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jiayu 发表于 2005-11-30 21:16

天时,地利,人和

胜利终究是属于天威的!

1234511232 发表于 2005-11-30 22:54

关注!

卡布里的月光 发表于 2005-11-30 23:14

2005,中国太阳能产业起飞元年

来源:世界商业评论

 十年成世界太阳能产业重镇 继2003年国家工商总局评出中国太阳能第一块“中国驰名商标”后,今年8月份,中国名牌推进委员会第一次就推出七家太阳能“中国名牌”。经过十余年的发累,中国太阳能产业尤其是光热产业蔚然成为国际重镇。至2005年年底,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总保有量为7000万平方米,遥居世界首位。2005年中国一年太阳能`热水器产销量为1000多万平方米,欧洲十年总和仅为1200万平米。除光热以30%的速度递增外,光电产业也开始进入高速增长的轨道。

  《可再生能源法》拉开节能社会序幕 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决定2006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之后,全国人大会同国家发改委等专家、部门进行了“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制定工作。《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范了政府和社会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将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系统,电网企业按规定的上网电价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该法还将为太阳能产业提供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必要的经济支持。3月份,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召开,从此,“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政府”、“循环经济”等成为2005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旋律之一,节能社会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政府、市场两条腿走路,太阳能产业如虎添翼 国外西方发达国家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是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发展的,在能源缓解政府扶持力度减轻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产业增长乏力,所以至今没有长足进展。而中国的太阳能产业是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依靠市场的力量成长起来的,通过科普创市场文化立品牌、中国特色的路演活动等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中国太阳能产业的这种可持续商业化模式成为了世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典范。现在国家出台《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等系列锦上添花的法规和政策,市场与政府推动两条腿走路更使太阳能产业如虎添翼。首先可以说它是业内信心的激发器,产生一种信心,激起一种士气,形成一股潮流;其二它是可再生能源科普的传播器,它是最大的科普宣传工具,包括政策法规程序,会通过不同形式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它还是产业建设的助推器,立法中的一些基金、优惠政策,包括对全社会的要求都将对产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它更是市场的拉动器,必将加快可再生能源产品的推广普及。总之,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高度支持在行业和社会影响巨大,充分显示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和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地位”。

  50年能源替代,进入倒计时 《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提出: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要占到能源消耗总量的5%,2020年达到10%;国家发改委要求:到2015年我国的电、燃气热水器停止生产。在讨论以上问题时,有人认为是不太现实的,我们有可能达不到,所以不要提这样高的目标以免到时候食言。有关专家严肃指出:鉴于能源紧张,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不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完成的问题了,而是能源的有限性决定我们必须完成。一语醍醐灌顶,国民经济要继续高速发展,严峻的能源形势要求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也得发展,不发展也得发展。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了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50年绿色能源替代,已是历史必然。传统能源的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从现在起已经而且必须进入倒计时。

 十年成世界太阳能产业重镇 继2003年国家工商总局评出中国太阳能第一块“中国驰名商标”后,今年8月份,中国名牌推进委员会第一次就推出七家太阳能“中国名牌”。经过十余年的发累,中国太阳能产业尤其是光热产业蔚然成为国际重镇。至2005年年底,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总保有量为7000万平方米,遥居世界首位。2005年中国一年太阳能`热水器产销量为1000多万平方米,欧洲十年总和仅为1200万平米。除光热以30%的速度递增外,光电产业也开始进入高速增长的轨道。

  《可再生能源法》拉开节能社会序幕 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决定2006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之后,全国人大会同国家发改委等专家、部门进行了“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制定工作。《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范了政府和社会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将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系统,电网企业按规定的上网电价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该法还将为太阳能产业提供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必要的经济支持。3月份,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召开,从此,“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政府”、“循环经济”等成为2005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旋律之一,节能社会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政府、市场两条腿走路,太阳能产业如虎添翼 国外西方发达国家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是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发展的,在能源缓解政府扶持力度减轻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产业增长乏力,所以至今没有长足进展。而中国的太阳能产业是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依靠市场的力量成长起来的,通过科普创市场文化立品牌、中国特色的路演活动等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中国太阳能产业的这种可持续商业化模式成为了世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典范。现在国家出台《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等系列锦上添花的法规和政策,市场与政府推动两条腿走路更使太阳能产业如虎添翼。首先可以说它是业内信心的激发器,产生一种信心,激起一种士气,形成一股潮流;其二它是可再生能源科普的传播器,它是最大的科普宣传工具,包括政策法规程序,会通过不同形式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它还是产业建设的助推器,立法中的一些基金、优惠政策,包括对全社会的要求都将对产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它更是市场的拉动器,必将加快可再生能源产品的推广普及。总之,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高度支持在行业和社会影响巨大,充分显示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和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地位”。

