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挑食的境界~
http://www.jschina.com.cn/gb/jschina/node1759/node2844/node2852/images/00192389.jpg其乐融融~
http://img4.pcpop.com/PicImages/480x480/0/100/000100129.jpg玩了个通宵!呵呵~
http://www.wallpapersking.com/Wallpapers___/Animal_/Cat/1024x768_228.jpg"国际主义"
http://www.wallpapersking.com/Wallpapers___/Animal_/Cat/1024x768_050.jpg 偶也加一分在说等着吃鱼,呵呵~
呵呵,团长,这张最具幽默感了!~:P dddddddddd 团长,中行现在虽然仍会有震荡,但中国股市"大蓝筹"时代业已来临!一定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才行~:*19*:
相关长篇评述.呵呵~
航行在大蓝筹时代2006年10月28日 03:59
--------------------------------------------------------------------------------
北京首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摘 要
●随着工行周五成功登陆A股市场,前一阶段市场所普遍担心的新股扩容压力得到了全面释放,10月市场终于实现了全面突破。当前种种迹象表明,结构性调整正在持续,个股分化严重,大盘蓝筹股被持续看好和做多,市场正航行在大蓝筹时代。
●工商银行的上市不仅凭借“新股效应”在指数上为大盘带来一定的助推作用,更重要的是“A+H”的发行模式以及海外上市的垄断性行业龙头公司的陆续回归,将在客观上为大盘蓝筹股的国际估值和定位扫平道路,类似招行、华能国际等一批优质蓝筹股A、H股价格“倒挂”的局面也将会被市场逐渐抹平。
●融资融券业务即将推出,按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选择标准,从时间到流通股本、流通市值和对大盘平均值的偏离度考虑,符合这些条件的主要集中在蓝筹群体,将增加市场对可能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资产的大盘蓝筹股的需求。
●从基金公司公布的三季度报表和四季度投资策略看,蓝筹股仍然是机构投资者投资的重中之重。尤其在机构博弈的投资时代,一般性投资者要踏准市场节奏、紧随市场热点,在投资策略上应该适度与机构投资者保持资产配置的趋同性。中线可重点关注:地产、钢铁、工程机械、交通运输等板块相关品种。
蓝筹股:长牛主力军
尽管蓝筹品种已经出现不小的涨幅,但是有理由相信,后市的做多主力军仍将是蓝筹品种。主要有四大因素支持蓝筹股持续做多。
市场运行环境依然良好
从近期公布的三季度宏观面、资金面以及行业信息看,当前市场运行环境依然良好,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伴随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逐步回落,近期央行继续采取宏观紧缩的预期大大降低,而外汇市场人民币则继续稳步升值;二是由于贸易顺差继续保持强势,流动性充裕的总基调继续得以维持,而近期国债指数连续创新高的走势,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市场资金面依然充足的状况;三是行业景气度总体上继续保持平稳上升,初步测算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实现总体涨幅将超过5%,虽然增长状况并不是很高,但明显好于预期。另外,从近期周边股市的运行情况看,道指以及恒指都分别创出12000点和18000点的新高,无疑在客观上对A股市场继续稳步走强带来有利的心理支持。
因此,当前除了新股扩容可能带来的资金面压力外,市场几乎没有更多看空的理由。而扩容方面,我们认为,市场传闻的平安、中石油、中国移动等超级大盘股将在四季度一齐回归A股的概率不大;而且场外资金依然充足,因此不必过于担心IPO扩容对市场带来的压力。
蓝筹估值仍具显著优势
从估值角度看,当前市场也具备进一步走强的内在基础,而大盘蓝筹群体是市场维持强势的中流砥柱。虽然上半年股指涨幅超过50%,但目前市场的总体估值水平并不高。当前沪市基于2005年业绩的市盈率在25倍左右,基于2006年业绩的动态市盈率在22倍。尽管这一数据相较美国证券市场近50年来平均17倍的市盈率略高,但如果考虑到当前中国GDP平均每年8%-10%以上的高增长,A股市场总体估值依然处于合理状态。我们看到代表蓝筹品种的沪深300指数,与国际周边市场相比,估值仍具有显著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前市场总体估值处于合理状态,但蓝筹股群体却存在一定的低估,最终有望成为股指进一步走高的根本动力。目前,蓝筹股平均市盈率在18倍左右,按照多数机构的预测,相关板块2006年利润增长大致在16%左右,2007年的利润增速将达到20%。这样,蓝筹股基于2006年和2007年业绩的动态市盈率将分别下降到15倍和12.5倍。因此,虽然大盘较年初涨幅超过5成,大批绩优的蓝筹品种平均升幅也已经翻番,但这些股票按照2006年的业绩增长情况计算,其整体市盈率依然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显然,这一事实是支持当前市场进一步走强的内在基础,而蓝筹股仍然是市场最大的资金“洼地”,必将成为新一轮行情的焦点。
