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2121
发表于 2005-10-3 17:07
哈哈哈,
回复得很快.等会再说.
又来,
三、高成功率的公式或者说指标,有没有其可用性?
MMD,真是无辜。偶从来没用过高成功率的公式(指标),现在倒要为它辨解了!!!!!
:*28*::*28*::*28*:
公式,据说是把某些技术信号做成了数学模式。我见过一个长辈,是高手啊,只要他愿意,一发表贴子,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这样认为!!他就是用数学模型的,不但用,而且用得很好。他用N部电脑不停运算,然后经过人脑过滤,再依此进行操作。
技术信号,我们也可以改一个词,叫做技术模型。
一种技术模型,为什么历史上能够成功。你可以说有千万种的巧合性。但是,也必然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吧;如果这种的技术模型还能反复出现,并且有一定的成功率。那么,大家应该不会反对它还是有合理性的吧???!!!
至于其有没有完全性,这是另一个话题,我们暂时不说。我只想说的是,技术分析是基于历史会重演这一原理。历史为什么会重演?因为历史中有些的规律的本质是不变的。正如,一个的技术模型,它为什么会N次地成功,我想它至少是因为能揭示了某些的规律,也就是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违背技术分析的原则。
当然,你可以举千百个例子说明它的失误。但是,请注意,有几点我们是必须注意的。
1、失误,并不等同于完全失误;
2、成功,不等同于完全成功,更不等于要收益最大化;
3、你的公式是否能完全表达你要写的内容,如果不能,那是你对公式把握问题,不是公式的问题;
4、尽管从函数本身不能表达我们所有的思想,但并不等于所有人的某一模式他不能表达;
5、为什么有些人还要通过大脑来过滤,是因为他觉得有些的经验并不能完全表达;但并不能因此认为,公式没有表达。
6、现在很多人对公式等有个绝对化的问题,然后经不起失误,一经失误就又出现绝对化的否定。这是心态的问题,不是合不合理的问题。
[ Last edited by 11212121 on 2005-10-3 at 17:12 ]
huacc1955
发表于 2005-10-3 17:10
爵士:
你发来的短消息收到
但是我还是看不到内容
(电脑故障还没弄好,这里有雨,要等天好才能送去电脑公司修复)
请你再把内容发往我的UC.
[ Last edited by huacc1955 on 2005-10-3 at 17:13 ]
淡雪
发表于 2005-10-3 17:13
成功率卖公式的人最最追求的
赢利才是做股票人追求的:o
学海无崖
发表于 2005-10-3 17:17
Originally posted by 淡雪 at 2005-10-3 17:13
成功率卖公式的人最最追求的
赢利才是做股票人追求的:o
谁会卖点石成金的手指啊!
融者胜
发表于 2005-10-3 17:25
Originally posted by 山水缘 at 2005-10-3 16:31
一叶落而知秋。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预示了思维模式的不同
思维的有限度决定了系统的有限度,或者说思维的有限度限制了系统所起的功能。
重点还是个人对整体的理解,辅助于某个相对局部市场的调节和匹 ...
世界上好像没有万能的工具.都是有针对性的.
股市系统也是一样.都是有针对性的.不可能包打所有行情.
但是我坚信在一定的时空内.行情是类似的.也可以说是不变的.而且存在对付其的系统.
11212121
发表于 2005-10-3 17:28
:o:o:o;
哈哈哈,
好,大家继续讨论;
容我慢慢地回复,
努力把它灌成一大长贴。
华老头,
我什么时候骂人啦,
我骂的是第一个贴子的人的观点,
你看看第一张贴是谁写的。
真是老到老眼晕花了
还是我老人家身健力壮!!!!!
:*25*::*25*::*25*:
11212121
发表于 2005-10-3 17:41
Originally posted by huacc1955 at 2005-10-3 15:26
事实上,
如果你是一个运用高成功率的指标信号(或公式信号)来操作的人,并能完全遵照你的系统来操作的话。那么,操作的次数越频繁,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因为,从概率学上来说。一个成功率为80%的信号。在相同 ...
这是追求完美,
殊不知完美也是相对的。
譬如刘翔,
0秒是绝对的速度,
他如果也想跑到0秒。
那是自己找屎,与人无干。
完尾,完蛋了,尾声了.......
