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投资策略全集
第二季度投资策略全集欢迎大家多多补充。
[ 本帖最后由 zhang_zco1981 于 2006-4-1 02:28 编辑 ]
■数据观察
中国科技证券 李世彤8 天津概念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推动天津板块整体走强。周一该板块再次成为市场最强的热点,共有8只天津本地股分别出现在沪深两市涨幅前十名。其中,包括津劝业、G津滨等5只天津本地股涨停。
58.53% 延迟的对价
第26批股改名单周一公布,不过仅有17家公司公布股改方案,未公布方案的公司比例达到58.63%。另外,目前虽然已有768家上市公司进入股改程序,股改市值达到总市值的63.21%,但其中有大量公司并未公布方案,显然股改难度依然很大,而维持行情的强势为股改保驾护航也是必需的。
-5.62% 题材“泡沫”
受土地升值概念刺激,北京化二前一阶段连续上涨,年内最大涨幅达到43.6%。不过周一公司发布公告,公司生产所占用的57万平方米土地属于租赁使用,土地使用权并不属于公司。该利空消息的公布使其股价单日下跌5.62%,其实该消息早已在投资者的预料之中。
14.12% 基金的收益
46只基金率先公布2005年度年报,净损失达13.73亿元,考虑2006年基金24.42亿元的浮动盈利后,目前净盈利10.69亿元。不过其中权证差价收入达到1.51亿元,占净收益的14.12%。 thanks for you so much 谢了!!!!
油价改革虽起步,但原油价格上涨预期强烈——
3月26日起成品油价格水平上调。周一盘面显示,炼油业务占相当比重的中国石化、石炼化并未将此消息当成重大利好,反而以绿盘报收。分析师指出,炼油企业的成本最终由原油价格决定,而当原油价格上涨机率更大时,炼油企业需要更多地消化成本压力。当然,分析师还是谨慎乐观地看待成品油价格的上调。与国际严重倒挂的国内油价令炼油企业亏损累累,本次油价上调与去年炼油企业享受的财政补贴基本相当,炼油业务有望免去今年一季度的大亏,而今年可望略有盈利。然而,原油价格毕竟是高悬之剑,任何波动都会打破目前的这种平衡。
2006年盈亏基本平衡
提价毕竟是利好,但是由于市场预期较高,期望每吨上调400-500元,但实际汽油出厂价提高了300元/吨,对炼油企业仅起到盈亏基本平衡的作用。另外,改革方案未能现身市场,令期望值较高的投资者产生一定失望情绪。
长江证券研究所卞曙光测算,提价后炼油企业的炼油业务基本上能达到盈亏平衡:2005年前三季度中国石化炼油毛利率为-4.06%;上海石化为-0.86%,全年为-1.82%。成品油价上调后,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炼油毛利将接近零。
从2006年全年的业绩预测来看,东方证券研究所分析师王晶预计,此次调价对中国石化和上海石化每股收益的影响均不到8分钱。其中,对中国石化来说,实际上本次提价少于去年的财政补贴。
王晶对此有一个测算。她表示,考虑到可能征收原油收益特别权益金,此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增加中国石化税前利润84亿元,较2005年94亿的补贴尚少10亿。此次价格调整增加上海石化税前利润6.37亿元,与上海石化去年收到的补贴6.3亿元持平。
关于改革方案,国信证券分析师表示,市场期望的是: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挂钩,扭转国内成品油和原油价格倒挂的现象。而从改革方案看,此次汽油、柴油提价方案仅仅延续了前期的提价模式,在现在的基础上给予固定额度的上调,不涉及任何机制的变更。
还有分析师指出,提价令下游企业成本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老百姓的日常支出。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成品油70%以上用于交通运输。同时,农村城镇化、西部大开发等增加了对成品油的消费能力。因此,调价的影响将是广泛的,也可能是连锁式的。因此,改革方案对各方的影响应该是越小越好。
60美元/桶可能是调价临界
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价格完全接轨,无疑是重大利好。因为即使本次成品油价上调,国内汽柴油出厂价与新加坡进口完税价格之间仍有600-700元/吨左右的价差。
但正如前面所说,改革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影响,要顾及改革与承受力之间的协调关系。因此,有分析师指出,尽管成品油改革方案未知,但改革很可能要设定一个原油价格的临界点,而这个临界点的设立,将有益于平衡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王晶认为,假设原油价格的临界点设在60美元/桶的位置,则能使炼油企业保持在一个较低的利润水平区间之内;当原油价格在55美元/桶以下波动,可能会维持原有的调价频率;而当超过55美元/桶时,调价的频率和调整的幅度会慢而小;当达到65-70美元/桶时,成品油调整的频率和幅度将更慢更小,而且在这一区间,炼油企业将会自己消化原油上涨的成本。
国内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达到40%以上。如果存在这一调价临界点,那么意味着原油价格一旦上涨,炼油企业成本压力将增大。反之,炼油企业将与下游企业共荣。
原油价格继续高企
原油价格除受最基本和经常性因素(全球经济增长、原油开发投资和生产能力、OPEC、货币、石油库存等)影响之外,地缘政治、恐怖活动、天气因素等对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影响往往通过对基本因素的影响来发挥作用。另外,投机因素也经常导致国际油价严重脱离合理价格。
2006年1月1日,俄罗斯切断对乌克兰天然气供应,乌克兰和俄罗斯天然气风波升级,能源市场价格应声上涨。国际原油市场也摆脱了自美国政策释放战略石油库存以来持续3个多月震荡下跌的局面,出现了反弹走高的行情。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几个月,政治局势仍将是决定油价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伊朗局势不稳的担忧及对尼日利亚和伊拉克供应的威胁,对目前高企的能源价格有稳固作用。
在这种预期之下,谨慎的分析人士认为,原油价格将维持在60美元/桶附近;激进的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原油价格有望冲击80美元/桶。 斑竹辛苦了!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