新蓝筹增强市场稳定性
中行、大秦以及工行等大批超级航母的逐步登陆A股,预示着当前市场正在迎来一个“大蓝筹”的新时代。而大批业绩优良、估值合理的大盘权重股除了可以有效降低当前市场的市盈率水平外,也在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的稳定性。从美国、香港等成熟市场运行情况看,大盘权重股占比越高,其市场稳定性也越强,过去A股市场经常上演的暴涨暴跌局面也将一去不返。不过,大盘蓝筹股在增加市场稳定性的同时,也为市场资金面带来一定的压力,但在当前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以及机构阵营迅猛扩大的大背景下,大批优质资产的登陆,却刚好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活力和机遇,这也许是当前市场除了股权分制外所面临的又一次巨变。从当前管理层放宽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的投资规模、企业年金入市进程加快、提高QFII资金额度、尽快实施融资融券等一系列事件看,证券市场资金供给渠道只是刚刚开闸,相对于稀缺的蓝筹股群体,仍然具备稳步走高的资金面基础。
制度创新助推价值重估
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制度性创新将成为大盘蓝筹股价值重估的助推器,而工行的成功上市无疑为蓝筹群体新一轮行情的启动带来了最佳契机。历史经验表明,机制往往会起到激发投资机会的功效。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进入尾声,中国A股市场的创新渐入高潮。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作为制度创新的核心,一直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目前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根据股指期货的最新进展以及《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涵盖了沪深两市主要大盘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将成为标的指数。考虑到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的大盘蓝筹股总体数量并不多,给予一定的稀缺性溢价理所应当,这也就构成了蓝筹股价值重估的基础。特别是中国银行、招行、民生银行等流通市值居前、行业前景好的金融股,中石化、宝钢等周期性行业龙头股以及万科、招商地产等优质地产股等等,更是凸现投资价值。不但如此,今后的各种市场创新还将继续不断涌现,比如个股备兑权证、T+0交易等等,届时大盘蓝筹股作为战略资产的稀缺性将进一步显现。
依然是稀缺资源
在当前价值投资时代,大盘蓝筹股仍是主力资金的不二选择,依然是稀缺性资源,对股指的上涨将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大盘蓝筹股仍供不应求
在扩容节奏有效控制的前提下,相当长时间内,A股市场大盘蓝筹股将维持供不应求的格局。一方面,类似于中移动、中海油等具有中国经济代表性的企业依然很少,出于对市场扩容节奏的控制,优质国有大型龙头企业,纷纷到境外上市,导致A股市场优质筹码缺乏。另一方面,股改后,市场确立投资理念,以及放大机构投资者的入市规模,特别是以基金、QFII 等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持续扩容,使得价值投资理念对A股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市场对战略性筹码的长线需求加大。二者对照,大盘蓝筹的稀缺性更加明显。
市场不再闻扩容而色变
从较长的时间周期看,继续扩容的蓝筹股将是主导市场的主要力量,而管理层之所以持续加大机构投资者规模的目的,除了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之外,也是从根本上平衡扩容所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而伴随本币升值引发的流动性泛滥将使扩容并不能成为压制蓝筹股价值的因素。只有共同做大市场,增加两市的流动性,市场参与者才有扩大收益的机会。而令人鼓舞的是,市场正慢慢认识到这一点,从6月初闻中行发行下跌,到稳步反弹迎接其上市,市场对超级蓝筹扩容已经有了较理性的应对态度,而本次大盘能飞越千八,迎接工行上市,则促使这种理性更加成熟,期间大盘蓝筹股的稳定上扬成为关键因素。