:D:D:D
11212121
发表于 2005-10-3 17:46
Originally posted by 龙门阵 at 2005-10-3 15:36
成功率与操作次数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按照次数来计算罢了,从统计学角度来说,次数太少,统计结论没什么意义。
一个推销绣花针的向100个顾客推销,10人购买了,成功率10%;
一个推销原子弹的向100个顾客推销 ...
单纯的成功率是没多少用,
相对的成功率呢???
假设这个10%的成功率再用在推销锈花针上,还有没有用????然后,第二次也是这个10%;对第三次还有没有用????
:P:P:P
秋水无尘
发表于 2005-10-3 17:48
Originally posted by 11212121 at 2005-10-3 15:11
一、操作次数越频密,越能体现成功率。
现在坊间有一种说法:减少你的操作次数,提高你的成功率。
这是一种极其误导的说法。它只是基于作者自身的操作习惯来说是对的,但本身却含有极大的片面性。有人把他作为至理名言,简直是笑死人。
事实上,
如果你是一个运用高成功率的指标信号(或公式信号)来操作的人,并能完全遵照你的系统来操作的话。那么,操作的次数越频繁,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因为,从概率学上来说。一个成功率为80%的信号。在相同而合理(请注意这几个字)环境下,你用10次,和用100次,和用10000次......它能体现的80%准确性的概率是不同的.
因为,后者才是更合符自然的必然性而减少偶然性;前者更能反射出偶然性,而减少了必然性.
给一砖头-------巧克力做的。
成功率如果和操作次数成反比的话,只能说明系统的不完善,进而成为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因此才造成操作多错误多的后果。理论上+实际上,如果有一个完善的系统并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操作一次与N次无任何差别。
当然对于不能理解市场环境的参与者来说,操作越多,其漏洞越多,当然损失愈大,毕竟蒙一次和蒙十次其概率完全不同,因此才有减少操作一说。
另长线操作和短线操作在系统上并无根本差别,不过是参与周期的放大与缩小。操作次数与参与周期成反比。
秋水无尘
发表于 2005-10-3 17:58
Originally posted by 山水缘 at 2005-10-3 16:31
一叶落而知秋。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预示了思维模式的不同
思维的有限度决定了系统的有限度,或者说思维的有限度限制了系统所起的功能。
重点还是个人对整体的理解,辅助于某个相对局部市场的调节和匹配。
呵呵,系统不会提前发现盲区的,同样系统提示了卖出,交易者也不一定会顺从系统指示。
重点之重点,思维。
系统是数学的,是量化的,是机械的,而交易者本身是情绪化的,感性的,综合的。
交易者在顺从系统的同时,在考虑市场的综合环境,因此存在交易落后于系统甚至悖于系统。
一个优秀的系统永远是机械的,也只能是机械的。是优势亦是缺陷。
山水缘
发表于 2005-10-3 17:59
就像游戏,港开始很多人都不明白
可是突然间大家都明白了
那么游戏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
同样,结束是什么也变得无所重要
但对于个体来讲,不管游戏是真的还是假的
从学习的角度来说都是要参与的
只要个体付出了心诚,自然金石为开
思维模式很重要
巧可以是聪明,也可以使辩解和借口
皆在一心,贵守一而形与思。
另外,某个高手的研究的“指标公式”
必然也只适合他自己使用,或者相对的市场内适用
从这一点来说,还是要归于“高手自己”。
但是在别人眼里,看的只是“成功率”的公式
形式永远不可能完全表达其神
一切都是相对的
我的师父跟我说过一句话
说“你不要去猜测试探真正的有能力之人
否则你会失去很多很多“!
山水缘
发表于 2005-10-3 18:02
Originally posted by 秋水无尘 at 2005-10-3 17:58
系统是数学的,是量化的,是机械的,而交易者本身是情绪化的,感性的,综合的。
交易者在顺从系统的同时,在考虑市场的综合环境,因此存在交易落后于系统甚至悖于系统。
一个优秀的系统永远是机械的,也 ...
问题到了最后是什么?
