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机生涯
这个题目有点大,呵呵.不过,证券交易虽然是杀人不见血,但本来就是个伟大而崇高的职业,根本没必要妄自菲薄,以生涯概之,还嫌小.前些年有人要是听说你是做股票的,用
异样的目光把你看成投机倒把的继承者,原因也仅仅是出于我们国家农业为本的历史
渊源.官本位,农本位.慢慢的一切都会改变的.
当然,崇高和伟大是咱后来感受到的,开始也仅仅是投机取巧,想不劳而获.中国人虽然
是最勤俭的,但的确也是最爱赌博的,不信?国外最著名的大赌场里,出手最大方的就是
中国人,至于人家钱怎么来的,不用你管,哈哈.至于你能管得着和看得着的,论坛上比比
皆是,陌生吗?
父亲喜欢集邮,当我懂得他手中整版猴票的价值之后,觉得这东西真不错,既怡情养性,
又财富增值,没有比这再好的方法了,但我看中的是后者,哈哈.工作之后,当时收入不高,
但喜欢逛邮市,也有了些投入,但后来发现集邮不仅仅是个长期的细致活,更重要的是,
如果作为投资手段来看,市场不规范,相当的不透明,顿时,兴趣大减,撤出.现在,那些当
时的藏品都做了儿子的玩物.
开篇长了点,哈哈.切入正题.九几年吧,在学校的时候得知有同学连夜排队购买认购证,
还以为人家是投机倒把,想发财想得白日做梦.自己眼红,口头贬低人家,酸葡萄心理而
已.现在看来,上海的同学,是有底蕴,就如836,有传统.发财有什么不好?天下熙熙皆为利
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老祖宗早就定义好的标杆,最近几十年让人给硬性铲平,但后来
都被残酷的现实教育得重新树立起来,代价.联系到现在号召创新?凭这些,能行吗?想想
当初还是年轻,幼稚,思维僵化,模式化.
先写这么多.写这东西,算是总结吧,做不到日三省吾身,几年省一下总是应该的.大盘不
错,有点兴致,明天大跌,套牢斩仓,玩去.
续上
今天没大跌,领导还表扬了,兴致不错,接着唠叨点.有人说,你写这些东西做什么呀?谁有兴趣看呢?实际就是写给自己看的.作为交易者,我的交易技巧和交易心理都不成熟,通过回
顾自己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有所提高,经验难得,教训宝贵.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
步,交易不停,日志不止.也许永远做不了一个合格的交易者,太困难了,但路毕竟走过,脚印
自己数.
第一笔证券交易是股市发展多年以后的事情了,买的也不是主板上的股票,而是本地证券
公司柜台交易的一个基金,叫建信基金(还是农信基金?),就是现在基金景业的多个爹之
一.为什么不做主板?主要是受一个同事影响.他是个早年名牌大学毕业生,一直郁郁不得
志,主要是和领导关系处不好,但对新生事物很敏感,对投机交易尤其擅长,据说和其家庭
遗传有关系,他的父亲解放前是天津的有名资本家.现在早已退休,但至今活跃在投机领
域,并在相当范围内小有影响.他把我领入了这条让我又爱又恨的道路.当然,这之后我也
把一些其他同事和朋友拉了过来,结果现在有人叫我二道贩子.
当时证券公司内没有什么电脑,很原始,只有两个显示屏幕,一个大些,显示的主板,另一个
小点,是柜台交易品种.柜台交易的品种不多,到目前也都撤柜了.现在记得的有万达,现在
看来这个企业是成气候了,这和王健林个人和国家整体发展有关.但其他的现在连企业都
不存在了.昨天从收音机里听到一个手里拿着过去柜台交易品种股权的人问现在该怎么
办.怎么办?这个问题想解决,估计得坐时空穿梭机回上个世纪才可以了.
当时这几个品种,从性质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企业内部股份,二是信托基金,从价格
上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种,万达最高,两个信托基金次之,几个垃圾企业内部股垫底.就象现
在的600519,000002,000416.买哪个?万达?太贵,一个民营企业,万一破产怎么办?垃圾?企业
本身都不值手续费.选中间的吧,还是正规信托公司好.这就是普通人的选择.现在来看,贵
贱不该是考虑因素.买就买好的.什么是好的?有资金照顾的,活跃的.同时,过于把证券和企
业本质联系在一起,也不是一个投机者该过分考虑的地方.手写填单,递给窗口女孩,成交.
对了,那个窗口女孩现在还记得,长得很漂亮,既青春又成熟.只要去证券公司就会多看她
两眼.现在也是孩他妈了吧~.说来也怪,是不是强势经济体中美女多是个规律呢?前几年
的电信,现在的macd,都是这样.