价值仍可深入挖掘
在一个趋势确定的市场中,股指期货的避险功能并不突出,但是第四季度市场的震荡预期将加大蓝筹股的需求,以备在股指期货推出时能和现货市场对冲避险以及实现双项获利。决定指数的大盘权重蓝筹股的价值将被市场深入挖掘,流动性溢价将被认可,从而提升相关标的资产的估值水平。另外,融资融券业务即将推出,融资融券标的股票选择标准是,从时间到流通股本、流通市值和对大盘平均值的偏离度考虑,符合这些条件的主要集中在蓝筹群体,将增加市场对可能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资产的大盘蓝筹股的需求。
将引领市场再创新高
2002年开始,中国股市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价值投资为主的投资理念逐步代替了“坐庄”为主的投机炒作。以长江电力、中国石化、中国联通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引发轰轰烈烈的价值回归,实现了对2001年下跌市场的初步修复。而时间延续至2005年,同样是中国石化、中国联通,万科A以及机械、有色等蓝筹品种,带领大盘从998点先下千三,并最终站稳1500点这个证券市场近15年来的多空分界线。峰回路转中大秦铁路和中国国航突发奇兵,联袂攻击站上1700点大关,而借工行上市,招行H股发行,金融股的价值提升终将大盘送至千八5年新高。如果说2002年的蓝筹行情是对国有股减持的修复,那么本轮行情就可以看作是对全流通改革后,日趋健全的市场机制的一次欢呼,而蓝筹将以其优秀的业绩,足够的流动性和上涨惯性和较低的行业估值,将攻关接力逐步深入。
千八后看好四大板块
地产板块:调整不改长线投资价值
前期,由于国家连续加大了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导致了投资者对地产股的未来前景产生分歧。如6月初,“国六条”细则出台短期对地产股的投资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地产股股价也同时出现了大幅震荡。但我们认为,优质地产股将在新一轮的洗牌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从而长期立足房地产行业。同时,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中的调控细则的松动也给地方政府充分的自主权,大大降低房地产调控对市场的压力,行业的调整使得龙头企业的发展更为成熟和多元。
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深远。汇率升值不仅可以缓解加息压力,还可能增加来自境外投资性的需求。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显然会促使国际热钱流入房地产市场,从而推动房地产价格的走高。加息对资金流充沛、融资渠道畅通的优质房地产公司来说影响极为有限,投资地产股的政策风险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释放。综合来看,政策的调控不会对优质房地产上市公司造成实质性影响,我们认为宏观调控的政策促进了企业的优胜劣汰。
二级市场中,房地产公司因前期股价一直受制于宏观调控的阴影在低位徘徊,已经基本反映政策利空,形成了较好的比价优势,股价低于重估净资产值,且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上地产股估值。尤其是优质公司业绩的释放和近期调整所带来的双重估值吸引力,将为下半年的地产股再度走强奠定基础,调整带来的将是更好的投资机会。部分绩优地产股中报业绩均有大幅增长,在人民币小幅升值的利好刺激下,除了预计短期将会产生交易性机会,更值得投资者中长期投资。
而在近期沪指创出新高之后,整个板块再度受到资金青睐,万科A,华侨城等屡创历史新高,显示出又一轮中级行情正在有条不紊的运行。建议投资者关注土地资源储备较多,具有品牌优势,经营能力较强、专业化程度高、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上市公司如万科A、金融街、华侨城、中华企业、外高桥、浦东金桥、泛海建设等。
钢铁板块:价值回归进行时
钢材价格自2005年4月达到高点后持续下跌,但2006年2月份以来,钢材价格出现了恢复性上涨,受此影响,钢铁行业利润环比出现了增长,根据重点大中型企业7~8月份统计数据显示,钢铁行业单月利润在90亿元水平,达到了去年的最好水平。今年与去年相比情况迥异。去年下半年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影响,钢材价格大幅度下跌,利润随着价格的下跌出现大幅度下滑。而今年钢铁企业利润水平仍然维持在高位。
