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会怎样???还能持股几天????// 原帖由 清风WW 于 2006-12-6 20:21 发表
团长,你还记得我吗,600015怎办,坐电梯了:(
可以继续持有 万科股东超巴菲特:全球最大房企的诞生, 计入红利,复权价格增值400倍 中国人口占全世界1/4,
合理来讲, 中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后,
进入500强的企业应该是1/4,
即:125家,
现在只有19家 中国现在所谓的大盘股放在国际上,都太小了,增长空间是巨大的 哎,还是这里清净.............:*27*: 持股待涨
呵呵 再跌60点就低吸 我看好保利..~:*29*::*29*: 伤心啊
送一套四季花城格林小镇也治不了偶心灵的创伤啊...... 新华社的文章应该发到每个基金经理和操作者中,就是他们不顾风险用基民的钱把基民的生命葬送在高高的山顶上。树立招牌,提高市值,骗取外围资金疯狂买基金。
如果股市因新华社的文章而见“顶”,则又是人为“顶”,想起96年10月,一篇文章把全体股票打了3天跌停,结果三天过后,市场继续上涨,很快创出新高,并且一直再上涨大半年,许多股票就是从新华社文章之后用很短的时间就走出了连续翻番行情。当年我记得最强的股票东大阿派只跌了一天,然后就一直上涨了N倍,它和今天的通信股都属于科技股吧,难道科技股真有大行情?还是巧合?我感觉现在的大部分股票到明年上半年就可以完成再翻番。 再有,当年人民日报社论是重量级的,伴随着多重大利空,把指数打了三天,把所有市场参与者不管机构和散户都套了,这就是当年朱镕基的得意之作,但是更引来市场的强烈上涨,直到两个市场双双刷新历史纪录,深成指达到六千多点,在股评的一片八千点叫嚣声中才见顶。
如今的文章是没有重量的,而且今天的大部分股票比96年低得多,参与股市的股民也比96年少得多而机构却比96年多得多了,所以文章最多使股市调两天,或者今天就已经调完了,明天两个市场收出阳线即可证明调整只是今天盘中的大跌,若如此,通信股可能会一路走强。 原帖由 Jgwen 于 2006-12-6 21:55 发表
中国现在所谓的大盘股放在国际上,都太小了,增长空间是巨大的
买入工行、中行代替存款,不就发了?也来10年35倍! 若如此,通信股可能会一路走强。!!!
同意 在北辰实业的公开信息中,东吴证券杭州湖墅南路营业部也是屡屡现身。统计显示,北辰实业上市至昨日的短短37个交易日中,该营业部上榜次数高达11次。与招商轮船极其相似的是,北辰实业上市首日,卖出金额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营业部、机构专用席位、中金公司上海陆家嘴东路营业部,而买入前五名中,东吴证券杭州湖墅南路营业部则以9226万元排名第二位。
此后北辰实业的10次公开信息中,东吴证券杭州湖墅南路营业部无一缺席,与其一同上榜的还有天一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营业部等“敢死队”的身影。从上榜营业部的地区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江浙、上海等游资较为集中的区域。 原帖由 cslv360 于 2006-12-6 22:17 发表
买入工行、中行代替存款,不就发了?也来10年35倍!
万科股东超巴菲特:全球最大房企的诞生, 计入红利,复权价格增值400倍 万科,太可怕了
1999年,其时万科成立万客会不久。为获得尽可能多的资料留存,自己也登记了这个开放式的组织。后来,万客会就一直给我邮寄万客会杂志。
一年多以后搬回住,原房子就由朋友住。他全家的价值观偏向低调的风格,因此宣称绝不买高调的、善营销包装的万科的房子,不但不买,而且不看。那时候我玩笑说,那你可要顶住啊,光你顶住没用,还有你的小孩、老婆、父母都得做好顶住的准备。
他哈哈一笑,说不相信到时候你看吧。
而万客会还是定期邮寄杂志到那个地址,持续不断。号称不买不看万科房子的朋友,每次看完杂志就挑出一堆毛病,说万科这里太高调、那里太矫情、文字太自恋,等等等得不一而足。我又说,你要挑万科的毛病,光看杂志不行,你要到现场去看,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呢,你不是看了很多别的发展商的房子吗?恰好有比较啊。
去年,自己去万科第五园一期考查,朋友跟随第一次去万科的楼盘看盘。那个时候,工地一片混乱,灰尘漫天。朋友没半个小时就提前走了,走时抛下一堆话:“我说了吧,万科就这水平、就这德性,这你都看不出还什么专业呢……”
今年5月,久未联系的朋友来电话,说到时候要请我去给他新房的装修提提意见。“哦,新家在哪?祝贺啊”。“在万科第五园”……
“你不是坚决抵制吗”?“这个万客会真TMD持之以恒,杂志、增刊不断地发过来,看多了,就越来越了解,后来又到现场多看了几次,颠覆了原来的印象,第五园的风格符合我们全家的价值观,欲罢不能,最后还是顶不住买了,去年的事了。
总不能给自己过不去吧?一直没好意思和您说呢。也怪以前看待万科太片面,现在快要入伙了,各方面出乎意料。我对万科,我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案例”。
现在,只要说起房子,这位原来的坚决反对、甚至反感,却成了言必称万科的拥庚,令人大跌眼镜,只要人家嘲笑起他的不坚定,他就闷闷地说一句:“万科,太可怕了”。万客会成立8年,这种事例不知道发生过多少呢?
还是这个朋友告诉说,因为今年7月份要换车,预算65万以内,同样讨厌宝马车,太照耀、太暴发户、太个性等等,总之,原因不是其它,而是感觉不对,因而根本就不愿意尝试和接纳。
结果,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试驾了日产风雅、雷克萨斯GS、奥迪A6、奔驰E,包围圈缩小到日产风雅350、奥迪A6两个牌子,压根就没把宝马列入,但迟迟不能下决心。
直到2006年8月3日。朋友经过罗芳立交看到旁边的宝马专卖店,家人说还是去看看吧。结果,一进展厅,销售员就主动安排试驾。结果,“20分钟的试驾,完全颠覆了对宝马的印象,宝马太可怕了”。试驾之后立即下单,“连讲价的欲望都没有,62万立即划帐”。
结果前面那些比较来比较去花精力最多的车,就被这20分钟打败了,开了半个月,见人就夸宝马:“内部装饰看起来简单,其实什么功能都有、智能化高,尤其是发动机和驾驶的信心,别提哪”。
从万科到宝马,朋友的经历十分有意思,“万科太可怕了、宝马太可怕了”。原来心目中被打倒的品牌,瞬间却俘获了他的心,而且无怨无悔,让人深思。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无论是品牌、还是某个人的观点,只所以能够成为名牌或者名家,正因为具备独特的价值。而由于微妙的心理作用,人们对于某些品牌或者某些人的观点,会采用一些极端的措施去表达自己的意愿。
但其实,这种极端,往往表明某个品牌或者某个人的观点刺激到了他的内心,人都是有意志的,都是不希望轻易被俘虏的,为了摆脱这种强大的引力,极端因此可以理解。
无论在哪个行业,其实经过社会和市场筛选的最后赢家,肯定具备其超越期望的价值,随着心理越来越成熟、价值观越来越端正、市场是非观越来越清晰,未来的名牌、名家将受到比现在更多的支持,这是市场聚集的必然。
目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新价值观、是非观还没有得到全面建立的初级阶段,则:
只有骂家,才是最坚定的买家和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