由于证券公司距离单位不近,并且交易还是采用填单方式进行,遇到行情波动范围大的时
候索要填单纸都得排队,我去证券公司的次数并不多.买卖完全凭感觉,涨了,快到头了吧,
卖吧;跌了,快到底了吧,买吧.一切都是很盲目.现在想来,没有分析软件,应该自己画K线.虽
然当时可能是不知道还有K线,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喜欢赌博,喜欢的是刺激,喜欢的是钱
本身,而不是交易.把严肃的工作游戏化,把崇高的事业低俗化,是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
改不了的毛病,即使现在,也难以完全避免.从心理学来说,这也是人的一种自虐倾向,在交
易中,反应出来的就是通过一系列原始的行为让自己不断地亏损.
由于投入不多,时间一长,一看没什么大赚头,兴致也没开始那么高.看来,当时的确还是赚
钱第一.后来由于主板大概是走入了牛市,柜台交易的人也就越来越少,资金的抽离反映
在价格上就是波动开始收窄,而后逐波走低.自己的资金帐户由开始赢利到持平到最后亏
损.但我还是拿着它,直到最后换成基金景业.往事不堪回首,基金景业上市第一天,我就卖
了.一个历史阶段由此结束.能赚不能赔,赔了就死扛,小亏不出场,大亏愁断肠.好在,我这
个人,没别的优点,但天生乐观.不过,严格说来,这点不是一个合格交易者的品行.
今晚就写这么多. 谢谢!
继续啊! 继续啊! 不错,谢谢分享你的过去 好帖!
谢谢楼主
高亮设置 慢慢道来,好!
续上,多谢楼上各位及班主任鼓励
当手里的基金弃之不甘,做之无味,如同鸡肋一样的时候,我的那个同事早已投入到了主板市场中.受其影响,我也动了做股票的念头.但是相比较基金1元左右的价格,股票的价格对
我来说显得高了很多,贵了很多.自己觉得风险好象好大.现在看来,这又是一个误区,风险的
高低和不同品种横向相比的价格没有绝对关系,只不过有时和自身纵向相比时存在相对风
险.并且无论怎么做,风险始终是存在的.想没有风险,买国债吧.不过也不好说,不知道萨达
母发行过国债没有.
无风险套利?有这个办法吗?还真有,申购新股.那时候不是象现在采用市制配售的方式,而
是用帐户里的资金去申购.当时新股的中签率好象非常低,所以如果能中签,除了归咎于运
气比较好,就得靠有相当规模的资金.当时很多大资金从来不进二级市场,专门打一级.中了
就抛售.不仅安全,利润还比较稳定.现在看来,所有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政策都好象专门为一
些利益集团服务的.后来专门向基金配售也是如此.不能否认基金初期从中得到一些利益,
但管理层对基金的约束也不少,基金也对稳定市场也做出了相当贡献.一打一拉,国人用人
做事的传统.只是当初没想这么多,只是羡慕人家有钱人.有朋友说了,钱多就更能生钱,这是
普通的道理呀.我只能说,这个道理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才有的情况.正常情况应该是:在
存在竞争的条件下,只要你经营,就应该一定有风险.风险和财富成正比,财富越多,风险越
大.这个风险有时不见得是亏损,有时是失去你的事业.比如早期新浪的王志东,后来的中航
油,好象最近还有什么国储铜.好在,现在无论是在股市上还是在其他经济领域,这种在无本
套利的情况在减少,尽管不可能完全消失,也不可能完全公平.
套利方式好象很理想,但关键的是咱没那么多钱呢.怎么办?动父母给的准备用做结婚的钱?
亏了以后怎么娶老婆呀?咱又不炒,怕什么.再说,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当个倒插门的也行啊,
玩笑,呵呵.对,就这么办.到登记公司和证券公司开户,钱入帐.然后天天翻报纸,如果有新股
发行,就一个工作,打电话,然后是到时间查中签号码.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两个月左右,一次
都没中过,没耐心了.现在看来,还是急于发财的心理在做怪.不过后来我中过三个签,一个是
鞍钢新轧,一个是扬子石化,最后一个是兔宝宝.当初非常想中签,但非常担心中不上,结果真
就一个没中过,看来是符合墨菲定律的.