从已公布三季报的凌钢股份和马钢股份情况来看,三季度单季度同比出现了利润增长。特别是进入四季度以来,钢材市场出现了特有的暖冬现象,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武钢股份、鞍钢新轧都上调了11月份钢材价格。初步推算,今年下半年钢铁行业利润同比有望超过去年,明年一季度钢铁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将超过今年,即从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钢铁行业将出现明显的业绩增长拐点。
由于去年一季度是盈利高点,尽管今年一季报环比已经增长,但是同比仍然下降70%。随着三季报的公布,许多公司的业绩已经出现了同比增长。预计进入四季度这种趋势更加突出。此轮钢材价格的上涨,是市场对于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运行态势预期的一种纠偏。钢材价格的上涨,钢铁公司效益的增长,最终反映到钢铁股股价的上涨,随着三季报和年报业绩出台,钢铁股行情一触即发。
同时,钢铁板块作为一个低市盈率和高派现的群体,其股息收益率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目前许多优质公司的股息收益率达到了8%,而且收益稳定。随着价值投资者规模的扩大,钢铁股的内在价值将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认同。
而且,钢铁行业的国内国外购并重组将不断吸引投资热情。并购重组不仅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同时能够吸引投资者重新认识钢铁公司的内在价值。米塔尔溢价收购阿塞洛,两家钢铁公司股价都上涨了30%以上。国内华菱管线和莱钢股份两家公司的股权转让都是在净资产之上溢价收购。外资并购目标公司的市盈率与市净率都得到了提升,同类的钢铁公司按比价也有上涨动力。国内钢铁企业之间的购并重组将是未来5年内的投资主线。
国际钢铁股的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对国内钢铁股的价格上涨提供了动力。国际钢铁股平均市盈率10倍,市净率2倍,而我国钢铁股的估值只有6~8倍,市净率只有1倍,一些公司甚至在1倍之下。如果国内钢铁股估值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很多公司将实现价格翻番,行业平均至少有50%的上涨空间。如果考虑到中国钢铁工业的增长性,中国钢铁股的估值上涨空间更大。
综合来看,我们继续看好那些近期有新项目投产、能够扩大规模和提升质量的公司如太钢不锈、鞍钢新轧、马钢股份和新兴铸管等
工程机械:潜在龙头酝酿崛起
“十五”期间工程机械保有量快速提高。工程机械作为投资拉动型产业,在“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21.4%高速增长推动下,2000-2005主要产品销量总计达100万台以上,产品保有量迅速上升。产品销量居前三的分别为装载机、叉车、挖掘机,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产品分别为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机械、叉车、移动式起重机(轮式和履带式等)等。
1995-2005年,我国工程机械年均销售额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8%。在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持续保持良好背景下,结构性宏观调控并不会改变拉动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的支持政策,十五期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进入建设高峰期。随着投资结构的变化,工程机械年销售额占总投资比例将下降到1.5%左右。我们预测,“十一五”期间挖掘机、混凝土机械、推土机、平地机、摊铺机等国内容量增幅将在50%以上,同时出口将有较大突破,年出口额将超过40亿美元。
推动工程机械股票价格持续上涨的真实动力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集中度低,自国内工程机械行业2005年进入增长期后,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虽不断提升但总市值仍然偏低,企业间的收购成本并不高。随着“十一五”规划中国家对铁路、公路的大规模投资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机械行业有望迎来又一轮增长,因此整个行业存在巨大的并购重组冲动。正是市场预期凯雷收购徐工只是收购序幕的开始,所以我们认为在千八之上,公司家数有近70家的工程机械板块是能够成为新的领涨板块之一。
