中,就像美联储调息一样,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从目前来看,央行的连续紧缩货币政策并没有解决经济体内流动性过剩的根本问题,今年不排除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可能性。
高盛和渣打银行的经济学家也认为,二季度央行很有可能还会加息一次。到年底,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1%。招商证券高级金融分析师罗毅甚至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今年有可能调到13%。
银行利润将受一定影响
对市场资金面最为敏感的股市,将会对此次调整有什么反应?此前加息政策出台之后,股市低开高走,反而揭开了新一轮上涨的序幕。因此,业内普遍预期,存款准备金率的小步快走并不会影响股市的基本趋势,但应警惕政策面突袭与3300点本身存在的技术调整形成“共振”。
具体到个股及板块上来讲,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应该是银行板块。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商业银行用于放贷的资金也在减少,尤其是存款准备金率的连续上调,使中小银行股短期受压愈来愈明显。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金融业分析师伍永刚认为,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起来对股市的负面影响在增大。此次对银行盈利的影响大约为0.5个百分点。经过2006年以来的连续6次上调,对于银行盈利的影响大约为2.5个百分点。
但是,招商证券的罗毅认为,由于当前的超储率依然较高,银行有调节的能力,投资者不用担心对银行业绩构成重大影响。左晓蕾认为,银行一季度虽然新增存款数额在减少,但贷款数额却在增加,对银行的整体业绩影响不会很大。
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即是存款准备金率。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影响信贷扩张能力。例如,存款准备金率若为10%,则表明金融机构每吸收10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100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00万元。
vm669
发表于 2007-4-6 17:27
华林证券研究所刘勘:难改流动性过剩
尽管存款准备金率理论上是一剂猛药,但在贸易顺差和国际资本流人,导致外汇占款逐步增加,以及大型国有商业银行A+H股发行上市成功,在货币乘数下增加货币流动性,造成银行体系内资金越积越多,形成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其“药力”有所下降。
国内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据此测算2006年以来央行到期票据及新增外汇储备占款,可能释放流动资金高达3.6万多亿元,预计今年一季度将有1万多亿资金流入银行体系,对银行体系构成极大考验。加之人民币升值预期依旧,外汇储备增加使央行月均还要继续释放基础货币约17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抵消了上调0.5%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
由此可见,存款准备金的调整,虽然可以对大盘和银行股产生客观实际和市场心理上的影响,但在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下,这种影响仍将表现为短线振荡整理格局。
去年以来,由于外汇占款不断增加,致使M2已经连续20个月超过央行控制目标,出现了流动性过剩问题,并引发了宏观经济部分过热。而过剩资金“水浸”银行,使银行体系又新增流动资金1万余亿元,银行流动性资金充斥,对反应特别敏感的期市、股市等虚拟经济市场也会产生正面影响作用。
vm669
发表于 2007-4-6 17:29
汇阳投资洪燕华:无碍长期升势
央行再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加息后又一次货币紧缩行为。对于3300点的证券市场来说,可以作为利空看待。虽然不会影响市场长期走牛的格局,但消息出台如此之快,显示央行收紧银根更加迫切。提存款准备金率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有助于抑制投资增长。对于银行板块来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仅仅是为了控制贷款过快增长,而国内银行贷款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银行股业绩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对于行业来说,影响比较大的还是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个股几次压不下来,这次对地产股的打击会更大一些。
2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信贷增速和固定资产增量都处在高位水平,GDP增长也达到高位,目前美国经济是否放缓,中国和印度能否持续都是问号,中国经济增长过快、经济过热又好像一个阴影,笼罩在中国经济上。在我国当前资金流动性相当充裕的条件下,小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属于加快微调。
从目前市场的多数观点来看,进一步紧缩已是不可避免。因为银行流动性过剩,很多资金存在央行存款准备金中,央行正在影响市场的投资行为,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紧缩。目前由于涨幅较大,再加上新股的开闸,这必然对股市产生条件反射,造成冲击。不过由于中长期上升趋势未变,短期冲击会消化于无形。
vm669
发表于 2007-4-6 17:30
