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摘录之王蒙《我的人生哲学——无为》
一个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一个事无巨细都上心都操劳的人不会有成绩,一个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的人不会有作为,一个热衷于关系学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建树,一个拼命做表面文章的人不会有深度,一个孜孜求成的人反而成功不了。一定要放弃许多诱惑,不仅是声色犬马消费享乐的诱惑,而且是小打小闹急功近利窍门捷径事半功倍的做事的诱惑,才能有所为。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除了说明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外,也说明太以意为之了,常常举措失当,强求而不得。有意也者,就要看你的意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了。符合客观规律的努力愈努力愈有效,而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努力,愈努力愈糟糕。 对这段文字的思考
我们在股市中生存,是不是也要学会在社会上生存的处世之道?
股市是由人组成的,而社会也是由人组成的。在社会上生存,重要的不是你的什么技术很出色(当然也很重要),而是你的做人是否出色。那么在股市中生存,是不是也并非是你的技术如何的出色,而是是否知道应该怎样做才是个出色的人? 对于王蒙所叙述的“无为”的思考
如无必要,误增实体。
这两个股票是市场的实例,
一个是000866,大盘1307启动,他提前于大盘形成碗口形态,并突破,在大盘完成1307这段行情到1783时,他正好完成了碗口突破的翻番走势。
另外一个是600519.它在大盘1783见顶后开始碗口形态的构筑,而在1259前夕,形成了碗口形态,并在1259开始突破走势,之后大盘一直下跌,而它到现在还在上涨。
如果1307到现在,大盘的涨和跌我们都不去管,个股的底部不底部我们也不去管,个股的基本面怎么样我们还不去管,只关注这两个股票的碗口形态是否完成和突破(碗口意味着方向,突破意味着方向的确认和切入点的出现),在持有这两只股票的时候我们不管什么波动不波动,只坚守一点,是否创新高。那么,我们的帐户现在是什么样子?
这个是否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是否就是《市场行为的关键》一书中所叙述的,大势向好的时候有75%的个股跟随,而大势不好的时候有90%的个股跟随,而这两个股票一个属于75%,一个属于10%?
[ 本帖最后由 学海无崖 于 2006-2-10 17:18 编辑 ] 说得好啊,帅哥以后多讲点这些。最好你找到这种票,就拿出来大家分享。
我这里有一只票,你看看。 初学波浪的朋友学习这些就是不合客观的有为,而积累了一些经验的对于波浪理论很熟悉的朋友学习这些就是无为。 水到渠成。
否则刻意的追求这些是必须要能忍受住痛苦的。 原帖由 maky.xu 于 2006-2-10 18:25 发表
说得好啊,帅哥以后多讲点这些。最好你找到这种票,就拿出来大家分享。
我这里有一只票,你看看。
这个票不属于碗口形态 原帖由 学海无崖 于 2006-2-10 17:14 发表
对于王蒙所叙述的“无为”的思考
如无必要,误增实体。
如果1307到现在,大盘的涨和跌我们都不去管,个股的底部不底部我们也不去管,个股的基本面怎么样我们还不去管,只关注这两个股票(对俺够哥们义气)
这就是老百姓的本色。
老百姓的本色就是想法挣钱过日子,无须(没事找事地)关心(其实是干涉)国家大事,只要政府不出卖人民。你的日子过好了,国家就能少了点负担,国家少了点负担,你就为社会多了份贡献。
最不像老百姓的人不巧都来到了股市。挣不到钱都是政策不怎么地,都是庄家主力坏得可以,都是上市公司真他妈不是东西,都是股评招会员给骗地……。
既然什么都是假的,我还学波浪理论管个屁。
学版把“如无必要,误增实体”这句格言当个宝让人羡摹。
这个“事情”以外的所有伟大事情关我屁事,我只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4楼的已经是刻意的有为了。
有为,无为,再有为,从大级别来讲代表了人的一生。就比如推动浪的1,3,5驱动浪。毕业以前,积累学习是有为,走向生活,学习完成去体验是无为,事业有成是有为。
呵呵,胡思乱想。 原帖由 cyd1018 于 2006-2-10 18:32 发表
水到渠成。
否则刻意的追求这些是必须要能忍受住痛苦的。 什么水流什么渠。
一个人自始自终认定自己家乡的水最美,做为感情,很完美,做为理念,很残废。
哪天让他到黄河长江边生活,他会处处觉得这浑水总跟自己家乡的小河过不去。 一个精力超级旺盛的作家 距离产生美,结构产生美 哈哈哈……
小伙子表现得很拽,
行情向好时大多数人都这样,
但——
究竟是骆驼还是黑马,等下了之后才能知道:
究竟跑了多远的行程? 原帖由 学海无崖 于 2006-2-10 16:45 发表
一个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一个事无巨细都上心都操劳的人不会有成绩,一个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的人不会有作为,一个热衷于关系学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建树,一个拼命做表面文章的人不会有深度,一个孜孜求成的人反而 ...
孔子与老子均有观点融合之论,其道相合,才可证为而不空,动而相静,本末观形,所以书于文字论"无为"乃有形,非无为!
盖以常理求证无为大理,是以缘木求鱼.又以常情论道"无为",是以临渴掘井急功心切亏无为之"大理"
又复孔,老,庄,黄之术求佐,少辩多思,言瑾意简.内外谐合,自然而成,为永世之真文章.非有无为之高境界可以探势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