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日趋明显。我国作为仅次于美、欧的第三大工程机械市场,市场年销售额达1300亿元左右,行业进入稳步发展和成熟期。龙头企业自主研发实力强,产品品种结构完善,出口布局超前,将分享行业成长成果,可重点关注柳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
交通运输:二线蓝筹有望大幅补涨
高速公路、港口和物流等交通运输蓝筹板块,存在大幅补涨趋势。高速公路、港口和物流等交通运输板块在2004年曾以防御性投资品种而风靡市场。基金、保险和QFII等机构投资者以其收益稳定、持续增长为投资着眼点,不断买进和推高。有效防止了当期宏观调控对周期性资产配置的影响。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出口增长依然强劲,国内GDP和物流需求也保持一定的比例增长,所以基本面仍然支持高速公路、港口和物流等交通运输蓝筹板块的走强。
从市场表现看,沪深综合指数的不断上扬,已经充分演绎了牛市行情的初级阶段,地产、银行和有色金属等蓝筹板块无疑充当了领涨先锋,其升幅高达5-6倍。而高速公路、港口和物流等交通运输蓝筹板块,在本轮行情中的市场表现相当低迷,远远落后于大盘指数的上涨幅度。我们认为,千八之后,高速公路、港口和物流等交通运输蓝筹个股,有望成为市场热点,引涨市场。建议投资者可以适当配置赣粤高速、大秦铁路、天津港和上海机场等交通运输蓝筹股。
投资蓝筹也忌盲目追涨
从基金公司公布的三季度报表和四季度投资策略看,蓝筹股仍然是机构投资者投资的重中之重。而在机构博弈的投资时代,一般性投资者要踏准市场节奏、紧随市场热点,在投资策略上应该适度与机构投资者保持资产配置的趋同性。只有这样,方可在机构博弈的投资年代,获取操作上的盈利。因此,我们在继续看好市场震荡向上运行趋势的同时,并继续维持对银行、地产、高速公路、港口和物流等核心蓝筹股的资产配置。
投资蓝筹股首先要关注其业绩情况,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指标进行衡量。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未来大型蓝筹股将会越来越多,投资者要从众多的蓝筹股中筛选出真正值得投资参与的蓝筹股,因为未来也不可能是所有蓝筹股都出现上涨。选股时重点要考虑的因素有:是否是一些充分竞争行业的龙头公司;是否是今年刚刚上市的次新类蓝筹股;是否有基金等大型主力的积极参与等。此外,还要考虑流通市值、成交金额、净利润总额及市场代表性和行业代表性等几个要素。在此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金融、石化、房地产、装备制造业、能源等行业中的龙头股来战略性投资或套利运作。
此外,投资蓝筹股同样要重视风险控制。我们研究蓝筹股具有投资价值,并不表示投资者在任何时间和任何价位上买进都可以盈利的。同样一只蓝筹股,在不同的时间段中有不同的价值,在不同的价位上也有不同的价值,只有股价较为合理的蓝筹股才是值得投资,价格过分高估或累计涨幅已经很大的蓝筹股是不值得投资的。理解了这一点,将有助于投资者控制风险,能够使得投资者避免在高价位盲目追涨蓝筹股。事实上,价值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大盘蓝筹股受到市场过度追捧,股价高企时,就会出现价值高估的风险。这时投资者必须注意规避蓝筹股的投资风险。
股海瞭望~
团长你也知道宝钢的低市盈率,它稳定的增值潜力,等等的这些现象,是不是说明未来又会掀起一波航母级的炒作行情呢?我想可以做这方面的心理准备,现在两市的确有一群"大象"天天在盘中悄无声息地起舞!是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的时候了,至于它们会不会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那只有拭目以待了,只能说市场走势才有话说权......~http://photo.sohu.com/20041207/Img223361562.jpg 请问团长和政委,我35元进600497,已拿了2个月了,后市该如何
操作?季报出后该股大幅下跌我快没信心了 600497如果下周再次破位下行就出吧,回避短线风险是必要的,我一向不看好高位横盘的股票,这么好的业绩,该涨却不涨本身蕴含的风险就是不言而喻的,仅供参考吧,也可以问下团长的意见~:*10*: 莫明其妙 帮你们顶吧,,,!!哈哈,我要拿好000905。。我也很看好600269,哈哈 600497业绩没问题,不过广发系已经退出了,注意风险 大盘真的很无奈阿,一创历史新高,就能引发一轮恐慌抛压也是正常的心理调整~ 支撑1780~ 这么说吧,等600200跌稳了就到短线底了!呵呵~ 团长,菜名叫瓮中捉鳖!呵呵~
http://photo.yztoday.com/2006-06/self_30_1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