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ing 发表于 2006-3-24 22:14

基本分析:你打算分析到什么程度?

众位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周末大家来讨论下一个重要的问题:基本分析,你打算分析到什么程度?

看了macd不少高手们的文章,都认为:基本面选股,技术面选择时机。那么,基本面选股,你打算分析到什么程度呢?我想,基本面的分析就是包括:宏观经济面分析、所处行业领域分析、公司主要业务分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包括竞争对手等)、公司主要产品分析、公司财务分析、公司内部人事管理分析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想大家能获取的资料不过就是企业的季报、年报,然后就是一些网上的资料,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机构的研究报告(流出的版本)。依靠这些资料,我们能对于一家公司的研究能深入到什么地步呢?
举个自己的实际例子,比如近期在研究000061g农产品的年报,对于公司下设的福田区和布吉区农批市场06年还能腾出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可能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该公司能否在06、07年依靠操作福田区(尚书苑项目)、布吉区(丰湖花园项目)模式大幅盈利。而光从该公司年报我们看不到这方面的信息,也就是说两个批发市场目前剩余开发面积实际是多少我们看不到资料。
分析的时候就遇到这个问题:如果想再认真细致的分析,你就最好去两个地区实际看看,否则你只能靠着纸面上的资料估计,也就是说,你虽然分析了该公司的基本面,但是还存在很多的“不能确定”的因素存在。你可以继续深入下去,也可以一字带过。
最后得出的结论,你能有多大的信心呢?
实际上,我们很多都是直接看机构的报告来确定基本面问题。但是,机构流出的报告们实际上也是良莠不齐,那么,你又是如何去甄别机构报告的呢?
在基本分析资料版中,看到版主以前也是基本分析为主的,他说:基本分析做起来太累,所以最后他也开始尝试用技术分析买股票。之所以累,也就是说,不似技术分析,一个公司可以说,你要真正去了解它,恐怕要花费不止一年的时间。老巴买可口可乐的决定只花了几十秒,然而他说他跟踪这家公司长达25年。可见这个尺度把握得难度。

那么,不可避免要去看看基本面,还有深入研究的高手,大家都谈谈这个尺度的把握?

huacc1955 发表于 2006-3-25 11:41

好话题!
沙发.

龙门阵 发表于 2006-3-25 12:49

楼主罗列的清单能分析清楚一项就算该领域的大师,可是股民却要全部,看来是要当神仙了。

朱诺蒙妮坦 发表于 2006-3-25 15:46

思考学习

GUJIN 发表于 2006-3-25 16:08

首选是财务报表的阅读,其次是F10;并对企业所在的行业进行资料收集分析。此后会对所在行业的个股进行比较。最后偶会亲自到企业实地考察!!眼见为实。

葡萄之火 发表于 2006-3-25 17:57

分析到让自己挣钱为止,你要相信我们象童话故事里说的快乐和幸福是结局!

星空之门 发表于 2006-3-25 18:24

基本面?很多基本面好的股票都不涨。

:D:D:D

二股大 发表于 2006-3-25 18:34

mting 发表于 2006-3-25 21:06

唉,大家怎么都浅谈而止捏?
抛块砖,谈谈我的看法
我不认为基本分析是在寻找好公司,特别是目前中国的现状(尽管有很多例如万科等非常优异的企业),而是在寻找好“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仅是自己相信,关键是要市场上大多数人(特别是机构)相信。不管这个“故事”是否真实,这个不是基本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核心在于确认市场上的所有人基本上都相信。
我发现有一点,当市场上形成某种共识后,往往在信息过滤方面存在偏差。例如电子元器件行业,在05年后期全球电子元器件行业景气度回升后,基本上大多数机构都对此给与了好的评价,随后我没有看到该行业任何负面的看法。但是简单的分析下就知道比如制造PCB板需要的原材料很大程度上是铜、锌等金属材料,而目前金属价格的暴涨肯定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前面一段时间都看不到对此不同的看法。又如现在的对于高档白酒的消费税调整,大多数报告都发现这个利好。但是,目前国内粮食价格也发生了变化,糖、玉米等原材料价格涨幅相当大,而白酒行业原材料消耗相当大。这个不利的消息却没有任何信息报到。
那么是否说明你就需要比市场大多数分析更深入一步呢?我看不需要,但是你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场有时候是瞎的,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也就是你应该出局的时候。
换句话说,做基本分析其实和做技术分析一样,并不需要比市场上大多数的分析更深入,即使你深入的发现了市场大多数人都没有发现的情况,市场也将继续错误下去。在99个疯子中间,唯一一个清醒的人才是真正的疯子。
为什么林奇等大师认为基本常识就足够,我想也隐约有此意吧?
那么从这个观点出发,似乎可以找到一些思路。例如近期工业机械行业各机构投资者都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例如600761、000680、600031等都表现较好。特别注意600031和600710,各机构看法趋于一致,认为06年业绩将出现稳定快速的增长。(其实注意到央行准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新的宏观调控马上就将来到,对于工程施工机械将是一个利空,特别是600710,但是没有对此不利的分析出来,看来市场还是相当乐观)

nncy 发表于 2006-3-25 22:49

cosmos135 发表于 2006-3-25 23:23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自己相信,关键是要市场上大多数人(特别是机构)相信。不管这个“故事”是否真实,
好!