  50年能源替代,进入倒计时 《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提出: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要占到能源消耗总量的5%,2020年达到10%;国家发改委要求:到2015年我国的电、燃气热水器停止生产。在讨论以上问题时,有人认为是不太现实的,我们有可能达不到,所以不要提这样高的目标以免到时候食言。有关专家严肃指出:鉴于能源紧张,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不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完成的问题了,而是能源的有限性决定我们必须完成。一语醍醐灌顶,国民经济要继续高速发展,严峻的能源形势要求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也得发展,不发展也得发展。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了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50年绿色能源替代,已是历史必然。传统能源的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从现在起已经而且必须进入倒计时。


  国际可再生能源会议,聚焦中国 11月7日,2005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30多个国家的能源部长和专家参加了会议。10月10日,第十五届世界光伏科学与工程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5月,第八届亚洲氢能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11月28日,中德建筑节能会议在京召开。一系列国际可再生能源会议在中国举行,标志着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和成就正为国际瞩目。随之而来的,中国正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洼地,国际间的技术、资金和人力专家等资源纷纷进入中国寻找价值的舞台。与此相适应的,一些太阳能企业正积极融资融智整合国际资源,积蓄更大的能量。

  绿色能源理念社会认同 今年以来,社会专家、精英的绿色能源理念在煤体的追捧之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普通公众的理解和认同。如我们需要的是没有污染、没有能源浪费的主动环保,不需要有环境补偿的被动环保;我们要保障能源持续发展需要开源节流,开发为本节约为先,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在能源利用上我们要用减法,降低能耗,应用可再生能源,不能因为能源紧张就加大力度开发传统能源,用加法是杀鸡取卵;我们要应用低品位的、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不能过度应用效率低且总量有限的电能等高品位能源;我们要建立环境制度,以外力强制性地拉动节能环保事业,更要建立环境伦理,使环保节能事业自动自发,无时无处不在……过去从没有这么多鲜活的绿色能源理念出现过,也从没有像今天一样得到社会大众的认知和支持。理念赋予公众,是公众的消费认同;理念赋予品牌,是品牌底蕴的厚重。可见,文化环境也为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社会宏观环境阳光普照,法规政策硬性约束不日到来,市场容量让人激动不已,工程营销模式主体明朗,绿色理念社会认同前所未有,资本涌动产业蓄势待发,国际资源形成“洼地效应”。有的企业谋求上市的跨越,有的企业规划工程销售的飞进,有的企业策划品牌的全面升级,有的企业与政府在和谐与节能社会的主题下战略联动,无疑,2005年已成为中国太阳能企业的起飞元年。深挖洞广积粮,谁持彩练当空舞?属于与时俱进的战略家们,属于先国能源之忧而忧的道义担当者们。

sngmlzy 发表于 2005-12-1 12:09

卡布你好,怎么“中国上市公司调研网”上不去了。

股色茶香 发表于 2005-12-1 12:20

无锡尚德IPO将发行14%的新股.招股价在每股11-13美元.该股预计将在12月12日正式定价.于12月14日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从现在路演的情况看.已经获得了超过20倍的超额认购.估计此次IPO将很顺利,
其总市值将达到28亿美元以上.IPO市盈率高于36倍.并且.这只是IPO市盈率.上市后不排除受到追捧一路飙升的可能。