这个道不行,怎么办?去炒?行吗?别人行,我怎么不行?至于别人行不行,行到什么程度,没仔
细想过,也从没问过.就这么定了.由此开始了我的漫漫炒涯.但当时根本不会看大势.什么牛
熊,都不懂.当时只想着买股票能赚钱,至于什么趋势,资金管理,止损之类的东西都不知道,
话说回来,真要是早知道这么复杂,可能早就打退堂鼓了.我当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买
什么?林林总总的数字和符号,让人眼花缭乱.突然想起了那位同事和我说过的一句话,"天
天深发展,月月拉长虹".发展,银行股,属于国家资本,企业比较稳定,多年市场形象也好,就这
么定了.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时候买?决定了就买!当时真是一点犹豫都没有.怎么买?这是第
三个问题.当时好象有一种尽快让自己满仓的原始欲望.打电话,22元,买入2000股,过一会儿
再打电话,有了些波动,又买2000股.就这么样,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满仓了.买完了,就等着
涨呀,等呀等呀,等得口水都流干了.可是天不随人愿,发展慢慢开始下跌.跌到20多的时候,
承受不了了,一次性斩仓出局.
这就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和很多朋友的第一次都获利不同,是亏损的.现在的总结:
1.做股票不看大势.我买发展的时候大概是在98年3月份左右吧.当时市场是处于震荡走弱
的时候.最近几年有一些股票在大势不好的时候表现也相当精彩,这种情况在前些年是很
少的.这个情况要引起相当注意.
2.对个股的选择有问题.出发点是伪基本面,看名声,看历史.对技术面,一窍不通.证券交易过
程中,真实的基本面几乎没有人知晓,都次要的,名声代表的是过去,历史有些用,尤其是有过
炒高的历史.
3.资金管理不当,哪有那么样一下就满仓的,还满在一个股上?晕死!
4.认亏出场是对的.但当初是因为受不了,而不是跌破止损后按照计划的操作,对了也是错
的.因为这么做,对是偶然的,错是必然的.长久以往,帐户必然缩水.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最
本质的东西还是自己的无知和贪欲的无限膨胀.贪欲多胆子就大.无知造成盲动.这些都是
多年后慢慢体会到的.当时只是觉得自己运气不好.第一次运气不好,就期待下一次.命运从
来没把握在自己的手中.那段时间有时觉得自己真象诸葛亮,但不久事实证明是猪一样.
今晚就写这么多. 剖析自己,难能可贵。。 好一个“实际就是写给自己看的”!
为己才能为人,自己都没吃饱就去管别人:
1、这个“别人”是你的至亲,那也就是自己人了,还是先为己;
2、这个“别人”和你非亲非故,但是颇有猩猩相惜之情,也算是自己人;
3、这个“别人”与你八竿子打不着,不认识,也不打算认识,也绝不可能认识,你还要去管他:
(1)你是圣人;
(2)你的脑袋让驴踢了。
很喜欢楼主的文章,有兴致的话请继续。^^ 累得够呛,幸好还有好文章
谢谢! 旁观ing
继上,谢谢碟班主和各位光临.catvsrat 兄是位有想法的朋友.
自己的处女操作就这么凋零啦.帐户是发展了,但方向不对,朝下.这时候我做出了进入股市之后的第一个正确决定:为了以后能娶到老婆,把绝大部分资金从帐户里取出来,买了5年
期国债.那个时候国债的年收益率好象是8左右,不低呀,比现在很多人每天在股市里拼搏一
年的收益率还高,这还得看他是什么成色的手,一般人,做梦.股市帐户里留了很少一部分钱,
继续战斗.到目前为止,我都很佩服自己的这个决定,还是有相当的自制力的么.^.^
乱搞是不行了,怎么办?我去了几趟证券公司(和我开始做基金的不是一家),这里设备相对
而言要先进些了:沪深两个大屏幕,楼下散户大厅里有好几排电脑,有咨询台,还有报刊栏,里
面有好几家咨询机构的行情分析参考和个股推荐.我开始围在电脑旁边,看着听着似乎是
大师的人口水乱溅神采飞扬地阐述对大盘,对个股的看法,咱听不懂.再看看报刊栏里的机
构分析,就更不懂了.什么时间周期,江恩理论,波浪理论,黄金分割等等,简直都是天书.怎么
搞的,做个股票还这么复杂,比变分原理还难不成?你还别说,做股票真的很难,有过经验的朋
友应该都知道,难就难在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置于古今完全有效的捷径.
怎么办?知难而退?这怎么能行呢,不是咱作风呀.再说,怎么也得捞回来吧.捞回来!和赌徒一
样,多少人倒在了这个捞回来的想法上.但要想在市场中获利,得到市场的奖赏,没这点坚持
不懈的特性,说不好听的,你裤子输光了都没人多看你一眼.但道不行,还是白扯.由此
可见,确实是矛盾的.所以有时我也非常敬佩那些在市场中失利后永远离开的人.至于
在市场中始终采取摸大点赌博方式的人,嘿嘿,老大需要你,我更需要你呀.
