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一下
新飞看好专用车制造
--------------------------------------------------------------------------------发表日期:2006年6月8日 出处:新财经 作者:王晓慧 【编辑:sunhaibo】
5月初,广州市政府将一张145辆冷藏车的订单交给了新飞集团,价值3000多万元人民币,新飞承诺在6月底完成生产。
提到新飞,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冰箱等家用电器,如今,在政府部门明确表示汽车行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汽车开始成为新飞另一个支柱产业。新飞集团专用汽车工业园已在河南新乡市开发区完成奠基仪式,进入建设阶段。
是逆市而上,还是因为饭只有抢着吃才香?
专用车产能过剩吗
针对记者的困惑,新飞集团董事会秘书石五学解释,“汽车行业并不是我们最新才进入的领域。2003年我们就已经开始汽车方面的生产,不存在盲目挺进汽车行业的问题。大家一直说的汽车产能过剩大多是指轿车,而我们主要做的是专用汽车领域,市场和前者并不冲突。”
新飞集团第一代生产的车辆是保温车,包括后来的冷藏车,都被石五学归为由于生产冰箱所拥有的固有优势。
“之所以涉及汽车这个领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比起发达国家,我们本身的汽车产业空间还很大;第二,新飞涉及的主要是专用汽车领域,主导产品主要是冷藏车、保温车等系列车种,中国目前的这部分市场发展得还很不充分,竞争才刚刚开始。”
据统计,国外的改装车种类达到6000多种,但在国内只有800多种。虽然需求增长很快,但国内专用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得专用车细分市场成长空间非常大。
对于这一点,汽车工业协会荣先生并不这么认为,“专用车行业也存在有效产能不足、无效产能过剩的问题。虽然现今介入这个领域的很多,但进入门槛还是很严的,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硬件设施上必须要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支持,同时必须要取得国家发改委颁发的车辆生产资格,如果涉及到车辆改装方面,还要拥有汽车改装的资质。”
“订单都已经排到了6月份了”
新飞的工业园大概占地800余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计划投资3亿元,年产专用汽车1万辆,计划2007年年底建成;二期工程计划投资7亿元,年产专用汽车3万辆,计划2010年建成。预计年销售收入20亿元、年利税2亿元。
在此之前,新飞其实已有新乡、鹤壁两处生产基地,专门研发生产冷藏车、保温车、邮政车、军用通信车等车型,但是石五学觉得生产规模已经跟不上市场需求,工业园的建立就是为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增强企业生产能力。“我们那两个生产厂的产能基本饱和了,平时还好,每到旺季,订单都不敢接,因为生产装备根本不够用。即使这样,我们现在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了6月份了”。
有意思的是,多元化经营也成为新飞集团选择的发展方向,“除了电器和汽车,我们现在还有信息安全产业,比如税控收款机。这个领域也已经做了几年,技术业比较领先,国家资质已经拿到了,但是政府采购招标还没有启动,所以,还处于初始阶段。”石五学这样介绍。
多元化与“造车梦”
想多元化发展和进入汽车领域的“门外汉”不止一家。2002年以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非常规速度发展,家电业甚至烟酒行业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进入汽车制造业。如江苏春兰、宁波波导、广东美的、宁波奥克斯、深圳比亚迪、云南红塔、四川五粮液,等等。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和挑战,国内企业所面临的低层次竞争、竞争手段单一化所带来的弊端就更为明显,走多元化路线于是成为家电企业的梦想冲动。
但这些企业大多雷声大雨点小,最终以“造车梦”的破灭而告终。新飞通过冰箱起飞,新飞汽车、新飞多元化经营能否飞得更高,还需要市场考验。 中集应该是修整完毕,重步上升轨道了
前4个月汽车出口数量金额均翻番
本报记者 上官卫国 北京报道商务部产业司消息,伴随我国汽车工业投入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加大,汽车产能扩大,出口进入快速发展期,今年前4个月,我国汽车(含成套散件)出口数量、金额分别增长了1.4倍和1.8倍达87176辆和8.7亿美元。