醒来花开 发表于 2005-12-1 12:31

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也得发展,不发展也得发展。

shine2008 发表于 2005-12-1 12:36

原创:再论天威英利的硅片
到2006年初,国内有英利、尚德、茂迪、南京中电等电池片/组件产能均突破100MW,英利和中电的远期电池片/组件均>300MW,而目前硅片投产的只有英利的70MW,到明年3月也只有LDK的75MW增加进来。从全球看,2004年硅片、电池产能均为2GW左右,组件稍高,但2007年据估计电池片/组件可能突破4GW,到时候先别说多晶硅能不能满足,就是硅片产能能不能赶上也是个问题。由于订货太多,设备交货一再延误,受害的不只是英利,GT近年来收到最大一笔订单的LDK也是深受延误之苦,原计划今年10月就该形成的75MW硅片产能起码得到明年三月才能完成,届时硅片会不会又是一个瓶颈,或者,半导体的硅片生产商也可以加入太阳能硅片的行列?如果真形成硅片瓶颈,英利的硅片倒真成了香饽饽。

大牛666 发表于 2005-12-1 12:41

R

卡布里的月光 发表于 2005-12-1 13:03

原帖由 sngmlzy 于 2005-12-1 12:09 发表
卡布你好,怎么“中国上市公司调研网”上不去了。
可以上

sngmlzy 发表于 2005-12-1 13:19

谢谢 刚上去,看不到你的评论,心理好象少了什么东西 哈哈你很专业啊我是你的忠诚FANS

sngmlzy 发表于 2005-12-1 13:30

卡布 “按照25%计算今年是34,明年是17。”是指什么,

sngmlzy 发表于 2005-12-1 14:58

今天成功做了回短,11.70跑了一多半,等回调到11元再吃

qinjiayu 发表于 2005-12-1 15:07

恐怕你要失望了

祝你成功

卡布里的月光 发表于 2005-12-1 15:24

原帖由 sngmlzy 于 2005-12-1 13:30 发表
卡布 “按照25%计算今年是34,明年是17。”是指什么,
计算的可能的尚德的发行市盈率

今日走得还是不错的。
瞧瞧大盘和很多的个股。
欢迎参加讨论。
个人意见不构成操作建议。

玉玉 发表于 2005-12-1 16:04

qinjiayu,卡布里的月光 好!

谈谈,600550---12.00平台最近几个交易日能不能冲过???期待,谢谢!!!

卡布里的月光 发表于 2005-12-1 16:49

原帖由 玉玉 于 2005-12-1 16:04 发表
qinjiayu,卡布里的月光 好!

谈谈,600550---12.00平台最近几个交易日能不能冲过???期待,谢谢!!!
先看明日能不能高举高打站稳11.85再说,呵呵。

股色茶香 发表于 2005-12-1 17:39

据无锡一位当地人士透露,无锡尚德董事长兼CEO施正荣正在进行全球路演,前日在香港,昨日在新加坡,今日开始将前往欧洲,之后会去美国。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无锡尚德IPO将发行14%的新股,招股价在每股11~13美元。该股预计将在12月12日正式定价,于12月14日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从现在路演的情况看,已经获得了超过20倍的超额认购,估计此次IPO将很顺利,毕竟太阳能概念的公司也是投资机构热捧的对象。”
  
  无锡尚德总部位于江苏无锡,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制造和销售。无锡尚德是内地太阳能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据了解,今年前9个月,公司取得纯利2300万美元,按年上升163.1%;主营业务收入1.37亿美元,按年上升187.6%。
  
  成立于2001年的尚德,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产能扩张了12倍;2002年,该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而2004年净利润已经达到1845万美元。
  
  2004年年中,法国里昂证券(亚洲)曾发布一份名为“火热的太阳能”的行业报告。该报告认为,“这个行业确实在咝咝发热,尽管它正在升空,但一点也不像泡沫,而是一个坚实可靠的投资目标”。
  
  “预期到2010年,全球太阳能产能将增长4倍、销售收入增长3倍、利润增长3倍。”该报告指出,优势太阳能公司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时间至少会持续到2008年,甚至可能会到2010年。“太阳能行业内的优势公司股价在未来2~3年内将至少有2倍的涨幅,某些情况下涨幅会更为巨大。”
  
  一位对无锡尚德相当了解的海外基金经理认为,无锡尚德的优势在于其在国内的制造成本具有优势,同时又是一个生产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的专业公司。另外,创始人施正荣是世界级光伏电池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具有数十项的相关研究专利。
  