话说回来,自己到底该怎么办呢?第一次操作是靠自己的直觉,比较经典,第二次操作
是靠股评,就经典得吐血了.当时有个股票,叫山东环宇,在搞资产重组的大潮中,它
也让人家给收拾了,然后改名,就是现在的兰陵陈香.接连二个涨停板.在报栏里有个
股评家说,应该还有第三个,这是暴牛的规律,并且基本面有个巨大的改善,未来上升
空间还很大,云云.买!第二天打电话,开盘果然涨停,股评家水平就是高啊,高就得
信呢,信就得买呀.什么价格买?低了能买着吗,当然是涨停价格排队呀.很幸运,咱
买到了.不幸的是,当天劈头盖脸就是一个大阴线.感觉怎么样,蒙了.#$%@^这次尽
管资金小了很多,但也还是满仓呀.郁闷呢.嘴里把该股评家骂了个$%$%@#,但
还是幻想能让自己解套.我就不信自己拥有的是一双标准的黑手,凡是我摸过的东西都
是绿的?还行,过了几天,又出现了一个涨停价格,刚好能解套,毫不迟疑,全力卖
出.满头汗,庆幸自己跑得快呀.之后该股票经过一段时间回落整理,还创了个新高.
第二次操作了个心惊肉跳,保本.
现在的总结:
1.怎么认识股评.有人说,股评都是黑嘴,我看不完全对,很多分析师都是有相当功
力的,有人擅长短线(这里面有时的确有和机构合作的情况),有人擅长波段,还有人
擅长从基本面发掘牛股(郑贤玲?).你要是不了解,你就做不好,自己操作错了就完
全把责任一推二六五,是你输不起.当然,东方趋势的青山纸业屠杀多少人,和这就完
全不同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会员制的咨询机构,它如果和操盘机构没有关系,它推
荐的股票一般不会有什么太好的表现.你想想啊:假如100个会员,每人资金10万
(对会员来说,很保守了吧),就是1000万,百分之十就是100万呢,况且一般
情况下你进入的位置都是庄家准备拉升的地方,想得美!需要你来站岗打底的时候你不
来,到关键时刻割庄的肉?所以就会出现有的咨询机构推荐自己会员买某股票,一买就
跌,跌到位置止损,止损后人家就涨,涨了再推荐,推荐了又跌,又止损,折腾几次.
自己信誉没了不要紧,更重要的不是坑人吗?扯远了,看股评,要看他分析的思路.技
术上,热点上,持续性上,远比告诉你个黑马要好.说白了,散户思维模式机构化.当
然,比机构提前对一般人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除了牛神,有想认识的吗?我介绍,哈
哈.能同步的都很少,能跟随的,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2.回过头来看自己.在第一次失败的基础上又犯了哪些错误呢?无知,盲目,有依赖
性.俗话说得好,磨到不误砍柴工,基本技术分析一点都不知道就敢杀进杀出?买个小
电视还货比三家呢!想找刺激?玩蹦极去呀,成本还低得多呢.想急于捞回来?人家搞
的就是你呀!
3.对于操作的具体细节,错误就实在太多了.首先,买点不好.当时陈香并不是一个
有多大影响力的股票,即不是龙头股,并且大市不是牛市,所以从根本上来看,它不具
备连续涨停的能力.去年牛神买600030的时候和它是截然不同的.有兴趣的朋友
可以比较一下.其次,发现错了,第二天就要及时出场.既然没出场地,幸运地等到了
涨回来,干嘛那么急着解套就跑啊.庄能把那天套的人都解放了,你还怕什么?散户的
经典心理,怕涨,也怕跌,涨也不是,跌也不是,自己晕了,没战就输了.
4.买点很重要,有人手会买是徒弟,会卖是师傅.但我还是认为买比卖重要.买点选择
得好,说明你的思路基本是符合股票运行方向的,是正确的.好的买点,进可攻,退可
守.至于卖点,只要你不贪,应该有获利的空间.当然,不同股性的股票,买点是不同
的.有的需要追涨,因为留给你的时间不多,比如历史上的一些龙头股.但绝大多数需要
回调确认.目前市场中的绝大部分个股或者绝大部分主力都是这么做的,老大说,这样
才持久,嘿嘿.我喜欢调整介入.对了,还别说,在0503最辉煌的那段时间有过一
次亲密的接触.
今晚就写这么多. 呵呵,一肚子墨水阿 不吐不快,俺对所有回忆的文章都感兴趣!
没经历过就得学习!
经验宝贵,教训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血的教训,不可能成功,谢谢大家.祝大家好运~~ 支持此好文!!支持不断总结自己及分享自己! 学习,谢谢! 个别经验,但也可以借鉴。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