广东科德张孝飞:短期压力增大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4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刚刚加息不久,又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紧缩性货币政策接连不断,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再度冻结1500亿流动资金。虽然上几次紧缩性货币政策并未对市场造成太大影响,但我们认为,随着股指持续走高,整个市场的回调压力已经相当大,目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无疑会更加增强回调压力。特别是随着紧缩性货币政策接连出台,投资者的心理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提升了投资者对继续进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预期。另外,受该政策影响较大的金融、地产等一些投资品种市值相当大,这些个股一旦出现回调对股指的拖累作用将相当明显。
因而,我们认为在目前市场回调压力巨大的时候,出台该政策,虽然冻结1500亿的资金对股市长期影响不是很大,但该消息成为市场短期内进行调整的导火索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投资者对此次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要充分重视,建议短期内多加观望,避免市场的调整风险。
vm669
发表于 2007-4-6 17:31
专家观点
巴曙松:对银行业影响更明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就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表示,此举意味着央行流动性对冲的压力比较大,这个提高的幅度在加大。从资金整体看,央行所管理的流动性,是宏观层面的。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主要是外汇账款,购买外汇储备导致基础货币投放,是指这个流动性。而针对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指居民储蓄的结构转换,从银行转换为基金、股票,这是直接的。这两个问题不能混淆看,一混淆,就容易把央行管理流动性与微观资金紧缩混为一谈。从具体行业角度看,对银行业来说,准备金率是一种特别税收,因为准备金的收益率低,这无疑降低银行的扩张能力,对银行业的影响更明显。
vm669
发表于 2007-4-6 17:31
谢百三:对股市影响越来越小
复旦大学谢百三教授表示:央行提高准备金率,是被动的无奈之举。央行提高准备金率,不是像西方是为了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胀,而是为缓解流动性过剩。如果用加息回收流动性过剩,为避免国际热钱入境套利加大流动性过剩,需要维持中美2.5-3的利差作为人民币升值空间,还有0.54的空间可以加息两次。但如果美联储下半年减息,中国就没有加息空间了。如果用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过剩,央票利率成本远高于准备金率。因此,提高准备金率是回笼流动性过剩成本和代价最低的手段。提高准备金率0.5百分点,只能一次性回收不到2000亿人民币,而现在每天外贸顺差是十几亿美元,为此央行一个月就需投放3000亿人民币。这说明流动性过剩越来越严重了。央行今年第三次提高准备金率0.5百分点,未来准备金率还会提高。对股市有影响,但影响越来越小。
vm669
发表于 2007-4-6 17:33
:loveliness: :loveliness: :loveliness:
liud51340
发表于 2007-4-6 17:48
涨
akenzj
发表于 2007-4-6 20:15
最近,股搜天下新推的《核心情报》很不错,免费试用,区别股评,基础性的资料很方便我的研究,操作性也很强,内容也很全。
请将该网址( http://www.guso168.com/down_2.asp?friendname=71425 ),复制并粘贴至浏览器的地址栏中,简单注册、下载,就行了。
东方斑竹
发表于 2007-4-6 21:57
http://www.foyin.com/Photo/UploadPhotos/200611/20061102144412650.jpg
小龙65
发表于 2007-4-6 22:08
vv
点金指
发表于 2007-4-6 22:55
原帖由 点金指 于 2007-4-2 08:5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超短线(最多持股3~5天,目标3%~5%):000617\601872\000663\600851\600423
中线(一周到一月,最低目标8%):600125\600764\600594\600073\600770\000503:)
:*18*:
点评一下:
先看超短线的股票:
000617周涨幅12.89%(看形态可继续持有,下周会有振荡,但5%的纯利仍可期待)
601872周涨幅7.03%(看形态可继续持有,周收盘价创新高,量价配合完美,下周仍会有5%~8%以上的涨幅)
000663周涨幅6.52%(周开盘高开,以开盘价介入,收盘价出,5%已稳收包中!周线收盘看,在历史密集成交区缩量走成
斩回线,下周若有量能配合仍可做中线目标股)
600851周涨幅14.96%(不断创新高过程中,继续持有,做足波段)
600423周涨幅8.56%(价量齐升,周线创新高,下周仍会大幅拉升)
中线票:
600125 周涨幅19.15%(缩量创周新高,目前看还没有筑头迹象,但短线拉升过快,防止随时出现调整,定好止赢位享受
利润冲浪之旅)
600764周线成高位缩量十字星,在创新高前蓄势,迈出门槛是迟早的事!机会在下周,仍可进场!
600594周线涨3%多一点,近期走势落后大盘,量能充沛显示后续行情可以预期,持有!
600073\600770\000503网络股走势本周弱于大盘,做为中线股后期潜力巨大!仍可进场!
hailangstar
发表于 2007-4-7 06:49
:*25*: :*25*:
hailangstar
发表于 2007-4-7 06:50
:*25*: :*25*: :*25*: :*25*: :*25*:
hailangstar
发表于 2007-4-7 06:51
:*25*: :*9*: :*31*: :*9*: :*25*: :*31*:
plava
发表于 2007-4-7 07:55
vv 原帖由 点金指 于 2007-4-6 22:55 发表 http://bbs.macd.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8*:
点评一下:
先看超短线的股票:
000617周涨幅12.89%(看形态可继续持有,下周会有振荡,但5%的纯利仍可期待)
601872周涨幅7.03%(看形态可继续持有,周收盘价创新高,量价配合完美,下周仍会有5%~8%以上 ...