  据了解,无锡尚德三易IPO的选择地。一开始的海外上市意向是新加坡市场,后来经过专业财务公司的详尽调查之后又选择去美国的二板市场——纳斯达克上市。之后,纽交所的董事总经理马杜得到无锡尚德的上市计划后,开始与该公司进行联系,在经过双方接触后,最终无锡尚德毅然决定去美国的纽交所上市。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现在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主要以网络、科技股为主,太阳能概念尚属首次出现,因此可能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qinjiayu 发表于 2005-12-1 17:52

我对技术面的看法

1.本次调整是我预期中的调整,出现的时间比我想的晚了一个多礼拜。但终究还是来了。是好事。
2.本次调整的空间已经足够。从百分比线等手段分析,本次调整的目标就是50%回折,所以我始终认为10.3具有足够的支撑力,破10.3以下都是可以大胆买入的。
3.再谈回调以后的走势。个人认为,还是会选择曲折上升的道路,因为面临众多不确定因素的逐步明朗,还有技术性的反复,但前途是光明的,因为这不受我,或者卡布,或者其他天威持有者的意见可以左右的,我始终认为,能源替代公司是未来相当长时间的热点和焦点。没有了能源,人类能够怎样?
4.近期:11.28日涨停板幅度的上涨是宣布新一次行情的开始,虽然还会有反复,但是,历史将证明13.88不会是最高价,因为最高价不是在这么多的质疑声中产生的。今日的上影,是盘中主力选择的主动性调整,明日开盘可能还要对11.3附近展开回抽确认,其实真正的阻力还是在12附近,把拳头缩回来,是不是可能打得更厉害呢?我们拭目以待。
5.我依然坚持目前我对天威的估值是15元。

因为时间关系,可能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福耀玻璃 发表于 2005-12-1 19:38

问一下shine和卡布.国内的黄金股为什么估值这么低.据我所知,国外的黄金股市盈率真都在40倍以上..望给答复...

qinjiayu 发表于 2005-12-1 20:26

光伏发电一路攀升 谁有原料谁执牛耳

环境政策双力助推

  由于油价一路攀升,各国政府纷纷调整本国电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再加上《京都议定书》自2004年开始实施,二氧化碳减排成为全球共识,光伏发电系统需求强劲,预计2005~2007年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仍将维持30%的高增长率。各国政府也纷纷制定规划,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我国在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提出,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从2004年的6万千瓦发展到2020年的200万千瓦。
  尽管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再生、永续循环的特性,为各国积极发展扶持的产业,但是由于价格高昂,所以得到各国政府政策扶持是其稳步发展的关键。据统计,太阳能光电行业生产规模1995年达到77.6兆瓦,随后8年内生产规模以14%~43%不等之高速增长率增长,2003年达到744.08兆瓦,2004年达到945兆瓦,增长率为27%。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2005年的前景非常美好,年产量将增长到150万千瓦,年销售收入将从83亿美元增长到111亿美元,利润将从12亿美元增长到23亿美元。笔者预测光伏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在2006年至少达到150亿美元,在2010年达到360亿美元,税前利润2006年增加到38亿美元,2010年至少达到64亿美元。到2010年,全球太阳能产量将增长4倍、销售收入增长3倍、利润增长3倍。
  金字塔型构架初成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太阳能电池最上游原料为石英砂,从石英砂到最终可以使用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间包括以下步骤:硅料生产、硅料到硅片、硅片到电池、电池到组件、组件到工程安装。
  其中硅原材料按其制造方式可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单晶硅使用年限较长,转换效率较高,一般在15%~16%之间,但相对较贵;而多晶硅制造流程较为简单,相对也比较便宜,但转换效率较低,约14%~15%,两者为目前全球太阳能光电应用比例最高者,合计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88%。
  目前,按照从硅料到电池的产业划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
  高居塔尖的是7家太阳能多晶硅制造企业。多晶硅生产企业受下游半导体行业影响,是明显的周期性行业,盈利受全球IT行业景气周期度影响较大;虽然目前太阳能电池市场爆发使得太阳能多晶硅价格暴涨从而盈利相当可观,但其盈利能力的周期性较强。
  第二层是15家硅片制造企业,硅片生产环节主要流程包括铸锭(或单晶生长)、切方滚磨、多线切割机切片和化学腐蚀抛光等,其中铸锭环节能耗较高,切割机的投资规模也相对较大,设备投资约占初期总投资的60%以上。一般来说,硅片生产企业毛利率最高,其成本根据使用单晶硅还是多晶硅有所不同。
  第三层是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按照2004年产量,夏普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商。一般来说,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毛利率比硅片制造企业低,但要高于电池组件生产企业。
  第四层是组件制造企业,组件的生产主要是将制作好的电池封装,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进入门槛不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全球企业数量超过200家,电池组件生产企业毛利率较低。
  硅料决定成败
  种种现象显现,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硅料供应。由于来自太阳能行业对硅料的需求增长超过了产能的增长,导致硅料的价格大幅上升。在过去的两年,硅料价格上涨了67%,从2003年的每公斤24美元到2004年的32美元以及今年的40美元,而2006年很可能进一步上涨到每公斤50美元。硅料供应跟不上飚升的需求原因在于新的硅料生产线需要18到24个月的建设期,而5000吨的产能需要2.5亿到5亿美元的投资。笔者预计,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对硅料的强劲需求增长和硅料有限产能的扩张,将继续导致非常高的硅料价格,同时硅料利用率将会迅速提高。