在不知不觉中人就会迷失在自己的思维里
其实到了最后,那个根本
即不是系统,也不是形式,也不是某个可以说的“心”
在于当下,个人的意志、品德所决定的“我”
所表现的机械,仅仅是空灵其神下的随意之形
股市小神童
发表于 2005-10-3 18:06
Originally posted by huacc1955 at 2005-10-3 17:10
爵士:
你发来的短消息收到
但是我还是看不到内容
(电脑故障还没弄好,这里有雨,要等天好才能送去电脑公司修复)
请你再把内容发往我的UC.
修复或升级一下IE吧
偶就是电脑公司的
秋水无尘
发表于 2005-10-3 18:19
Originally posted by 山水缘 at 2005-10-3 18:02
问题到了最后是什么?
在不知不觉中人就会迷失在自己的思维里
其实到了最后,那个根本
即不是系统,也不是形式,也不是某个可以说的“心”
在于当下,个人的意志、品德所决定的“我”
所表现的 ...
公理放之四海,依然是公理。
一个基于正确理念下的系统,即使偶而有小瑕疵,也不会掩瑜,同时也会有后续纠错的方法。
心魔,本性,是阻碍机械交易的最大障碍,对系统的服从,应如军队的号令。
前提,机械交易的理念绝对正确。
11212121
发表于 2005-10-3 18:40
Originally posted by 山水缘 at 2005-10-3 15:50
逻辑看起来很有道理,多数都是由个人自己认为是那么那么样的。
评价问题看待问题,最终看是那个标准落在了哪里。是落在了形式规则上还是落入经过由心认知的事实上。
“在相同而合理”是什么意思?是不是 ...
相同而合理,是为了寻找一个相对的公平的平台来论述概率的问题.并非操作本身.事实上,对于一个N年都能保持成功率的信号系统(最好经过牛熊的检验).未来的一年,都会假设其为相同而合理的一年.
趋势,是提高判断成功率的一种方法.其本身可能是最有效的,但正如不能迷信任何的技术信号一样,也不能迷信于它.
对趋势的论述可能在下贴还有.
11212121
发表于 2005-10-3 18:44
Originally posted by 龙门阵 at 2005-10-3 16:15
既然没把握,怎么知道跨过的就是对自己不利的?说不定跨过的正是获利的呢
你说的是一种绝对的把握,我说的是一种相对的把握.
你认为跨过一个凭何的有利都是错误的;我认为只要不完全跨过有利,而能够获利的话,就是一种成功.
呵呵,也就是说,你的追求比我高上十倍.而我,目标并不长远,目光短浅也就行了.
:*24*::*24*::*24*:
11212121
发表于 2005-10-3 18:50
Originally posted by 山水缘 at 2005-10-3 16:14
呵呵,交易的基础是什么?
对于很多朋友讨论的选股、买卖、止损止盈的等等方法和原则,根本问题就在于没有了解趋势。
了解了趋势,体会了趋势,一切的中心就是趋势,你的任何策略、技术都要从趋势出发, ...
当你能更深刻地理解趋势,你可以令你的盈利高点;
当他不能更深刻地理解趋势的时候,用止损止盈的方法,去辅助提高盈利减少失误,这本身并无对错.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这里说的是一个层次问题,而非对错问题.
:*23*::*23*::*23*:
一切贤圣,
大家都高兴了罢!!!
:*22*::*22*::*22*:
11212121
发表于 2005-10-3 18:54
Originally posted by 融者胜 at 2005-10-3 16:23
可能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一句话的理解也不一样.
减少你的操作次数,提高你的成功率。
我理解的意思是任何操作模式和系统都有局限性和针对性.减少你的操作次数就是不要去做系统不针对的行情.因为股市是被动的 ...
我所以强调漫步随机波动,
就是说,更高层次的人会有更高级的做法.
当然,
这种更高级的做法必须建立在更高级的判断与心理管理上面.
:*29*::*29*::*29*:
谁怕谁
发表于 2005-10-3 18:57
这里风景独好
关注
11212121
发表于 2005-10-3 19:02
Originally posted by 山水缘 at 2005-10-3 16:17
在技巧上转的多了,会把自己转晕的。
俗称自我设限。
因为太过于专注技巧了,所以忘记了原本出发的开始目的
迷恋中途风光。
开始动一念买,结束动一念卖
中间需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灵性
一般称作心 ...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山河大地,同诸一身;一身通融三千法界.......
呵呵呵,
又玄了!!!!
:o:o:o::*23*::*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