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兄股市中的感悟——只能说一个字:棒!
若想在股市里必然获胜、要想驾驭技术分析,惟有多观察、多比较、多练习。跳水冠军是怎样诞生的?是通过几千次的近乎无休止地反复演练才达到熟以至巧的;所谓熟练,熟是娴熟、练是练达——仅仅达到熟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实现由熟至练?一靠勤奋、二靠好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当、再熟也只会落得个“熟视无睹”而已。方法本身或许无所谓好与坏、对与错,成败与否往往与方法的应对是否得当有着密切的关联。拿“短线是银”来说、持此论者肯定有足够的成功案例来证明该理念的“先进”性。但是、该理念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比如在股价正处于急跌的时候、人们普遍喜欢去“抢反弹”。表面上看许多股票在急跌之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弹,若抢反弹成功、不就可以甚至“足以”证明“短线是银”吗?但是、问题是你进场的地方是不是局部底或者你是不是正好在展开反弹行情的前夕刚好进场以及你是不是能够做到“见好就收”或“遇变则退”。
一开始我就已经说过:技术指标属于统计学范畴,给我们的只是概率分析。所以技术指标不能告诉我们市场一定会怎么样!这就是说任何技术指标都是具有先天“缺陷”的,当然我将其称为“成本”!也许问题就是出现在这里:股民不能容忍技术指标的这种“缺陷”,他们总是试图追求完美!!也许大家正是在这种追求完美的过程中,离成功越来越远!他们总是自作聪明的想着“好一点”、“再好一点”、“更完美一点”。。。。。。当一个股民通过某种技术指标卖出股票时,已经距离最高点有20%的空间。那么他就开始自作聪明的玩调整指标参数的游戏;当发出一次假信号时,他又开始继续玩修改参数的游戏。他不明白,(调整灵敏度)有一得就会有一失!甚至有的股民在数次假信号后,将这种技术指标的价值完全否定。从而彻底放弃这种指标,并且去寻找更完美的指标!
也许人类的天性就是追求完美。当然技术分析的高手早已不会在上面的两个怪圈内挣扎,他们开始用别的方式来追求完美。他们开始寻找更多的采样特征,来扩充技术指标分析思想。有的加入成交量,有的加入基本面的信息。。。。。。甚至有的高手开始学会嫁接不同的技术指标,来实现更高的准确率!好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在电脑走入家庭的情况下,上面的工作似乎开始变得简单。这样就出现了许许多多奇怪的指标,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
并不是说这种高采样得到的技术指标不能提高分析的准确性。但是越精确的指标,稳定性就越差!时间稍一流逝,市场稍一变化,这种技术指标就会被市场所淘汰!也许这种淘汰就发生在指标研发阶段的同时!也许模糊与缺陷比完美更能天长地久!爱因斯坦说过,能够预测未来的公式中必然存有不确定性!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这两种不属于正统技术分析的技术分析,确实是预测未来的公式!但是他们之所以能长久存在于市场上。就是因为这两种预测未来的公式中具有不确定性!(这里我就不多谈这两种非正统技术分析的价值和意义,我只是希望大家明白。他们之所以完美,绝对是一种模糊的完美,具有不确定性的完美)简单的就是美的,简单的就是稳定的。氢原子很简单,但却很稳定。越重的原子核衰变的速度又快!
简单的就是美的,简单的就是稳定的。 指标是统计的基础上产生的概率性成果,它有先天缺陷,但却有参考意义,着重是对它本质的理解与领悟.
我不是指标流派的,但也觉得指标并非一无是处,如果使用指标时,用现象去解释现象,那么必死无疑.指标的精髓是透过现象对本质的深刻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指标中规避风险,获得帮助.
加分,加亮. 最求简单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指标的作用。写得好。 没有想到被总版主置顶,我还在下面到处找,奇怪怎么没有了。谢谢总版主。这是我一个朋友多年总结后写成的,感觉实在有益,所以转贴过来。他在股市里征战十数年,应该说经验丰富。但我发现越是这些人他们说话越少,非常谦虚。难得他说出这一番话来,非常感动。真的,我感觉自己离他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再一次谢谢总版主。 指标的精髓是透过现象对本质的深刻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指标中规避风险,获得帮助.
:*9*::*9*::*9*: 小不忍,则乱大谋 简单的就是美的 谢谢分享
简单的就是美的,简单的就是稳定的。
:D:D:D:D 顶。支持。 顶。支持。 指标不过就是把市场原始数据或图表本身已经隐含的某种市场表现抽取出来,更直观地显现给你,一个指标可能就像一个滤镜,只把市场的某个色彩让你看,
基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本性(原始数据或图表从来没有把市场的全部相关信息包含其中,尤其是永远与时俱进的市场参与方式),完美的指标当然也是不可能的
归根结底,对于指标让你看到的东西,你还是得有自己的解释 好得很!!!! 谢谢提供 简单的就是美的 :*19*: 一条死路又被发现了,可见这市场没有活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