前期受消费税调整预期的拉动,我国汽车(含成套散件)的进口数量和金额增幅也均超过1倍,分别至72132辆和23.9亿美元。在汽车进口、出口均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两者的均价差却有所扩大,其中小轿车的价差变动最为明显,前4个月其进口均价3.77万美元,是出口均价0.71万美元的5.3倍,而去年同期为3.9倍。
此外,在投资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工程机械市场保持旺盛需求,前4个月全国起重及工程用机械进口19.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净增2.8亿美元。其中挖掘机进口增势明显,进口9496台,价值3.6亿美元,分别增长1.1倍和78.5%。 创新高了,所有持有39的股民都获利了
中投证券
中投证券中金公司-中集集团箱价快速提升,大幅调高盈利预期(0612)
中金公司-中集集团箱价快速提升,大幅调高盈利预期(0612) 田:庄家是借利好做双头出货了 原帖由 中集人 于 2006-6-13 15:27 发表田:庄家是借利好做双头出货了
第一次听说中集里有庄家,你以前的观点不会都是基于这个基本假设推导出来的吧,现在的股市里,还有多少庄家呀?谁还敢和那么坐庄呀?给你看篇文章吧:
【 · 原创:股市潜规则 2006-03-25 09:39 】
良币逐劣币 灰色资金基本撤离A股
(2006-03-24 14:39:43)
沪深股市“最大不稳定因素”正在远离A股。国泰君安研究所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经过2年多的清理整顿,交易所债券市场回购余额已经降到380亿元,对应的欠库资金量为1.938亿元。这意味着灰色资金已基本撤离。
灰色资金,指的是没有通过合法渠道进入股市的资金。由于原先A股市场缺乏长期稳定的融资渠道和规范的委托理财方式,场外灰色资金往往会绕道国债回购这个并不合规的方式进入股市。最常用的手法是,许以高息从国企或上市公司借入资金,买成国债后再通过回购市场融入资金,即将资金变相盘出,然后投入股市。因此交易所债券市场回购余额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灰色资金规模。
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交易所债券市场回购余额最高曾达到2100亿元。在有关方面的清理整顿下,2年多来,回购余额不断下降,目前的回购余额还不到当时的二成。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回购余额直线下降相对应的是,欠库资金也呈大幅下降趋势,2004年4月底,交易所债券市场回购余额为1683.05亿元,对应的欠库资金量是49.64亿元。
值得投资人注意的是,尽管市场历来将交易所债券市场回购余额视为灰色资金。但在经过大幅清理整顿后,这两者现在已经不能划上等号。随着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集合理财项目等合规投资主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所债券市场回购余额中合规资金所占比重也在不断增大。从这个角度而言,尽管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回购余额仍有380亿元,但灰色资金占比已经明显下降。
灰色资金基本撤离A股,对于A股市场稳定性提升效应不言而喻。灰色资金占比过大,会使得A股市场资金供给处于极不稳定状态,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出现大面积暴跌行情。在2004年4月,由于债券市场持续单边下跌,上证所连续下调质押式回购折算比率,引发国债回购资金大规模欠库,上证综指因此单边暴跌20%,并在之后1年左右一路下挫,直至跌穿千点大关。
原先占市场主体的灰色资金撤离A股,而A股市场现在还能出现较为稳定的上涨行情,这得益于合规资金入市渠道的不断拓宽。目前证券投资基金、QFII、证券公司、社保基金、保险基金、民间资金都在通过合法途径不断进入股市,这使得A股市场资金供给更充沛、更健康,也更稳定。(杨大泉 秦宏/上海证券报)
本帖从股市资金结构为主要视角开始跟踪至今,中国股市中的资金结构已经彻底发生了改变。但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着股市的转暖,一些死灰开始复燃,但他们在短期内已经没有往日呼风唤雨的影响力了,只不过是一些还没有改变思路的落伍者,当然他们很有钱,但二次创业的时候,他们需要好好学习一下科学发展观,或许还能重新崛起,否则很有可能成为一代有着穷人思维方式的富人。 :P
[ 本帖最后由 中集人 于 2006-6-13 18:27 编辑 ]
和HSI比,0716算是跌的少的
原帖由 中集人 于 2006-6-13 18:24 发表:P 中集研究报告0605293 中集半年业绩约五毛,全年也就一块.比上年少25%.明年更糟,走下坡路.周期性衰落股,没救. 我觉得1块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