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mon
发表于 2006-5-24 10:52
原帖由 chyshot 于 2006-5-23 22:49 发表
好贴
上升到理念这么个层次,应该很少再有“没有防备的惨败”了,每次交易的风险和收益,行动之前已经厘定,或许收益可以超出预期,但可能的亏损永远是确定的。也许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心中所谓的理 ...
单纯从理论上说,或许如你所讲。但实际的操作中,总有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比如你计算好了止损,但是很不巧,太阳黑子突然袭击地球,你的通信中断了。电脑好像也运行起来特别慢,可能是中毒了。哦,更糟糕的是,你的证券商的电话也打不进去了。哦,买高,孩子也发高烧了。最后干脆,整个楼座停电了,电脑不能用了。当然这些是市场波动之外的小概率的事件,在日常他们同时发生的概率很小很小。但是当你持有大量的头寸时,它们就很可能发生了。:)
雨过天青13
发表于 2006-5-24 11:38
原帖由 seamon 于 2006-5-24 10:52 发表
单纯从理论上说,或许如你所讲。但实际的操作中,总有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比如你计算好了止损,但是很不巧,太阳黑子突然袭击地球,你的通信中断了。电脑好像也运行起来特别慢,可能是中毒了。哦,更 ...
这一点深有体会。很多时候白白损失了利润,就是因为这些不凑巧得小概率事件造成的。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而且总是在最关键,最不可能的时候给你打击。
[ 本帖最后由 雨过天青13 于 2006-5-24 11:46 编辑 ]
pass
发表于 2006-5-24 11:38
原帖由 seamon 于 2006-5-24 10:52 发表
单纯从理论上说,或许如你所讲。但实际的操作中,总有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比如你计算好了止损,但是很不巧,太阳黑子突然袭击地球,你的通信中断了。电脑好像也运行起来特别慢,可能是中毒了。哦,更 ...
哦,买高。能不能提前买份保险?
seamon
发表于 2006-5-24 21:41
原帖由 pass 于 2006-5-24 11:38 发表
哦,买高。能不能提前买份保险?
版主搞笑了。:*26*:
seamon
发表于 2006-5-25 11:28
继续灌水!:)
前面说到,你交易的是你对市场的信念。我们知道,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无限的,但是在一定时期的认识水平又是有局限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你对市场的认识,或某种理论对市场的描述,是局限的,不完全的。如下图。
而随着这种局限性的大小,市场的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你应用该理论的交易效率是经常变化的。你可能有至少三种方法提高你的交易效率。
1— 尽量扩大该理论能够透露的真实市场信号的窗口大小,如果该理论的窗口能够完全的显露出整个市场,那么你有什么理由亏损呢?
2— 耐心等待市场自身的变化,等待市场变化到尽量符合窗口的形态。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刻,你能通过这个理论窗口,看到更多的市
场真实。
3-拥有多个不同的理论窗口,可以从不同的部位或以不同的方式获得尽可能多的市场信息。
在我看来,第一种方式是难度比较大的方法,非常人能行之。
我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理解我前面帖子里的那句话,“在市场中交易,要拥有开放的心灵”。
pass
发表于 2006-5-25 11:33
原帖由 seamon 于 2006-5-25 11:28 发表
继续灌水!:)
前面说到,你交易的是你对市场的信念。我们知道,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无限的,但是在一定时期的认识水平又是有局限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你对市场的认识,或某种理论对市场的描述,是局限的, ...
感觉seamon的帖子越来越哲学化了。
seamon
发表于 2006-5-25 11:37
原帖由 pass 于 2006-5-25 11:33 发表
感觉seamon的帖子越来越哲学化了。
版主见笑了。
纯粹灌水!:)
synopsys
发表于 2006-5-25 12:56
理论并没有错,只是这个理论的假设前提,并不是现实的完全表达,我们不能拿来就用。
[ 本帖最后由 synopsys 于 2006-5-25 12:58 编辑 ]
synopsys
发表于 2006-5-25 13:19
理论并没有错,只是我们对于理论的使用存在局限性,我们不能正确使用。
synopsys
发表于 2006-5-25 13:20
理论并没有错,只是我们对于客观环境信息的收集与理解存在局限性
seamon
发表于 2006-5-25 13:51
哦,有人受到感应了,想到了一些事情了,呵呵。
关于理论的正确与否,各人有各人的判断标准。不过最好不要一上来就假设一种理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是“正确”;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又可能是“谬误”的。注意我前面反复提到的,保持开放的心灵,努力去寻找体会感受理论要解释的事实,而不是理论本身。用白话来说就是:要去发现什么时候,这个理论有效(能够准确反映市场变动),而什么时候它又无效(不能准确反映市场的变动),而不是整天想着如何让市场的变动来符合理论的推测。
又有的研究者,将自己的人格和自尊也投入映射到所研究使用的理论中,则更是一种心灵的禁锢和迷失,成为了理论的奴隶,实在可悲。
沙之孤
发表于 2006-5-25 23:11
楼主说的是否是混沌?
