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推可要慢慢消化. xie xie 精华铁! 好帖不能沉 呵呵,兄弟选的这几支票都是热门票啊!
我有个问题,就是看看它们向上均线发散/突破整理平台/放量这些特征出现的时间。
不难发现差不多都是在12月大盘开始向上走势的时候,可是,这些特征在其他很多股票都有!
换句话说,大盘向上走势的时候,很多股票都能走出这些走势,那么如何向后找出这些“牛股”呢?也就是说,找出不仅仅是因为大盘涨而涨的股票? 好,学学 学习 . 原帖由 mting 于 2006-2-5 09:58 发表
呵呵,兄弟选的这几支票都是热门票啊!
我有个问题,就是看看它们向上均线发散/突破整理平台/放量这些特征出现的时间。
不难发现差不多都是在12月大盘开始向上走势的时候,可是,这些特征在其他很多股票都有!
...
:*9*:兄弟说的好。
兄弟说的没错仅以技术分析看待牛股是不够的。就如我所说,牛股是什么是上升的好股。
那么最简单的问题就是必须有人持续的买入,均线上升就是成本上升。
但显现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人持续买入,谁有能力持续的买入,并锁仓减轻抛压呢。
兄弟的基本面分析能力我非常佩服,我选的这几个强势股有大部分是有长线主力介入的。
是行业基本面良好或未来收益预期大幅增长的。
电子原器件行业的行业景气还可以,同时龙头股资金介入程度非常深。
糖,铝,铜,金的价格大家都能看到,带到上市公司业绩是必然的。
中科三环独特的题材,动力源的行业景气度是非常高的。
想成牛股必找牛黄,哈哈,没点值钱东西涨不高。 搜索功能怎么用不了,发贴也老第一次发不了。
郁闷啊。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6-2-5 20:52 发表
:*9*:兄弟说的好。
兄弟说的没错仅以技术分析看待牛股是不够的。就如我所说,牛股是什么是上升的好股。
那么最简单的问题就是必须有人持续的买入,均线上升就是成本上升。
但显现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会 ...
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按道理说,如果主力是基金机构,它们怎么愿意不断的去拉升,去抬高自己的成本呢?如果一家机构去抬,其他的不是占便宜了?基金机构又不是商量好的,他们对于一个股票的认识也不是同时开始的,认识的程度也不是一样的。
这里面一定是有一个多方博弈的结果,并非早年简单的独庄。
我在想,如果分析下这些现在走强的中线股中,基金机构的研究报告起的作用,会有点意思。比如动力源,为什么第一篇报告出台会在已经大幅拉升2天后呢?报告出台是意味着这家机构已经介入?还是已经介入完毕?还是准备借报告出货?
现在我们赚中线股的钱,就是要赚基金机构的钱,可我们连他们有什么行为特征都不清楚。以前很多分析庄家的文章,现在却很少去研究基金机构行为的文章,macd一定有很多在基金或者券商工作的人,如果能贡献点资料就好了,哈哈。 找出基本面的好股.看着技术形态和指标.
埋伏起来,抓机构.哈哈 管好字留地先,这样可以省力很多啊
good
what you wrote is better回复 #41 ANANSTOCK 的帖子
元宵节快乐!!!!!!!!!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6-1-15 09:36 发表牛股骑起来不容易,技术分析时机。
均线成本一致时,机会大增。
均线分散时,向长期回归是必然趋势。
:*9*::*18*:okokok!!!!
请教你的软件是那一家的,谢回答.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6-1-15 09:36 发表牛股骑起来不容易,技术分析时机。
均线成本一致时,机会大增。
均线分散时,向长期回归是必然趋势。 国信通达信。
I try it. Thanks.
原帖由 richwood 于 2006-2-12 08:19 发表国信通达信。 精品 ! 好贴,学习中 精华,顶了再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