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操盘手给股市带来的最大变化
一篇老文了zt但是回顾那段519历史,还是很令人回味的
中国期货市场从1995年“5·18”停止国债期货交易后开始“熊市”过程,1999年由14家期交所“浓缩”到3家后整个市场的萎缩到达一个顶点。几年的过程中,期货市场的人才、资金大量流散,其中最大的去向就是股市。特别是1999年以来,一大批期货操盘手改换门庭,正赶上有大量新入股市的法人机构急需有经验的操盘手,双方一拍即合。大量期货操盘手进入股市,使股市的炒作手法从1999年“5·19”行情开始出现较大变化。换句话说,这批“新人”是股市新变化的重要因素。
期货操盘手给股市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带进来一些不同于股市的期货手法。尽管期货属商品市场,股票属资本市场,但在没有最后交割之前,期货合约的买卖也提供了类似股票买卖的投机机会,两者的大部分技术分析手段是通用的。并且,由于期货市场是保证金交易,以小搏大,风险远远大于股市,同时专业性更强,加上中国期货市场不规范,投资者的处境更加凶险。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职业操盘手从期市到股市,打个可能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刚参加完一级方程式赛车,回来再参加卡丁车比赛一样。
重要的问题是,股市中大量的非专业、非职业化股民中有相当多的人并不清楚他们现在必须面对的新对手的过去,自然也无从研究他们的未来。在现代战争已经发展到需要深入研究对方指挥员的性格、心理的时候,股市中的心理研究怎么能没有庄家和散户的心理素质研究呢?比如说,如果散户不知道郑州某股的庄过去是怎样做郑州绿豆的,如果散户不知道某股的操盘手是经历过逼死过人的红小豆和胶合板等期货交易的“过来人”,就不会完全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凶狠果断的操盘风格。因为在过去的期货市场中,即使你不是做庄的“杀手”,但只要在那个市场中混得时间稍长一些,至少也会变成一个“冷血”。因为那个市场有大量的“逼仓、爆仓、强制平仓”等等既冷血且残酷的术语。
特别是随着1995年“5·18”以后期货市场内外环境的恶化,当时的期货庄家操盘变得更加不计后果了。在某些期交所甚至发展到如果新来一个“大款”,原来的庄家就立刻联手把他“打爆”,然后要他留钱走人。这时庄家的操盘思路已经不是“怎样挣钱”,而是“怎样不让他人挣钱”了。
了解这些并不是内幕的“内幕”,股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1999年会有迅雷不及掩耳的一个半月行情,为什么2000年上半年以来尚未结束的行情与1999年会有这么大的不同,为什么炒作手法在两年之间突然会有如此巨大和更加丰富的内容变化。
在已经出现的趋势中,“期货手法”比比皆是。比如早在4月初我曾指出上证指数将以一个个圆弧顶组成上升通道的奇特形态,到6月又再次重演。深科技在经过一段整理之后,4月11日突然出现放量涨停,当形态一下“变好”之时,12日紧接着几乎跌停,整理几天后又下跌了20%以上。其操作的全部空间也有20%。类似这样的凶悍手法,连我这个经历过期货市场的人也感觉太过分了,更不要说普通股民了。但是如果你还想在股市中“玩”,就必须学会它,熟悉它,并防备它!中国七砂曾在1月有过1次价格几乎翻番的行情,但在启动之前,1月10日涨停,11日接进跌停,12日涨停,随后又跌近原位。几经反复后震不出去的人才能坐上这没底的轿子。同样是震荡,七砂和深科技的随后走势完全不同!南玻在3—4月上升中途整理时,曾经在4月初和4月中进行过两次连续的跌停或接近跌停的震仓,随后又涨了10元:马钢在4月底见顶之后的几次跌停或接近跌停的震仓,随后又涨了10元;马钢在4月底见顶之后的几次跌停或接近跌停都使价格下了一个台阶,目前已下跌至50%左右。而这两只股票都是在已有较大涨幅之后,事实上没有判断工具可以明确提示这两种跌法的明显差别!这里庄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庄家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市场判断的结果无非是涨、跌或盘整。庄家做出的暴涨暴跌相间的图形似乎是在问散户:你猜涨还是跌?回答跌,第三天的走势又给散户一个相反的嘴巴。再问猜涨还是跌?回答跌,第三天的走势又给散户猜……直到散户被抽晕了后,真实的走势才会出来,这时的散户已来不及或不敢反应。这很像小孩子之间猜手心手背,结果是猜手心不对,猜手背也不对,因为现在的分析工具在这种手法面前几乎失效。所以我建议大家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回答是:我不猜,也不陪你玩。股市机会多多,我不在乎失去这次机会。这时着急的就该是庄家了,他在反复骗线之后,最终的结果还是要按照理论上的结论和规律去运行。因为猴子的尾巴最终总是藏不住的 战争!! 拜读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