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cc1955 发表于 2005-12-11 19:25

揭密2006年的超级牛股

 基本面:宏观经济为股市创造了有利的价值创造与价值提升环境
  2006年中国经济仍处在高增长的平台之上。不过,考虑到增长方式的转型和内外需求结构的调整,GDP增速将比上一年有所放缓,但仍有望保持在8.9%左右。我们认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局面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实质性改变。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小幅趋降但仍将维持在高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不会低于22%,但投资结构会出现一些变化: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于城镇投资明显加快,中西部投资增长快于东部,政府部门投资快于私人部门。2006年出口增速会回落但幅度有限,预计达24%,进口增速有望加快至21%,进出口仍将实现顺差。在提高个税起征点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的作用下,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将继续实现平稳增长,加之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导向,2006年消费增长率将达到13%以上。预计2006年CPI涨幅约为2.2%,政府保护粮价和农民利益的政策力度,以及政府理顺资源品价格和调高公共服务价格的具体措施及出台时机,将是影响CPI水平及其波动的主要因素。  
  2006年利率水平总体上仍会在低水平徘徊,一年期市场利率可能在2.5%左右。判断依据有三:其一,低位运行的物价水平不支持利率走高。其二,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资金充裕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市场利率水平不具备持续走高的基础和条件。因为,外汇占款、居民储蓄增加带来的货币供应增长在2006年还将持续,商业银行由于扩大贷款规模的空间有限从而使存差扩大的局面得以延续,把这些充裕的资金投放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仍是商业银行的首要选择。宽松的资金面决定了利率的较低水平。其三,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政策取向不支持利率水平上升。因为,一旦央行显著提高利率,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加大,从而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近来,央行加大了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力度,市场利率出现了明显回升,这无疑有利于控制债市节节走高带来的金融风险。但总体上,2006年利率水平仍会在低水平徘徊,这一变动趋势,从长远看有利于证券市场平稳向上。
  2006年人民币汇率可能会继续维持升值态势,升值幅度在5%左右。因为,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和经常项目顺差不断增加为人民币汇率升值提供了基本条件。尽管中美名义利率差对美元有利,但因为两者差距较小,对人民币升值的抑制作用有限;近期推出的货币掉期和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客观上也要求进一步拓宽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据此,我们认为明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的灵活性会加大。在这一升值水平下,出口企业将受到不利影响但幅度有限;相反,对进口企业的正面影响却不容低估,尤其是对造纸、家具等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和民航、造船等资金密集型上市公司而言,将产生积极影响。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财政政策尤其是税制改革对刺激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值得期待。财政支出政策将适度扩张,并将重点用于社保、教育、科技、卫生、就业和“三农”方面,从而为提振消费提供动力。税制改革将重点有序地推进,增值税转型有望全面推开,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有利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会使具有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以及设备更新改造支出较大的相关上市公司从中受益。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的议案即获通过,但由于过渡期的存在也不可能在2006年内付诸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在2006年出现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以出口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基本可以消除这方面的政策风险。不过,调整和完善资源税的进程有望加快,从量征收将改为从价征收,这将对相关资源类上市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综合分析,2006年中国经济继续向好将为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宏观环境,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宏观政策取向,将为农业、餐饮、零售业、休闲娱乐等服务业提供快速发展的机会,而旅游、汽车和住房作为消费结构升级的标志性行业,仍有望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
  估值:股市蕴含30%的溢价潜力,长期战略投资机遇期已经来临
  2006年,三大因素提升A股市场价值30%以上。实体经济增长必然带动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人民币升值提升亿人民币计价的证券资产价值,而股权分置改革势必提升流通A股价值。据上述分析,2006年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GDP将实现8.9%的增长速度;人民币在今年升值的基础上,将继续保持稳步升值步伐,明年有望继续升值5%;70%尚未股改的上市公司按平均10:3对价股改,将提升市场价值20%左右。上述三项因素合计,明年股市至少具备30%的上涨潜力。
  A股市场价值不但体现在明年新增的潜在上涨空间,也体现被严重低估的投资价值。
  根据1-9月上市公司业绩计算,我国股市主要指数市盈率,如:上证50、上证180、沪深300加权平均市盈率为13倍左右,不但低于美国、日本20倍以上估值水平的60%以上,而且低于新兴市场如香港、新加坡等市场14-15倍的市盈率水平,如果扣除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溢价,我国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仅仅是发达国家估值水平的一半,也低于新兴市场估值水平达30%---50%。