楼主说了这么多是自各领悟还是处于。。。
雨过天青13
发表于 2006-5-26 01:20
原帖由 seamon 于 2006-5-25 11:28 发表
继续灌水!:)
前面说到,你交易的是你对市场的信念。我们知道,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无限的,但是在一定时期的认识水平又是有局限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你对市场的认识,或某种理论对市场的描述,是局限的, ...
尊敬的seamon,您的话使我想起佛学里的一种观点,“时间和空间的持续波动,就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当一个人试图从这个运动的状态中摘出一个静止的对象来研究的时候,那个对象已经死去,不存在了。”所以,我以为,因为研究对象本质上的的变动性,人对世界的认识永远不可能全面透彻,我们可以无限近的接近真相本身,但是永远不可能达到那一点。因为当你达到的时候,那一点的真相已经成为了过去。事物又继续改变了。如果想要尽可能的趋近对象的本来面目,我们的认识也必须随之变动同步发展。要想拥有变动的观念,具备开放的心灵和辩证的思维非常重要。
既然人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是不可以避免的。那么我们唯一能做好的,就是回避局限,发现我们能够确定的一些特殊规律性事物形态。比如您后面所说的“窗”,让我想到另外的“时间之窗”。我认为它们是真实存在的,周而复始的在一定的空间位置出现的。可以被把握的。
[ 本帖最后由 雨过天青13 于 2006-5-26 01:28 编辑 ]
雨过天青13
发表于 2006-5-26 01:31
原帖由 seamon 于 2006-5-25 13:51 发表
哦,有人受到感应了,想到了一些事情了,呵呵。
关于理论的正确与否,各人有各人的判断标准。不过最好不要一上来就假设一种理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是“正确”;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又可能 ...
寻找和探索,等待答案。当机缘到了,它就会自然出现。投入过多主观意识,刻意的强求,反而更容易扭曲事物本来面目,背离真相。您的话可以这么理解么?
bndlwjl
发表于 2006-5-26 09:15
最通俗的就是一个最聪明的8岁小孩在一个15岁的小孩的眼中和15岁的小孩在你的眼中一样,等综合境界达到!!
seamon
发表于 2006-5-26 21:32
原帖由 雨过天青13 于 2006-5-26 01:31 发表
寻找和探索,等待答案。当机缘到了,它就会自然出现。投入过多主观意识,刻意的强求,反而更容易扭曲事物本来面目,背离真相。您的话可以这么理解么?
等待答案,似乎不如做好一切准备,等待机会更好一些。主观意识能动要不断投入,不过应该注意投入的对象、目的和方式。
亲爱的朋友,你的领悟力很好,很高兴和你交流,我也从你的叙述中,取得一些新的信息。但你的提问我似乎无法回答。我不能说那是或不是什么。那到底是什么,需要你自己领悟,你领悟到什么,那就是什么!:)
yxhcd
发表于 2006-5-26 21:41
帆船之都 悠扬琴岛是哪里?
seamon
发表于 2006-5-26 21:42
原帖由 沙之孤 于 2006-5-25 23:11 发表
楼主说的是否是混沌?
楼主说了这么多是自各领悟还是处于。。。
我说的不是混沌。我对混沌理论理解很肤浅,不过我考虑混沌理论也应该符合1楼的效率曲线。如果您在混沌理论研究使用方面有些心得,还望不吝赐教。在下洗耳恭听。
我上面罗嗦的那些东西,基本都是我某些时候突然感应到的东西,从哪里来的,如何来的,赎在下实在想不出来了。不敢说是自己的东西,权当梦中偶得吧。俗话说,就是说梦话。呵呵:P
seamon
发表于 2006-5-26 21:43
原帖由 yxhcd 于 2006-5-26 21:41 发表
帆船之都 悠扬琴岛是哪里?
呵呵,2008年别忘了来看奥运比赛啊!:)
沙之孤
发表于 2006-5-26 22:53
原帖由 seamon 于 2006-5-26 21:42 发表
我说的不是混沌。我对混沌理论理解很肤浅,不过我考虑混沌理论也应该符合1楼的效率曲线。如果您在混沌理论研究使用方面有些心得,还望不吝赐教。在下洗耳恭听。
我上面罗嗦的那些东西,基本都是我某些时候突然 ...
你比我强上十倍,你使用信念交易,我才使用信号交易!!!
向你学习!!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