      不过,硅料供应紧张具有以下有利因素:一是促进上游硅料生产企业的利润增长;二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有效传递到中下游每个环节,对于缓解中游硅片生产企业的竞争形势有所帮助;三是原材料短缺会导致企业鼓励成本节约,提高硅料利用率,促进技术进步,鼓励非晶硅技术的发展;四是与上游原材料供应企业的战略联盟关系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不利因素则是,会造成下游企业产能利用率的下降,这将导致企业利润率出现大幅下滑。同时,原料生产企业可能因为满负荷运转而发生事故。
  笔者认为,未来两年硅料供应紧张是太阳能行业最主要的风险,如果企业无法获取足够的原料供应,将会造成盈利增长波动的风险。但是,紧张的硅料市场也有积极的一面,尤其对那些能够成功获取硅料的公司而言将大大有利。
  可以预计,未来3~4年太阳能电池原料还将持续紧张,下游企业量产面临的最大问题将是如何获得原材料。2007年、2008年按新工艺投资的产能兑现以后,硅料才能达到基本的供需平衡。
  因此,虽然光伏行业将在2005年~2007年进入盈利的黄金时期,但真正能够从中掘金的还是靠近上游且能获得充足原材料供应的企业。受制于硅料瓶颈,在未来几年,电池片、电池组件厂商的开工率将可能逐年下滑,实际产量仍难以满足行业需求30%以上的增长。
  非晶硅技术短期难以替代
  尽管非晶硅技术具有巨大的优势,但在2010年之前不可能对晶硅制造企业构成挑战。因为与非晶硅制造企业相比,晶硅制造企业将继续享有巨大的成本优势。笔者预计到2010年,硅锭、硅片、电池和组件的制造企业可以削减30%~40%的成本,这预示着,它们很可能继续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导者。
  笔者认为太阳能技术将向两个方向发展:第一,通过规模经济、在低成本地区制造、硅料的高效使用、更高的转换效率等方式的采用和技术的不断革新,企业将取得快速成长。第二,非晶硅技术将扩大产量和市场份额,预计非晶硅,CIS,CdTe和其他非硅技术的产量将从2004年的70兆瓦(6%的市场份额)增长到2005年的140兆瓦(9%的市场份额)和2006年的240兆瓦(12%的市场份额)。同时,世界光伏发电行业发展趋势为:一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装备,降低生产工艺成本;二是光伏发电向替代能源过渡,年产200兆瓦~1000兆瓦的大型企业成为主流,大型10兆瓦以上并网电站将成为主要产品;三是光伏组件与建筑集成化成为趋势;四是研究降低太阳电池材料成本;五是建筑一体化包括光热、光伏等能源综合供给系统的概念将成为主流;六是新型适合人类应用的低成本高效率太阳能产品不断出现和应用。
页: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次买进