  高股息率更凸现了A股的投资价值。目前,A股市场分红公司平均股息率2.6%左右,不但高于人民币一年期2.25%的定期存款利率,也远远高于美国1.84%、日本0.8-1%的股息率,因此,从当期资金投资回报的角度看,A股市场已经有绝对投资价值。从上市公司情况看,股息率高于定期存款利率的多达382家,高于5%的多达100家以上,一些优质公司如宝钢股份、新兴铸管、东软股份、南宁糖业等35家公司股息率更是高达8%以上,最高达到16%,不但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而且远远高于国债、企业债的投资回报水平,在全流通格局下,其股价势必逐步上涨至合理的估值水平。
  优质企业股价“破净”现象大量出现,彰显了A股市场的并购价值。根据11月底的数据统计,沪深两市已有190家公司股价跌破净资产,其中62家1-9月每股收益在0.1元以上。“破净”现象表明我国市场估值体系出了问题,也说明当前市场价值低估现象极为严重。
  在全流通日趋临近的今天,一些有并购计划的企业完全可以在二级市场购买标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实现并购重组之目的。由于股价低于净资产,二级市场收购不但大大降低了收购成本,而且可以获得超额并购收益。据了解,已经有一些实体公司为了收购目的,开始在二级市场购买目标上市公司的股票。
  尽管上证指数1000的噩梦始终在投资人心中挥之不去,尽管市场信心依然极为脆弱。
  但是,作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的中国经济,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将逐渐体现在日趋成熟的A股市场上,中国资本市场估值水平不可能远远低于新兴市场国家市盈率水平,也不可能长期严重偏离成熟市场估值标准。
  从日本的发展经历看,1960-1970年是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代,10年间平均GDP增长率达到10.4%,但自1961年始,由于股票市场发展不成熟,新股发行短期增长太快,市场投机气氛较强,导致日本股市开始进入长达4年的下跌期,跌幅达33%。随着日本证券业逐步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以及日本经济的强劲增长,日本股市最终自1965年走出持续下跌的通道,走出了新一轮的长期大牛市。
  香港经济和股市的发展也有一定参考意义。从1962年-1973年,香港GDP年均增长9.2%增长态势持续到80年代初。70年代初投资者非常狂热,股指从1971年底暴升到1972年3月,上涨420%。由于诸多原因,1973年3月后,股市骤然暴跌,出现长达近5年的低迷走势,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完全背离。在此期间,香港监管层开始重视股市的制度性建设,市场制度不断完善。1978年香港股市终于走出了长达3年大牛市行情,1981年三季度恒生指数创出1810点的历史新高。
  目前中国的经济和股市大体上相当于日本60年代、香港70年代的水平。沪深股市在经过了漫长的调整后,目前已经进入了熊市的末期,随着股市制度性障碍的逐步消除,大量蓝筹群体的投资价值的凸现,中国证券市场终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行业: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变化,市场面临行业性估值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
  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新的产业发展政策,2006年开始,我国证券市场估值面临着结构调整,上市公司股价将经历一轮新的波动。决定行业估值结构调整的力量比较复杂,从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调整和产业发展政策逐步出台的时间效应、各行业市场定价水平、产业竞争优势看,明年应重点关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近期受惠行业、优势资源类行业、国际分工中的优势产业、消费行业、农业及其加工业、以及周期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产业结构调整的受惠行业:这些行业具有长期战略投资机遇,但近期仍应重点关注龙头企业。“十一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了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大型装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将直接受惠于政策激励和社会资源配置倾斜。但是,由于其中多数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这些行业的基础、规模、核心技术、盈利能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从属地位。尽管未来有望快速增长,但近期仍处于弱势地位,其规模增长、盈利能力难以与发达国家比肩。从市场定价情况看,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行业市场估值偏高。因此,投资机遇在于相关行业的重点企业,如:东软股份、中兴通讯、沈阳机床等。
  优势资源类产业、价值被低估的周期行业、周期行业的龙头企业依然蕴含丰富的投资机遇。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长期以来,矿产资源、能源、金融、基础原材料、交通运输设施、公共设施等行业,一直是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也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十一五”期间,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必然继续推动这些产业平稳增长。此外,去年以来宏观调控压力降低了这些产业的估值水平,因此,无论从长期发展还是短期市场估值,这些产业都包含着新的投资机遇。
  消费行业凸现长期投资机会。近几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年加快,2004、2005两年,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维持在13%左右,远高于GDP增速,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经历从投资、出口拉动为主,逐步向扩大国内需求、消费驱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近期,国家发改委宣布将采取五大措施鼓励消费,特别是加快农村地区市场建设、提高物流配送水平,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因此,商业零售、休闲娱乐、餐饮旅游、医疗保健、以及消费产品生产制造将迎来稳定、持续的增长机遇。
  ●重点关注公司:稀有贵金属------山东黄金;高新技术行业------中兴通讯、中国联通、歌华有线、东方明珠、生益科技、用友软件、华胜天成;基础设施------赣粤高速、厦门空港;资源与周期行业------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杨子石化、齐鲁石化、泸天化、辽通化工、山东铝业、宝钢股份、华新水泥、天山股份、深能源、国电电力;消费行业------重庆百货、武汉中百、伊利股份、*ST酒花、鲁泰A、雅戈尔、哈药集团、新华医疗、丽珠集团、华北制药、宇通客车、一汽夏利、万科A、招商地产;以及机床行业、能源设备业、铁路交通运输设备业、航运设备业、航空航天设备业、环保设备中的相关公司。
  
