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论"向"发展论"转变 历史最长牛市已到来
"泡沫论"向"发展论"转变 历史最长牛市已到来
从去年6月初千点保卫战到本周,沪深股市止跌上扬的时间周期已达11个月。这是沪深股市从1984年第一张股票发行开始,时间周期最长的牛市。在此之前,沪深股市历来具有牛短熊长的特点。每次牛市周期,一般经历几个月时间,随后大盘指数会陷入漫长的熊途,不过,短期牛市的又一特点是,一旦上涨,短期涨幅惊人。典型的是1997年8月份沪深股市数周之内翻倍行情。1992年5月至6月沪深股市放开股价暴涨行情。这次沪深牛市的行情特点是大盘指数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涨幅约50%。根据各方面因素分析,这次行情的周期还会延长,判断行情何时结束为时过早,尽管行情需要调整的压力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恢复再融资后,沪深股市会迎来新股和非流通股同时扩容的压力阶段性调整难以避免。但是,今天的沪深股市与以往毕竟具有本质性的变化,用传统的观念和操作手段来对待今天的股市会犯"经验主义"式的错误。
首先,股权分置问题基本解决后,判断行情的基础发生了本质变化。以前,每当大盘指数上涨,市场自然会想起国有股会流通的压力。所以,市场各方参与行情一般都作几个月计划,不敢作跨年度打算。这是大盘行情难以持久的基本心理因素。如今这个因素基本消除。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市场另一个相反的理念会产生。那就是,如果大盘指数长久下跌,许多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会丧失。保卫和争夺上市公司控股权将成为全流通时代行情的重要内容。国家规定了国有银行、机场等少数上市公司控股权必须掌握在国家手中,但不可能对大多数上市公司作出此规定。但这种格局决定了今后的股市行情很可能转变为牛长熊短。
其次,这次牛市行情与以往的重大区别在于,以往银行资金流入股市是非法的,只要行情上涨,管理层要查银行资金违规入市,行情的资金基础就消失了。行情只能是短命的。如今,国家制定了银行合规资金进入股市的新政策,下个月融资融券就开始试点。我国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正在被突破。这一种突破将促使银行、保险系统的资金分批合规的流入股市,这就使行情从过去的"井喷式"向持久型转变。
还有,目前沪深股票市场总值和占总融资比例太低,中国资本市场需要大发展,以便提高直接融资占金融市场比重。为此,政府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将成为中长期经济金融战略,而不是权宜之计,只有从这个战略高度来认识把握政府的政策措施,才会理解此轮沪深股市行情的性质。总之,股市"泡沫论"正在转变为股市"发展论",这是行情延续的政策基础 希望真的是这样! 全流通后,市场博弈格局将起重大变化,要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当然其中涨涨跌跌也是正常的。 但愿如此
而我更幸福看到全球视野的中国经济和股市,,政策,,
投机家做的事真够多
明白了
全流通是大牛市的基础 还是一样的资金推动市,本质没变,要成为长期牛市,必须上市公司质量过关!当然不排除资金推动市也可以造出几年大牛来!以前的台湾股市就是个例子。 回到1949年:*22*:
[ 本帖最后由 回到未来 于 2006-5-14 23:05 编辑 ] 对!晚来也顶的,谢谢提供!中线依然要上2000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