henry60 发表于 2006-4-1 17:11

600550也是在讲故事

前几年的时候我碰到一只讲故事的股票,那就是000039。
现在又碰到一只讲故事的股票,那就是600550。
我的判断基本上是哪里来,哪里去。

碧海苍穹 发表于 2006-4-1 19:18

谈谈个人看法:基本分析分析大众得来的资料就可以,基本分析分析的其实是大众对这些基本面的认可程度,而不在于是否真假。大家都认为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大家认为是假的,真的也是假的。

怎样体现出来呢,就在于技术面分析。

mting 发表于 2006-4-1 20:41

原帖由 碧海苍穹 于 2006-4-1 19:18 发表
谈谈个人看法:基本分析分析大众得来的资料就可以,基本分析分析的其实是大众对这些基本面的认可程度,而不在于是否真假。大家都认为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大家认为是假的,真的也是假的。

怎样体现出来呢,就 ...

同意,不过对于“大众”,应该还要划分成:“机构/庄家”和“散户”两种看法。
如果仅仅看F10,最多只能得到“散户”的看法,机构/庄家看F10吗?它们更深入些,不过也深入不了哪儿去。大多数机构实际调研的能力是很弱的。

小小红蚂蚁 发表于 2006-4-1 22:40

原帖由 mting 于 2006-4-1 20:41 发表


同意,不过对于“大众”,应该还要划分成:“机构/庄家”和“散户”两种看法。
如果仅仅看F10,最多只能得到“散户”的看法,机构/庄家看F10吗?它们更深入些,不过也深入不了哪儿去。大多数机构实际调研的能 ...

大众指的就是:对于资金讲就是“主流资金”,对于资金的所属,可以说是庄家,对于技术分析来说就是趋势。对于多空来说就是多空交战看谁胜出。

其实主力是个抽象概念,在趋势的尾端,机构与散户会形成执恒。表现在原趋势的改变。散户出,主力进;散户进,主力出。在趋势的发展阶段,机构和散户会形成合力。风借火势,火借风威。呼啦拉的涨,呼拉拉的跌。况且机构与机构之间也会有博亦。所谓你不会是一个最底端的人,也不会是一个最高端的人,天外 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想占胜自然规律的想法都是愚蠢的。悯悯之中自有天数。

richwood 发表于 2006-4-1 23:50

其实,我现在越来越觉的。基本分析之后,最重要是均线和它下面的一大堆。
哈哈。

小小红蚂蚁 发表于 2006-4-2 08:22

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都有一种混沌的东西存在, 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感觉。而基本分析好象更侧重于这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消息的利用。好象是一种基本功。如我们上学学习的知识,走上社会后,你能说用上的有多少,而谁又能说上学没用呢。基本分析最后是抽象成一种策略,而技术分析就是这种策略的具体执行。

      举个例子,这一轮地产股走的很棒,但偶却没有买。因为偶穷,买不起房,认为房子太贵。房地产一定会掉价。从骨子里就狠房地产。从策略上认为地产股肯定好不到哪里,甚至认为还会崩盘。

       哈哈,结果房地产比谁走的都牛。
   
       哈哈,这也算戴有色眼镜看问题了吧

[ 本帖最后由 小小红蚂蚁 于 2006-4-2 08:28 编辑 ]

qqww1111 发表于 2006-4-2 09:08

地产股地产股,值钱的不是房产是地产,房子跌不代表地皮跌,地皮储量大的公司自然该涨

地基 发表于 2006-4-2 09:54

原帖由 qqww1111 于 2006-4-2 09:08 发表
地产股地产股,值钱的不是房产是地产,房子跌不代表地皮跌,地皮储量大的公司自然该涨

哈哈,爱怎么想就怎么想了,有资金炒做,就有美丽的故事给你听

mting 发表于 2006-4-2 10:27

原帖由 小小红蚂蚁 于 2006-4-1 22:40 发表


大众指的就是:对于资金讲就是“主流资金”,对于资金的所属,可以说是庄家,对于技术分析来说就是趋势。对于多空来说就是多空交战看谁胜出。

其实主力是个抽象概念,在趋势的尾端,机构与散户会形成执恒。 ...

我觉得散户通常情况下作用就是助涨助跌,而机构间的博弈导致趋势的复杂性。
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机构间分歧的差异性。这个也许要用技术分析来看,例如均线、图形、量比等等。另外,分析机构的报告也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机构的报告必须连续看,不能截取一个时间点来看。因为情况发生变化,机构也会调整它的策略。而且机构的报告要放到一个大的经济环境下分析。
另外,一段时期内市场的偏向热点,往往会过滤一些不利的信息,因此形成市场共识的可能性也就更高。例如这波行情上来的几大热点:银行、地产、有色金属、新能源、并购和价值重估。很多机构有时候也难挡市场潮流,出现“跟风”的情况。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基本分析:你打算分析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