  
 

WWYYFF030802 发表于 2005-12-11 19:38

bu cuo

d

boge001 发表于 2005-12-13 16:06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被低估的总会重新估价!

chenyoung 发表于 2005-12-13 16:15

重点关注公司:

稀有贵金属------山东黄金;
高新技术行业------中兴通讯、中国联通、歌华有线、东方明珠、生益科技、用友软件、华胜天成;
基础设施------赣粤高速、厦门空港;
资源与周期行业------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杨子石化、齐鲁石化、泸天化、辽通化工、山东铝业、宝钢股份、华新水泥、天山股份、深能源、国电电力;
消费行业------重庆百货、武汉中百、伊利股份、*ST酒花、鲁泰A、雅戈尔、哈药集团、新华医疗、丽珠集团、华北制药、宇通客车、一汽夏利、万科A、招商地产;

以及机床行业、能源设备业、铁路交通运输设备业、航运设备业、航空航天设备业、环保设备中的相关公司。
  
  

lovebank 发表于 2005-12-13 16:46

好帖子,好好好,多多   益善;谢谢

wallace_lin 发表于 2005-12-13 20:35

good! thx..

liqiangw5186 发表于 2005-12-14 08:49

相当好

bndlwjl 发表于 2005-12-14 14:16

坐下听课!!

江苏常熟老李 发表于 2005-12-15 07:09

顶 谢谢

避风港 发表于 2005-12-15 12:40

原帖由 huacc1955 于 2005-12-11 19:25 发表
 基本面:宏观经济为股市创造了有利的价值创造与价值提升环境
  2006年中国经济仍处在高增长的平台之上。不过,考虑到增长方式的转型和内外需求结构的调整,GDP增速将比上一年有所放缓,但仍有望保持在8.9 ...
呵呵
请l华老大以后注意:
不要用红色字发贴.
如果写信用红字,应为绝交信;
^_^

huacc1955 发表于 2005-12-19 21:43

原帖由 避风港 于 2005-12-15 12:40 发表

呵呵
请l华老大以后注意:
不要用红色字发贴.
如果写信用红字,应为绝交信;
^_^
啊....
哈哈!
明白...

[ 本帖最后由 huacc1955 于 2005-12-19 22:30 编辑 ]

zjkx 发表于 2005-12-19 23:51

我有个想法:既然已经预测出来,大家都知道了怎么会牛呢?

huacc1955 发表于 2005-12-21 18:45

原帖由 zjkx 于 2005-12-19 23:51 发表
我有个想法:既然已经预测出来,大家都知道了怎么会牛呢?
哈哈哈哈哈
举个例子吧:
去年到今年上半年
股市暴跌
然而600009不跌反涨
又有多少人敢买呢...?

不要说预测啦
就是真涨上去了
老兄您恐怕也不一定会犹豫吧...?
呵呵呵

tyhbhb 发表于 2005-12-21 18:57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被低估的总会重新估价!

zbo999 发表于 2005-12-23 14:51

ddddddddddd

LQ938 发表于 2005-12-23 20:53

okokok

来吧 发表于 2005-12-24 15:03

谢谢 ........

hchgsh 发表于 2005-12-24 15:19

在DDDDDDDDDDD

f5635635 发表于 2005-12-29 08:39

谢谢提供!

老老大 发表于 2005-12-29 09:18

相当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揭密2006年的超级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