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也是近来才开始尝试使用一根均线来做交易系统,碰到的问题是同样的。问题的关键不是顺势还是逆势,因为均线本身就是追随趋势的,关键是如何判断横盘振荡,11楼的观点我觉得不错“以你操作的均线为中轴来回穿插,就预示着进入振荡了。”但是如何判断趋势结束呢。还有12楼的也可行“从日、周线上判断中期趋势的方向”,另外,我觉得比较可行的是用《专业投机原理》一书的趋势判断123准则,12完成了,但是3不完成就是进入盘整,盘整区突破了再进入趋势交易,跟着系统做。
我自己也在实践中。 原帖由 谁能代替你地位 于 2006-1-8 16:00 发表
一 均线理论的由来
移动平均线由美国投资专家葛兰威尔所创立,由道氏股价分析理论的“三种趋势说”演变而来,将道氏理论具体的加以数字化,从数字的变动中去预测股价未来短期、中期、长期的变动方向,为投资 ...
我对均线的理解:
第一,如果你使用均线系统,并且不论选择任何参数、任何尺度,只要你能坚持使用这个系统。那么我能保证两点:长期必然盈利、失败次数必然高于盈利次数。当然需要补充一下,这是在不考虑佣金成本和成交成本的前提下。如果操作周期太短,这两个成本会使你长期亏损。
第二,规避低正确率,不如接受低正确率。
第三,没有最优参数、没有最佳过滤方法。
第四,使用均线系统,就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利润是可遇不可求的,而我们只能控制风险。当然我们最终总会得到这个可遇不可求的利润。但是均线没有让你某一次获利的功能,因为他不能对单次交易负责! 原帖由 oldjakey 于 2006-7-31 22:36 发表
26楼和27楼时间怎么差了那么久。不知道楼主是否还在本论坛。
说实话,我也是近来才开始尝试使用一根均线来做交易系统,碰到的问题是同样的。问题的关键不是顺势还是逆势,因为均线本身就是追随趋势的,关键是如何 ...
哈哈,振荡和趋势如何区分,这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请注意:振荡开始的时候,“通常”之前运行的是趋势行情(这是废话)。振荡形成以后,并且能够得到确认的时候,往往就是振荡结束的时候。尖顶、双顶、头肩顶(三重顶)。。。。都可能出现,谁也不可能知道振荡的次数。
这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振荡行情中的亏损。当你知道什么行情你会必然亏损的时候,你也就知道什么样的行情你必然盈利了!
我宁愿接受亏损,也不愿在这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上浪费时间!
当然能够有提示性的就是“钟摆效应”。股市是均衡的,任何方法都会有成功的时候,也同样会有失败的时候。如果长期来看,他们的结果相差不多。振荡和趋势的不均衡,是来自于人性上的不均衡(人性喜欢控制利润,而不喜欢控制风险)。当然这种不均衡是很微小的!但这却能让人大获其利!
“钟摆效应“是指人性对成功者的效仿愿望。事实上,很少有交易者完全属于“趋势形”或“整理形”。他们总是在这两者之间摆动,向着过去成功的方向摆动。而市场永远会捕捉到他们!比如,整理行情结束之前。趋势形交易者可能亏损了2到3次,而整理形交易者正经历了最快乐的时光。这时大众会逃离趋势思路,而转向整理思路。
问题是“钟摆效应”并没有固定的“度”可以被我们反向利用,也就是我们不可能知道摇摆的幅度。所以我还无法形成“反钟摆效益”的操作体系。但根据均衡原理,钟摆向一个方向走的越远,他向相反方向的反作用力越大!简单的说,一种方法获得的利润,必然会由同一种方法来“买单”。
还有一点更复杂,钟摆并不只存在于“整理“和“趋势“上。它存在于任何对称的方法上。比如,“多”和“空”等等。这让我们更难使用“反钟摆效应”。比如铜的上涨,他具有趋势特征和多头思路。那么未来(现在)达到极限以后,可能像空头思路摇摆,也可能向整理思路摇摆。 又见金版呀~~~~ 我倒是比较倾向于于金老板的观点,接受这种振荡中的损失。但是人总是很贪心的,总是怀着将利润最大化的预期。
暗夜基金:均线系统最重要的适应趋势,迅速找找买点卖点。
所以我通常都是波浪+道氏理论分析长期和中期的趋势和市场状况。均线找到买卖点。
很值得值得学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