点金兄很负责的说
vm669
发表于 2007-4-7 08:33
作者:徐胜治
曾经的那头疯狂的奔牛终于在上证股指三千点位置放慢了速度开始喘息。速度虽然放慢了,但脚步却没有停下。它眼中仍然散发着兴奋的红色光芒,倔强的顶着压力前行,这一走又是三、四百点。这就是近期的股市。
在最近两个星期上证股指形成了震荡幅度很小,但是连续稳步抬高的小阳线走势。从图表上看,日K线排列几乎拉成了一根直线。不调整,不加速,也不发散。近日看盘,似乎视觉也形成了惯性。股市形成近期这种走势,我认为有两个原因直接造成——
首先这是一种资金—成本相互推动的走势。近期市场不缺资金,而且很明显的流动性过剩。一直以来市场保持了极高的换手率,几乎每过很短的一段时间整个市场平均成本就刷新一遍。筹码成本逐步向上抬高,而资金的逐利性要求股指要随着成本推高到一个新的位置。所以在K线图上看见指数缓慢而平稳的向上位移,形成了一种资金与成本互相推动的慢牛走势。
本周央行再次宣布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储备金率,这已经是一年以来的第六次。我想可能是因为前五次的效果不太明显。央行也许是想效法美联储的成功经验吧,但在宏观调控手段上似乎过于迷信与固执了,偏向于教科书化,或许也是因为想不出其它的办法。不论是小幅加息还是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短期内还不能明显改变目前股市中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如果场外的政策环境不出现明显的变化,就让股市在目前不变条件下运行,则短期内很难扭转这种格局。这种看上去让人很不放心的推高方式仍会延续。一段时期内能够结束这种走势的因素,目前盘面中是看不出来的,只能来自于外界。可以说这是一种平静中暗藏杀机的走势。
形成小幅震荡上推走势的第二个原因是两市的大盘指标类个股起到了减震的作用。核心资产版块近期走势很有特点,在市场表现不好的时候往往出现明显的反弹支撑指数。在大部分个股普涨,市场上涨速度过快时表现的却很平淡,拉低了指数的涨幅。大盘的震荡空间很小,这也是重要指标股的走势相对稳定甚至反向造成的。
我对目前市场的判断有三点:首先是已经形成的运行格局不会从内部改变,其次是结束这种走势特征变化因素必然来自场外。结合前两点,最后一点结论是平静中暗藏杀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操作呢?
最主要的建议是“继续持有,尽量不加仓。”跟随市场变化进行的操作我认为不怕调整,就怕突然加速。盘中出现的震荡调整可能对整体走势影响不大,但这种平稳格局下出现的突然向上加速走势,可以视作是一个短线减仓的信号。
(大摩投资)
vm669
发表于 2007-4-7 08:38
作者:北京首放
一、大势研判:利空洗盘之后股指有望继续上行。
1、下周预测:继续震荡走高。周五遇央行再度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股指低开高走显示市场承接能量依然较强,而银行股主动强势调整,又封杀了大盘短期下跌空间。在季报、年报业绩浪同步展开的大前提下,随着钢铁、电力、有色、煤炭等优质蓝筹股轮涨,以及科技股等局部热点轮番走强,股指有望继续震荡上攻。
①股指波动范围:3260点-3450点;
②运行方式:强势震荡走高;
③大势关注焦点:第一,关注银行等金融权重股走势对股指的影响;第二,关注在连续两个交易日窄幅震荡之后,股指波动幅度会否加大。
2、中短线趋势:周五借利空低开,以及周三、周四盘中反复震荡,有利于消化清洗盈利筹码,对牛市行情的延续是相当有利的。下周钢铁、有色、电力、煤炭等优质蓝筹仍有望轮涨,同科技股等热点活跃一起,有望推动股指继续向上展开攻击。
二、主力动向分析:重点关注科技股和优质蓝筹股中的作多机会。
1、多头主力动向剖析:本周钢铁、电力、有色、煤炭等优质蓝筹,在业绩增长预期下推动股价重新定位,从而出现了蓝筹轮动走强带动股指震荡向上的局面。市场持续走强以及蓝筹轮动大涨,使市场作多热情被有效激活,比如周五光大证券一季度实现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0倍的消息,也大大刺激都市股份等券商概念股涨停或大涨,热点的扩散效应,使电力、煤炭以及科技股等出现放量躁动,象低价科技股,以及周五刚刚放量上攻的煤炭股,下周均面临较大上攻机会。
2、空头主力动向剖析:业绩预亏股出现下跌,在业绩浪逐步形成炒作的前提下,对于涨幅较大,缺乏业绩支撑的品种,还是应注意警惕业绩风险。
三、操作策略:
市场强势特征明显,市场炒作机会向优质绩优蓝筹、超低价股、北京潜力股等热点集中,操作上应把握住两点,第一,稳健型投资者可重点选准并把握住优质蓝筹的轮动节奏,比如周五刚刚显示大幅走强迹象的电力、煤炭等蓝筹;第二,擅长短线、崇尚短期爆发力的投资者,可适当抓住科技股等大幅启动脉搏。
四、实战淘金池:
实战出击上海贝岭(600171):在3300点之上,操作既要注意安全性、稳健性原则,又要注意个股的爆发力因素,能获得基金或市场热钱两大资金集团青睐的品种,往往意味着短、中期会有较好表现机会。综合两大资金集团的选股特征,如果能具备滞涨蓝筹、参股券商、实质科技等热点题材内涵的品种,受到大资金集团主力攻击的可能性较高。上海贝岭(600171)是老牌上海本地科技股,参股华鑫证券,历史累计跌幅高达80%,走势严重滞涨,近日温和收阳,上攻欲望强烈。
风险提示:本文章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投资有风险,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北京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